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幼儿园,墙面洁白如新,窗户干净明亮,地板也擦拭的一尘不染。见到阿依古丽时,她正在三楼的厨房,裹着围裙,忙乎着给孩子们包饺子。
今冬的边城,时令已进二九,但依旧没有痛痛快快地下过一场大雪,让习惯了冰天雪地的人们,多了几份无奈,也多了几份期盼,就像是阿依古丽的心情……
阿依古丽创办的残疾儿童幼儿园,在额敏县郊区的一居民院内。远远望去,一栋米黄色三层小楼,显得格外醒目,她的幼儿园就在这栋楼的二层。走进幼儿园,墙面洁白如新,窗户干净明亮,地板也擦拭的一尘不染。见到阿依古丽时,她正在三楼的厨房,裹着围裙,忙乎着给孩子们包饺子。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吃饺子,记者就在厨房和她攀谈了起来。
阿依古丽说,2013年9月,在父母和弟弟的倾力资助下,她开了这家专门针对残疾儿童的幼儿园。招收的16个孩子,有的是智力残疾,有的是肢体残疾,还有多重残疾的。她的幼儿园收费也没有统一标准,都是家长量力而行的给。最多的每个月给600元,家里条件差点儿的就给300元,家庭特别困难的她一分钱也不收。
阿依古丽说:“我开幼儿园就是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事,能为孩子家长分担一点,就这么简单,其他的没多想。”
爱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
阿依古丽说,残疾孩子的身体缺陷,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更敏感、更脆弱、更孤僻。他们不仅需要生活上的贴心关照,更需要心灵上的真心呵护。
希勒娜依是个智障孩子,家住在塔城市窝依加依劳牧场,今年15岁,智力仅相当于5岁小孩,不知冷暖,不知饥饱。1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母亲热娜古丽一起生活,母亲在乌鲁木齐打工。2010年,希勒娜依的外婆身患尿毒症,母亲热娜古丽举债十五万元为老人治病,但依然没能挽留住老人的生命。2013年,老人不幸去世。为了还债,热娜古丽外出打工挣钱,希勒娜依被送到阿依古丽开的幼儿园。
希勒娜依刚来的时候,满头都是虱子,面黄肌瘦,目光呆滞,阿依古丽一见这孩子就难过地哭了。她给孩子剃了头,洗了个澡,换了干净衣服,平常对她关照也多些。有一天,当她给希勒娜依洗完澡,换衣服的时候,孩子突然叫了一声“妈妈”,“母女俩”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
热娜古丽常说,给老人看病借的钱,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遭多少罪,总有还清的一天。但欠阿依古丽老师的不仅是学费,还有一份情,这份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除了希勒娜依外,最小的阿肉娜,还有调皮的阿哈热克,任性的米兰别克,喜欢吃土豆的郝启云……提起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阿依古丽就像一位母亲在讲自家孩子的事情一样。
在幼儿园,阿依古丽是顶梁柱,也是主心骨。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做饭用的清油,是她到农户家买的葵花油,吃的肉是父母赞助的羊,一日三餐她亲自下厨,和孩子们同吃同住。白天,她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晚上,她是哄孩子们睡觉的妈妈……
阿肉娜是个脑瘫孩子,家在塔城市恰夏镇巴斯阿塔斯村,父母在额敏县打工。刚刚5岁的阿肉娜,在幼儿园她的年龄最小,也是阿依古丽最操心的一个孩子。
孩子的母亲贾依娜说,阿肉娜从小不敢走路,扶着走两步,头上就冒汗;一坐下来就脱鞋子,脱完鞋子开始咬衣服,还时不时就大喊大叫,现在好多了。本来给孩子办的是半托,现在改全托了。
幼儿园老师莫恩德说:“为了帮助孩子走路,我们一有空,就一前一后扶着帮阿肉娜走路,慢慢地从一步到两步,从1米到2米。3个月后,阿肉娜就可以在活动室小范围的自由活动了。”
人生选择 让爱做主
开办这个特殊的幼儿园,缘自一次当老师的经历。2012年,阿依古丽应聘到离家稍近的地区天使启智幼儿园工作。这是她第一次从事特殊教育,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残疾孩子。
提及这段经历,阿依古丽的泪水夺眶而出,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依古丽说:“残疾孩子真是太可怜了,而且这些孩子,不是单亲家庭,就是贫困家庭。他们需要吃饱穿暖,但更需要父母的爱和社会的爱。只有从小让他们残缺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温暖,他们才能用一颗温暖的心感知社会。”
这段经历,让她刻骨铭心;这段经历,让她彻夜难眠;也是这段经历,让她铁了心,执意创办了自己的残疾儿童幼儿园,并用心呵护着,艰辛着;用爱坚守着,温暖着……
今年34岁的阿依古丽,是一位生在塔城长在塔城的维吾尔族母亲,孩子已经5岁了,已有鱼尾纹悄悄地爬上她的眼角,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大些。
阿依古丽家在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五工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二。三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姐姐和弟弟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剩下67岁的父亲和60岁的母亲,种地、养牛、养羊劳作不停。
阿依古丽说,从她记事起,父亲常对她说的话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当个老师”。“当个老师”是父亲的愿望, “当个老师”也成了她的梦想。
2013年12月26日傍晚,记者来到阿依古丽的娘家,见到了她的父母。父亲吾尔扎宏刚刚放羊回来,进到屋里的时候,厚厚的棉大衣透着一身寒气,嘴角边的胡茬结着白霜,花白的头发被汗水凌乱地粘在一起,皱纹如刀刻般爬满了额头。
吾尔扎宏说,他也是一位初中生。1975年,公社书记让他到队上的学校当老师,但是毕业时间太长,他担心教不好学生,考虑再三最终没去。从此,这件事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于是,阿依古丽成了父亲“重点培养”对象,懂事好学的她也没让父亲失望。1998年,阿依古丽考取了伊犁师范学院,父亲的愿望实现了,自己离梦想也越来越近。
2001年,她从伊犁师范学院小教语文专业毕业后,回到了塔城市,做了一名普通的农村代课教师。2007年,所在的学校被撤并,她来到城里,在塔城市育英幼儿园当老师。
阿依古丽的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她说,在村里,他们家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左邻右舍都是汉族,从小一直上的是汉校。双语的优势,让她的老师当得如鱼得水。
原五工村小学教导处主任田光梅说:“阿依古丽真是位好老师。既是科班出身,又懂双语,还特别有爱心,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喜欢她。”
塔城市育英幼儿园园长李长玲说:“阿依古丽在我们这里干了三年,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对孩子也特别有爱心,在家长中的口碑也很好。虽然她离开了,但我们还是好朋友,至今还时常联系。”
爱的路上 还要走很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对阿依古丽和她的幼儿园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依旧艰难。阿依古丽说,从2012年9月至今,付清一年的房租,幼儿园已负债2万多 元,孩子的生活费开销占大头。现在,幼儿园只聘用了2位老师,她们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也是好姐妹。今后,如果能再招聘4位老师,就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和值夜班的老师了,这是她当前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创办过程中,额敏县残联给予了大力支持,忙前忙后帮她找到了合心意的场地,还经常过来嘘寒问暖。地区残联领导在她的幼儿园调研时,给了她信心和鼓励,并承诺免费提供价值1.2万元的密儿餐(营养餐),这些都让她倍感欣慰。目前,幼儿园的手续,也在各级部门的协助下正在办理中。
额敏县残联办公室主任王晓莉说:“光我们额敏县登记在册的0到9岁的残疾孩子就有近100名。阿依古丽的幼儿园,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今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积极争取项目,力所能及地为她做些事。”
对于未来,阿依古丽坚定地说:“面对这些叫我‘妈妈’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下去,除了坚持,就是坚守。”
今冬的边城,时令已进二九,但依旧没有痛痛快快地下过一场大雪,让习惯了冰天雪地的人们,多了几份无奈,也多了几份期盼,就像是阿依古丽的心情……
阿依古丽创办的残疾儿童幼儿园,在额敏县郊区的一居民院内。远远望去,一栋米黄色三层小楼,显得格外醒目,她的幼儿园就在这栋楼的二层。走进幼儿园,墙面洁白如新,窗户干净明亮,地板也擦拭的一尘不染。见到阿依古丽时,她正在三楼的厨房,裹着围裙,忙乎着给孩子们包饺子。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吃饺子,记者就在厨房和她攀谈了起来。
阿依古丽说,2013年9月,在父母和弟弟的倾力资助下,她开了这家专门针对残疾儿童的幼儿园。招收的16个孩子,有的是智力残疾,有的是肢体残疾,还有多重残疾的。她的幼儿园收费也没有统一标准,都是家长量力而行的给。最多的每个月给600元,家里条件差点儿的就给300元,家庭特别困难的她一分钱也不收。
阿依古丽说:“我开幼儿园就是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事,能为孩子家长分担一点,就这么简单,其他的没多想。”
爱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
阿依古丽说,残疾孩子的身体缺陷,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更敏感、更脆弱、更孤僻。他们不仅需要生活上的贴心关照,更需要心灵上的真心呵护。
希勒娜依是个智障孩子,家住在塔城市窝依加依劳牧场,今年15岁,智力仅相当于5岁小孩,不知冷暖,不知饥饱。1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她跟母亲热娜古丽一起生活,母亲在乌鲁木齐打工。2010年,希勒娜依的外婆身患尿毒症,母亲热娜古丽举债十五万元为老人治病,但依然没能挽留住老人的生命。2013年,老人不幸去世。为了还债,热娜古丽外出打工挣钱,希勒娜依被送到阿依古丽开的幼儿园。
希勒娜依刚来的时候,满头都是虱子,面黄肌瘦,目光呆滞,阿依古丽一见这孩子就难过地哭了。她给孩子剃了头,洗了个澡,换了干净衣服,平常对她关照也多些。有一天,当她给希勒娜依洗完澡,换衣服的时候,孩子突然叫了一声“妈妈”,“母女俩”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
热娜古丽常说,给老人看病借的钱,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遭多少罪,总有还清的一天。但欠阿依古丽老师的不仅是学费,还有一份情,这份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除了希勒娜依外,最小的阿肉娜,还有调皮的阿哈热克,任性的米兰别克,喜欢吃土豆的郝启云……提起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阿依古丽就像一位母亲在讲自家孩子的事情一样。
在幼儿园,阿依古丽是顶梁柱,也是主心骨。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园做饭用的清油,是她到农户家买的葵花油,吃的肉是父母赞助的羊,一日三餐她亲自下厨,和孩子们同吃同住。白天,她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晚上,她是哄孩子们睡觉的妈妈……
阿肉娜是个脑瘫孩子,家在塔城市恰夏镇巴斯阿塔斯村,父母在额敏县打工。刚刚5岁的阿肉娜,在幼儿园她的年龄最小,也是阿依古丽最操心的一个孩子。
孩子的母亲贾依娜说,阿肉娜从小不敢走路,扶着走两步,头上就冒汗;一坐下来就脱鞋子,脱完鞋子开始咬衣服,还时不时就大喊大叫,现在好多了。本来给孩子办的是半托,现在改全托了。
幼儿园老师莫恩德说:“为了帮助孩子走路,我们一有空,就一前一后扶着帮阿肉娜走路,慢慢地从一步到两步,从1米到2米。3个月后,阿肉娜就可以在活动室小范围的自由活动了。”
人生选择 让爱做主
开办这个特殊的幼儿园,缘自一次当老师的经历。2012年,阿依古丽应聘到离家稍近的地区天使启智幼儿园工作。这是她第一次从事特殊教育,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残疾孩子。
提及这段经历,阿依古丽的泪水夺眶而出,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依古丽说:“残疾孩子真是太可怜了,而且这些孩子,不是单亲家庭,就是贫困家庭。他们需要吃饱穿暖,但更需要父母的爱和社会的爱。只有从小让他们残缺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温暖,他们才能用一颗温暖的心感知社会。”
这段经历,让她刻骨铭心;这段经历,让她彻夜难眠;也是这段经历,让她铁了心,执意创办了自己的残疾儿童幼儿园,并用心呵护着,艰辛着;用爱坚守着,温暖着……
今年34岁的阿依古丽,是一位生在塔城长在塔城的维吾尔族母亲,孩子已经5岁了,已有鱼尾纹悄悄地爬上她的眼角,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显得大些。
阿依古丽家在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五工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二。三个孩子都是大学毕业,姐姐和弟弟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剩下67岁的父亲和60岁的母亲,种地、养牛、养羊劳作不停。
阿依古丽说,从她记事起,父亲常对她说的话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当个老师”。“当个老师”是父亲的愿望, “当个老师”也成了她的梦想。
2013年12月26日傍晚,记者来到阿依古丽的娘家,见到了她的父母。父亲吾尔扎宏刚刚放羊回来,进到屋里的时候,厚厚的棉大衣透着一身寒气,嘴角边的胡茬结着白霜,花白的头发被汗水凌乱地粘在一起,皱纹如刀刻般爬满了额头。
吾尔扎宏说,他也是一位初中生。1975年,公社书记让他到队上的学校当老师,但是毕业时间太长,他担心教不好学生,考虑再三最终没去。从此,这件事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于是,阿依古丽成了父亲“重点培养”对象,懂事好学的她也没让父亲失望。1998年,阿依古丽考取了伊犁师范学院,父亲的愿望实现了,自己离梦想也越来越近。
2001年,她从伊犁师范学院小教语文专业毕业后,回到了塔城市,做了一名普通的农村代课教师。2007年,所在的学校被撤并,她来到城里,在塔城市育英幼儿园当老师。
阿依古丽的普通话说得特别好。她说,在村里,他们家是唯一的少数民族,左邻右舍都是汉族,从小一直上的是汉校。双语的优势,让她的老师当得如鱼得水。
原五工村小学教导处主任田光梅说:“阿依古丽真是位好老师。既是科班出身,又懂双语,还特别有爱心,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喜欢她。”
塔城市育英幼儿园园长李长玲说:“阿依古丽在我们这里干了三年,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对孩子也特别有爱心,在家长中的口碑也很好。虽然她离开了,但我们还是好朋友,至今还时常联系。”
爱的路上 还要走很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对阿依古丽和她的幼儿园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依旧艰难。阿依古丽说,从2012年9月至今,付清一年的房租,幼儿园已负债2万多 元,孩子的生活费开销占大头。现在,幼儿园只聘用了2位老师,她们都是大中专毕业生,也是好姐妹。今后,如果能再招聘4位老师,就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和值夜班的老师了,这是她当前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创办过程中,额敏县残联给予了大力支持,忙前忙后帮她找到了合心意的场地,还经常过来嘘寒问暖。地区残联领导在她的幼儿园调研时,给了她信心和鼓励,并承诺免费提供价值1.2万元的密儿餐(营养餐),这些都让她倍感欣慰。目前,幼儿园的手续,也在各级部门的协助下正在办理中。
额敏县残联办公室主任王晓莉说:“光我们额敏县登记在册的0到9岁的残疾孩子就有近100名。阿依古丽的幼儿园,对这些孩子来说就是雪中送炭。今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积极争取项目,力所能及地为她做些事。”
对于未来,阿依古丽坚定地说:“面对这些叫我‘妈妈’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坚守下去,除了坚持,就是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