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的活动之一。“夫子循循善诱人”,提高课堂提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优化课堂提问技能”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个方向,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课堂提问;优化;循循善诱;分层;质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5-0061-04
课堂提问要取得成效,必须首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训练目标、教学策略、训练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起相应的课堂提问体系。
一、总体设计,分层提问
1.总体设计,考虑整体性
所谓总体设计,就是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的,从整篇课文着眼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提问往往既是个别的、局部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提问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提问设计首先要考虑其整体性。
如教学《掌声》一文,教师导入课题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下课了,操场上非常热闹,你都看到了什么?②可是,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她是谁?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此时引入课题,提问恰是时候。之后,教师又设计了如下局部分析的七个提问:①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对英子有了一些了解,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②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③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请你们边读边想,这些词说明什么?④英子不愿意和大家交流,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⑤就是那样一个孩子,现在变成了什么样?⑥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⑦是什么改变了英子呢?教师的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适时而又巧妙,真正起到了提问的效果。这七个问题,从局部看从属于段落分析的需要,但整体意图十分明确,都是紧扣住分析理解英子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及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2.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有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恐龙的灭绝》是二年级的一篇说明文,恐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的要求是: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的一些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后,为使课堂提问体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线,这样设计和安排了全文的提问。在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提出一个统帅全文的问题: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学生思考回想后。教师归纳为是地球突然变冷,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是流行的传染病。顺着这个思路,教师再分别设计第二层次的问题:这些说法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出第三个层次的提问:如长大后,你想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呢?这样层层设计提问,一环接一环地提问,前一问带出后一问,提问形成了系列。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学生随着层层问答、读书,逐步把课文轻松自如地读懂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被培养起来。
二、精减数量,突出重点
1.提倡“精问”,克服“串问”
所谓“精问”,是指紧扣教学目的,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知识训练的项目而精心设计的提问。
教学《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我”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其原因。提问:“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让学生深入去发现。这一部分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孩子们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让学生思考: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为什么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几个问题扣住了这篇文章的重点,避免了不分主次、复述性的半问半答,让学生从词的运用、句的描述上深入理解课文,得到了阅读分析的能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培养的空间富有弹性。
2.精略有别,大胆取舍
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人手,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精读细析,努力开拓思路;非重点部分则以读代讲,大刀阔斧,快节奏过去。这样不仅能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令学生学有所得。
如教学略读课文《神笔马良》一文时,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教学:①突破一词,教活一课。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呢?“神”可以用其他字来代替吗?“神”与这些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通过教师层层推进式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到“神”在文中用得非常精妙,任何词都无法替代其作用。“神”字一方面可以表现马良画艺精湛,身手不凡,画什么就有什么;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心地善良,惩恶扬善,是穷人心中的“神”。这样,学生对马良那种一心只为穷人着想、不为自己谋私利的好品质就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对推敲词语的重要性也有新的认识。②抓住一句,串联一篇。教师出示语段——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专给咱穷人画”。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读重音最能表现马良当时的心情?文中几次写到马良给穷人画画?四人小组合作。说说马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文中几次写到马良给穷人画画”,这一问把“画耕牛”、“画门”、“画水车”、“画大海”这些重点内容都串联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整体效应。“我专给咱穷人画”,这是马良的心声,是对大官们的蔑视,是对黑暗社会的反抗,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样,教路、学路清晰,重点突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③部分精学。突出重点。教师启发学生:马良怎样巧妙地用神笔惩罚了大官?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朗读10~15段?(分角色 朗读)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情,我仿佛身临其境。哪个小组来给大家演一演呢?(配上音乐)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什么?你们想不想尝试做一回小诗人,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写一首小诗?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师生共同搭建了两个感悟的平台:一是分角色朗读,二是小诗创作。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惩罚大官”这一段上,采用学生最容易表达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充分地阅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
三、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
1.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分清主次
一般来说,涉及课文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问题都是属于本质性的问题。而涉及到为了熟悉课文而提出的关于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则是属于现象问题。自然,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时,教师要从有助于理解课文本质的现象性问题入手提问;当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要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提出课文的本质性问题。如《奇怪的大石头》这样描写李四光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卧进土里”是现象,而提问正是要透过这一现象,认识石头的“大”和“怪”。提问可以从现象人手,引起学生对这个“卧”字的注意。教师可这样提问:大石头怎么立在土里?课文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当学生熟悉课文后,则可以问:这个“卧”字可以看出少年李四光的什么品质?这样的提问直入文章的主旨,从中发现李四光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为以后在地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下铺垫。
2.要注意“抽象”和“形象”的灵活运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教师应注意多提具体形象的问题,少提抽象性的问题。尤其是低年级,最好从形象性的问题人手。如课文《海底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如何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这个词?查字典或抽象的提问解释不能使学生得到准确、具体、形象的感知,因而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形象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问:“在海底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读课文后答:“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教师又问:“这些声音该怎样才能听到呢?为什么?’,学生答:“必须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因为声音很小。”教师最后问:“所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声音呢?”学生回答:“窃窃私语。”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了“窃窃私语”在这一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又加深了学生对海底动物特点的了解。
3.因材施教,因人而问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设计深浅不同的问题。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可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步步导人对问题的实质性理解。如课文《西门豹》中有这么一句话:“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如果教师问:“西门豹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一般学生难以回答。有位教师抓住重点,灵活地通过一连串辅助性的问题饶有趣味地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真灵”是什么意思?河伯的话真的很灵吗?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通过“真灵”本义的理解,过渡到“讽刺”意思的理解,进而领悟到这时西门豹已定下拯救新娘、惩治巫婆的办法了,也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适时讲一讲褒字贬用。这样,既帮助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又为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四、变换角度,启发质疑
1.“生疑”,让学生发现问题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如《狐假虎威》中有句话:“森林里的野猎啦,小鹿啦,黄羊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对这句话你们有没有纳闷的地方?”学生一时语塞,情不自禁地又阅读思考这句话了。教师又启发学生生疑:“狐狸平常一直都是大摇大摆地走路吗?”学生说:“不是,要不野兽它们就不纳闷了。”学生豁然开朗后,教师提问:“狐狸往常怎样走路的呢?”接着引导学生读课文开头一段:“……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说狐狸往常走路是“窜”,现在是故意“大摇大摆”。正说明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样启发学生自己生疑,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导疑”。让学生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疑点仅是第一步,这些疑点往往很零乱、破碎,甚至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便要诱导学生梳理、归纳,分清主次。紧扣教材,把这些疑点提炼为比较明确的问题提出来。如教《妈妈的账单》,教师先对这篇课文的题目启发学生“生疑”。教师问:文中一共写了几份账单?对本文的课题,你们可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提问:文中写了两份账单,妈妈的和小彼得的。为什么课题只叫“妈妈的账单”呢?教师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接着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所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桌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小彼得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无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所以说妈妈的“账单”不是一般的账单。而是伟大的母爱。但如果题为“两份账单”,就不能把这两份账单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不能表达妈妈无声教育小彼得的过程。
3.“寻疑”,让学生探索问题
“生疑”、“导疑”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寻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索问题。这样做可使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科利亚的木匣》一文,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注意科利亚,而忽略了妈妈。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人?课文主要写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挖木匣,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那么文中的妈妈呢?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先看文中几处写到妈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能否把问题提得更细一点,更具体一点?再看看。这两处是怎么写母亲的?这些问题不难回答。后面得加上关键性的一问——该怎么问?还能问什么呢?
引导学生围绕妈妈深入探索,使学生明确科利亚是从妈妈身上得到了启示:他的小木匣也不会丢,而且必在原地,妈妈是成年人,步伐的大小一般不会改变。而自己在4年中长大了许多,步伐自然比那时候要大了。
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般说应从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处人手。没有必要全面开花。
在启发学生质疑可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住信息的相互畅通,要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注意倾听、尊重学生的意见,妥然引导,切不可心不在焉,或把教师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应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颖)
[关键词]课堂提问;优化;循循善诱;分层;质疑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5-0061-04
课堂提问要取得成效,必须首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训练目标、教学策略、训练手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构建起相应的课堂提问体系。
一、总体设计,分层提问
1.总体设计,考虑整体性
所谓总体设计,就是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的,从整篇课文着眼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提问往往既是个别的、局部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提问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提问设计首先要考虑其整体性。
如教学《掌声》一文,教师导入课题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下课了,操场上非常热闹,你都看到了什么?②可是,在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她是谁?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此时引入课题,提问恰是时候。之后,教师又设计了如下局部分析的七个提问:①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对英子有了一些了解,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②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③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请你们边读边想,这些词说明什么?④英子不愿意和大家交流,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⑤就是那样一个孩子,现在变成了什么样?⑥她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那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⑦是什么改变了英子呢?教师的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适时而又巧妙,真正起到了提问的效果。这七个问题,从局部看从属于段落分析的需要,但整体意图十分明确,都是紧扣住分析理解英子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生活经历及其描写人物的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重点突出,脉络清晰。
2.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有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恐龙的灭绝》是二年级的一篇说明文,恐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的要求是: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的一些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的后,为使课堂提问体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主线,这样设计和安排了全文的提问。在初读课文之后,教师提出一个统帅全文的问题: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学生思考回想后。教师归纳为是地球突然变冷,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是流行的传染病。顺着这个思路,教师再分别设计第二层次的问题:这些说法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设计出第三个层次的提问:如长大后,你想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呢?这样层层设计提问,一环接一环地提问,前一问带出后一问,提问形成了系列。这几个问题就显出了一定的梯度。学生随着层层问答、读书,逐步把课文轻松自如地读懂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被培养起来。
二、精减数量,突出重点
1.提倡“精问”,克服“串问”
所谓“精问”,是指紧扣教学目的,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知识训练的项目而精心设计的提问。
教学《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我”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其原因。提问:“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让学生深入去发现。这一部分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孩子们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直抒作者的胸臆,让学生思考:联系全文说说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为什么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几个问题扣住了这篇文章的重点,避免了不分主次、复述性的半问半答,让学生从词的运用、句的描述上深入理解课文,得到了阅读分析的能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培养的空间富有弹性。
2.精略有别,大胆取舍
对确定的重点教学内容要从整体人手,精心设计教法,引导学生精读细析,努力开拓思路;非重点部分则以读代讲,大刀阔斧,快节奏过去。这样不仅能做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令学生学有所得。
如教学略读课文《神笔马良》一文时,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教学:①突破一词,教活一课。马良的神笔“神”在哪里呢?“神”可以用其他字来代替吗?“神”与这些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通过教师层层推进式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到“神”在文中用得非常精妙,任何词都无法替代其作用。“神”字一方面可以表现马良画艺精湛,身手不凡,画什么就有什么;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心地善良,惩恶扬善,是穷人心中的“神”。这样,学生对马良那种一心只为穷人着想、不为自己谋私利的好品质就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对推敲词语的重要性也有新的认识。②抓住一句,串联一篇。教师出示语段——有人问他说:“马良,你学会了画画,也去给那些大官们画吗?”马良摇摇头说:“我才不呢!我专给咱穷人画!”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专给咱穷人画”。朗读这句话时哪个字读重音最能表现马良当时的心情?文中几次写到马良给穷人画画?四人小组合作。说说马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文中几次写到马良给穷人画画”,这一问把“画耕牛”、“画门”、“画水车”、“画大海”这些重点内容都串联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整体效应。“我专给咱穷人画”,这是马良的心声,是对大官们的蔑视,是对黑暗社会的反抗,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样,教路、学路清晰,重点突出,给学生的印象也深刻。③部分精学。突出重点。教师启发学生:马良怎样巧妙地用神笔惩罚了大官?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朗读10~15段?(分角色 朗读)听着你们的朗读,看着你们的表情,我仿佛身临其境。哪个小组来给大家演一演呢?(配上音乐)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什么?你们想不想尝试做一回小诗人,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写一首小诗?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师生共同搭建了两个感悟的平台:一是分角色朗读,二是小诗创作。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惩罚大官”这一段上,采用学生最容易表达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充分地阅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
三、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
1.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分清主次
一般来说,涉及课文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的问题都是属于本质性的问题。而涉及到为了熟悉课文而提出的关于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则是属于现象问题。自然,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时,教师要从有助于理解课文本质的现象性问题入手提问;当学生熟悉课文后,教师要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提出课文的本质性问题。如《奇怪的大石头》这样描写李四光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卧进土里”是现象,而提问正是要透过这一现象,认识石头的“大”和“怪”。提问可以从现象人手,引起学生对这个“卧”字的注意。教师可这样提问:大石头怎么立在土里?课文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当学生熟悉课文后,则可以问:这个“卧”字可以看出少年李四光的什么品质?这样的提问直入文章的主旨,从中发现李四光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为以后在地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做下铺垫。
2.要注意“抽象”和“形象”的灵活运用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教师应注意多提具体形象的问题,少提抽象性的问题。尤其是低年级,最好从形象性的问题人手。如课文《海底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如何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这个词?查字典或抽象的提问解释不能使学生得到准确、具体、形象的感知,因而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形象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问:“在海底能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呢?,’学生读课文后答:“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教师又问:“这些声音该怎样才能听到呢?为什么?’,学生答:“必须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因为声音很小。”教师最后问:“所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声音呢?”学生回答:“窃窃私语。”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了“窃窃私语”在这一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又加深了学生对海底动物特点的了解。
3.因材施教,因人而问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设计深浅不同的问题。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可提出一些辅助性的问题,步步导人对问题的实质性理解。如课文《西门豹》中有这么一句话:“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如果教师问:“西门豹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一般学生难以回答。有位教师抓住重点,灵活地通过一连串辅助性的问题饶有趣味地使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真灵”是什么意思?河伯的话真的很灵吗?西门豹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通过“真灵”本义的理解,过渡到“讽刺”意思的理解,进而领悟到这时西门豹已定下拯救新娘、惩治巫婆的办法了,也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适时讲一讲褒字贬用。这样,既帮助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又为学习下文作了铺垫。
四、变换角度,启发质疑
1.“生疑”,让学生发现问题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如《狐假虎威》中有句话:“森林里的野猎啦,小鹿啦,黄羊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对这句话你们有没有纳闷的地方?”学生一时语塞,情不自禁地又阅读思考这句话了。教师又启发学生生疑:“狐狸平常一直都是大摇大摆地走路吗?”学生说:“不是,要不野兽它们就不纳闷了。”学生豁然开朗后,教师提问:“狐狸往常怎样走路的呢?”接着引导学生读课文开头一段:“……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说狐狸往常走路是“窜”,现在是故意“大摇大摆”。正说明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样启发学生自己生疑,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2.“导疑”。让学生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疑点仅是第一步,这些疑点往往很零乱、破碎,甚至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便要诱导学生梳理、归纳,分清主次。紧扣教材,把这些疑点提炼为比较明确的问题提出来。如教《妈妈的账单》,教师先对这篇课文的题目启发学生“生疑”。教师问:文中一共写了几份账单?对本文的课题,你们可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思维活跃,纷纷提问:文中写了两份账单,妈妈的和小彼得的。为什么课题只叫“妈妈的账单”呢?教师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接着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所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桌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小彼得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无价,由不懂事变得懂事了。所以说妈妈的“账单”不是一般的账单。而是伟大的母爱。但如果题为“两份账单”,就不能把这两份账单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不能表达妈妈无声教育小彼得的过程。
3.“寻疑”,让学生探索问题
“生疑”、“导疑”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寻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索问题。这样做可使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科利亚的木匣》一文,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注意科利亚,而忽略了妈妈。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人?课文主要写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挖木匣,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那么文中的妈妈呢?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先看文中几处写到妈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能否把问题提得更细一点,更具体一点?再看看。这两处是怎么写母亲的?这些问题不难回答。后面得加上关键性的一问——该怎么问?还能问什么呢?
引导学生围绕妈妈深入探索,使学生明确科利亚是从妈妈身上得到了启示:他的小木匣也不会丢,而且必在原地,妈妈是成年人,步伐的大小一般不会改变。而自己在4年中长大了许多,步伐自然比那时候要大了。
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一般说应从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处人手。没有必要全面开花。
在启发学生质疑可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住信息的相互畅通,要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注意倾听、尊重学生的意见,妥然引导,切不可心不在焉,或把教师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强加给学生,而应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他们优秀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