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绩评定是衡量学生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种评定成绩的方法,如标准分法、百分等级法、绩点法、正态分布法等,但均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在分析各种成绩评定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评定成绩的双轨制方法。双轨制成绩评定同时考虑学生成绩的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有利于在不同难度的学科中展开比较、选拔人才。
关键词:大学教学;成绩评定;双轨模式
成绩评定是衡量学生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否人性化,现代社会人才强烈竞争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成绩评定也是维持公正竞争的有效手段。目前存在的各种成绩评定模型,从不同的角度为衡量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参数,但都不具有充分性,常常使很多学习难度高、学术含金量高的学科的学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目前国外使用的标准分法、百分等级法及国内使用的绝对成绩、绩点制、正态分布等,侧重于纵向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相对成绩(成绩排名)可用于横向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但相对排名容易忽略学生绝对成绩的差异。
在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及评定奖学金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衡量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成绩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而要实现这一点,学生成绩必须包含两个重要参数: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并且这两个成绩应该直观,才有利于选拔者对人才进行选拔。而目前成绩评定模式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未能充分地、直观地体现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这一关键关系。我们提出双轨制模型来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所谓双轨制成绩评定,就是同时考虑学生成绩的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我们认为,评定成绩应该按照双轨制模式,才利于在不同难度的学科中展开比较、选拔人才。
一、从国内外成绩评定方法看双轨制的必要性
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原始分不反映个体学生成绩在一组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为了能更直观观察某原始分在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需要对原始分进行转换。转换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国外主要采用的有标准分法和百分等级法等。
所谓标准分,是以原始分为基础根据一定的转换公式计算出来的分数,能够反映原始分数在一组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一个分数在一组分数中的位置,可通过两个参数来描述,一个参数是位置,即看该分数在该组分数的平均分之上还是在其之下或是等于该组分数的平均分,另一个参数是距离,即看该分数离开平均分有多远。离开平均分的距离用标准差表示。这样就可以计算某个分数离开平均分多少个标准差单位。这种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分数与平均分之间差的过程,称为原始分的标准化,其结果是把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即标准差单位数)。若以字母Z代表标准分,标准分(或称Z分)的计算公式为:
该标准分计算公式中,Xi为原始分数, 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百分等级法也是计算某一分数在特定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是指在一组分数中低于某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某个分数的百分等级越低,说明该分数在一批分数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越低。针对特定一批原始分数数据,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对所有原始分数做从高到低的排序,这样可观察每个原始分数的排列顺序数;另一种处理方式则是对该批原始分数进行分组,统计原始分数落在特定分数区间的数量。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成绩评定体系。目前有绝对成绩、相对成绩、绩点成绩等几种方案,还有正态分布等补助手段。
绝对成绩指分数。绝对成绩大致能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90分以上可以视为比较好地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80分以下的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然而绝对成绩存在缺陷。首先,随着学生给老师打分的权重在增加,可能造成老师有意抬高学生成绩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绝对分数所具有的评价参数的作用。其次,对同一学科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所给出的绝对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教师A给A班学生的绝对成绩,整体上看可能会比教师B给B班的学生的绝对成绩高。另外,由于学科的差异,不同学科学生的绝对成绩整体上势必造成显著差异,绝对成绩也造成了衡量学生的不平等现象。
相对成绩是指成绩排名。有的老师给分很严格,第一名只能是85分,但85分仍然是最好的学生。有的老师给分很宽松,最后一名也是85分,这个85分仍然是最差的。相对排名能避免老师因为给分宽严带来的影响,能比较好地反映学习名次。但相对成绩的确定不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绝对情况。如果一个学生排名第一,但成绩是85分,仍然说明和老师的要求或课程大纲的要求有差距。
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不同课程的学分数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成绩获得的学分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同样是85分,因不同课程学分不同而可能得2学分或3学分。计算绩点的方法,就是把百分制成绩大致分为若干个档次,然后再通过加权计算每个档次对应的学分绩点。根据百分制成绩分档的数量,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大致有五级制、七级制、十级制、十一级制、十二级制等。例如,根据郑鹰(2002),多数高校采用五级绩点制,即学习成绩与绩点存在这样的换算关系:90–100分=4;80–89.9分=3;70–79.9分=2;60–69.9分=1;60分以下=0。但也有不少高校把学生分数和绩点的对应进一步细化。如十级绩点制则可采用如下的分数成绩和绩点数的对应关系:90–100分=4.0;85–89分= 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1–74分=2.3;66–70分=2.0;62–65分=1.5;60–61分=1.0;60分以下=0。(参看郑鹰2002)
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是把学分和成绩对应的绩点相乘。例如某学生语言学史(3学分)的成绩为89分,按上述五级绩点制,其学分绩点为3×3=9,而按上述十级绩点制,其学分绩点则为3.7×3=11.1。平均学分绩点换算的方法是先把各科成绩按绩点数乘以学分,再把得到的各科学分绩点相加,得到总学分绩点,然后再用总学分绩点除以总学分数。例如,某个学生一学期内修了三门课:现代汉语、语言学史、理论语言学,课程学分均为3,成绩分别为:94分、89分、75分,根据前述十级绩点制可知绩点数分别为4、3.7、2.7,那么该生这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是(4×3+3.7×3+2.7×3)÷9=3.5。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衡量每个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 学生在某学期学习各门课程所获得总学分数的多寡,只说明学生学习数量的大小。绩点制则同时兼顾学生成绩和课程学分数。可见,绩点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数量,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分制相比,绩点制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优劣差异。但绩点成绩仍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排名。绩点制分级的不同,可体现为比较结果细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分级越细则越能体现出学生优劣的细微差别。比如,两个学生某门课(课程学分为3)的成绩分别为80分和89分,按上述五级绩点制,两个分数对应的绩点相同(均为3),学分绩点计算结果必然也相同(均为9),而按上述十级绩点制则两个分数对应的绩点存在差异(分别为3和3.7),学分绩点计算结果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分别为9和11.1)。而且,各个学校采用的绩点制的分级方式及百分制分数与绩点的对应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校是4为绩点上限,有的是5为绩点上限,这也使得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防止老师过高给成绩或过低给成绩,正态分布的方法被提出来。这是一种补充的方法。正态分布理念的本质是想让每个学科成绩都符合一个正态分布,以便于学生成绩的比较,但以上几种成绩评定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正态分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通过学生分数的正态分布,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甄别优秀和落后。但正态分布主要是方便观察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人数分布状态,仍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相对排名。正态分布有时也不能完全防止老师给成绩过程中的主观性,甚至有时还会造成老师打分数中的不公平现象。例如某些老师为追求成绩的正态分布,可能会刻意抬高或压低某些学生的成绩。另外,如果有一个班的学生碰巧学习成绩都很好,正态分布会使部分优秀学生落入良好学生的范围。如果有一个班的学生碰巧学习成绩都很差,正态分布会使一些不太好的学生进入优秀学生的范围。最后,正态分布反映的是班级成绩分布情况,很难在一个学生的成绩单中体现出来,而一个学生的毕业成绩单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总之,国内成绩评定基本上也是一种基于绝对成绩的单轨制,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没有可比性,容易带来很多不公正的评价后果,双轨制是必要的。
二、成绩评定的双轨制方法
所谓“双轨”,就是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同时考虑学生成绩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信息。成绩评定的双轨制方式可表示为“X–R”,其中X为学生的绝对成绩,R为学生的相对排名。比如学生A的评定结果为“85–1”,表示该生的绝对成绩是85分,在某班(如1班)排名是第一名;学生B的评定结果为“85-3”,则表示该学生的绝对成绩也是85分,但在某班(如2班)排名却是第三名。可见,尽管学生A和B的绝对成绩都是85分,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种差异是通过相对排名(R)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也可以从绝对成绩部分显现出来。例如两个学生成绩评定结果分别为“90-1”、“85-1”,很容易判别出前者的学习成绩优于后者。双轨制评定方法通过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相结合,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上面的双轨模式尽管能反映排名,但100个学生中居第一名和10个学生中居第一名性质是不同的,所以还应该显示学生人数,这样学生成绩评定的双轨制公式可表示为:
X–R/N
其中X表示绝对成绩,R表示相对排名,N表示参加考试或测评的总人数。有了这一公式或双轨制理念,就能比较合理的比较成绩。例如:
甲,90–1/100:表示在100个学生中,甲排名第一、分数为90
乙,90–2/200:表示在200个学生中,乙排名第二、分数为90
丙,90–1/10: 表示在10个学生中,丙排名第一、分数为90
通过这样一种双轨制,可以看出甲、乙的成绩参数是相当的,甲比乙略高,而丙拿到90分和第一名这样的成绩要容易很多。有了双轨制,上面的成绩参数可以作以下排序:
甲≧乙≧丙
双轨制中的X可以是绝对成绩,还可以是绩点、学分绩点或平均学分绩点。比如一学生评定结果为3.8-1/100,表示在参加的考试的100个学生中,该生相对排名是第一名、绩点为3.8。
在我们的国家精品课“理论语言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已经成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支持高含金量学科的至关重要因素。由于现在很多成绩评定模式在评价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更多地去选容易拿高分的课程,一些难度大的课程选课人数偏低,结果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偏斜、不扎实,研究生招生不能有效录取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从不同学科看,一些学习难度较高的基础学科和尖端学科由于学生绝对成绩偏低,各类奖励资源的分配也相对偏低,基础学科和尖端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这对整个国民教育素质是很严峻的,这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中国教育界长期在讨论我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一类奖项的获得者,这和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和成绩评定模式有很大关系。所谓高分低能,很大原因就在于成绩评定模式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含金量。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开始按照上面双轨制的参数抽查学生学习成绩,发现按照双轨制排序靠前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其学习能力都和研究能力都很不错。这说明双轨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衡量知识结构的模式。双轨制成绩评定的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同时考虑了学生的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在不同专业的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双轨制成绩评定方法可以起很大的参考作用。尤其是在一些难度大、体现原创性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课程或论文写作中,双轨制排序能够比较合理的把有潜能的学生筛选出来。当然,这种模式衡量知识结构的效力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检验才能最终给出一个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Woods, A., P. Fletcher and A. Hughes. 1986.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安德森,索斯尼克主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M]. 谭晓玉,袁文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布鲁姆. 教育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 范美琴,张晓涛,黄红波. 试论我国高考评价科学化的路径选择[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 余文森. 论美国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7] 郑鹰. 关于绩点制问题的研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ZD051)、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1JJD740004)和国家精品课(2009)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大学教学;成绩评定;双轨模式
成绩评定是衡量学生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否人性化,现代社会人才强烈竞争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成绩评定也是维持公正竞争的有效手段。目前存在的各种成绩评定模型,从不同的角度为衡量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参数,但都不具有充分性,常常使很多学习难度高、学术含金量高的学科的学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目前国外使用的标准分法、百分等级法及国内使用的绝对成绩、绩点制、正态分布等,侧重于纵向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相对成绩(成绩排名)可用于横向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但相对排名容易忽略学生绝对成绩的差异。
在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及评定奖学金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衡量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成绩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而要实现这一点,学生成绩必须包含两个重要参数: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并且这两个成绩应该直观,才有利于选拔者对人才进行选拔。而目前成绩评定模式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未能充分地、直观地体现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这一关键关系。我们提出双轨制模型来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所谓双轨制成绩评定,就是同时考虑学生成绩的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我们认为,评定成绩应该按照双轨制模式,才利于在不同难度的学科中展开比较、选拔人才。
一、从国内外成绩评定方法看双轨制的必要性
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直接评出来的分数叫原始分。原始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原始分不反映个体学生成绩在一组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为了能更直观观察某原始分在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需要对原始分进行转换。转换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国外主要采用的有标准分法和百分等级法等。
所谓标准分,是以原始分为基础根据一定的转换公式计算出来的分数,能够反映原始分数在一组分数中的相对位置。一个分数在一组分数中的位置,可通过两个参数来描述,一个参数是位置,即看该分数在该组分数的平均分之上还是在其之下或是等于该组分数的平均分,另一个参数是距离,即看该分数离开平均分有多远。离开平均分的距离用标准差表示。这样就可以计算某个分数离开平均分多少个标准差单位。这种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分数与平均分之间差的过程,称为原始分的标准化,其结果是把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即标准差单位数)。若以字母Z代表标准分,标准分(或称Z分)的计算公式为:
该标准分计算公式中,Xi为原始分数, 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百分等级法也是计算某一分数在特定一批分数中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是指在一组分数中低于某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某个分数的百分等级越低,说明该分数在一批分数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越低。针对特定一批原始分数数据,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对所有原始分数做从高到低的排序,这样可观察每个原始分数的排列顺序数;另一种处理方式则是对该批原始分数进行分组,统计原始分数落在特定分数区间的数量。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成绩评定体系。目前有绝对成绩、相对成绩、绩点成绩等几种方案,还有正态分布等补助手段。
绝对成绩指分数。绝对成绩大致能反映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90分以上可以视为比较好地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80分以下的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然而绝对成绩存在缺陷。首先,随着学生给老师打分的权重在增加,可能造成老师有意抬高学生成绩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绝对分数所具有的评价参数的作用。其次,对同一学科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所给出的绝对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教师A给A班学生的绝对成绩,整体上看可能会比教师B给B班的学生的绝对成绩高。另外,由于学科的差异,不同学科学生的绝对成绩整体上势必造成显著差异,绝对成绩也造成了衡量学生的不平等现象。
相对成绩是指成绩排名。有的老师给分很严格,第一名只能是85分,但85分仍然是最好的学生。有的老师给分很宽松,最后一名也是85分,这个85分仍然是最差的。相对排名能避免老师因为给分宽严带来的影响,能比较好地反映学习名次。但相对成绩的确定不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绝对情况。如果一个学生排名第一,但成绩是85分,仍然说明和老师的要求或课程大纲的要求有差距。
绩点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不同课程的学分数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成绩获得的学分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同样是85分,因不同课程学分不同而可能得2学分或3学分。计算绩点的方法,就是把百分制成绩大致分为若干个档次,然后再通过加权计算每个档次对应的学分绩点。根据百分制成绩分档的数量,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大致有五级制、七级制、十级制、十一级制、十二级制等。例如,根据郑鹰(2002),多数高校采用五级绩点制,即学习成绩与绩点存在这样的换算关系:90–100分=4;80–89.9分=3;70–79.9分=2;60–69.9分=1;60分以下=0。但也有不少高校把学生分数和绩点的对应进一步细化。如十级绩点制则可采用如下的分数成绩和绩点数的对应关系:90–100分=4.0;85–89分= 3.7;82–84分=3.3;78–81分=3.0;75–77分=2.7;71–74分=2.3;66–70分=2.0;62–65分=1.5;60–61分=1.0;60分以下=0。(参看郑鹰2002)
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是把学分和成绩对应的绩点相乘。例如某学生语言学史(3学分)的成绩为89分,按上述五级绩点制,其学分绩点为3×3=9,而按上述十级绩点制,其学分绩点则为3.7×3=11.1。平均学分绩点换算的方法是先把各科成绩按绩点数乘以学分,再把得到的各科学分绩点相加,得到总学分绩点,然后再用总学分绩点除以总学分数。例如,某个学生一学期内修了三门课:现代汉语、语言学史、理论语言学,课程学分均为3,成绩分别为:94分、89分、75分,根据前述十级绩点制可知绩点数分别为4、3.7、2.7,那么该生这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是(4×3+3.7×3+2.7×3)÷9=3.5。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衡量每个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 学生在某学期学习各门课程所获得总学分数的多寡,只说明学生学习数量的大小。绩点制则同时兼顾学生成绩和课程学分数。可见,绩点制既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数量,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分制相比,绩点制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优劣差异。但绩点成绩仍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排名。绩点制分级的不同,可体现为比较结果细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分级越细则越能体现出学生优劣的细微差别。比如,两个学生某门课(课程学分为3)的成绩分别为80分和89分,按上述五级绩点制,两个分数对应的绩点相同(均为3),学分绩点计算结果必然也相同(均为9),而按上述十级绩点制则两个分数对应的绩点存在差异(分别为3和3.7),学分绩点计算结果也必然会存在差异(分别为9和11.1)。而且,各个学校采用的绩点制的分级方式及百分制分数与绩点的对应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学校是4为绩点上限,有的是5为绩点上限,这也使得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方面存在困难。
为了防止老师过高给成绩或过低给成绩,正态分布的方法被提出来。这是一种补充的方法。正态分布理念的本质是想让每个学科成绩都符合一个正态分布,以便于学生成绩的比较,但以上几种成绩评定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正态分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通过学生分数的正态分布,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甄别优秀和落后。但正态分布主要是方便观察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人数分布状态,仍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相对排名。正态分布有时也不能完全防止老师给成绩过程中的主观性,甚至有时还会造成老师打分数中的不公平现象。例如某些老师为追求成绩的正态分布,可能会刻意抬高或压低某些学生的成绩。另外,如果有一个班的学生碰巧学习成绩都很好,正态分布会使部分优秀学生落入良好学生的范围。如果有一个班的学生碰巧学习成绩都很差,正态分布会使一些不太好的学生进入优秀学生的范围。最后,正态分布反映的是班级成绩分布情况,很难在一个学生的成绩单中体现出来,而一个学生的毕业成绩单是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总之,国内成绩评定基本上也是一种基于绝对成绩的单轨制,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没有可比性,容易带来很多不公正的评价后果,双轨制是必要的。
二、成绩评定的双轨制方法
所谓“双轨”,就是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同时考虑学生成绩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信息。成绩评定的双轨制方式可表示为“X–R”,其中X为学生的绝对成绩,R为学生的相对排名。比如学生A的评定结果为“85–1”,表示该生的绝对成绩是85分,在某班(如1班)排名是第一名;学生B的评定结果为“85-3”,则表示该学生的绝对成绩也是85分,但在某班(如2班)排名却是第三名。可见,尽管学生A和B的绝对成绩都是85分,但二者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种差异是通过相对排名(R)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也可以从绝对成绩部分显现出来。例如两个学生成绩评定结果分别为“90-1”、“85-1”,很容易判别出前者的学习成绩优于后者。双轨制评定方法通过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相结合,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上面的双轨模式尽管能反映排名,但100个学生中居第一名和10个学生中居第一名性质是不同的,所以还应该显示学生人数,这样学生成绩评定的双轨制公式可表示为:
X–R/N
其中X表示绝对成绩,R表示相对排名,N表示参加考试或测评的总人数。有了这一公式或双轨制理念,就能比较合理的比较成绩。例如:
甲,90–1/100:表示在100个学生中,甲排名第一、分数为90
乙,90–2/200:表示在200个学生中,乙排名第二、分数为90
丙,90–1/10: 表示在10个学生中,丙排名第一、分数为90
通过这样一种双轨制,可以看出甲、乙的成绩参数是相当的,甲比乙略高,而丙拿到90分和第一名这样的成绩要容易很多。有了双轨制,上面的成绩参数可以作以下排序:
甲≧乙≧丙
双轨制中的X可以是绝对成绩,还可以是绩点、学分绩点或平均学分绩点。比如一学生评定结果为3.8-1/100,表示在参加的考试的100个学生中,该生相对排名是第一名、绩点为3.8。
在我们的国家精品课“理论语言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已经成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支持高含金量学科的至关重要因素。由于现在很多成绩评定模式在评价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更多地去选容易拿高分的课程,一些难度大的课程选课人数偏低,结果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偏斜、不扎实,研究生招生不能有效录取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从不同学科看,一些学习难度较高的基础学科和尖端学科由于学生绝对成绩偏低,各类奖励资源的分配也相对偏低,基础学科和尖端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这对整个国民教育素质是很严峻的,这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中国教育界长期在讨论我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一类奖项的获得者,这和评价人才和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也和成绩评定模式有很大关系。所谓高分低能,很大原因就在于成绩评定模式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含金量。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开始按照上面双轨制的参数抽查学生学习成绩,发现按照双轨制排序靠前的本科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其学习能力都和研究能力都很不错。这说明双轨制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衡量知识结构的模式。双轨制成绩评定的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同时考虑了学生的相对排名和绝对成绩,在不同专业的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双轨制成绩评定方法可以起很大的参考作用。尤其是在一些难度大、体现原创性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课程或论文写作中,双轨制排序能够比较合理的把有潜能的学生筛选出来。当然,这种模式衡量知识结构的效力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检验才能最终给出一个有效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Woods, A., P. Fletcher and A. Hughes. 1986.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安德森,索斯尼克主编.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M]. 谭晓玉,袁文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布鲁姆. 教育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 范美琴,张晓涛,黄红波. 试论我国高考评价科学化的路径选择[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5]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第3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 余文森. 论美国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7] 郑鹰. 关于绩点制问题的研讨[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ZD051)、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1JJD740004)和国家精品课(2009)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