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百多年前,天津河东盐坨一带(今河北区建国道至北安桥沿海河一线)有两处胜迹,一是孟公桥,一是凤楼书社。现在,孟公桥和风楼书社早已不复存在,但修建者和操办者为民造福的慈善之心仍令人肃然起敬。
孟公桥又称盐关桥、东浮桥。民国初年编纂的《天津县新志》记载:“孟公桥在东门外,即盐关浮桥。其地先以渡船往来,时有覆溺之虞。雍正八年(1730年),青州运同孟周衍造此,居民德之,故名。今易铁桥,名金汤桥。”
原来今天金汤桥的那个地方在清朝初年本没有桥,两岸民众往来只能靠渡船,这里河宽水急,时常发生翻船事故。山西太谷人、时任长芦盐官的孟周衍,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他在原渡口的基础上,带头捐俸并带动众商出资建桥,从而方便了百姓,杜绝翻船悲剧的发生。对孟周衍建桥的善心与德政,《长芦盐法志》称:“盐关浮桥在天津城东门外盐关口,初仅一小舟渡,海河水势湍疾,渡河往往覆溺,青州运同孟周衍捐俸倡首,……人皆感之,遂呼孟公桥。”后来人们又在孟公桥的东南立有石碑一座,记载孟周衍的“仁风惠政”。
巧合的是,30年后,孟周衍的儿子孟淦来到天津(后来也在天津任盐官),亲眼见到父亲捐俸建造的这一浮桥和天津人为孟周衍竖立的石碑,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颇有感慨,特作《孟公桥》诗一首。诗中说:“试问此桥创谁氏,津门父老群夸称,夸说此桥非从古,太谷孟公所落成。”孟淦将在天津的所见所闻反馈给在家乡养老的孟周衍,孟周衍“闻之笑不应,扶筇极目临烟浦”。他对天津百姓没有忘记他做的这件善事感到无限欣慰。
有人考证,孟公桥是海河最早的桥。此桥在清中后期对于沟通海河两岸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治年间天津诗人华鼎元在《津门征迹诗》中记曰:“晚风怒涌海门潮,千万声中杂市嚣。两岸行人如蚁聚,轻舟缓渡孟公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海关道及奥、意两租界领事署、电车公司共同出资,在这里建造一座铁桥,即金汤桥,从此才取代了这座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孟公桥。
凤楼书社在海河以东距孟公桥不远处,创办人是天津著名文人杨一昆。
杨一昆,字二愚,号无怪。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此人知识广博,经史子集之书无所不读,对诸子研究尤深。凡所著述,训诂义理并重,不偏袒宋儒,对朱熹多所批评。亦尤擅长制艺,但屡考进士却未中。著有《说诗求似》、《二愚文稿》、《左传类编》、《四书教子尊经求通录》、《尚书眉》、《十斛麦》等。《津门诗钞》说他“天才警敏,学自成家,时文法尤西堂,诗法徐天池,书法王孟津,人多怪之,因自号无怪”。其所作《天津论》、《皇会论》诙谐流畅,雅俗共赏,尤为津人所乐道。
杨一昆本住在旧城东门里。在他生活的清乾隆时期,今海河东路一带还是盐包累累如山、一望无际的盐坨地。“盐坨”是露天堆积存储食盐的地方。盐坨一带在当时既荒凉又落后。散居在这里的人都是些盐工和劳苦百姓,这些人别说是读书,就连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面对于此,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杨一昆毅然来到河东盐坨,凭着自己一腔热情和慈悲心肠,用自己有限钱财,在这里创办起凤楼书社,专门招收盐工子弟和贫穷无着的人来书社读书,培养出许多年青人,对城东盐坨一带文化之兴盛,影响极大。
就在杨一昆建起凤楼书社的同一时间,盐坨临近大口的地方已建有三取书院,这是天津最早的书院,但该书院同清代多数书院一样,以考课为主,是科举的预备场所。而凤楼书社则是绩予授徒,以慈善为本,不分贫富贵贱,旨在传播文化。这对于博览四部、满腹经纶的杨一昆来说,似乎降低了身份,但他不这么认为。他甘于“敝裘冷案”一干就是十年。对此,《天津县新志》说:“盐坨滨河朴陋,其人民逐末食力,不习诗书,一昆假馆其地十年,门徒日盛,遂使弦歌比户,由野而文,人谓一昆为盐坨开山之人焉。”这种评价今天看来有轻视劳动者的倾向,不过从中也可看出杨一昆矢志于贫民教育的苦心、悲天悯人的善心。
孟公桥又称盐关桥、东浮桥。民国初年编纂的《天津县新志》记载:“孟公桥在东门外,即盐关浮桥。其地先以渡船往来,时有覆溺之虞。雍正八年(1730年),青州运同孟周衍造此,居民德之,故名。今易铁桥,名金汤桥。”
原来今天金汤桥的那个地方在清朝初年本没有桥,两岸民众往来只能靠渡船,这里河宽水急,时常发生翻船事故。山西太谷人、时任长芦盐官的孟周衍,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他在原渡口的基础上,带头捐俸并带动众商出资建桥,从而方便了百姓,杜绝翻船悲剧的发生。对孟周衍建桥的善心与德政,《长芦盐法志》称:“盐关浮桥在天津城东门外盐关口,初仅一小舟渡,海河水势湍疾,渡河往往覆溺,青州运同孟周衍捐俸倡首,……人皆感之,遂呼孟公桥。”后来人们又在孟公桥的东南立有石碑一座,记载孟周衍的“仁风惠政”。
巧合的是,30年后,孟周衍的儿子孟淦来到天津(后来也在天津任盐官),亲眼见到父亲捐俸建造的这一浮桥和天津人为孟周衍竖立的石碑,对父亲的所作所为颇有感慨,特作《孟公桥》诗一首。诗中说:“试问此桥创谁氏,津门父老群夸称,夸说此桥非从古,太谷孟公所落成。”孟淦将在天津的所见所闻反馈给在家乡养老的孟周衍,孟周衍“闻之笑不应,扶筇极目临烟浦”。他对天津百姓没有忘记他做的这件善事感到无限欣慰。
有人考证,孟公桥是海河最早的桥。此桥在清中后期对于沟通海河两岸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治年间天津诗人华鼎元在《津门征迹诗》中记曰:“晚风怒涌海门潮,千万声中杂市嚣。两岸行人如蚁聚,轻舟缓渡孟公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津海关道及奥、意两租界领事署、电车公司共同出资,在这里建造一座铁桥,即金汤桥,从此才取代了这座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孟公桥。
凤楼书社在海河以东距孟公桥不远处,创办人是天津著名文人杨一昆。
杨一昆,字二愚,号无怪。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此人知识广博,经史子集之书无所不读,对诸子研究尤深。凡所著述,训诂义理并重,不偏袒宋儒,对朱熹多所批评。亦尤擅长制艺,但屡考进士却未中。著有《说诗求似》、《二愚文稿》、《左传类编》、《四书教子尊经求通录》、《尚书眉》、《十斛麦》等。《津门诗钞》说他“天才警敏,学自成家,时文法尤西堂,诗法徐天池,书法王孟津,人多怪之,因自号无怪”。其所作《天津论》、《皇会论》诙谐流畅,雅俗共赏,尤为津人所乐道。
杨一昆本住在旧城东门里。在他生活的清乾隆时期,今海河东路一带还是盐包累累如山、一望无际的盐坨地。“盐坨”是露天堆积存储食盐的地方。盐坨一带在当时既荒凉又落后。散居在这里的人都是些盐工和劳苦百姓,这些人别说是读书,就连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面对于此,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杨一昆毅然来到河东盐坨,凭着自己一腔热情和慈悲心肠,用自己有限钱财,在这里创办起凤楼书社,专门招收盐工子弟和贫穷无着的人来书社读书,培养出许多年青人,对城东盐坨一带文化之兴盛,影响极大。
就在杨一昆建起凤楼书社的同一时间,盐坨临近大口的地方已建有三取书院,这是天津最早的书院,但该书院同清代多数书院一样,以考课为主,是科举的预备场所。而凤楼书社则是绩予授徒,以慈善为本,不分贫富贵贱,旨在传播文化。这对于博览四部、满腹经纶的杨一昆来说,似乎降低了身份,但他不这么认为。他甘于“敝裘冷案”一干就是十年。对此,《天津县新志》说:“盐坨滨河朴陋,其人民逐末食力,不习诗书,一昆假馆其地十年,门徒日盛,遂使弦歌比户,由野而文,人谓一昆为盐坨开山之人焉。”这种评价今天看来有轻视劳动者的倾向,不过从中也可看出杨一昆矢志于贫民教育的苦心、悲天悯人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