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成为连接两者的重要桥梁。在这其中,文化翻译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翻译的文化意识也受到更多的重视。翻译之于文化,是一种媒介;而文化之于翻译,是一种推广的手段。本文从文化翻译对文化本身的影响,以及对文化身份的塑造,从文化层次对翻译作用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意识;文化身份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12:215)。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日益发展,翻译的文化意识逐渐为人所重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入与提高。因此,当翻译界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定义翻译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并理解翻译。那么,如果要理清文化视角之下翻譯的作用,我们不妨以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对翻译的作用进行文化层次的深刻思考。
1.文化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何为文化翻译?许钧提出:“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我们看到各国翻译界和文化界都已经开始从翻译的性质、翻译选择、文化立场、翻译影响、价值重构等各个角度切入,对翻译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和现象进行文化层面的审视,探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翻译的互动关系,出现了“文化翻译”的概念。” 而我国大多数文献在使用文化翻译这一术语时,其所指含义是“原文中特有文化内容或因素的翻译”。何为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都存在着极大差别,发展了不同的语言、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所谓的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夏征农,2010)。而提到翻译对文化的影响,在王克非所著《翻译文化史论》一书中,他向我们提供了将后翻译的文化价值的研究路径:“翻译对于文化(尤其是译入语文化)的意义和影响,它在文化史上的作用,以及文化对于翻译的制约,特别是在通过翻译摄取外域文化精华时,翻译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发生什么样的变异。”(王克非,1997:2)然而,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语际翻译,即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势必对国家或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翻译正是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或抵抗或引进原语文化,从而达到塑造原语文化或外域文化的目的的。
2.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
翻译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韦努蒂认为,在翻译所起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通常而言,文化身份被认为是某一特定文化独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民族或族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文化身份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王宁,2000)。文化身份的塑造所面对的最基本问题,是差异性问题。对文化的差异性问题,孟华从正面论述了在不同文化间将一种异域文化的相异性植入本民族身份认同中来的积极功能,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翻译者出于本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的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某种翻译策略来塑造异域的文化身份,然后决定转达的策略,是归化还是异化等。由于在很多情况下,译者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很多译者会很自然地转向将原语文化纳入目的语文化体系,通过对出发语文本的改造,将相异性因素引入到另一种文化之中。例如,很多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路东平)。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翻译策略运用得当,相异性因素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身份认同(孟华,2001:103)。
通过上文对文化对文化翻译的影响进而到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说,无论从理论的高度还是翻译史的具体事实,在人类的文化交流发展中,翻译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广泛的。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夏征农,《辞海—语词分册上中下(精)》,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4]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A],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对翻译与文化交流关系的思考与再思考》,新世界出版社,2001(103-104)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意识;文化身份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12:215)。近年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日益发展,翻译的文化意识逐渐为人所重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与理解也不断深入与提高。因此,当翻译界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定义翻译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并理解翻译。那么,如果要理清文化视角之下翻譯的作用,我们不妨以文化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对翻译的作用进行文化层次的深刻思考。
1.文化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何为文化翻译?许钧提出:“从世界的范围内来考察,我们看到各国翻译界和文化界都已经开始从翻译的性质、翻译选择、文化立场、翻译影响、价值重构等各个角度切入,对翻译史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和现象进行文化层面的审视,探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翻译的互动关系,出现了“文化翻译”的概念。” 而我国大多数文献在使用文化翻译这一术语时,其所指含义是“原文中特有文化内容或因素的翻译”。何为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都存在着极大差别,发展了不同的语言、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所谓的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种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夏征农,2010)。而提到翻译对文化的影响,在王克非所著《翻译文化史论》一书中,他向我们提供了将后翻译的文化价值的研究路径:“翻译对于文化(尤其是译入语文化)的意义和影响,它在文化史上的作用,以及文化对于翻译的制约,特别是在通过翻译摄取外域文化精华时,翻译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发生什么样的变异。”(王克非,1997:2)然而,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语际翻译,即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势必对国家或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翻译正是以其自身独特的方式或抵抗或引进原语文化,从而达到塑造原语文化或外域文化的目的的。
2.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
翻译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韦努蒂认为,在翻译所起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通常而言,文化身份被认为是某一特定文化独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民族或族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文化身份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王宁,2000)。文化身份的塑造所面对的最基本问题,是差异性问题。对文化的差异性问题,孟华从正面论述了在不同文化间将一种异域文化的相异性植入本民族身份认同中来的积极功能,特别是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翻译者出于本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的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某种翻译策略来塑造异域的文化身份,然后决定转达的策略,是归化还是异化等。由于在很多情况下,译者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词汇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很多译者会很自然地转向将原语文化纳入目的语文化体系,通过对出发语文本的改造,将相异性因素引入到另一种文化之中。例如,很多佛教语言与汉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千世界,烦恼丛生。诸佛菩萨,指点迷津。众生平等,同趋菩提。金刚不动,解脱功成(路东平)。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交流中只要翻译策略运用得当,相异性因素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身份认同(孟华,2001:103)。
通过上文对文化对文化翻译的影响进而到文化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说,无论从理论的高度还是翻译史的具体事实,在人类的文化交流发展中,翻译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广泛的。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夏征农,《辞海—语词分册上中下(精)》,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4]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A],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对翻译与文化交流关系的思考与再思考》,新世界出版社,20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