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九年义务教育小语教材将《预习》编入课例,使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尝试学习,自读自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改进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阅读教学;注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6-040-03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中就要注重预习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预习就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语文课的预习种类很多,有全册性、单元性和单篇性预习三种,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单篇性预习。
1 围绕导语和学习要求,领会预习提示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依据知识点的分布安排了训练重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又依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地分解重点,安排训练。教材是在单元之前用《导读》的形式表现的。因此笔者先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领会《导读》和《预习》的总分关系,这样才能有目的地施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围绕导语和学习要求,真正领会了预习提示,老师上起课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教会学生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预习兴趣
记笔记是较好的自读法。为此,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3 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培养预习能力
有了预习意识并不一定都能预习好,因为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尚待逐步形成。在实际中,笔者布置预习后,学生只是读读课文,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反而会形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这时,笔者恰到好处地“扶”一把,体现一个“导”字。
3.1 “读”是预习的第一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预习的课文,学生至少通读三遍。初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大意;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理清思路;三读课文,把握要点,在读不懂的地方打“?”。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关键句和精妙句,并不厌其烦地加以品读和品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读,如默读、小声朗读、大声朗读、加动作朗读等。另外,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也要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3.2 通过“画”在书上做出标记
只有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画出来,教师上课时才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课前,学生在课文自然段前标出序号(1,2,3);生字表里的每个生字及二类字都要注上拼音;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用“○”标出,二类字组成的词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用“…”标明,并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义,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比喻句用双圈(○∣○ )画,拟人句用点圈(○∣⊙)画,排比句用“…∣…”标,夸张句用“◎”画出,静态描写画“﹋﹋”,动态描写画“﹌﹌”,特点用“△”标明,并且反复朗读;遇上不理解之处打上“?”。
3.3 查找
学生初读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这时,笔者提醒学生,借用工具书,翻查弄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难句、疑惑问题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多义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碰到一些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历史名词、科学术语等不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查阅有关资料。一些历史体裁的课文或名著阅读课、古诗、词,则更应该提前布置学生查阅原著,了解其背景及梗概,以便更好地领会课文
3.4 给课文加批注
较多课文的“导语”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预习中,我要求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提出质疑,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
3.5 思考
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理解文章题目和内容的联系,思考课文结尾和开头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考预习题,了解课文思路(包括题目、段落层次)、中心思想(主题思想),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文章的优点,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起初,我根据学生思的方向,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示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不能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进而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随着预习的深入,鼓励学生扩大思的范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感受;也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达到自主求知。
3.6 比较
这是预习(自读)的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题材、人称、主题)、形式(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整个理解单元课文。
4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4.1 研读导语
初读课文“导语”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按“导语”提示自学;而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课文通读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思考课文的题目、题意,按全班统一的标记符号边读边标出各自然段的段号,圈点出字词,找出认识的生字和理解的词语。速读一遍全文后,能讲出课文大意或主要情节,而后整体感知。
4.2 细读课文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4.3 赏读课文
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5 根据课文重点和教材特点,相机布置预习提纲
5.1 根据课文重点,布置预习提纲
较多课文在“导语” 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笔者设计以下的预习提纲:①读。读《题西林壁》,可放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注意句末诗韵。②想。注重关键词“题、真面目、缘、此山”的理解,想想诗句意思,弄清大意。③议。同桌互议,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提出疑难,想象、领悟诗的意境。④诵。朗读,背诵。⑤写。默写。⑥用。回顾预习过程,并用这一过程学习第二首诗《游山西村》。
5.2 根据教材特点,布置预习提纲
教材中每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设计预习时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章的规律。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分别安排了三十二个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预习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预习并不等于教师把重点训练项目直接交给学生去理解,而是要促使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去读书,去思考,去寻找问题,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如《蟋蟀的住宅》重点训练要求“学习怎样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设计下列预习:①蟋蟀是怎样慎重选择住址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慎重”?②蟋蟀的住宅有何特点?③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布置预习时,善于围绕训练重点,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如《白鹅》一文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设计预习时,要求:找一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①为了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什么对比?②为了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用鸭的什么作对比?③通过对狗的什么动作描写来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6 要对预习结果及时反馈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明确在老师讲授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了解预习结果从三方面考虑:
(1)课内巡视;(2)课前查阅预习情况;(3)及时评价。
7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许多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和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会投入到科普读物的活动中去,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预习中我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同时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这样,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了障碍。
总之,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改进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形成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预习有效地启动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重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日后才有机会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记得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作为教师,努力抓好预习环节,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注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6-040-03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中就要注重预习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预习就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语文课的预习种类很多,有全册性、单元性和单篇性预习三种,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单篇性预习。
1 围绕导语和学习要求,领会预习提示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依据知识点的分布安排了训练重点,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又依据训练重点,循序渐进地分解重点,安排训练。教材是在单元之前用《导读》的形式表现的。因此笔者先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认真领会《导读》和《预习》的总分关系,这样才能有目的地施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围绕导语和学习要求,真正领会了预习提示,老师上起课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教会学生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预习兴趣
记笔记是较好的自读法。为此,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预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3 加强预习方法指导,培养预习能力
有了预习意识并不一定都能预习好,因为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尚待逐步形成。在实际中,笔者布置预习后,学生只是读读课文,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反而会形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这时,笔者恰到好处地“扶”一把,体现一个“导”字。
3.1 “读”是预习的第一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预习的课文,学生至少通读三遍。初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大意;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理清思路;三读课文,把握要点,在读不懂的地方打“?”。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关键句和精妙句,并不厌其烦地加以品读和品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读,如默读、小声朗读、大声朗读、加动作朗读等。另外,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也要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3.2 通过“画”在书上做出标记
只有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画出来,教师上课时才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课前,学生在课文自然段前标出序号(1,2,3);生字表里的每个生字及二类字都要注上拼音;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用“○”标出,二类字组成的词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用“…”标明,并认真思考,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义,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比喻句用双圈(○∣○ )画,拟人句用点圈(○∣⊙)画,排比句用“…∣…”标,夸张句用“◎”画出,静态描写画“﹋﹋”,动态描写画“﹌﹌”,特点用“△”标明,并且反复朗读;遇上不理解之处打上“?”。
3.3 查找
学生初读一篇文章,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这时,笔者提醒学生,借用工具书,翻查弄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难句、疑惑问题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多义词,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碰到一些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历史名词、科学术语等不了解的内容,可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查阅有关资料。一些历史体裁的课文或名著阅读课、古诗、词,则更应该提前布置学生查阅原著,了解其背景及梗概,以便更好地领会课文
3.4 给课文加批注
较多课文的“导语”中有这样的要求:“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如有感想就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因此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预习中,我要求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提出质疑,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
3.5 思考
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理解文章题目和内容的联系,思考课文结尾和开头的特点,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思考预习题,了解课文思路(包括题目、段落层次)、中心思想(主题思想),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文章的优点,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起初,我根据学生思的方向,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示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不能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进而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随着预习的深入,鼓励学生扩大思的范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感受;也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迁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达到自主求知。
3.6 比较
这是预习(自读)的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题材、人称、主题)、形式(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整个理解单元课文。
4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4.1 研读导语
初读课文“导语”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按“导语”提示自学;而教师要指导他们把课文通读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思考课文的题目、题意,按全班统一的标记符号边读边标出各自然段的段号,圈点出字词,找出认识的生字和理解的词语。速读一遍全文后,能讲出课文大意或主要情节,而后整体感知。
4.2 细读课文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4.3 赏读课文
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5 根据课文重点和教材特点,相机布置预习提纲
5.1 根据课文重点,布置预习提纲
较多课文在“导语” 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两首》,笔者设计以下的预习提纲:①读。读《题西林壁》,可放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注意句末诗韵。②想。注重关键词“题、真面目、缘、此山”的理解,想想诗句意思,弄清大意。③议。同桌互议,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提出疑难,想象、领悟诗的意境。④诵。朗读,背诵。⑤写。默写。⑥用。回顾预习过程,并用这一过程学习第二首诗《游山西村》。
5.2 根据教材特点,布置预习提纲
教材中每篇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设计预习时要注意体现不同体裁的教材特点,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各类文章的规律。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分别安排了三十二个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预习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预习并不等于教师把重点训练项目直接交给学生去理解,而是要促使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去读书,去思考,去寻找问题,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如《蟋蟀的住宅》重点训练要求“学习怎样观察以及观察的方法”。设计下列预习:①蟋蟀是怎样慎重选择住址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慎重”?②蟋蟀的住宅有何特点?③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布置预习时,善于围绕训练重点,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
如《白鹅》一文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是这篇课文的一个特点。设计预习时,要求:找一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①为了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什么对比?②为了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用鸭的什么作对比?③通过对狗的什么动作描写来彰显鹅的老爷派头?
6 要对预习结果及时反馈
美国著名专家H西蒙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兴趣”。教师要及时了解预习结果,对学生预习做出一定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明确在老师讲授时看书应特别注意的地方。我了解预习结果从三方面考虑:
(1)课内巡视;(2)课前查阅预习情况;(3)及时评价。
7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许多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和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能力,他们将会投入到科普读物的活动中去,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预习中我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铺垫,同时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这样,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了障碍。
总之,预习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改进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形成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气氛,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预习有效地启动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重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日后才有机会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记得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作为教师,努力抓好预习环节,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