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一系列扶持政策让文化创意产业这片蕴藏巨大投资机遇的沃土沸腾了,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各种资本力量摩拳擦掌,冠以“文化”、“创意”的企业比比皆是。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远远不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 强国。任何产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拔苗助长“乱弹琴”,亦不能避重就轻“跑弯路”。为了廓清文化创意产业的现象与本质、问题与规律、创新与市场,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
警惕产业乱象
《新经济导刊》:您在微博上说:“文化产业的乱象已经显现,一些企业到处移动,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往另一地……”请您具体说明一下?
陈少峰: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企业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却不做文化产业的事情,有些文化产业园区干脆变成了房地产项目;二是政府把文化产业当成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往里装,盲目的做法比较多。做文化产业应该以企业为中心,可持续地发展。
现在全国各地到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和政府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做园区是为了尽快变现,而政府希望发展文化产业。当政府把园区交给企业的时候,根本就管不住,企业把园区做成什么的都有。很多企业通过在园区的进出,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此外,园区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最后就怕文化产业没做起来,给企业提供了“钻空子”吃政策的漏洞。
我建议,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应该有目标的考核,给企业优惠的时候,要提出相应的考核目标;二是要加强监督;三是把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改为奖励,企业做好了才给奖励,而不是什么都没做,就提供优惠。有的艺术家村,房租减免,艺术家住进去私下交易,不交税收,文化产业也没发展起来。
如何奖励呢?要有目标考核,例如衡量一个企业的纳税额、科技创新等,做得越多,奖励越多,相当于一个奖励基金。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很混乱,有叫文化产业,有叫文化创意产业,有叫创意产业,有叫文化与创意产业,有叫版权产业,有叫娱乐产业。这些有区别吗?
陈少峰:概念上很难统一,因为统计的口径不一样。政府的层面叫文化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上海叫创意产业,各自的范围都有差别。即使名称相同,各地统计的口径也不一样。日本叫内容产业,也叫文化产业,但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范围比较宽,把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产品都算进去了。
《新经济导刊》: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陈少峰: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缺乏懂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前是做文化事业,国有文化传媒都是事业单位,很多并没有达到真正市场化的要求。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做大做强也缺乏人才。学校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学科建制、机制和资源投入。
做法不对也是一个瓶颈,不管是管理文化产业的,还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都远远不够,比较片面。
此外,版权问题对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构成了冲击。侵权、盗版横行主要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执法机构打击力度不够,行业协会也还没有发挥出保护知识产权的应有的作用;收费并不代表保护知识产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点。而仅仅靠企业维权是不行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办法进行维权,而且打完官司后,执行也是个问题。
融资不是问题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产业不尽相同,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少峰:文化创意产品跟一般的物质产品有比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精神产品,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产品,除了经济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表现在,产业链很长,一本小说或一个剧本,可以做成图书、电影、游戏、动漫等,开发延伸出一系列产品,资源的使用偏向于产业链,这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此外,与工业园也不一样,文化产业主要靠人力资源,靠创意。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主要管理艺术家、创意人才,难度也会增加。品牌和轻资产占很大比重,以轻资产为主导。
《新经济导刊》:您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很有建树,请介绍一下国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现状。
陈少峰:商业模式针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一个行业有好的商业模式,也有不好的商业模式。比如音乐剧,可能就不容易形成商业模式,而通俗的演唱会就相对容易一点。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也有好坏和做得是否到位的问题。商业模式要符合产业环境,做得好的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肯定符合国情和自身特点。
索尼采取的是一种互补性商业模式,游戏机卖得便宜甚至亏本,但游戏软件卖得昂贵。商业模式好不好取决于运作,能否复制,有没有成长性,有好多要素需要考虑。苹果的商业模式是把高端的硬件、平台、内容和创意融合在一起,其实这种商业模式,别人也想过,但就是做不出来或做得不到位。
《新经济导刊》:中小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政府如何支持中小文化企业?
陈少峰:中小文化企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二是不太会经营企业。现在都说中小企业融资难,其实不是融资的问题,因为你做得不好,所以融资就困难了,如果做得好,融资就不是问题了。这涉及到一个人才的问题,缺乏经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匮乏。许多中小文化企业每天跟着项目跑,追求短期效益,没有任何积累,甚至公司的品牌都没有留下来。
各级政府今后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持续地培养人才,比如,对区域文化企业经营人才的培训,连续办培训班。另外要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多培养像MBA工商管理硕士这样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本科和专科的学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平台就难以促进产业发展。
企业家的缺失
《新经济导刊》: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个目标几年能实现?哪个细分领域发展最快? 陈少峰:实际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等大多是私下交易,有人估算了一下,现在约有1.7万亿元的增加值没有算进去,如果算进去,文化产业增加值早就达到5%了。即使不算这个艺术品投资交易,“十二五”末也能达到GDP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达到GDP的5%,不代表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一定提高了。我国的文化产业还面临许多问题,小而散、数量多、内容质量不高、缺乏创新。版权贸易总经营额度的逆差也比较大,至于什么时候能扭转这种逆差局面,现在还看不见。因为大的文化国有企业主要做传媒和平台,中小文化企业主要做内容,大企业做内容的较少,没人愿意做,也没有大制作。
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最好的莫过于允许文化企业上市。中央的政策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具体扶持政策主要是由各地政府来落实,各地政府的差别很大,支持力度不一而足。
在未来五到十年,我认为数字文化产业增长最快,最有前景。例如腾讯,50%的收入靠游戏,广告及增值服务占30%以上,还有新浪、搜狐、百度等都做得不错。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进军文化产业,业务涉及宽带服务、内容下载,它们都成为媒体公司了。
《新经济导刊》: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资本市场也很热,您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要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核心。企业家要对文化有兴趣和追求,愿意在文化创意行业做下去,要具备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在做文化产业。
真正的企业家有三个特点:事业放在第一位,金钱放在第二位;重视实业;重视创新。企业家应该做企业,而不是做项目。现在好多企业都是在做项目,而不是做企业整体。做企业的目标是让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最大化,做项目是让利润得到最大化。现在我们缺乏一批有追求、有抱负的文化企业家,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即使上市的多数文化企业,竞争力也不强,缺乏有效的商业手段和能力,应该涌现出更多像腾讯这样有实力的文化传媒企业。总体上讲,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国有的文化企业,许多原来是经营媒体的,由于具有媒体资源,有些做得还可以。演艺企业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从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化的竞争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文化企业习惯以资源来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善于创新。
《新经济导刊》:美国、日本、韩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都很发达,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陈少峰:最大的经验就是要全面推进和完善市场化进程,国家要多一些引导少一些限制。现在都担心放开以后,舆论控制权会丢失,其实不会的。互联网放开了,也没有丢失舆论控制权。国外放开以后的情况是这样的,在鼓励自由平等竞争的同时,也有一定限制,那就是反垄断,如果竞争领域存在垄断,那就要限制。另外,全面市场化不意味着完全敞开国门,让国外资本随意出入和控制我国的文化产业,国家需要在某些领域通过政策法规限制国外资本的参与、投资渠道以及控股比例。
中国与国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不仅是体制机制的问题,而且各个行业都缺少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商人太多,急功近利的人太多。我认为,即使在现在的体制下,如果有真正的文化企业家,文化产业也是可以做强做大的。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远远不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 强国。任何产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拔苗助长“乱弹琴”,亦不能避重就轻“跑弯路”。为了廓清文化创意产业的现象与本质、问题与规律、创新与市场,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
警惕产业乱象
《新经济导刊》:您在微博上说:“文化产业的乱象已经显现,一些企业到处移动,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往另一地……”请您具体说明一下?
陈少峰: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企业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却不做文化产业的事情,有些文化产业园区干脆变成了房地产项目;二是政府把文化产业当成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往里装,盲目的做法比较多。做文化产业应该以企业为中心,可持续地发展。
现在全国各地到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和政府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做园区是为了尽快变现,而政府希望发展文化产业。当政府把园区交给企业的时候,根本就管不住,企业把园区做成什么的都有。很多企业通过在园区的进出,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此外,园区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最后就怕文化产业没做起来,给企业提供了“钻空子”吃政策的漏洞。
我建议,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应该有目标的考核,给企业优惠的时候,要提出相应的考核目标;二是要加强监督;三是把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改为奖励,企业做好了才给奖励,而不是什么都没做,就提供优惠。有的艺术家村,房租减免,艺术家住进去私下交易,不交税收,文化产业也没发展起来。
如何奖励呢?要有目标考核,例如衡量一个企业的纳税额、科技创新等,做得越多,奖励越多,相当于一个奖励基金。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很混乱,有叫文化产业,有叫文化创意产业,有叫创意产业,有叫文化与创意产业,有叫版权产业,有叫娱乐产业。这些有区别吗?
陈少峰:概念上很难统一,因为统计的口径不一样。政府的层面叫文化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上海叫创意产业,各自的范围都有差别。即使名称相同,各地统计的口径也不一样。日本叫内容产业,也叫文化产业,但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范围比较宽,把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产品都算进去了。
《新经济导刊》: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陈少峰: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缺乏懂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前是做文化事业,国有文化传媒都是事业单位,很多并没有达到真正市场化的要求。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做大做强也缺乏人才。学校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学科建制、机制和资源投入。
做法不对也是一个瓶颈,不管是管理文化产业的,还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都远远不够,比较片面。
此外,版权问题对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构成了冲击。侵权、盗版横行主要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执法机构打击力度不够,行业协会也还没有发挥出保护知识产权的应有的作用;收费并不代表保护知识产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点。而仅仅靠企业维权是不行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办法进行维权,而且打完官司后,执行也是个问题。
融资不是问题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产业不尽相同,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少峰:文化创意产品跟一般的物质产品有比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精神产品,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产品,除了经济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表现在,产业链很长,一本小说或一个剧本,可以做成图书、电影、游戏、动漫等,开发延伸出一系列产品,资源的使用偏向于产业链,这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此外,与工业园也不一样,文化产业主要靠人力资源,靠创意。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主要管理艺术家、创意人才,难度也会增加。品牌和轻资产占很大比重,以轻资产为主导。
《新经济导刊》:您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很有建树,请介绍一下国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现状。
陈少峰:商业模式针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一个行业有好的商业模式,也有不好的商业模式。比如音乐剧,可能就不容易形成商业模式,而通俗的演唱会就相对容易一点。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也有好坏和做得是否到位的问题。商业模式要符合产业环境,做得好的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肯定符合国情和自身特点。
索尼采取的是一种互补性商业模式,游戏机卖得便宜甚至亏本,但游戏软件卖得昂贵。商业模式好不好取决于运作,能否复制,有没有成长性,有好多要素需要考虑。苹果的商业模式是把高端的硬件、平台、内容和创意融合在一起,其实这种商业模式,别人也想过,但就是做不出来或做得不到位。
《新经济导刊》:中小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政府如何支持中小文化企业?
陈少峰:中小文化企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二是不太会经营企业。现在都说中小企业融资难,其实不是融资的问题,因为你做得不好,所以融资就困难了,如果做得好,融资就不是问题了。这涉及到一个人才的问题,缺乏经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匮乏。许多中小文化企业每天跟着项目跑,追求短期效益,没有任何积累,甚至公司的品牌都没有留下来。
各级政府今后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持续地培养人才,比如,对区域文化企业经营人才的培训,连续办培训班。另外要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多培养像MBA工商管理硕士这样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本科和专科的学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平台就难以促进产业发展。
企业家的缺失
《新经济导刊》: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个目标几年能实现?哪个细分领域发展最快? 陈少峰:实际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在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等大多是私下交易,有人估算了一下,现在约有1.7万亿元的增加值没有算进去,如果算进去,文化产业增加值早就达到5%了。即使不算这个艺术品投资交易,“十二五”末也能达到GDP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达到GDP的5%,不代表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一定提高了。我国的文化产业还面临许多问题,小而散、数量多、内容质量不高、缺乏创新。版权贸易总经营额度的逆差也比较大,至于什么时候能扭转这种逆差局面,现在还看不见。因为大的文化国有企业主要做传媒和平台,中小文化企业主要做内容,大企业做内容的较少,没人愿意做,也没有大制作。
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最好的莫过于允许文化企业上市。中央的政策主要侧重于宏观方面,具体扶持政策主要是由各地政府来落实,各地政府的差别很大,支持力度不一而足。
在未来五到十年,我认为数字文化产业增长最快,最有前景。例如腾讯,50%的收入靠游戏,广告及增值服务占30%以上,还有新浪、搜狐、百度等都做得不错。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进军文化产业,业务涉及宽带服务、内容下载,它们都成为媒体公司了。
《新经济导刊》: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资本市场也很热,您对文化产业发展有哪些建议?
陈少峰:发展文化产业要以企业和企业家为核心。企业家要对文化有兴趣和追求,愿意在文化创意行业做下去,要具备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在做文化产业。
真正的企业家有三个特点:事业放在第一位,金钱放在第二位;重视实业;重视创新。企业家应该做企业,而不是做项目。现在好多企业都是在做项目,而不是做企业整体。做企业的目标是让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到最大化,做项目是让利润得到最大化。现在我们缺乏一批有追求、有抱负的文化企业家,缺乏有竞争力的企业。即使上市的多数文化企业,竞争力也不强,缺乏有效的商业手段和能力,应该涌现出更多像腾讯这样有实力的文化传媒企业。总体上讲,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国有的文化企业,许多原来是经营媒体的,由于具有媒体资源,有些做得还可以。演艺企业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从长远发展来看,市场化的竞争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文化企业习惯以资源来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善于创新。
《新经济导刊》:美国、日本、韩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都很发达,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陈少峰:最大的经验就是要全面推进和完善市场化进程,国家要多一些引导少一些限制。现在都担心放开以后,舆论控制权会丢失,其实不会的。互联网放开了,也没有丢失舆论控制权。国外放开以后的情况是这样的,在鼓励自由平等竞争的同时,也有一定限制,那就是反垄断,如果竞争领域存在垄断,那就要限制。另外,全面市场化不意味着完全敞开国门,让国外资本随意出入和控制我国的文化产业,国家需要在某些领域通过政策法规限制国外资本的参与、投资渠道以及控股比例。
中国与国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不仅是体制机制的问题,而且各个行业都缺少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商人太多,急功近利的人太多。我认为,即使在现在的体制下,如果有真正的文化企业家,文化产业也是可以做强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