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创竞赛“八化”带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厦门大学通过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和“学业竞赛平台”,搭建学生创新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探索出了以科创竞赛“八化”(即全员化、多样化、课程化、基地化、团队化、国际化、常态化、日常化)为特点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厦门大学经验的总结,探讨以科创竞赛带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训练;学业竞赛
  创新人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基于这一共识,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近年来,厦门大学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启动了新一轮教学改革,通过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和“学业竞赛平台”,实施科创竞赛“八化”新模式,以四项基本改革措施为重点,以三大激励机制为保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之路。
  一、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
  学校系统打造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平台,以科研项目形式资助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由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教师指导,学生或学生团队共同完成。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省、校、院四级项目体系)、厦门大学基础创新科研基金(本科生项目)和院级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等。
  早期科研训练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倡导学生过程投入。独立查阅文献、选题、调查可行性、设计研究技术路线等原本是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培养的要求,而早期科研训练项目,从阅读文献、确定选题,到设计方案、调查实验,直到最后答辩,都是本科生独立自主完成,指导老师主要对研究课题的大方向和相关理论与技术作宏观指导,学生成为真正的创新主角。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兴趣导向带动,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创新潜质。
  二、打造本科生学业竞赛平台
  以往的学业竞赛基本上是由学院各自组织,多数仅面向本学科和本学院,赛事规模小而且受众少,影响力有限。2013年起,学校通过打造学业竞赛平台,对各学院的学业竞赛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按照每个学院重点打造1~2个品牌赛事的思路,对学生参与面广、受益面大的学业竞赛,通过立项的方式予以重点资助建设,打造校级跨学科竞赛项目。
  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级各类竞赛,提升学业竞赛水平。在设立校内本科生学业竞赛时,即瞄准国内外重大赛事,参照其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无缝对接,使校内赛事成为校外赛事的选拔赛,遴选赴校外参赛的后备军。对有潜质、有竞争力的竞赛项目学校通过专项经费,资助其参加国内外重大赛事,鼓励本校学生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
  三、实施科创竞赛“八化”新模式
  在打造科创竞赛两个平台的实践中,学校逐渐探索出科创竞赛“八化”新模式。
  1.科创竞赛全员化。科创竞赛面向全体学生,增加科创竞赛项目数,扩大受益覆盖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科创竞赛,逐步实现全校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项早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一项学业竞赛项目的目标。2013年全校设立了480个本科生科创项目,参与学生2000余人;组织了18129人次参加校内外145项赛事。2014年全校设立了909个本科生科创项目,参与学生3195人。
  2.科创竞赛训练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千人一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创新性人才成长的基础。只有承认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天资禀赋,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设置多样化的科研训练项目,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一方面鼓励每个学院设立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院级科创竞赛基金;另一方面基于协同创新的思想,鼓励交叉学科的项目,使项目成员多样化,项目来源多样化,项目类型多样化。
  3.科创竞赛项目课程化。将学生科创竞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成为硬性要求,引导学生自觉创新。设立创新学分,对学生参加学业竞赛并获奖、科技发明等给予创新学分认定,使科创竞赛表现突出的学生,在推免、评优中有明显优势。
  4.科创竞赛场所基地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强化,不仅需要项目,更需要一个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场所。所以,学校建立众多的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学生孵化创意的载体。基地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由学生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坚持项目理念,通过项目带动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项目学习的完整过程,从中获取宝贵的创新体验和实践技能。
  5.科创竞赛团队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研究已不可能仅靠一个人、一个学科去完成,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鼓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队参加科创竞赛项目,提倡团队合作,队员们之间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在项目中既分工明确又配合协助,以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题。
  6.科创竞赛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学校定位国际化,出台政策,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鼓励优秀本科生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同时建议每个学科专业瞄准本学科专业国际顶级赛事,制订长期规划培育项目,通过建设学生团队形成梯队,着力提升各级各类学业竞赛水平。
  7.激励机制常态化。学校出台科创竞赛管理办法,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指导本科生科创竞赛活动。对成果显著的项目,学校给予嘉奖。全校每年召开一次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设定奖项,对科创竞赛工作出色的单位、指导教师、学生予以重奖。
  8.学术讲座日常化。综合性大学所蕴含的丰富的学科资源,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互相交融与碰撞,往往可以成为创新的引爆点。学校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举办数量众多的跨学科讲座、学术沙龙,并充分利用第三学期,邀请校外专家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来校介绍学术发展前沿。据统计,全校2013年共为本科生举办各类讲座473场,除去假期,每天平均超过2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四、实施四项基本改革措施,确保两个平台建设顺利进行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科创竞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突出个性培养、均衡课程安排、规范课程管理”的总体原则,制订了更为灵活、多样、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将科研创新项目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将科研训练计划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项目与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的衔接和结合。设立创新学分,将学生科创竞赛项目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鼓励优秀教师指导学生科创竞赛项目。2006年起,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导师制,导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安排学习进程。通过导师制,将具备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一位导师带领若干名学生组成团队,围绕一个科创竞赛项目,共同探讨研究。师生的创造力互相激发,形成像生态学上“生态群落”式的学术组织。学生在导师的指引下,实现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如古典精英教育中师傅和徒弟一样,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早期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创建一批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创新实践条件。一方面要求全校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都要向参加项目的学生全天候开放;另一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在校内建立了众多的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创新实践条件,对创新给予全力支持。现在学校已经逐步将基地延伸到校外,充分利用政府、企业、校友等各种资源,在工厂、企业、社区中建立实践基地,使学生可以有一个更加真实的创新环境。
  4.实施三学期制,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自由。从2005年开始,厦门大学推行“三学期制”。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短学期教学安排,加强创新实践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既可以选择参与科研训练,也可以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准备学业竞赛,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最大程度享受到综合性大学蕴含的丰富资源。
  五、建成三种机制,保障改革有效实施
  1.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2011年,学校制订了《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管理办法》,与以往的学业评价不同,该评价机制淡化过于精细的学业评价制度,改变偏重知识积累、忽视能力训练的做法,推动学生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2.合理的资源配给机制。近三年来,学校层面投入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经费逐年增加。通过专项经费建设校级创新实践平台,除正常教学经费外,资助创新实践平台经费2011年达100多万元、2012年232万元、2013年377万元。学业竞赛专项经费近几年也逐年递增,2013年达400多万元。学业竞赛奖励2013年达50多万元。
  3.有效的师生激励机制。制定《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厦门大学学业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以制度的固定形式明确指导科创竞赛项目教师的工作量,明确学校的各种配套支持奖励政策,让师生有明确的预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科创竞赛活动。
  六、思考与建议
  多年来的实践使笔者深刻感受到,科创竞赛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广大师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创新性人才培养。
  1.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氛围。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既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等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部门协同工作的很好的着力点。因此,要做好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需要学校各级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参与,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给本科生科创竞赛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教研互促,科创竞赛“反哺”教师科研。有些教师认为,指导学生科创竞赛,会影响自己的科研工作,得不偿失。其实,一流大学科研与教学一定是相互促进的,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和理论的实践者,所以教师与学生围绕科创竞赛问题共同努力,可以达到互相启发、教学相长的效果。具体而言,笔者认为科创竞赛对教师科研有四大助力:一是培养和发掘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二是以大学生为载体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三是推动了科研中的关键技术进步;四是为科研成果展示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宣传渠道。
  3.注重个性,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研究型大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天资禀赋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行小班化教学。学生参加科创竞赛项目的过程,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自发组成一个个“小班”的过程。通过导师的引导,让参与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激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体验学术活动的一般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科创竞赛工作,项目众多,形式多样,创新性又要求管理不能僵化,如何在灵活性和规范性之间寻得平衡,是管理工作的难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制订相应管理办法,建章立制,规范经费使用,清晰管理范围,明确激励措施,同时将运行中出现的好政策、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参与者明白应该怎么办、可以怎么办、怎么办更好,提高科创竞赛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科创竞赛环境,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本科生科创竞赛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 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2] 朱崇实. 研究型大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89-95.
  [3] 朱崇实. 研究型大学的责任:培养创新性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1(7):4-5.
  [4] 邬大光. 对高教质量的新年期待[N]. 中国教育报,2012-01-02.
  [5] 邬大光. 走出人才培养固有模式[N]. 中国教育报,2010-03-08.
  [6] 邬大光. 高等教育发展与制度创新[J]. 大学教育科学,2005,90(2):7-10.
  [本教学改革项目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管理会计教育应当满足管理会计职能发展的需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管理会计教育及实务的发展,并以我国15本主流管理会计教材为样本,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管理会计教育涵盖的主题及其比重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管理会计教材主题内容相对狭窄与陈旧,没有体现新经济环境下管理会计实务发展的需求。我国大学管理会计教育应加强教材及课程内容建设,为培养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提供支持。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育;管理会计职
期刊
摘 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认识、途径、举措等方面的问题。论文结合工作实际,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队伍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加快推进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资治通鉴》的学术成就及其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入手,论证其在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不可替代性,进而分析此书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读本的意义。将《资治通鉴》确定为本科生通识教育中原典研读课的研读文本,体现了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提倡学生读原著、读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理念。研读《资治通鉴》,对于培养学生对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经世致用”的特点,以及培养学
期刊
摘 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面向行业产业的办学特色和面向地方经济的特点,以前期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积累的有益经验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关键词:地方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实践能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工科背景鲜明的地方院校,2011年底成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高校
期刊
摘要: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还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新形势。本文列举了基层教学组织涣散、教授治学机制失灵以及教学考评体系的模糊化等三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恢复基层教学组织、落实和完善教授治学机制以及建立以主客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学考评体系的建议。关键词:基层教学组织;教授治学;教学考评体系;教学管理  笔者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已历时数十年,经历了我国恢复高考之后高等教育大发展
期刊
摘 要: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及“走出去”战略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复合”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对行业特色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在分析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发挥轨道交通学科优势培养行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轨道交通;行业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
摘 要:课题组调查发现,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虽有成效但仍存问题,要提高地方财经院校财政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水平,构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十分重要。要严格贯彻实践教学累计学分不少于总学分15%的规定,把实验实践课程嵌入整个课程体系中;要切实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和方法,保证实践实验教学的经费需要,加强实践实验教学师资队建设;要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和质量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实践教学规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大学物理MOOC教学实践,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管理测评等方面具体阐述了MOOC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同时,通过对试点班与普通班学习情况的比较,阐述了MOOC教学的优势之处。作者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有利于学生在MOOC平台中持久、有效地学习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MOOC;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一、大学物理MOOC教学实践基本情况  2013年
期刊
摘 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为了更好地应对MOOC等在线课程的兴起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将“分析化学资源共享课”和“分析化学虚拟实验室”等优质网络资源引入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将学生基础较扎实、易于理解的部分章节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并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在节约的学时内进行重点、难点的深入解析和“案例型”等先进教学方式的开展。通过学生讲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青年教师的视角,阐述了对我国大学现阶段教学改革的理解。提出大学教学改革要符合科学性,说明教学改革科学性的本质体现在对学生认知能力、教育教学方法、科学技术发展三个维度的探索,并进一步探讨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科研方法和改革机会。同时,以计算机学科部分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介绍了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索历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青年教师;科学性;探索性;科研方法  一、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