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练习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各种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课。数学练习课上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的好坏,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如何在数学练习课教学中实施?
一、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
练习一般经过模仿、掌握、熟练和创造几个阶段,因此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练习设计要体现现代化,一定要由易到难。如果刚练习时,我们就直接练习高难度的题目,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由易到难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有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练习的设计还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尤其是在学段练习课时,要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為标准,题型可以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能,然后通过综合练习,积累知识,最终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学后,进行了以下有层次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设计。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积极举手说)
2. 你对分数基本性质是怎样理解的?(同桌互议)
3. 进行“我知道”抢答。
2/3=( )/27;12/36=3/( );4/5=12/( )=( )/25……
4.“我会用”填空并说理由。
5/9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8/24的分子减去9,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减( )。
5.进行“我能找到它”的思考。
有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先扩大2倍,再扩大3倍,把它的分母先扩大3倍,再扩大4倍,得3/8,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以上练习题的设计,第1、第2题是理解巩固分数基本性质;第3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第4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拓展性练习;第5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只是简单从四个层次进行练习,实际上,却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既注重学生对所学“双基”的理解掌握,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深化,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练习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倒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常会得出:“0的倒数是0”“7的倒数是7/1”“2/3和3/2是倒数”等错误认知。因此,面对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注重练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练习课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应收集学生的错题集,练习课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以“我是小医生”、辨析、问题会诊或形式多样的其它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明辨是非,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收集学生的错题集并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练习,能形成掌握和应用知识上“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景象。
三、练习设计要形式多样
学生注意力是很难持久的,尤其对单一的活动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可以采用填空、判断、选择、匹配、组合、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新鲜感,既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单一的习题是很容易失去新鲜感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课上起来才会是有滋有味的,才容易使我们的练习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对于15×12×25(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练习),我们可以将12变成16,成为“15×16×25”,还可以将25变成125,成为“15×16×125”,这只是比较简单的改头换面而已,还有很多类似的解决问题的题目,都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为一道新的练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原题与改动过的题有所对比,通过辨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
练习一般经过模仿、掌握、熟练和创造几个阶段,因此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练习设计要体现现代化,一定要由易到难。如果刚练习时,我们就直接练习高难度的题目,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由易到难的练习很容易让学生有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练习的设计还要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尤其是在学段练习课时,要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為标准,题型可以是基本的,单一的,带有模仿性的,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能,然后通过综合练习,积累知识,最终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完成《分数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学后,进行了以下有层次性和拓展性的练习题设计。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积极举手说)
2. 你对分数基本性质是怎样理解的?(同桌互议)
3. 进行“我知道”抢答。
2/3=( )/27;12/36=3/( );4/5=12/( )=( )/25……
4.“我会用”填空并说理由。
5/9的分子加上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8/24的分子减去9,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减( )。
5.进行“我能找到它”的思考。
有一个分数,把它的分子先扩大2倍,再扩大3倍,把它的分母先扩大3倍,再扩大4倍,得3/8,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以上练习题的设计,第1、第2题是理解巩固分数基本性质;第3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第4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拓展性练习;第5题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只是简单从四个层次进行练习,实际上,却体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既注重学生对所学“双基”的理解掌握,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展深化,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练习设计要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例如,在《倒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学生常会得出:“0的倒数是0”“7的倒数是7/1”“2/3和3/2是倒数”等错误认知。因此,面对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上出现的种种错误,注重练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提高练习课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应收集学生的错题集,练习课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以“我是小医生”、辨析、问题会诊或形式多样的其它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明辨是非,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收集学生的错题集并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练习,能形成掌握和应用知识上“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景象。
三、练习设计要形式多样
学生注意力是很难持久的,尤其对单一的活动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可以采用填空、判断、选择、匹配、组合、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新鲜感,既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单一的习题是很容易失去新鲜感的,所以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课上起来才会是有滋有味的,才容易使我们的练习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对于15×12×25(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练习),我们可以将12变成16,成为“15×16×25”,还可以将25变成125,成为“15×16×125”,这只是比较简单的改头换面而已,还有很多类似的解决问题的题目,都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成为一道新的练习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原题与改动过的题有所对比,通过辨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