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下,老师必须认识到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高中通用技术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通用技术学科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优化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怎样打造高中通用技术的有效课堂,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时更重视操作学习和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学通用技术时必须重视技术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用技术教学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若是老师对新课标不够重视,便很难保证教学到位,很容易将培养学生技术方面的素养的通用技术课上成劳动实践课,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必须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思想,应用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呈线性逻辑结构的系列的知识点,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各模块教学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综合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资源这四个要素,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形式。比如“流程与设计”单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条件确定学时数,每一学时的大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演示的试验有哪些,学生应做的试验和设计有哪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给他们哪些方面的引导,建议学生阅读的资料和建议利用的制作资源有哪些,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有哪些等等。又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将整个模块分成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等三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小主题,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来进行。
为了完成模块内容中的某一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异。倡导教师根据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特点,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可以采用讲解、展现、演示等方法,对于程序性知识,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讨论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三、适当布置实践类的设计作业
通用技术的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各种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布置实践类的设计作业。因为学生的能力和时间有限,任务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例如,《结构与稳定性》的教学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台风之后的图片,用一段话引出结构和稳定性。第二环节:开始新课讲授。首先,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样在台风的破坏下,为什么有一些树、房子或广告牌等被刮倒,而其它的却稳如泰山,一点都不受台风影响呢?通過这个问题,导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然后,展示两辆货车运货的图片,提问:为什么他们这么倾斜还没翻倒?怎么样的结构才是稳定的?怎么样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出结构稳定的条件: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支撑面内。接下来,再用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怎么去判断一个结构的稳定性如何?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又有哪些?怎么才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这些问题,引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三环节:布置实践设计作业。取两个矿泉水瓶A和B,A瓶中放满水,B瓶中放等重的泥土。将A和B都放置于桌面,把一根筷子平放,水平用力推A和B。问题1:A和B哪个先倒下?为什么?问题2:从这个试验你可以得出与稳定性有关的哪个因素?结论1: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相对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相对越差。问题3: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中的案例,来印证这一结论?问题4:既然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那为什么人直立站着时候是稳定的,而蹲下身体往后倾又会翻倒呢?结论: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结论成立是有条件的,要看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底面范围内就是稳定的,反之就会不稳定。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研究,确保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由此来调动起学生与教师进行学习行为互动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体验去感受通用技术带给他们的改变,提高他们对于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钧烽.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3.
[2] 杨荣良.新高考,新制度,新措施——谈新高考方案下通用技术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技术,2017(2).
【关键词】 高中通用技术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通用技术学科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背景下,优化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怎样打造高中通用技术的有效课堂,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看法。
一、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时更重视操作学习和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学通用技术时必须重视技术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让学生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用技术教学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和情感态度的发展。在通用技术教学中,若是老师对新课标不够重视,便很难保证教学到位,很容易将培养学生技术方面的素养的通用技术课上成劳动实践课,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必须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思想,应用符合课程需要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二、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呈线性逻辑结构的系列的知识点,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各模块教学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综合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资源这四个要素,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形式。比如“流程与设计”单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条件确定学时数,每一学时的大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演示的试验有哪些,学生应做的试验和设计有哪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给他们哪些方面的引导,建议学生阅读的资料和建议利用的制作资源有哪些,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有哪些等等。又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将整个模块分成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等三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小主题,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来进行。
为了完成模块内容中的某一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异。倡导教师根据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特点,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可以采用讲解、展现、演示等方法,对于程序性知识,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讨论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三、适当布置实践类的设计作业
通用技术的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各种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布置实践类的设计作业。因为学生的能力和时间有限,任务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例如,《结构与稳定性》的教学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台风之后的图片,用一段话引出结构和稳定性。第二环节:开始新课讲授。首先,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样在台风的破坏下,为什么有一些树、房子或广告牌等被刮倒,而其它的却稳如泰山,一点都不受台风影响呢?通過这个问题,导出结构稳定性的概念。然后,展示两辆货车运货的图片,提问:为什么他们这么倾斜还没翻倒?怎么样的结构才是稳定的?怎么样的结构是不稳定的?经过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出结构稳定的条件: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支撑面内。接下来,再用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怎么去判断一个结构的稳定性如何?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又有哪些?怎么才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这些问题,引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第三环节:布置实践设计作业。取两个矿泉水瓶A和B,A瓶中放满水,B瓶中放等重的泥土。将A和B都放置于桌面,把一根筷子平放,水平用力推A和B。问题1:A和B哪个先倒下?为什么?问题2:从这个试验你可以得出与稳定性有关的哪个因素?结论1: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相对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相对越差。问题3:同学们能否举出生活中的案例,来印证这一结论?问题4:既然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那为什么人直立站着时候是稳定的,而蹲下身体往后倾又会翻倒呢?结论:结构重心的位置高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结论成立是有条件的,要看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底面范围内就是稳定的,反之就会不稳定。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需求研究,确保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由此来调动起学生与教师进行学习行为互动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体验去感受通用技术带给他们的改变,提高他们对于通用技术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钧烽.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3.
[2] 杨荣良.新高考,新制度,新措施——谈新高考方案下通用技术教学策略[J].浙江教育技术,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