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分析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的专业,目前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含职业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岗位职业技能课、实践性教学环节、选修课等模块。大部分高校采用学生在校培养和实习期在岗培养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培养学生,但由于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实验实训条件受限等原因,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仿真或实战模式的培养环节,以至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无法实现与岗位的無缝对接,学生对于整个专业学习体系的认知不足,导致专业的拓展能力不强。
  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研究
  (一)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教育逻辑与产业逻辑的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三平台即公共基础平台课、专业平台课、拓展实践平台课,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核心素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跟顶实习模块。
  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如图1所示,以及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分析的方法,了解大数据技术岗位所需技能,对相关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调查,充分了解当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岗位需求是什么,在充分进行企业、行业调研的基础之上,明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从而确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明确的方向与道路。其次,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对相关企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与能力。最后,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大数据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大数据技术人才所需要的能力结构,根据能力结构确定其学习成果,再根据学习成果细分成阶段学习成果,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采用模块化课程结构,从而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相应职业标准构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以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依据,将综合职业能力分解,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设计相比,这种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间建立起了更直接、更清晰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特征。
   (二)校企联合培养,产教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由于受制于办学经费的影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跟不上技术发展节奏,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弥补实验设备短缺的不足。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与大数据企业紧密合作,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采用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保证院校办学特色及专业课程设置,并植入相应前沿科技及特色人才岗位需求的企业课程,通过系统的多层级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逐步构建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在学生每一个专业知识能力阶段,开设典型企业应用型项目课程。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工学融合,利用现有专业群资源优势,以案例任务驱动、虚拟项目、真实项目按年级渐进式推进,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与项目紧密结合,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校企共建课程,培养熟练的技术岗位人才,全面提升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口率。
   根据高职生源特点和就业岗位性质,打造融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融合“知识、能力、素养”教育,人才培养内容融合“专业知识、岗位能力、素质拓展”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合“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采取“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前提条件,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工学结合”将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校企在“工学结合”中的优势,让学生与企业真正实现“零距离”对接。产学结合,引进公司的实际项目案例,为学生提供实际大数据处理环境。同时,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掌握企业的工作方法,提前完成职业人的转变。
  (三)依托校内、校外双育人环境,推进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协同发展
   围绕学生个性发展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市场供求规律,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探索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依托校内、校外两个育人环境,推进专业培养和素质教育协同发展,形成“双环境、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专业培养和“双环境、三平台、六方面、六核心”素质教育的双“2366”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和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如图3所示,“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授、验、导”带学、以“训、赛、证”促学和以“轮、顶、设”实践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以“授、验、导”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方式,在实验中熟悉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以“训、赛、证”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以“轮、顶、设”实践阶段,主要在企业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职业就业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训练、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六个步骤。“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四)内培外引提升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是复合型专业,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会实践,还需要概率论、统计学、算法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水平都不具备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条件,为了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必须实行内培外引的人才培养策略,将青年教师派驻企业学习是一种增强师资队伍实力比较快捷的方式。同时,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如图4所示。
   三、结束语
   大数据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大数据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技术学科,大数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逐渐趋向于全面化和立体化。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不断研究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岗位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与大数据行业需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跨界复合型大数据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行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9284)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其他文献
传统课堂教学平台对于宣扬优秀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社会发展,教育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的教学需求,碎片式学习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教育迎来了新的契机,线上碎片式教学和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出现了,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实现高效学习。   碎片式微课堂小程序是将线上碎片式教学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平台进行融合,
“新文科”的概念,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11月23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奋力开辟中国高等教育新境界》,以及24日在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提出的。其主要是针对本科院校的文科专业提出的建设要求,包括要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1
2018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部党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协同,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奋进之笔。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思想和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一年级新生的公共必修课,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然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人才不断提出要求,教育教学的改善不得不与时俱进。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理念是其中一种,并迅速被各院校运用于课堂中,取得了不俗成效。笔者尝试将对分课堂和教育云平台相结合,把信息技术融合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提升了计算机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高职教育逐渐被人们所广泛关注,并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颗新星,尤其是在侧重实操和实践的专业技能培养领域,从以往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式教育模式,致力于改善单一教育模式下社会新生代行动力、执行力缺失现象。从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国家正向更健全、更合理的教育布局迈进。   几年前,有一部《百鸟朝凤》的电影,不仅获得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形势下,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和重要载体,关于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是目前的社会热点之一。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第十八章第一节中提到,要努力培养并壮大创新创业群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相关创业人员等主体协同,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样化。  大学生作为农村电商创新创业的主力大军,总是面临着各种困境。创业初期由于资金
摘要:顶岗生产实习是职业学校学生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关于如何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是贯穿了整个实习过程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讨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管理;修身;沟通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8-0031-02  一、背景  中等职业学校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技能,让学生与社会岗位更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在 2005 年1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随着社团的蓬勃发展,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显现,然而,社团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作用发挥并不充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市场需求已经开始更加看重产品的质量,要发展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下,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用市场的标准
当今社会,互联网蓬勃发展,职业学校也与时俱进地设置了许多新专业以及新课程。本文研究的《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课程也是近几年的新课程。该课程面向计算机应用专业影视方向的高一年级学生,意图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利用功能丰富的信息化平台,达到比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