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进攻大理,在今宁蒗县境内用革囊横渡天堑金沙江。“元跨革囊”,促进了忽必烈平大理国和元代的统一,同时也促进了丽江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表现为:一是丽江纳西族结束了长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二是统一后的纳西族首领得到了中央政权的任命,土司世袭制由此开始。
关 键 词:忽必烈 革囊渡江 金沙江 纳西族
一、忽必烈自丽江革囊渡江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制的蒙古汗国。1234年,蒙古灭金国之后,灭南宋之事就被提到了日程上来。蒙古贵族采取先征服西南诸番,而后形成南北夹攻南宋的战略。为此,他们先征服大理。 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列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直指云南。中路由忽必列亲自率领,南下过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丽江东部,再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列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用做渡江之用(地点在现在的长江第一湾),渡江后入丽江,大败大理守军。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处。
“元跨革囊”是云南丽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丽江地区是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现在,云南丽江地区境内尚存众多与丽江“元跨革囊”事件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在丽江奉科和宝山都有革囊渡江的遗址,“太子关”名也由此而来,直到现在还流传着许多当年的故事。在丽江古城里和丽江郊区还有很多地名,是因为元军修整时驻扎过而得名,如“阿溢灿。”丽江县太安乡还有“蒙古哨。”
二、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历史意义
闻名遐迩的丽江古乐中的“白沙细乐”传说也与忽必烈革囊渡江有关。麦良和忽必烈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民間相传,忽必烈离开丽江南征大理时,以一个宫廷乐队作为“别时谢礼”,赠送给麦良,此即相传至今的纳西古乐组成部分“白沙细乐”,因此又译为“别时谢礼”。纳西族著名民间歌手和锡典(“白沙细乐”传人)曾撰文说,他13岁时跟伯父学习演奏“别时谢礼”时,老人对他讲,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革囊渡江”到丽江,离别时,忽必烈将随军宫廷乐工的一半赠送给了麦良作为谢礼,“白沙细乐”第一乐章名“一封书”,即是表达离别谢意的乐曲。清乾隆八年(1743年)撰修的《丽江府志略》中的“风俗卷”中写道:“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相传为元人遗音。”另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撰修的《丽江府志略》记载:“先是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绵悱恻,哀伤动人。其发引也, 亦以乐送之。 ”音乐史家何昌林教授则认为:“公元1253年忽必烈在丽江白沙宫将‘细乐’(后称‘白沙细乐’)的乐器与乐师赠给土司阿宗阿良一事虽出于民间传说,正史并未记载,但丽江今存南宋末年所制的火不思(色古笃)3架及留传着一种特殊乐器毛笔形‘细管’(波波),却证明这种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因为除了丽江外,云南别的地方没有火不思这种乐器。”由此分析,“白沙细乐”很有可能是一种融合了蒙古音乐和纳西音乐的乐种。
“革囊渡江”是云南和丽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忽必烈进入纳西族地区后,对当地部落首领先后授以“茶罕章管民官”、“茶罕章宣慰司”等官职,这是丽江土司土官制度的雏形。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廷设置了“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丽江”这个地名从此产生,次年改置“丽江军民宣抚司”,并正式将丽江纳入了云南行省的行政区辖,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宣抚司这个职务都由麦良的子孙承袭,纳西“尤”(叶)氏族首领麦良家族成为一统“纳西古王国”的土官,基本统一了“酋寨星列”的纳西地区各部落。麦良家族后裔在明代成为在滇川藏赫赫有名的“木氏土司”。
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过丽江,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除了上述的“白沙细乐”外,还有一些地名,相传也与蒙古语有关。比如今丽江古城的密士巷,在纳西语中称为“阿溢灿”。相传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过丽江时,曾有军队驻扎此地,纳西语称蒙古军队为“阿溢”,“灿”意为“村子”,“阿溢灿”即意为蒙古军队住过的村子。在古城大石桥的东北面,原来有一个小草坪,纳西语称其为“阿溢闹歹”,意为蒙古人练兵的地方。“闹”是形容蒙古军人操练时那种舞刀弄棒、喊杀连天的样子,“歹”指场地。
革囊渡江大大促进了丽江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丽江纳西族结束了长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实现了全民族的统一;二是统一后的纳西族首领得到了中央政权的任命,土司世袭制由此开始。
参考文献
[1] 杨福全.《“元跨革囊” 渡口考察记》 《云南日报》 2010.5.7
关 键 词:忽必烈 革囊渡江 金沙江 纳西族
一、忽必烈自丽江革囊渡江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大漠南北,建立了军事奴隶制的蒙古汗国。1234年,蒙古灭金国之后,灭南宋之事就被提到了日程上来。蒙古贵族采取先征服西南诸番,而后形成南北夹攻南宋的战略。为此,他们先征服大理。 1253年,蒙古汗蒙哥派其弟忽必列率领10万大军,分兵三路,直指云南。中路由忽必列亲自率领,南下过大渡河,西向金沙江,入丽江东部,再南攻大理。是年9月,忽必列率军到达金沙江西岸,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塞其肛门,“令革囊以济”,用做渡江之用(地点在现在的长江第一湾),渡江后入丽江,大败大理守军。这就是昆明大观楼长联里“元跨革囊”典故的出处。
“元跨革囊”是云南丽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丽江地区是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现在,云南丽江地区境内尚存众多与丽江“元跨革囊”事件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在丽江奉科和宝山都有革囊渡江的遗址,“太子关”名也由此而来,直到现在还流传着许多当年的故事。在丽江古城里和丽江郊区还有很多地名,是因为元军修整时驻扎过而得名,如“阿溢灿。”丽江县太安乡还有“蒙古哨。”
二、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历史意义
闻名遐迩的丽江古乐中的“白沙细乐”传说也与忽必烈革囊渡江有关。麦良和忽必烈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民間相传,忽必烈离开丽江南征大理时,以一个宫廷乐队作为“别时谢礼”,赠送给麦良,此即相传至今的纳西古乐组成部分“白沙细乐”,因此又译为“别时谢礼”。纳西族著名民间歌手和锡典(“白沙细乐”传人)曾撰文说,他13岁时跟伯父学习演奏“别时谢礼”时,老人对他讲,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时“革囊渡江”到丽江,离别时,忽必烈将随军宫廷乐工的一半赠送给了麦良作为谢礼,“白沙细乐”第一乐章名“一封书”,即是表达离别谢意的乐曲。清乾隆八年(1743年)撰修的《丽江府志略》中的“风俗卷”中写道:“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相传为元人遗音。”另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撰修的《丽江府志略》记载:“先是元太弟革囊渡江,其音乐相传有胡琴、筝、笛诸器,其调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请乐工奏曲灵侧,名曰细乐。缠绵悱恻,哀伤动人。其发引也, 亦以乐送之。 ”音乐史家何昌林教授则认为:“公元1253年忽必烈在丽江白沙宫将‘细乐’(后称‘白沙细乐’)的乐器与乐师赠给土司阿宗阿良一事虽出于民间传说,正史并未记载,但丽江今存南宋末年所制的火不思(色古笃)3架及留传着一种特殊乐器毛笔形‘细管’(波波),却证明这种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因为除了丽江外,云南别的地方没有火不思这种乐器。”由此分析,“白沙细乐”很有可能是一种融合了蒙古音乐和纳西音乐的乐种。
“革囊渡江”是云南和丽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忽必烈进入纳西族地区后,对当地部落首领先后授以“茶罕章管民官”、“茶罕章宣慰司”等官职,这是丽江土司土官制度的雏形。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廷设置了“丽江路军民总管府”,“丽江”这个地名从此产生,次年改置“丽江军民宣抚司”,并正式将丽江纳入了云南行省的行政区辖,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宣抚司这个职务都由麦良的子孙承袭,纳西“尤”(叶)氏族首领麦良家族成为一统“纳西古王国”的土官,基本统一了“酋寨星列”的纳西地区各部落。麦良家族后裔在明代成为在滇川藏赫赫有名的“木氏土司”。
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过丽江,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除了上述的“白沙细乐”外,还有一些地名,相传也与蒙古语有关。比如今丽江古城的密士巷,在纳西语中称为“阿溢灿”。相传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过丽江时,曾有军队驻扎此地,纳西语称蒙古军队为“阿溢”,“灿”意为“村子”,“阿溢灿”即意为蒙古军队住过的村子。在古城大石桥的东北面,原来有一个小草坪,纳西语称其为“阿溢闹歹”,意为蒙古人练兵的地方。“闹”是形容蒙古军人操练时那种舞刀弄棒、喊杀连天的样子,“歹”指场地。
革囊渡江大大促进了丽江纳西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丽江纳西族结束了长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实现了全民族的统一;二是统一后的纳西族首领得到了中央政权的任命,土司世袭制由此开始。
参考文献
[1] 杨福全.《“元跨革囊” 渡口考察记》 《云南日报》 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