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格鲁派于15世纪由宗喀巴·洛桑扎巴创立,俗称“黄教”。17世纪以后格鲁派长期执掌西藏政教大权,至今仍是藏传佛教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教派。宗教文化即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整个文化的精髓,纷繁复杂的宗教仪式构成了藏族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格鲁派的“宗教仪式”以若尔盖格尔底寺为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仪式,分别为羌姆仪式和祈祷朝拜仪式,而格尔底寺的农历正月毛兰姆法会则完美的结合了以上两大仪式,所以本文以若尔盖格尔底寺为中心,将该寺的“毛兰姆法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历史角度、仪式流程、仪式象征、宗教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入手,对格鲁派宗教仪式进行了研究。文章重点描述和分析了仪式的全过程,从宗教学及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羌姆仪式和祈祷朝拜仪式的宗教意义及文化象征,探讨了仪式的社会功能。本论文试图对格鲁派“宗教仪式”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资料及研究信息,力求对藏传佛教的“仪式”研究做一些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格鲁派;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羌姆仪式;祈祷朝拜仪式
格尔底寺位于郎木寺,郎木寺具体是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时也是四川藏传佛教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在郎木寺有两个隔溪相望的寺庙,一座是甘肃的赛赤寺,另一座是四川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简称格尔底寺,系四川阿坝地区格鲁派的寺院之一,辖有18座分寺,现有僧人500左右,寺内供奉着第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灵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一条小溪——白龙江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汉三个和平共处的民族。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各据一方,他们于本民族的宗教节日做礼拜,跳法舞、晒大佛、祈祷朝拜等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
一、格鲁派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缘起
格尔底寺盛大的宗教节日毛兰姆法会,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极具特色。究其源流,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传承和“羌姆”仪式有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格鲁派“毛兰姆法会”意为“正月祈愿法会”,为了纪念佛祖神变的习俗传入雪域西藏,为了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弘法永存,,为了确立格鲁派扎根立业,为了佛教的全面发展、尤其为了跟随他的弟子积累无数的福报,于公元1384年,在拉萨大昭寺供奉的释迦牟尼神像前,宗喀巴大师召集信徒举行盛大的佛祖神变传诏法会,随后按此纪念规则传至整个藏区。藏区各地的毛兰姆法会举行日期及会期长短不一,但几乎每个格鲁派寺院都有。属于格鲁派的格尔底寺也不例外,年年都会按时举行毛兰姆法会。
二、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仪式流程
毛兰姆法会是一种有固定程序和宗教仪轨、僧俗共同参与、规模较大的群体祈祷活动。毛兰姆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规模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位于若尔盖县的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于每年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十六日举行。主要仪式有信众叩拜祈祷、寺僧考试、辩经、诵经、展佛、羌姆、祈祷等。毛兰姆法会又称“大传诏法会”法会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诵经和辩经,其目的有四,一是向佛、菩萨献供养;二是祈愿佛法永存世间;三是为已圆寂的高僧大德祈祷祝福,为现今住世诸师祝愿健康长寿,事业顺利;四是祈愿众生平安无苦,人间和平安乐。其中农历正月初五为毛兰姆法会正式开始的日子,当天寺僧会在大殿诵经,前来参加法会的善男信女会在当天进行磕头祈祷;正月初八是佛教吉日,当天很多藏传佛教信众特别是中老年信众会选择在家闭斋念经或到有佛塔、寺庙的地方转经、朝拜、祈祷;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展佛仪式”也称晒佛仪式,将要晒的佛抬晒佛台,沿途诵经,虔诚庄重,当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人信徒均念经,赞颂佛陀功德,这种宏大的场面,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农历正月十四日举行法舞“羌姆”仪式,羌姆也是法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羌姆”源于藏传佛教“前弘期”,却盛行于藏传佛教“后弘期”与印度大乘佛教密宗直接相关联,是融藏地本土文化及早期苯教祭祀仪轨为一体的一种宗教仪式。在藏地最早出现在桑耶寺的镇地仪式中,其最初的名字叫“金刚舞”。格尔底寺的羌姆是由三四十名左右的法舞僧穿戴好法舞袍、法舞靴、金冠、面具、金刚领、骨制劲饰及围腰、手持各种法器、自大殿内排列,迎合着法器声的伴奏,依次腿迈金刚步从大经堂内出,至法舞院场跳法舞。“羌姆”是以一种类似于藏戏的形式,将藏传佛教经典中的佛教故事和生死轮回的真理展现在信教群众面前,劝导大家要积德行善,相信信仰的力量,羌姆最后,领舞僧还要焚烧“朵玛”寓意驱魔镇邪,祈祷新的僧一年风调雨顺;农历正月十五日晚展酥油花仪式,当天晚上在大经堂前展出僧人们的艺术精品“酥油花”,信众可以依次排队观赏和顶礼膜拜“酥油花”,它是僧人们用酥油作原料凭着对佛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手工做出来的各种山水、人物、佛像、飞禽走兽、亭台楼阁、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它题材内容不断变化,花样年年翻新,展示出了寺僧高超的技艺。;农历正月十六日举行转香巴仪式也称之为“弥勒佛绕寺”仪式,上午8、9点钟本寺众僧就会排着长队、手持各种法器、吹响法号、高抬弥勒佛像、顺时针围绕寺院缓慢的转一圈,转完后在大经堂前让前来的朝拜者依次顶礼叩拜的过程。这一天是未来佛巡视的良辰吉日,祈请未来佛观察寺院及众生,祈望新的一年能给格尔底寺和一切有情众生带来幸运、吉祥。
三、祈祷朝拜仪式本身及其在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中的表现
在世界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圈内,都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宗教祈祷方式。在藏区这个藏传佛教文化圈内也有其独特的,与藏族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的祈祷仪式。祈祷是信仰者用言辞和身体行动向神明表达崇敬、感恩、信赖、赞美和恳求、祈求的仪式,其动机可以是赞美、感恩,也可以是祈求和赎罪。祈祷的主要目的是向神灵祈求愿望的实现和满足,是一种精神性供养。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祈祷朝拜仪式主要包括诵经、祈愿、转经、朝拜等几种形式。“诵经”仪式即念诵经文,是藏传佛教信徒日常的祈祷朝拜仪式之一。佛教信徒念诵的经文一般包括:1、念诵皈依辞。该辞内容为“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核心,上师象征现实中的三宝,皈依上师就等于皈依三宝。2、念诵佛经。佛经即佛的语言。藏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的佛经,如《度母经》、《般若经》、《白伞盖经》等。3、念诵对佛、菩萨的赞颂辞。如《白度母赞》、《释迦牟尼赞》、《宗喀巴赞》等。4、念诵咒语。咒语都是梵语音译,日常念诵的咒语有六字真言、度母咒语、文殊咒语等。总之,诵经可以降妖除魔、祛除疾病、有力身心健康。诵经是毛兰姆法会期间每天必须要做的仪式之一。“祈愿”仪式,藏传佛教祈祷仪式之一的祈愿仪式最典型的表现于农历正月毛兰姆法会即祈愿法会中,法会期间,僧人们每天聚会数次,齐声诵经发愿和进行各种供奉仪轨,其目的就是祈祷众生平安,世间太平、人间安乐、佛法永驻。“转经”仪式是信众手持经轮或念珠,口诵佛经,顺着佛塔、寺庙、玛尼堆、石经墙的经道前行,还包括转山转水。“佛教认为,佛教之代表为法轮,经典之代表为密咒,置密咒或经典于法轮中摇之,其功德与朗诵经咒相同。转经既可忏以往之罪消未来之灾,积来世之福,死投轮回,避开地狱、恶鬼、牲畜三道,由此自小民转为贵人,由钝根转为慧根,由沙弥转为大喇嘛,进去香巴拉极乐世界。”因而转经成为藏区佛教信徒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信徒几乎每天都会去转经。在毛兰姆法会期间,每天都会有很多信众围着寺院、佛塔转经念佛。 “朝拜”仪式则是信仰者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藏区也称之为磕长头,一般在佛像、佛塔、寺庙、神山、圣湖、圣迹以及上师、活佛面前叩拜磕头。磕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地磕长头,可在自家的佛像前、佛塔前、寺庙神殿之内或外围。信教者在地面上铺一垫子或地毯在原地不断地磕长头,磕头程序,首先要立正姿势站好,同时口中可以念诵六字真言或其他经文,然后将双手合十,高举过头,保持双手合十的姿势不变移至面前,再移至胸前,再将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额头轻磕地面。再站起身,开始重复这个动作,原地不断磕头。另一种是围着佛塔、寺庙或去朝拜的道路上磕头,于原地磕头不同的是它需要移动步伐,即在身体与地面平行,额头轻磕地面时要将手合十完全伸出头顶,并在起身时顺便在地上画一条线做标记,起身后边念经,边走到标记线上再重复原地磕头动作再移动步伐再磕头即可。以上磕头时将双手合十的姿势分别移至头顶、面前、胸前象征朝拜者以身、口、意向上师或神明磕头顶礼。朝拜仪式也是在毛兰姆法会中常见的仪式之一,法会前几天和法会期间都会有信徒朝寺院磕长头,表达对藏传佛教虔诚的信仰。
四、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现实功能
宗教通过信众对于其此生的命运和美好“来世”的向往和祈祷,为信众提供这一种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为信众提供一种宗教特殊的安全感,所以宗教信仰满足了信仰者固定的心理需求,像毛兰姆法会这样公开化的宗教仪式是增强团结的维系力,强化彼此认同。从宗教学及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毛兰姆法会”的功能可分为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宗教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信徒信仰的巩固和提升;促进信徒间的相互认同;同时,为信众提供凝聚信仰的空间,培养和深化信众的宗教意识;通过朝拜和参与毛兰姆法会使信众自身得到了净化和加持,内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安抚和慰藉,即满足信众的精神需求;通过仪式的形式宣扬了佛法的十二因缘、因果业报、六道轮回等思想,同时劝导人们弃恶从善、破除我执、虔诚修持佛法。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佛法。社会功能主要有社会组织功能,巩固和稳定社会秩序;毛兰姆法会作为信仰群众共同参与的宗教仪式,通过周期性的举行,持同一信仰的群体及群体之间统一的情感由此得到了周期性的巩固及整合,即情感整合功能;六道轮回、十善法、戒十恶等从宗教方面规定了信众的道德规范,即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法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信徒会互相闲聊,彼此沟通,谈论生计、儿女,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耍交朋友,年轻男女还可在法会上认识并相恋,总之信徒们可以在法会上互相交流信息,即法会具有社会沟通功能。
注释:
引自《浅谈藏传佛教的祈祷仪式》佛教网
参考文献:
[1]白马错 《藏传佛教莲花生信仰》[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2]庄孔韶 《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4]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M]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5]陈麟书、霞主编《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01
[6]才让《藏传佛教格鲁派金刚法舞研究—以拉卜楞寺正月法舞为例》[Z]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关键词】:格鲁派;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羌姆仪式;祈祷朝拜仪式
格尔底寺位于郎木寺,郎木寺具体是一个地域名称,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郎木寺镇和四川省若尔盖县红星乡下辖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时也是四川藏传佛教寺庙“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的简称。在郎木寺有两个隔溪相望的寺庙,一座是甘肃的赛赤寺,另一座是四川达仓郎木格尔底寺简称格尔底寺,系四川阿坝地区格鲁派的寺院之一,辖有18座分寺,现有僧人500左右,寺内供奉着第五世格尔登活佛的肉身灵体,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一条小溪——白龙江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汉三个和平共处的民族。藏传佛教寺院和清真寺各据一方,他们于本民族的宗教节日做礼拜,跳法舞、晒大佛、祈祷朝拜等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
一、格鲁派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缘起
格尔底寺盛大的宗教节日毛兰姆法会,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极具特色。究其源流,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传承和“羌姆”仪式有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格鲁派“毛兰姆法会”意为“正月祈愿法会”,为了纪念佛祖神变的习俗传入雪域西藏,为了格鲁派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弘法永存,,为了确立格鲁派扎根立业,为了佛教的全面发展、尤其为了跟随他的弟子积累无数的福报,于公元1384年,在拉萨大昭寺供奉的释迦牟尼神像前,宗喀巴大师召集信徒举行盛大的佛祖神变传诏法会,随后按此纪念规则传至整个藏区。藏区各地的毛兰姆法会举行日期及会期长短不一,但几乎每个格鲁派寺院都有。属于格鲁派的格尔底寺也不例外,年年都会按时举行毛兰姆法会。
二、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仪式流程
毛兰姆法会是一种有固定程序和宗教仪轨、僧俗共同参与、规模较大的群体祈祷活动。毛兰姆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规模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位于若尔盖县的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于每年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十六日举行。主要仪式有信众叩拜祈祷、寺僧考试、辩经、诵经、展佛、羌姆、祈祷等。毛兰姆法会又称“大传诏法会”法会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诵经和辩经,其目的有四,一是向佛、菩萨献供养;二是祈愿佛法永存世间;三是为已圆寂的高僧大德祈祷祝福,为现今住世诸师祝愿健康长寿,事业顺利;四是祈愿众生平安无苦,人间和平安乐。其中农历正月初五为毛兰姆法会正式开始的日子,当天寺僧会在大殿诵经,前来参加法会的善男信女会在当天进行磕头祈祷;正月初八是佛教吉日,当天很多藏传佛教信众特别是中老年信众会选择在家闭斋念经或到有佛塔、寺庙的地方转经、朝拜、祈祷;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展佛仪式”也称晒佛仪式,将要晒的佛抬晒佛台,沿途诵经,虔诚庄重,当佛像在晒佛台展开后,僧人信徒均念经,赞颂佛陀功德,这种宏大的场面,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农历正月十四日举行法舞“羌姆”仪式,羌姆也是法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羌姆”源于藏传佛教“前弘期”,却盛行于藏传佛教“后弘期”与印度大乘佛教密宗直接相关联,是融藏地本土文化及早期苯教祭祀仪轨为一体的一种宗教仪式。在藏地最早出现在桑耶寺的镇地仪式中,其最初的名字叫“金刚舞”。格尔底寺的羌姆是由三四十名左右的法舞僧穿戴好法舞袍、法舞靴、金冠、面具、金刚领、骨制劲饰及围腰、手持各种法器、自大殿内排列,迎合着法器声的伴奏,依次腿迈金刚步从大经堂内出,至法舞院场跳法舞。“羌姆”是以一种类似于藏戏的形式,将藏传佛教经典中的佛教故事和生死轮回的真理展现在信教群众面前,劝导大家要积德行善,相信信仰的力量,羌姆最后,领舞僧还要焚烧“朵玛”寓意驱魔镇邪,祈祷新的僧一年风调雨顺;农历正月十五日晚展酥油花仪式,当天晚上在大经堂前展出僧人们的艺术精品“酥油花”,信众可以依次排队观赏和顶礼膜拜“酥油花”,它是僧人们用酥油作原料凭着对佛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手工做出来的各种山水、人物、佛像、飞禽走兽、亭台楼阁、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它题材内容不断变化,花样年年翻新,展示出了寺僧高超的技艺。;农历正月十六日举行转香巴仪式也称之为“弥勒佛绕寺”仪式,上午8、9点钟本寺众僧就会排着长队、手持各种法器、吹响法号、高抬弥勒佛像、顺时针围绕寺院缓慢的转一圈,转完后在大经堂前让前来的朝拜者依次顶礼叩拜的过程。这一天是未来佛巡视的良辰吉日,祈请未来佛观察寺院及众生,祈望新的一年能给格尔底寺和一切有情众生带来幸运、吉祥。
三、祈祷朝拜仪式本身及其在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中的表现
在世界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文化圈内,都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宗教祈祷方式。在藏区这个藏传佛教文化圈内也有其独特的,与藏族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的祈祷仪式。祈祷是信仰者用言辞和身体行动向神明表达崇敬、感恩、信赖、赞美和恳求、祈求的仪式,其动机可以是赞美、感恩,也可以是祈求和赎罪。祈祷的主要目的是向神灵祈求愿望的实现和满足,是一种精神性供养。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祈祷朝拜仪式主要包括诵经、祈愿、转经、朝拜等几种形式。“诵经”仪式即念诵经文,是藏传佛教信徒日常的祈祷朝拜仪式之一。佛教信徒念诵的经文一般包括:1、念诵皈依辞。该辞内容为“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即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核心,上师象征现实中的三宝,皈依上师就等于皈依三宝。2、念诵佛经。佛经即佛的语言。藏传佛教徒日常念诵的佛经,如《度母经》、《般若经》、《白伞盖经》等。3、念诵对佛、菩萨的赞颂辞。如《白度母赞》、《释迦牟尼赞》、《宗喀巴赞》等。4、念诵咒语。咒语都是梵语音译,日常念诵的咒语有六字真言、度母咒语、文殊咒语等。总之,诵经可以降妖除魔、祛除疾病、有力身心健康。诵经是毛兰姆法会期间每天必须要做的仪式之一。“祈愿”仪式,藏传佛教祈祷仪式之一的祈愿仪式最典型的表现于农历正月毛兰姆法会即祈愿法会中,法会期间,僧人们每天聚会数次,齐声诵经发愿和进行各种供奉仪轨,其目的就是祈祷众生平安,世间太平、人间安乐、佛法永驻。“转经”仪式是信众手持经轮或念珠,口诵佛经,顺着佛塔、寺庙、玛尼堆、石经墙的经道前行,还包括转山转水。“佛教认为,佛教之代表为法轮,经典之代表为密咒,置密咒或经典于法轮中摇之,其功德与朗诵经咒相同。转经既可忏以往之罪消未来之灾,积来世之福,死投轮回,避开地狱、恶鬼、牲畜三道,由此自小民转为贵人,由钝根转为慧根,由沙弥转为大喇嘛,进去香巴拉极乐世界。”因而转经成为藏区佛教信徒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信徒几乎每天都会去转经。在毛兰姆法会期间,每天都会有很多信众围着寺院、佛塔转经念佛。 “朝拜”仪式则是信仰者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在藏区也称之为磕长头,一般在佛像、佛塔、寺庙、神山、圣湖、圣迹以及上师、活佛面前叩拜磕头。磕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地磕长头,可在自家的佛像前、佛塔前、寺庙神殿之内或外围。信教者在地面上铺一垫子或地毯在原地不断地磕长头,磕头程序,首先要立正姿势站好,同时口中可以念诵六字真言或其他经文,然后将双手合十,高举过头,保持双手合十的姿势不变移至面前,再移至胸前,再将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额头轻磕地面。再站起身,开始重复这个动作,原地不断磕头。另一种是围着佛塔、寺庙或去朝拜的道路上磕头,于原地磕头不同的是它需要移动步伐,即在身体与地面平行,额头轻磕地面时要将手合十完全伸出头顶,并在起身时顺便在地上画一条线做标记,起身后边念经,边走到标记线上再重复原地磕头动作再移动步伐再磕头即可。以上磕头时将双手合十的姿势分别移至头顶、面前、胸前象征朝拜者以身、口、意向上师或神明磕头顶礼。朝拜仪式也是在毛兰姆法会中常见的仪式之一,法会前几天和法会期间都会有信徒朝寺院磕长头,表达对藏传佛教虔诚的信仰。
四、格尔底寺毛兰姆法会的现实功能
宗教通过信众对于其此生的命运和美好“来世”的向往和祈祷,为信众提供这一种感情上的支持和心灵上的慰藉,为信众提供一种宗教特殊的安全感,所以宗教信仰满足了信仰者固定的心理需求,像毛兰姆法会这样公开化的宗教仪式是增强团结的维系力,强化彼此认同。从宗教学及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毛兰姆法会”的功能可分为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宗教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信徒信仰的巩固和提升;促进信徒间的相互认同;同时,为信众提供凝聚信仰的空间,培养和深化信众的宗教意识;通过朝拜和参与毛兰姆法会使信众自身得到了净化和加持,内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安抚和慰藉,即满足信众的精神需求;通过仪式的形式宣扬了佛法的十二因缘、因果业报、六道轮回等思想,同时劝导人们弃恶从善、破除我执、虔诚修持佛法。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了佛法。社会功能主要有社会组织功能,巩固和稳定社会秩序;毛兰姆法会作为信仰群众共同参与的宗教仪式,通过周期性的举行,持同一信仰的群体及群体之间统一的情感由此得到了周期性的巩固及整合,即情感整合功能;六道轮回、十善法、戒十恶等从宗教方面规定了信众的道德规范,即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法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信徒会互相闲聊,彼此沟通,谈论生计、儿女,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耍交朋友,年轻男女还可在法会上认识并相恋,总之信徒们可以在法会上互相交流信息,即法会具有社会沟通功能。
注释:
引自《浅谈藏传佛教的祈祷仪式》佛教网
参考文献:
[1]白马错 《藏传佛教莲花生信仰》[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2]庄孔韶 《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4]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M]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5]陈麟书、霞主编《宗教学原理》[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01
[6]才让《藏传佛教格鲁派金刚法舞研究—以拉卜楞寺正月法舞为例》[Z]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