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作为促进学生体能提高、树立学生终生锻炼意识的主阵地,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其中,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面对智力障碍儿童,不仅有助于其参与团体活动、主动与人沟通,更将对其身心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基于此,笔者以探析智障儿童的特点及对其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必要性,浅析面对智障儿童应如何开展体育游戏,在促进其心理、智力、認知发展的情况下,使其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与人主动沟通。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促进 智障儿童 主动沟通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在成长期间(即18岁前)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的儿童。智障儿童因反应能力、语言表达水平、身体协调性欠佳,在体育教学中也多表现出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少与人沟通,多处于自己的一隅之地中。作为运动学科,体育教学具有较强互动性,巧妙运用体育游戏,使智障儿童能够融入到集体中来,不仅有助于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更对于其情绪、身体和认知起到积极作用。
一、智障儿童的特点及对其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因存在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具有表达、行为、交往能力水平低下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对活动认知的表现迟钝,感知信息能力有限;因较易情绪紧张,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情绪起伏波动剧烈,有时候会明显的不合群,具有性格孤僻的特点;因身体发育问题,其协调能力不佳,对动作控制方面远逊与常人。智障儿童在校园生活中也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难以与其他同学正常的沟通、交流,有时候因其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反应剧烈会对课堂授课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不仅使教师的正常授课受到影响,也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长此以往,就导致其在校园生活中比较孤僻、难以融入集体。当下校园的教育活动中,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关注及关心持续上升,如何为其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融入班级,在建立其规则意识的同时,使其兼具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促进智障儿童教育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使其能够快速融入班集体生活的重要步骤。
鉴于此,考虑到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其在学校生活中的现状问题。促进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针对性,使特殊儿童在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因其感受到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以使其建立一定的竞合观念、集体观念、协作观念,从而使智障儿童能够积极地融入校园生活,交到新的朋友。
二、以体育游戏促进智障儿童主动沟通的策略
所谓游戏教学,是指“为促进人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基本动作的形成,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及社会适应性,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美的感受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的热情。在巧妙设置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智障儿童的特点,保证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要使规则尽量的通俗易懂,以便于智障儿童的参与:
2.1 体育游戏应具有一定的运动性,提升智障儿童的身体协调性
因智障儿童身体发育问题,导致其行为与普通儿童具有较大差异,其身体素质水平低下,严重者还伴有一定的行为缺陷,这对其自身日常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针对于智障儿童的这一特点,就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开展中进行一定的精心设计。例如:可进行“带球跑”活动,让同学们以移动拍球的形式“带球跑”,然后绕过障碍物将球传给下一位同学。在融洽的体育游戏中,不仅使智障儿童融入集体,更将促进其在走、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中,得到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2.2 体育游戏应注重情绪调节作用,使智障儿童在活动中放松身心
在校园生活中,智障儿童的不适还源于对外界环境的戒备。在进行体育游戏中,教师要通过游戏设置,使智障学生感到放松。例如:当大家一起参与“数字喊跑”中,可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来喊加油,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心。教师还应多指导其动作规范,在促进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对其施以规则变通,使智障儿童能够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加强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2.3 设置情境教学,促使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
为了激发智障儿童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师还可进行情境教学设置,以其较易理解的方式,促进生生互动。例如:开展“快来救救我”游戏教学,让同学们扮演消防员和被困群众,消防员掷到指定位置模拟救援绳,群众要以蹲踞式跳远的方式拿到救援绳,然后双方在制定时间内以跑步的形式撤退到安全区。在游戏的参与中,可使智障儿童与同学们自由结组,为了在小组游戏中获得好成绩,智障儿童也会与伙伴展开积极练习、相互交流,在思考和运动中对其智力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
2.4 施以规则教学,建立智障儿童的秩序感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还可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学,使智障儿童能够具有一定的秩序感,进行自我行为的约束,提升其自律能力。例如:进行“点石游戏”,让同学们在追逐跑中,获胜者进行“点石”,被点石者要维持15秒的不动不摇才能获得赶到同伴的救援,被“解控”。开展规则游戏,使智障学生具有与同学亲密接触的机会,其将会在体育游戏中与同学主动沟通,并得到行为能力和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总之,通过巧妙地体育游戏设置,在促进智障儿童进行主动沟通的过程中,也更有助于改善其情绪,使智障儿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主动性。在其智力水平有效提升的过程中,其更愿意与教师、同学们主动交流,在促进智障儿童能够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的同时,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代伟.浅析体育游戏在智障儿童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论坛,2015(316):20.
[2] 邓芳,骆意,何爱.智障儿童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菏泽学院学报,2011(33):13.
[3] 于明岩,项前,李晓玲.体育游戏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6.
桂林市全州特殊教育学校 541500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促进 智障儿童 主动沟通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在成长期间(即18岁前)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的儿童。智障儿童因反应能力、语言表达水平、身体协调性欠佳,在体育教学中也多表现出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少与人沟通,多处于自己的一隅之地中。作为运动学科,体育教学具有较强互动性,巧妙运用体育游戏,使智障儿童能够融入到集体中来,不仅有助于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更对于其情绪、身体和认知起到积极作用。
一、智障儿童的特点及对其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因存在智力缺陷,智障儿童具有表达、行为、交往能力水平低下问题。其主要特点包括对活动认知的表现迟钝,感知信息能力有限;因较易情绪紧张,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情绪起伏波动剧烈,有时候会明显的不合群,具有性格孤僻的特点;因身体发育问题,其协调能力不佳,对动作控制方面远逊与常人。智障儿童在校园生活中也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难以与其他同学正常的沟通、交流,有时候因其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反应剧烈会对课堂授课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不仅使教师的正常授课受到影响,也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长此以往,就导致其在校园生活中比较孤僻、难以融入集体。当下校园的教育活动中,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关注及关心持续上升,如何为其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融入班级,在建立其规则意识的同时,使其兼具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促进智障儿童教育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使其能够快速融入班集体生活的重要步骤。
鉴于此,考虑到智障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其在学校生活中的现状问题。促进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的针对性,使特殊儿童在掌握运动技能、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因其感受到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以使其建立一定的竞合观念、集体观念、协作观念,从而使智障儿童能够积极地融入校园生活,交到新的朋友。
二、以体育游戏促进智障儿童主动沟通的策略
所谓游戏教学,是指“为促进人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基本动作的形成,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及社会适应性,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和美的感受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体育游戏,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的热情。在巧妙设置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智障儿童的特点,保证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要使规则尽量的通俗易懂,以便于智障儿童的参与:
2.1 体育游戏应具有一定的运动性,提升智障儿童的身体协调性
因智障儿童身体发育问题,导致其行为与普通儿童具有较大差异,其身体素质水平低下,严重者还伴有一定的行为缺陷,这对其自身日常活动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针对于智障儿童的这一特点,就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游戏开展中进行一定的精心设计。例如:可进行“带球跑”活动,让同学们以移动拍球的形式“带球跑”,然后绕过障碍物将球传给下一位同学。在融洽的体育游戏中,不仅使智障儿童融入集体,更将促进其在走、跑、跳、投等基本的技能中,得到身体协调性的锻炼。
2.2 体育游戏应注重情绪调节作用,使智障儿童在活动中放松身心
在校园生活中,智障儿童的不适还源于对外界环境的戒备。在进行体育游戏中,教师要通过游戏设置,使智障学生感到放松。例如:当大家一起参与“数字喊跑”中,可发动全班同学一起来喊加油,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心。教师还应多指导其动作规范,在促进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对其施以规则变通,使智障儿童能够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加强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2.3 设置情境教学,促使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
为了激发智障儿童参与课堂的热情,教师还可进行情境教学设置,以其较易理解的方式,促进生生互动。例如:开展“快来救救我”游戏教学,让同学们扮演消防员和被困群众,消防员掷到指定位置模拟救援绳,群众要以蹲踞式跳远的方式拿到救援绳,然后双方在制定时间内以跑步的形式撤退到安全区。在游戏的参与中,可使智障儿童与同学们自由结组,为了在小组游戏中获得好成绩,智障儿童也会与伙伴展开积极练习、相互交流,在思考和运动中对其智力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
2.4 施以规则教学,建立智障儿童的秩序感
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还可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学,使智障儿童能够具有一定的秩序感,进行自我行为的约束,提升其自律能力。例如:进行“点石游戏”,让同学们在追逐跑中,获胜者进行“点石”,被点石者要维持15秒的不动不摇才能获得赶到同伴的救援,被“解控”。开展规则游戏,使智障学生具有与同学亲密接触的机会,其将会在体育游戏中与同学主动沟通,并得到行为能力和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总之,通过巧妙地体育游戏设置,在促进智障儿童进行主动沟通的过程中,也更有助于改善其情绪,使智障儿童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主动性。在其智力水平有效提升的过程中,其更愿意与教师、同学们主动交流,在促进智障儿童能够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的同时,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代伟.浅析体育游戏在智障儿童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论坛,2015(316):20.
[2] 邓芳,骆意,何爱.智障儿童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菏泽学院学报,2011(33):13.
[3] 于明岩,项前,李晓玲.体育游戏特点及在教学中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6.
桂林市全州特殊教育学校 5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