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高考看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有所变化,选题很多直接来源于课本,考查的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和方法,体现了试卷以生为善,平易近生.但试题也绵里藏针,易中有难,凡中有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试卷实际上给我们一个导向,向我们传达一个今后数学教学的信号,那就是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联系学生实际,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数学教学能够把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效联系起来,那么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生极具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探究生活数学的能力.譬如,教学统计与概率.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涉及统计与概率知识内容比较普遍,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地运用统计与概率.因此,教学时让学生学习自我随机选取样本,学生感到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浓.然后再由学生通过样本估测总体、线性回归.有学生就做了这方面的探究.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对学校食堂饭菜的满意度.笔者发现学生在做这方面的调查,感到十分的满意,并参与其中.因为这既是学生进行实践的极好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为学校决策提供了一手资料.学生为了调查的有效,尤其讨论了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考虑了样本的抽取、调查问题的设计、数据分析等.让学生调查分析学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既让我们看到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更让我们学生深刻感悟数学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尤为令人欣喜和感触的是数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进行探究.
  二、启迪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探究数学的潜能
  数学是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步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学生学习数学就必须学会对客观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在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让学生去做到这一点,学生也往往懒得去做.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教师要比较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既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将客观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又要在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时发挥启迪引领作用.这里的启迪应当是意义型的,而不是形式性的.尤其需要注意启迪学生的语言和策略.笔者认为要多在学生的求异思维处多加启迪.2013年的数学高考阅卷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有一道题就有20多种解题途径.这信息警醒我们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生会解题而满足,而要启迪学生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解题.启迪学生养成经常性反思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不去考虑学生的反思,光凭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的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尤其不能应对内容丰富、分支繁多、逻辑严密、高度抽象的数学.所以,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启迪学生变成了笔者首选的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启迪形成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良好习惯,加上学生已有的丰富经验,学生则获取了一个个数学课堂学习的成功.学生探究数学的实践告诉我,教师启迪的语言必须讲究,需要形成学生探究的兴趣,需要学生听出教师启迪话语的含义.学生的学习会不时出错,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出错,以幽默的语言启迪学生,学生则可从错误中出彩,他们会探究出错的原因,自觉地提出解决错误的见解,甚至会进行激烈的争辩,这样我们的课堂就可能获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利用集体力量,让学生迸发探究数学奥秘的火花
  数学课堂教学要善于让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要切实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取的结果不能是教师直接给予的,也不能是少数学生获得的,理想的方法应当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平时数学课堂的教学笔者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如学生学习“分数指数幂”,学生总会在分数指数幂运算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上出现错误.有时一道运算题学生会得出正数和负数的数值相同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笔者不是简单地批阅其正确和错误,而是让学生去进行激烈的辩论.先由形成两种结果的学生呈现自己的运算过程,再让学生简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实际上双方在说明自己理由的同时,所有的学生都在进行积极的思维,都在思考自己辩论的语言,思考怎样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科学的依据,怎样能够驳倒对方.而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笔者也发现,不少学生则也意识到自己所陷入的误区,学生便感觉到这真理已是不辩自明.利用集体的智慧迸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火花,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新的高度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数学学习问题时要努力独辟蹊径,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才能更加深刻、更加准确、更加全面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教者更需要引导学生在集体探究的过程中多进行一些特殊思维.譬如教学三角函数,笔者注意凸现学生主体思维与思维碰撞的时空,课堂教学中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并在学生进行思考时诱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多方向、多角度地思考.学生在进行课堂交流时,笔者发现学生学会了变通,学会了转换,学会了迁移.我们所欣喜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开始成为个性独特、生命张扬的鲜活个体.
  (责任编辑黄桂坚)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比较和评价我国三种典型的采购模式-“双信封”模式、“综合评标”模式和“药交所”模式在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交易成本方面的能力和效果,为我国高值医用耗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它能培养人的基础性思维、理性思维、严谨性思维,进而提升认识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现行的高考制度,无疑突出了数学
现在有些学生课外阅读量也不少,但是写作文时还是一筹莫展。究其原因,学生读得零散、盲目,不是真正有效地阅读,所以对写作的帮助不大。语文教科书是教育专家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编选的,里面的课文都是写作的典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选取某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传授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学生一旦学会如何分析作品的语言、细节、选材和结构,逐步学会真正有效地阅读
一、引言  1857年,德国的Schweitzer发现硫酸铜氨水溶液能溶解纤维素,然后纺丝,再用稀酸处理可得再生纤维,这种纤维叫做铜氨纤维。铜氨纤维虽是纤维素纤维中较小的品种,但其优异的耐磨性、手感柔软的特性得到人们的青睐。铜氨纤维采用天然的棉花的短毛制成,是一种对人类、地球生态环境最温和的纤维。铜氨纤维易受土壤及水中的细菌分解,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就算燃烧也不会有毒性气体出现,是迎合当今环保趋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