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理论出发,依托国家精品课程“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建设、大学生对艺术作品身临其境体验与网上必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提出“美感即经验”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以发展的评价理念,多元的评价主体,指向的评价内容,多样的评价方式,动态的评价过程,循环的评价系统,实现“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感;经验;精品课程;评价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美感的最佳文化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其关键是课程建设与实践,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要素[1]。南京农业大学将“美感即经验”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通过12年的课程建设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目标,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一、“美感即经验”理论基础与内涵
19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倡导将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艺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需要大家共同来经验”[2] 的观点,而经验涵盖了艺术活动、社会生产、人的交往、科学实验等一切人类活动。这些活动与经验感受密切相关,都是在人的经验过程中产生价值[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艺术的审美体验,即“高峰体验”,包含着审美心理学上的个体亲历性和总体实践性[4],最终实现个体在总体中的价值,从而达到最佳审美状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此完全相同,提倡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审美文化活动,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学校认为美感即是审美体验,当大学生接触到美的事物后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欣赏心态,并根据经验做出主观评价。在实践中,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事物的声、形、色等构成的形象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美的感知而产生审美意象,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持久作用于意识,从而产生经验记忆。这种经验在长期的审美训练中逐渐积累,潜于内心底层,形成无意识的审美感知。每当学生接触到艺术作品或美的事物,感官反映于大脑,唤起内心的经验记忆,能够再次自然地获得美的感受。为了获得美感,学生主动接受艺术的影响,自觉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涵义,加强自我对事物存在的生活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如此,在多次实践中获取美感的技能或经历,可称之为美感经验。
二、“美感即经验”理念引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实践互为依存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实践能检验、修正与发展理论。学校以“美感即经验”为指导理念,贯穿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和特色内容四个方面中,积极地探索普及和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新路径。
1. 网上必读的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方便地获取海量艺术资源,在组织课程教学时显得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成为社会精神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80后”、“90后”等“网络一代”的线上学习生活方式也已形成。2001年,学校建立了三维一体、图文并茂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博文益智”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依托“博文益智”网建设了“美学”网络课程,成为最早的“MOOC(慕课)”探索者。2009年,学校全面改版“美学”课程为“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完成网上必读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但真善美为人所定价值,不是事物所固有特质[5],所以学生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去主动探索和自我建构艺术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网站链接,迁移诸多艺术网站来使学生获得美感经验,然后在网站的更新与完善中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学习。通过该理念的实施,课程具有便捷性和较强的自主性,体现出审美体验中的个体亲历性。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利用网络载体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期结束前按照考核要求提交作业,完成课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具有总体实践性效果。2009年以来,已有35000多名学生修读了该课程,受益面广。再者,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与过程性,网络课程与艺术选修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互为支撑,且重视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过程,实现教与学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取最佳审美经验。
2. 拓展迁移的教学资源
“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程,通过学生对课程网站中大量艺术资源的美感体验,完成手写作业进行考核。课程内容包含“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摄影、舞蹈、电影、戏剧、服饰与民艺”等12个艺术板块栏目。每个栏目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大量的图片展示,以及背景音乐。在进入各类艺术展厅时,页面可360度旋转,自由缩放,模拟真实场景,实现三维虚拟展示效果。在课程网站链接的162个经典艺术网站中,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便捷切换这些艺术网站,进行美学资源欣赏的迁移,在获得美感认知的同时又能为课程网页内容更新提供新链接。课程网站在给学生提供经典与时尚的艺术审美素材与教学资源的同时,还缓解了行业性院校师资不足带来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缺乏压力。
3. 立体化的导读教材
教材是文化知识的中介,具有系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功能。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受教育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受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而“美感即经验”理念面对每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来达到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目的,所以课程教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需求,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自由学习,学校依托该课程网站,编写具有导读功能的立体教材。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材在编写上着重突出地方性、体现趣味性、坚持特色性与注重实践性,尤其注重保持浓厚的地方艺术文化色彩,使学生更加亲近地方文化艺术,感知地方文化魅力与独特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艺术的情感,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精神。另外,为了满足“网络一代”学生需求,教材主要通过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网络补充和扩展的方式,实现网上教与学互动,形成“图”“文”“网”相结合的建构式导读教材,使之适用于各类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与各类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4. 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由于学科、生源、设施条件、教学环境等人才培养条件不同,尤其是地域的不同,学生对艺术不同的美感诉求,形成了美感主体的差异性。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地方文化特色艺术资源、区域性文化特征、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来开设特色课程,从而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整体艺术素养,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完善学生的人格[7]。
在“美感即经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环境,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以江苏地方艺术特色、江南文化区域特征为依托,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写上,其中的“音乐之美”板块,以“苏州弹词、昆山昆剧”为例,阐述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异彩纷呈;通过江苏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的背景介绍,形象地描绘出民乐《二泉映月》泉清月冷之意境;还有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抒发的江南水乡之情等,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地方特色艺术“美感”。
三、“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
课程建立了由学生助教参与的助教团队作为教学评价基础力量,同时依据“美感即经验”理念中个体与总体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实施教学发展性评价,积极地调动学生、教师甚至全校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每一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教学的质性、过程性和评价对象主体性的综合性教育评价[8]。
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9]。“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评价旨在发展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学生参与助教团队工作,批改作业与分析和汇总课程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组织进行网页内容的完善与更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和控制教学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成为评价主体。学校通过建立评价机制,除了学生和教师为评价主体外,还向所有点击网页的主体开放,进行实时互动。被评价者也可转为评价主体一员,同时多方监督和及时公开教学情况,使得课程在评价互动中不断提高质量。在“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的网站论坛中,被评价者可留言咨询学习问题、学生成绩和教学情况等;另外邀请专家、家长与社会人士参加该课程教学的指导与评价。
3. 评价内容的指向性
“美感即经验”理念以教学的质性为重点,评价指标包括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实践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内容指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指定评价内容;二是教师组建助教团队,由具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学生组成,分成若干小组,以是否熟悉指定的评价内容为标准选出各组组长。组长负责联络、统筹和反馈,其他组员熟悉网页教材内容,批改学生作业和处理评价结果;三是指定课程内容,网络资料占60%,教材为40%。学生通过自学网上课程内容,从“学习考核”网页内,选择试题库中至少涉及4个艺术板块的10道问题作答;四是设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选择的艺术板块内容不可重复,然后提交5000字左右的手写报告,考核合格后方可修满学分,从而达到每生必读“美”目标。
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操控性和科学性。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提交手写网站题库作业;上传参加艺术实践展演的视频作品;采用论坛问答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价等。
5.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相联。评价可使课程教学处于动态的监控之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助教团队担任着评价的重要角色,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和反馈评价结果的桥梁。教师根据助教团队的学习评价报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动态地向前发展。
6. 评价系统的循环性
助教团队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和将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得深层次的艺术学习体验;教师则根据反馈情况做相应更新;学生可再次吸收新的艺术知识,反馈新评价。如此反复,构成了循环式的教学实践和发展性评价系统,促进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每位评价主体具有一定的经验或亲身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美感即经验”亦是“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评价发展的前提。学校将坚持这一理念,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并为其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苏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 江苏高教,2012,(2):99-100.
[2] 杜威. 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周旭. 20世纪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杜威思想[J]. 文艺研究,2011,(7):157-158.
[4] 胡经之,王岳川. 论审美体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3-11.
[5] 朱光潜. 谈美[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3-18.
[6] 金玺铎,贾昕东,刘哲. 论高校研究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1-233.
[7] 葛春先.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8] 朱晓青. 发展性评价:面向开放大学学生的新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7):72-74.
[9] 刘岗.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0):83-8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4);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SK201302);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Z011)]
[责任编辑:吴芳和]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美感;经验;精品课程;评价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美感的最佳文化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其关键是课程建设与实践,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要素[1]。南京农业大学将“美感即经验”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通过12年的课程建设和发展性教学评价,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目标,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一、“美感即经验”理论基础与内涵
19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出版《艺术即经验》,倡导将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艺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需要大家共同来经验”[2] 的观点,而经验涵盖了艺术活动、社会生产、人的交往、科学实验等一切人类活动。这些活动与经验感受密切相关,都是在人的经验过程中产生价值[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艺术的审美体验,即“高峰体验”,包含着审美心理学上的个体亲历性和总体实践性[4],最终实现个体在总体中的价值,从而达到最佳审美状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与此完全相同,提倡大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审美文化活动,实现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真善美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学校认为美感即是审美体验,当大学生接触到美的事物后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欣赏心态,并根据经验做出主观评价。在实践中,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事物的声、形、色等构成的形象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美的感知而产生审美意象,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并持久作用于意识,从而产生经验记忆。这种经验在长期的审美训练中逐渐积累,潜于内心底层,形成无意识的审美感知。每当学生接触到艺术作品或美的事物,感官反映于大脑,唤起内心的经验记忆,能够再次自然地获得美的感受。为了获得美感,学生主动接受艺术的影响,自觉地理解艺术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涵义,加强自我对事物存在的生活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能力。如此,在多次实践中获取美感的技能或经历,可称之为美感经验。
二、“美感即经验”理念引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理论与实践互为依存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实践能检验、修正与发展理论。学校以“美感即经验”为指导理念,贯穿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材建设和特色内容四个方面中,积极地探索普及和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新路径。
1. 网上必读的教学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还能方便地获取海量艺术资源,在组织课程教学时显得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成为社会精神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80后”、“90后”等“网络一代”的线上学习生活方式也已形成。2001年,学校建立了三维一体、图文并茂的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博文益智”网,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4年,依托“博文益智”网建设了“美学”网络课程,成为最早的“MOOC(慕课)”探索者。2009年,学校全面改版“美学”课程为“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级精品课程),构建完成网上必读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但真善美为人所定价值,不是事物所固有特质[5],所以学生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去主动探索和自我建构艺术知识体系,并通过大量网站链接,迁移诸多艺术网站来使学生获得美感经验,然后在网站的更新与完善中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学习。通过该理念的实施,课程具有便捷性和较强的自主性,体现出审美体验中的个体亲历性。学生可自主选择时间,利用网络载体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期结束前按照考核要求提交作业,完成课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具有总体实践性效果。2009年以来,已有35000多名学生修读了该课程,受益面广。再者,课程教学强调互动性与过程性,网络课程与艺术选修课程、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互为支撑,且重视学生学习与教学评价过程,实现教与学互动,有利于学生获取最佳审美经验。
2. 拓展迁移的教学资源
“美感即经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必读课程,通过学生对课程网站中大量艺术资源的美感体验,完成手写作业进行考核。课程内容包含“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摄影、舞蹈、电影、戏剧、服饰与民艺”等12个艺术板块栏目。每个栏目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和大量的图片展示,以及背景音乐。在进入各类艺术展厅时,页面可360度旋转,自由缩放,模拟真实场景,实现三维虚拟展示效果。在课程网站链接的162个经典艺术网站中,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便捷切换这些艺术网站,进行美学资源欣赏的迁移,在获得美感认知的同时又能为课程网页内容更新提供新链接。课程网站在给学生提供经典与时尚的艺术审美素材与教学资源的同时,还缓解了行业性院校师资不足带来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缺乏压力。
3. 立体化的导读教材
教材是文化知识的中介,具有系统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功能。由于艺术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受教育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受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6],而“美感即经验”理念面对每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来达到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目的,所以课程教材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满足“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建设需求,方便学生有目的地自由学习,学校依托该课程网站,编写具有导读功能的立体教材。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材在编写上着重突出地方性、体现趣味性、坚持特色性与注重实践性,尤其注重保持浓厚的地方艺术文化色彩,使学生更加亲近地方文化艺术,感知地方文化魅力与独特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艺术的情感,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民族精神。另外,为了满足“网络一代”学生需求,教材主要通过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网络补充和扩展的方式,实现网上教与学互动,形成“图”“文”“网”相结合的建构式导读教材,使之适用于各类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与各类艺术爱好者的需求。 4. 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由于学科、生源、设施条件、教学环境等人才培养条件不同,尤其是地域的不同,学生对艺术不同的美感诉求,形成了美感主体的差异性。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地方文化特色艺术资源、区域性文化特征、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来开设特色课程,从而以点带面、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整体艺术素养,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完善学生的人格[7]。
在“美感即经验”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环境,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以江苏地方艺术特色、江南文化区域特征为依托,突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课程教材的内容编写上,其中的“音乐之美”板块,以“苏州弹词、昆山昆剧”为例,阐述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异彩纷呈;通过江苏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的背景介绍,形象地描绘出民乐《二泉映月》泉清月冷之意境;还有传统乐曲《春江花月夜》抒发的江南水乡之情等,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地方特色艺术“美感”。
三、“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
课程建立了由学生助教参与的助教团队作为教学评价基础力量,同时依据“美感即经验”理念中个体与总体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实施教学发展性评价,积极地调动学生、教师甚至全校人员参与课程建设。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每一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教学的质性、过程性和评价对象主体性的综合性教育评价[8]。
1. 评价理念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质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9]。“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发展性评价旨在发展全体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通过学生参与助教团队工作,批改作业与分析和汇总课程评价来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组织进行网页内容的完善与更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和控制教学发展,实现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成为评价主体。学校通过建立评价机制,除了学生和教师为评价主体外,还向所有点击网页的主体开放,进行实时互动。被评价者也可转为评价主体一员,同时多方监督和及时公开教学情况,使得课程在评价互动中不断提高质量。在“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的网站论坛中,被评价者可留言咨询学习问题、学生成绩和教学情况等;另外邀请专家、家长与社会人士参加该课程教学的指导与评价。
3. 评价内容的指向性
“美感即经验”理念以教学的质性为重点,评价指标包括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实践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内容指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一是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和指定评价内容;二是教师组建助教团队,由具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学生组成,分成若干小组,以是否熟悉指定的评价内容为标准选出各组组长。组长负责联络、统筹和反馈,其他组员熟悉网页教材内容,批改学生作业和处理评价结果;三是指定课程内容,网络资料占60%,教材为40%。学生通过自学网上课程内容,从“学习考核”网页内,选择试题库中至少涉及4个艺术板块的10道问题作答;四是设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选择的艺术板块内容不可重复,然后提交5000字左右的手写报告,考核合格后方可修满学分,从而达到每生必读“美”目标。
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种方式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操控性和科学性。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提交手写网站题库作业;上传参加艺术实践展演的视频作品;采用论坛问答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的综合评价等。
5.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与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相联。评价可使课程教学处于动态的监控之中,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助教团队担任着评价的重要角色,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和反馈评价结果的桥梁。教师根据助教团队的学习评价报告,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计划,促进教学动态地向前发展。
6. 评价系统的循环性
助教团队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和将学习情况、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获得深层次的艺术学习体验;教师则根据反馈情况做相应更新;学生可再次吸收新的艺术知识,反馈新评价。如此反复,构成了循环式的教学实践和发展性评价系统,促进教学的全方位提高。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每位评价主体具有一定的经验或亲身经历、感受和体会,所以“美感即经验”亦是“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课程评价发展的前提。学校将坚持这一理念,不断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并为其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苏华.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构想[J]. 江苏高教,2012,(2):99-100.
[2] 杜威. 艺术即经验[M].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周旭. 20世纪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杜威思想[J]. 文艺研究,2011,(7):157-158.
[4] 胡经之,王岳川. 论审美体验[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3-11.
[5] 朱光潜. 谈美[M]. 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3-18.
[6] 金玺铎,贾昕东,刘哲. 论高校研究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31-233.
[7] 葛春先.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14-15.
[8] 朱晓青. 发展性评价:面向开放大学学生的新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7):72-74.
[9] 刘岗.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J]. 电化教育研究,2009,(10):83-86.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13ZDAXM004);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SK201302);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Z011)]
[责任编辑:吴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