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志坚作品的写意与抽象中看“符号”》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紀的中国美术,再造中国形象和重铸东方意象是两个最重要的主题。再造中国形象是再造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新中国是再造中国形象最主要的内容;重铸东方意象可理解为“再东方化”,即重新创造一次中国的东方形象。而在杨志坚老师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东方化符号”的美学特征则相当有象征性、含蓄性、神秘性还有暗示性,他的艺术形式,是不断吸收、扬弃外来文化与艺术样式,然后努力完善民族的艺术的结果——一切均在虚无中定住,但又一切存在而又逝去。
  关键词:东方化;符号;杨志坚;大爱
  一、背景
  千禧年初,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杨志坚老师在教育部的支持下远赴欧洲到世界著名四大美院之一的列宾美术学院系、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考察交流与学习。他明确的知道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部分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重新阐释和表达中国的东方性,重新确认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身份,重新创造一次中国的东方形象,也可理解为“再东方化”。“东方”这个词范围会稍有争议,在此文中我就将此“东方”的范畴划为单指中国了。
  二、杨志坚的“符号”与其作品探析
  在杨志坚看来,西方绘画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内容的体系自然有其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是,如果自己仍然只是抱着一种单纯学习其形式的态度去顶礼与模仿西方绘画的话,肯定无法成就大气候。他一方面从自然生态这一主题切入,比如选择具有东方文化意味的荷花与具有生命意义的欢喜佛作为绘画的母题。另一方面又在绘画语言上直接有意识的去阻隔自己已经成熟的绘画观念和具象写实手法,并且不断地向着“东方式抽象”与“虚无”靠近。他以当代视觉的表现手法将某种东方思想的奥妙试图阐述明白,而这些“处理”过的符号与象征似乎成了他自身精神体验的写照——一切均在虚无中定住,但又一切存在而又逝去。
  而如何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理解杨志坚作品呢,符号学目前主要研究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规律,符号与人类各种活动的关系,符号与人类思维的联系。为什么要有符号?因为解释意义不在场,意义一旦在场,符号就退场,这是符号学的第一必要条件,所以说它是用来研究意义活动的一门学问。符号是用来表达、传送、解释意义的,任何意义必须靠符号才能表达,符号是所有意义活动的根据。而在杨志坚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符号”的美学特征则相当有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还有神秘性,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的鲜明特色。《焉知心源》为例,这幅作品在手法上运用了极富书写性的情绪化用笔,以现代的手法,即西方抽象的表现方式;在形式上明显运用了国画的题材与构图及中国画的条幅和斗方的装饰感,浑然和谐、调协均衡;在用色上也借鉴了中国画以墨和色的传统,通过作品我们能了解画家在文化指向上试图以一种温和、普世的态度去观察以及描绘“夜店”与夜店生活。其深处意义也是画家对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心里状态的意象表达,充满着东方哲思和诗意的抽象和谐韵味以及新的时代风貎。这幅画中充满了各式的“符号”,利用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使线条和色块在画面的整体空间中产生流转的动势的用笔描绘出神秘的女郎、歪倒的酒桌、杂乱的酒瓶、轻盈的蝴蝶、飘渺的云烟,些“符号”组合在一起,让受众能直接感受到夜店生活的氛围,摇摆、兴奋、迷离、麻醉,意外的使观众有种“解压”的快感。因为以上的符合无不暗示着夜店一定会出现的液体:酒。酒被证明是在一种具有麻醉效果的液体,对于知晓酒滋味的人,被画面符号所暗示的感受应该会更加放大吧。其一是那种非大醉,非沉醉,头脑清晰,而四肢轻浮,能让受众保持着绅士淑女的姿态,享受着画面中撒漏出来的“酒精”刺激神经带来的愉悦感。其二也会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排挡边”的豪迈之感,当然其观看作品的具体感受也是各位受众见仁见智的了。
  以上分析杨志坚作品,其表露出来的形式美以及内容美都是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才能表达出来的,画家们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创作,把“我”的生命、意志和宇宙的生命、意志化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心理的空间不重感觉真实而重想象的真实,对美本身而言,形式美是外在变现出来的,内容美是内在蕴含的,它完全靠画家与欣赏者的想象来填补。不然就会变成我们说形式主义,就是批评和讽刺没有实质性内容,流于泛泛。但是美的内容又必须通过其形式表达,还是不能离开美的形式。比如一份美味的食物,必定有着它的“形式美”,比如鲜艳的色彩搭配,新鲜的食材性状,火候正好的香味等等。在我们对一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时,我们便是那个特定的审美主体,相对而言作品便是那个审美对象了,我们之间便构成了审美关系。于我们而言,作品美不美,我们心中自有一套体系,这恰恰验证了前文吴冠中所说“人们对形式美的喜爱是本能的”,欣赏者对于作品的第一追求往往是作品的形式美,然后再深入的分析与想象,挖掘出画家试图想用作品传达的个人情感、用意、以及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追求的一种本能。存在即合理,然而对艺术而言形式美是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艺术美应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无论是形式在前,还是内容在前,这些都是我们毕生所要追求的,在杨志坚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抽象美是用西方的构成来解释中国的艺术的形式,无一不在表现着各式的“符号”,暗示着新时期“东方式的风情与人情”。
  最后再来分析最后一副压轴作品《极》,这副作品是在2014年莞城美术馆“出入之间”的展中亮相,画面在形式上依然运用了东方元素的题材与构图及国画的条幅和斗方的装饰感,用色用笔也是自成一派,画幅笔墨最多的便是中间那个合欢佛了,国人传统的斯文做派导致这种情欲相关的事物是相对隐晦的,于艺术家而言,这种是需要直面且要有自己理解的。“色”是需要正确理解的,佛家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的是一个”空”字;支遁的《支遁集 妙观章》里:”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有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说的是个“有”字;那么,在佛家眼里就真的没有一切了吗?也不是,佛家认为还另外有一个“世界”,它是超越了眼前的这个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的,它就是一个净土世界”涅槃的彼岸”。于杨志坚而言,他所表达的却是个“爱”字了,所以这幅作品的名字《极》这个字也许就能诠释在杨志坚老师心中那个涅槃的彼岸了吧,极致的、极限的、无边界的抽象意味——“空”,这个“空”已经是巨大的“拥有”了。“空”与“有”在杨志坚的理解中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唤醒自己深层的能量,在愉悦中开窍悟道,明白大千世界中唯有爱才是正道:“唯有深爱才能忘我”,《极》便是杨志坚对于爱的理解,也是对观者们一个极大的指向意义,大爱无极、大爱无疆中爱是大到没有边界的,没有极限的,对于众人来说,爱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至于这个爱到底有多大,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结语
  杨志坚的这种写意与抽象暗示着一种新的精神体验,这便是他图像与意义生成的奥秘了——“新东方式”的符号。文中所分析的作品中无论是荷花、荷叶,还是酒瓶、舞女,这些符号在杨志坚老师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味,酒瓶、舞女这些符号也不再是大家原先联想到的烂醉如泥的夜店靡靡生活,画家竟然用一种罕见的态度去理解这种“夜店文化”,平和的在画布上表现了那种熏人的、飘飘欲仙的“醉意”。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杨志坚的写意与抽象正是这种意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然而他不满足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在油画领域里进行着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杨志坚那种开阔且别具一格的思想当得上绝大多数人的先生了吧。
  参考文献:
  [1]唐孝祥《美学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04
  [2]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7
  [3]殷双喜《美术观察》[J]《写意与抽象——杨志坚老师油画释读》 2009.06
  [4]刘筱华.吴春明《禅境对古诗词英译的启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业文明也在不断地进步,其在为我们生活带来舒适、安逸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这些问题也同时干扰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常见的酸雨、资源枯竭等问题。也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也使得人们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对自己的价值观念等予以转变,进而不断地改善这些问题。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也正是因为上述问题得以快速发展,其能够有效利用生态理念来
期刊
明月倒映水中美,  繁星綴满夜空耀。  月下独酌品夜色,  心中之悦溢于言。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审美文化背景,即女性时尚杂志胡兴起。时尚这种已经在西方社会发展相对成熟的文化形态,在中国正在日益发展壮大。而女性时尚杂志作为一种特殊的时尚文本,影响着广大受众尤其是都市白领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审美文化景观。由于女性时尚杂志是一个多领域交叉综合的集中场域,与文学、美学、新闻传播学领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这一重要的而独特的审美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方式可以将音乐中饱含的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很多音乐文化已经超出了国界的影响因素,结合多方国家的音乐文化形成了新的音乐模式。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也是时代的产物,民族音乐文化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地延续发展下去。但是,现在很多音乐文化与教育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必须要冲破难关,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中
期刊
海上的风将云彩搅散的时候  会不会掉下一只睡在云朵上的麋鹿  掉进森林的树洞  树洞里面住着一位带着面具的老巫  将手中的魔杖指向它  驚慌的麋鹿躲进了树叶里  风吹过  藏在树叶里的麋鹿与树叶落在地上  过路的孩子踩在树叶上  踩疼了里面的麋鹿  麋鹿的眼泪浇灌了路旁的施了魔法的花骨朵  那花骨朵竟然开了  孩子看到那美丽的花  摘下来戴在了外婆送的草帽上  那花儿竟然越开越多  蔓延了整个森林
期刊
一、概念及背景介绍  有关“亚文化”的概念,有诸多的分类方式,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Roland Robertson)将亚文化分为关于人种、年龄、生态学等方面。如年龄亚文化可分为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亚文化可分为城市文化化、郊区文化和乡村文化等。亚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而“恶搞”,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恶搞基本涉及恶搞、恶搞现象、恶搞文化三个方面,
期刊
Research on costume design  ——Mr Rhyme amorous feelings  張曦匀(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Abstract:Secret and the vast sea, mysterious and impermanence, behind the shallow blue, lurk something i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发展得给人们带来机遇的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危害。其中重工业的发展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使其身体承受巨大的伤害,在人群中对儿童的伤害最为明显。食品药品违禁物品的添加也给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加上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无形中给儿童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从而造成了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两大危害,全文以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通过作品制作的
期刊
摘 要:肌理是一种美学原则,是油画艺术创作中中独特美。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肌理语言都是存在的。在油画创作中不同的材料会引起油画产生不同的肌理语言。因此,在油画创作中,必须认真分析油画创作中的绘画肌理语言,充分体现油画创作的艺术美。在我国古代绘画中中就存在肌理创作,但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绘画过于注重绘画的士气,排斥画家的画工创作。因此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关于绘画的肌理创作文字载体非常少。  关键词:油画创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于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如何为国家输送、提供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当前技工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校企合作是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讨论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不足以及一些思考,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不足;思考  国家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这就要求办学机构能够为社会输送素质过硬、能力够强的技术人才。校企合作作为随时代要求应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