构架超越时空的桥梁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BabyY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关于中学语文课本是否删减鲁迅先生作品问题的争论此起彼伏,2009年更是掀起了“将鲁迅请出中学语文课本”的大浪潮。2013年8月,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删去鲁迅《风筝》一文,“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的呼声再次响起。
  曾经有一位中学生在其博客上这样写道:“其文笔已经陈旧不堪,甚至语句不通,互相矛盾。像什么‘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之类的话,实在是让常人难以接受。再来说说鲁迅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一点可不能全归功于他一个人。那些编书(教参、教科书)者,还有老师们为鲁迅晦涩难懂的文章硬挖出了一个个‘深远’而‘富有内涵’的思想感情,你想想呀,难道鲁迅写文章的时候还会另附上文章的思想感情吗?”(摘自网络《鲁迅的文章做语文课文好不好》http://clubchinarencom/488/78370460)
  这个学生还以刚刚学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到‘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代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提问: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方?“正确答案”:记得“日暮里”,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对此,这位学生这样说道:“任何人写作都不可能句句是经典,不可能句句都蕴涵深厚的思想。所以,就像上面的那一段文章,可能作者写的时候并不想让它表现出什么思想感情,而仅仅起一个连接过渡作用。但是,这样的文字到了编书人手中,就是再怎么普通,再怎么随便,他也能给发掘出深及“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理解!”(摘自网络《鲁迅的文章做语文课文好不好》http://club.chinaren.com/488/78370460)
  这位学生说得多好!这样诠释课文学生怎能服气?相反只会增加学生的反感!当笔者是个学生时,又何尝没有这样想过?只是由于时代不同不敢说出口罢了。
  那么,是谁让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鲁迅?我们自己对鲁迅又是怎么样的感受?我们在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吗?是不是我们的语文课使鲁迅被讨厌了?我们自己对鲁迅又了解多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学生不喜欢鲁迅本无可厚非,鲁迅也不是非得得到每个人的喜欢,但如果学生仅仅是因为读了课本上的鲁迅而讨厌鲁迅,那我们语文老师恐怕多少都得担当些责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文章主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雪》、《风筝》(2013年人教版新版教材删去此文),这些都是很好的文章,没有鲁迅杂文的艰深晦涩。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中,体会文章中的精到之处,使学生逐渐喜欢上鲁迅的作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捕捉情感触动点,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架起超越时空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作品,品出滋味。这样,让学生透过文字喜欢鲁迅,并激发其对文学的热爱也就并不是难事了。
  一、及时捕捉情感触动点
  谁也无法否认鲁迅的文章中有不少触动点,就连那些声音最高的排斥者也不例外。
  笔者忘不了《故乡》中鲁迅那忧郁而深沉的笔触:“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看惯了中国全知全能的英雄人物,闰土的确是一个无比清新的少年形象,读来格外亲切和投入。课文中“我”与闰土不得不分离,文中那种淡淡的悲哀和愁绪,也正与笔者心中的某些记忆暗合——笔者在小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与异乡小伙伴分离的经历,而且在这段经历里,笔者自己就相当于闰土。因此,在课堂中,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分享这种阅读体验。
  笔者忘不了与学生学习《社戏》时,一起讨论那挥之不去的悠扬的笛声,一起回忆童年类似偷豆的趣事,一起想象那似乎不太精彩的“社戏”。笔者忘不了阿长不好看的成“大”字的睡相如何逗得学生捧腹大笑,也忘不了长毛的故事是如何激起学生连连讲出众多鬼故事,吓得大家夜间不敢上厕所。笔者忘不了学生如何羡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迅哥儿,羡慕他与自然的亲近,羡慕他的百草园。
  在教授有关鲁迅回忆童年的文章时,笔者总不忘对鲁迅敏锐的眼光以及用儿童视角描写事物的能力大加赞赏。作为一个成人,作为一个中年人,写出来的回忆儿时的文章让你找不到成人刻意渲染的影子,笔者读到的只是一个儿童的纯真与真实。在课文成人化、刻意追求深层而缺乏童真的今天,鲁迅回忆童年的文章无疑是个典范,这是笔者讲鲁迅此类文章时必讲的地方。童真尚存的初中生读到这些文章,必会被鲁迅先生击中,从而引发心灵的共鸣。
  最能触动心灵的文字是最有生命力的。教学鲁迅的文章,一定要抓住情感触动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些潜藏于作品之中的情感触动点都是珍贵的“火种”,老师们要珍视它们,同时要善于观察、捕捉和利用它们,帮助学生点燃“火种”,燃起“熊熊大火”。
  二、善于联系生活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懂鲁迅没关系,他只需按教参进行教学即可,学生不懂鲁迅也没关系,他只需按老师要求去强硬记忆考试的要点即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小学生将得到一个硬生生的鲁迅印象,鲁迅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不是鲜活的,而是标准化的、神化的。其实,不管我们和鲁迅相隔多远,我们都有共同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生活,原汁原味的生活。我们可以架构生活这座超越时空的桥梁,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引发与作者的共鸣,获得美的熏陶和生活的启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笔者上学时就有的课文,那时老师们一讲鲁迅总要与批判封建制度挂上钩,讲这篇课文时,也不例外。于是,那位读书时无比投入的可爱的教书先生成了我们攻击的对象,我们痛恨他所教内容的迂腐,痛恨他惩戒迅哥儿。就这样,一篇回忆童年快乐生活的美文俨然成了含沙射影的战斗檄文。当笔者成为语文老师后,毅然推翻原有的对文章中新思想的诠释,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见解。就这样,笔者和学生随着迅哥儿一起来到妙趣横生的百草园,翻断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随着鲁迅先生文字的召唤,我们情不自禁地翻出童年诸多趣事,兴至深处,下课铃声也不能阻碍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有的学生甚至在日记中继续着在课堂上未完成的童年回忆,呼唤那位摇头晃脑并沉浸于书的世界里的可爱的教书先生。   学生的思绪在笔者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得到释放,在讨论中他们加深了对鲁迅的了解。通过生活这座桥梁,学生穿越时空和鲁迅进行了对话。他们触摸到的鲁迅是如此生活化,又是如此真实化,他和学生一样有着可贵的童真,这样的鲁迅怎能不使人喜欢?退一步说,即便学生不喜欢,也不至于产生“将鲁迅撵出中学语文课本”的想法。
  三、重视挖掘人文内容
  有些教师认为鲁迅作品的教学对学生没有多大益处。对此,王富仁教授认为,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因为他们脱离了人文性而单独地、片面地强调了工具性。
  人们大都并不否认鲁迅作品的人文性价值,但却认为鲁迅作品对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或甚少帮助。这种观点是怎样产生的呢?这种观点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他们把中学语文教材直接且仅仅视为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认为学生应当通过教材掌握与人交流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教材就是好的教材,至于教材的其他功能,人们多不关注。并且,鲁迅的作品及其语言是很难被学生直接用于作文的,所以鲁迅作品也就不适宜于做中学语文教材。在这里,语言的“工具性”被歪曲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文中的语言到底是谁的“工具”?它们是课文作者的“工具”。作者用这个“工具”表达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是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亦即他们所要表达的人文性的内容。假若没有这些人文性的内容,这些语言就不是语言了,也不是交际的“工具”了。由此可见,我们从课文中首先接受的是它的人文性内容。
  笔者在教授《社戏》这一课时,把宣扬人文性内容作为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引导学生去品读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一节课下来,小伙伴的热情和好客儿童的天真活泼、六一公公的纯朴等无不深深感动着学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那个爱嚼舌根、睡相不好、规矩繁多、粗俗无比的阿长,却竭尽所能买来了为鲁迅埋下热爱文学的种子的《山海经》,做到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这令学生着实感动了一把。同样,《风筝》中“我”因自觉地残害了弟弟儿童天性而深深自责的情感也感染着学生。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学生认识到了一个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关爱学生、丝毫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这对于盲目抵触日本、一味否定异族的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当然,有人会认为这样教读鲁迅的作品过于肤浅,不能触及作品丰富且深刻的内涵。但是,鲁迅的伟大和深刻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的产物,要深刻理解鲁迅必须既要看他的作品,同时又深刻理解鲁迅和他作品成长的背景,这显然是中小学语文难以承受的重任,这也是语文、语文老师的难题。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学生手中的“锹”不够大,挖得不深,我们也不必强求,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否则学生会被埋在老师们所挖的深坑中不能呼吸。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那么就让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吧。记得笔者在中学读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杂文时,煞费苦心却只是一知半解,但当大学时再读这些文章,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对于教学鲁迅那些艰深的文章,笔者的建议是没必要煞费周章,要深文浅教,否则会出现老师大汗淋漓、学生云里雾里的尴尬局面。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361026)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由于文字深奥难懂,对于古诗词的深入解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自己《相见欢》的教学实践,借鉴杜甫《望岳》的层次,自远而近,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解读和鉴赏。  一、立足“远望”  杜甫的《望岳》 起笔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的远望,他从大处着笔,传神地写出了自己乍望泰山的
期刊
魏书生老师曾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的问题,有学生说,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有的说语文课讲一节也行,两节也行,三节、四节还有话可说。魏书生的弟子和魏老师一样,说话幽默,但在戏言中却说出了我们语文课长期存在的弊病:不够精约。何谓精约?用时髦的字眼说,精约美就是:运用最少的词语去传递最多、最大的信息量。一句话,整节语文课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
期刊
上了多年的语文课,仔细想来,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单纯地注重课堂教学不行,还得多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应的引导,尤其是针对“学困生”。这些学生虽然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只是成绩稍差,属于“学困生”,更应该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关注学困生,摒弃“批评+教育”的方式,多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一、多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  所谓“
期刊
完美的收束可以使乐曲或具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震撼力,或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染力,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一篇形神兼备、意蕴深刻的考场佳作,一个完美的結尾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学生作文的结尾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或画蛇添足,无病呻吟;或拖泥带水,反复啰嗦;或空喊口号,空发议论;或主旨浅显,淡而无味……这些败笔严重地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效果,使之与高分失之交臂。  把完美的作文结尾说成“豹尾”
期刊
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以词见长,存词600余首,词风刚劲豪放。这一词风或许与他早年起兵抗金的经历密不可分。其实,除为豪放词外,他于婉约词的尝试同样也彰显了他作为南宋大家独具的艺术功力。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和《青玉案·元夕》是他婉约词的两首代表作。这里我们以《摸鱼儿》为例进行赏析。  作者写此词时40余岁,又值1179年的暮春,春残花落,满目伤情,不禁令作者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想及自己大
期刊
每次教学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时,耳畔萦绕着、口中回旋着的都是“清”、“静”、“悲凉”,作者笔下的秋景真是如此吗?对于这个问题,在这一轮的教学中才有了点自己的看法。  一、静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所以在梳理课文时我们习惯列出五幅秋景图,分别是: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和秋日胜果。就秋蝉残鸣而言,许多评者都说有衰亡的气息,若孤立起来看“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这个开首,真真是衰亡
期刊
在全国处于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细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就是不断使教学人文化、智慧化、合理化、精确化,追求教学的品味和境界。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可以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促进每个学生有效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下,本文将就如何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一、走下讲台,融入学生  工作伊始,语文指导老师语重心长告诫笔者:面对学生一定要严肃,这样才能镇住
期刊
语文学科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通过对文字的分析与把握,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和事,单从其说话的模式与态度,便能对其做出基本的性格与教养的评判,因为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能够直接显露其综合素质。而初中学生在经历了小学的语言基础学习之后,便进入了语言的进一步美化探究与理性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对语言的感知也非常敏锐,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语言综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理念也不断渗透到各种学科之中。因此,语文教学也需要创新。  一、“新”与“旧”的错误理解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新名词、新术语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什么“人文性”、“主体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什么“体验感悟”
期刊
想要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成效,就必须要注意学生的基础性差异,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以这些差异为参考。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直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一现象,从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到练习考核阶段都能兼顾到学生学习基础的高低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以此为重要抓手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分层编排小组成员  当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非常成功的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