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效果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的数学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诱发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探究,还能把学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保持主动参与状态,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实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导入 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占据重要位置,应当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是师生交流的开端,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教学导入阶段,优秀的导入能打开师生交流的桥梁,迅速打开新课内容,并做好新课学习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教师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一、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在其发展的历史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的存在给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很多数学家奋斗成名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讲往往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嘗试着利用数学史,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名人轶事,引起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就给学生讲了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给班级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1+2+3+……+100=?听到这个题目以后,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在下面从1到100的慢慢加了起来,然而高斯在这个时候却出人意料的报出了答案——5050,这下不仅让高斯的小同学们感到惊奇不已,就连高斯的老师也大吃了一惊,那么,你们知道高斯是怎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算出答案的吗?就这样,“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课题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利地引了出来。
二、旧知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导入方法,将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与新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将新知识融入旧知识中,营造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这是一种简单却又高效的导入方法,但是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据以往教学经验发现,这种导入方法适用于定理、公式这种概念性知识。
例如,在讲解“幂函数”时,教师可以旧知识进行导入:“我们之前学过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那么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的呢?”在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答案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之前从图象上观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与特殊点等内容,来说明不同函数的不同性质,同样,我们今天依旧从这几个方面研究幂函数的性质,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种旧知导入法,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进行有机结合,将教学问题系统化,进而解决一系列同类型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同类型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三、疑问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思考的前提。对某些知识“故布疑云”,利用问题悬念提升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思维瞬间活跃起来,进而形成一种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不断开展学习,是课堂导入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懂得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善于在关键处点拨,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
例如,讲解“椭圆”知识时,当教师步入教室,就先向学生展示手中的长绳与图钉,并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今天,我们就利用一根长绳与两个图钉学数学。学生心中好奇不已:长绳与图钉怎么能学数学?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被吊起来了,进而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教师把图钉钉在黑板上,并固定绳子长度,然后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椭圆,然后带领学生利用教具画椭圆,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对椭圆性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1、F2 (图钉)的距离相等的动点P的轨迹——有了一个直观了解,这样就在课堂导入中,巧妙融入了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学生好奇心与注意力不断被点燃,且学生动手实践中,对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这样就更有利于巩固学生记忆效果。
四、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肢体语言、图像、音频影像等手段,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新课学习的课堂导入方法。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接触过的图形面积大多是在二维的平面中,但是研究空间几何体,不仅需要研究这些物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视图,还需研究表面积与体积。现实生活世界是三维空间,对于生活中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师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由几何体表明图形的特殊性,总结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化归思想,将三维图形转化成二维图形进行计算,通过情景导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回想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锥等几何体的展开图形,进一步得出:“由多个平面组成的空间几何体,其表面积就是各个图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这一结论。
结语: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种导入方法,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则可以将多种导入方式进行结合。设计合理的情境,做适时的引导,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材,以数学问题的本质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泽菁.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6):40-40.
[2] 樊扬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3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导入 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占据重要位置,应当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新课导入是师生交流的开端,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教学导入阶段,优秀的导入能打开师生交流的桥梁,迅速打开新课内容,并做好新课学习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教师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一、数学史导入法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在其发展的历史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的存在给数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很多数学家奋斗成名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讲往往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嘗试着利用数学史,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名人轶事,引起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就给学生讲了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给班级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1+2+3+……+100=?听到这个题目以后,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在下面从1到100的慢慢加了起来,然而高斯在这个时候却出人意料的报出了答案——5050,这下不仅让高斯的小同学们感到惊奇不已,就连高斯的老师也大吃了一惊,那么,你们知道高斯是怎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算出答案的吗?就这样,“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课题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顺利地引了出来。
二、旧知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导入方法,将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与新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将新知识融入旧知识中,营造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这是一种简单却又高效的导入方法,但是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据以往教学经验发现,这种导入方法适用于定理、公式这种概念性知识。
例如,在讲解“幂函数”时,教师可以旧知识进行导入:“我们之前学过指数函数以及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那么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的呢?”在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答案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之前从图象上观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与特殊点等内容,来说明不同函数的不同性质,同样,我们今天依旧从这几个方面研究幂函数的性质,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种旧知导入法,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教学内容,并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进行有机结合,将教学问题系统化,进而解决一系列同类型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同类型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三、疑问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思考的前提。对某些知识“故布疑云”,利用问题悬念提升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思维瞬间活跃起来,进而形成一种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不断开展学习,是课堂导入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懂得设问的方法与技巧,善于在关键处点拨,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
例如,讲解“椭圆”知识时,当教师步入教室,就先向学生展示手中的长绳与图钉,并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今天,我们就利用一根长绳与两个图钉学数学。学生心中好奇不已:长绳与图钉怎么能学数学?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就被吊起来了,进而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教师把图钉钉在黑板上,并固定绳子长度,然后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椭圆,然后带领学生利用教具画椭圆,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对椭圆性质——平面内到两个定点 F1、F2 (图钉)的距离相等的动点P的轨迹——有了一个直观了解,这样就在课堂导入中,巧妙融入了教学内容。通过设置问题,学生好奇心与注意力不断被点燃,且学生动手实践中,对数学知识有了进一步深入理解,这样就更有利于巩固学生记忆效果。
四、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运用肢体语言、图像、音频影像等手段,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新课学习的课堂导入方法。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接触过的图形面积大多是在二维的平面中,但是研究空间几何体,不仅需要研究这些物体的结构特征以及视图,还需研究表面积与体积。现实生活世界是三维空间,对于生活中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教师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由几何体表明图形的特殊性,总结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化归思想,将三维图形转化成二维图形进行计算,通过情景导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回想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锥等几何体的展开图形,进一步得出:“由多个平面组成的空间几何体,其表面积就是各个图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展开图的面积”这一结论。
结语: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种导入方法,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则可以将多种导入方式进行结合。设计合理的情境,做适时的引导,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材,以数学问题的本质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泽菁.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16):40-40.
[2] 樊扬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