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新课程生物教材一个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简明直观。在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插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为教学服务,指导学生改变传统被动的学习态度,自主积极地学习。以下是我结合生物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討。
一、运用插图化抽象为直观
一幅插图蕴藏和浓缩大量的信息,图中所包括的内容知识点囊括了文字的叙述,它能形象、直观、生动、简明、概括表达一些生物学知识。这些直观性强、视觉效果好、蕴含的知识信息量大的插图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大脑皮层,唤醒中枢神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形成极强的知识理解识记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图和自主学习能力,加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幅彩色插图:“假如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瑰丽无比的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这种宏伟的场面,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生物圈中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伟大,更会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保护地球的热情,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直观的插图就把介绍性的语言过程转变直观的图片,给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让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二、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新教材,插图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必要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一般都带有文字标注,学生在看图时,需要将这些文字标注和相关的图像细节链接起来,找出它们的本质联系,通过对插图的认识、理解、学习,图文结合,逐渐培养认识、分析、归纳、总结和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如:在讲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时,结合教材插图,可以了解到原始生命分别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从插图中看到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又分别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通过这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避开纷繁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浓缩亿万年的进化时间,概括出生物进化的根本特征,在短时间内认识生物进化规律,形成生物知识综合认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通过识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插图教学中,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插图的含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插图时,可以采用老师指图设问,学生先进行讨论,再表达自己看图的所得,思路清晰、有条理,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技能训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加深了学生对插图的理解。图像分析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插图中的真正含义,体现思维的逻辑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图文信息转变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理论知识。
四、通过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难理解、不易识记的易混淆知识插图,如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物质变化,学生常常反映课堂上能够听懂,但过后容易混淆。血液循环过程的物质的变化混乱不清。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让学生对这些过程有更清楚的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动手绘制血液循环过程的物质的交换过程图,用不同的彩纸剪出不同的血管,用彩笔绘出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动态变化的模拟;通过比较分析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图,将有关核心知识点都表达在简图上,再进行重复识记。这样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也能训练学生迅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突破教学的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插图教学不仅能够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是教学语言的简化,用好课本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较好的注释和补充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和吃透教材,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运用插图化抽象为直观
一幅插图蕴藏和浓缩大量的信息,图中所包括的内容知识点囊括了文字的叙述,它能形象、直观、生动、简明、概括表达一些生物学知识。这些直观性强、视觉效果好、蕴含的知识信息量大的插图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大脑皮层,唤醒中枢神经,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形成极强的知识理解识记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图和自主学习能力,加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初中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幅彩色插图:“假如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瑰丽无比的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层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这种宏伟的场面,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生物圈中的勃勃生机和生命的伟大,更会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保护地球的热情,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直观的插图就把介绍性的语言过程转变直观的图片,给学生深刻的感性认识,让生物课堂充满乐趣。
二、借助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新教材,插图多、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必要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一般都带有文字标注,学生在看图时,需要将这些文字标注和相关的图像细节链接起来,找出它们的本质联系,通过对插图的认识、理解、学习,图文结合,逐渐培养认识、分析、归纳、总结和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如:在讲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时,结合教材插图,可以了解到原始生命分别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从插图中看到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又分别进化为鸟类和哺乳类。通过这幅插图,可以帮助学生避开纷繁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浓缩亿万年的进化时间,概括出生物进化的根本特征,在短时间内认识生物进化规律,形成生物知识综合认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通过识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插图教学中,教师正确指导学生观察理解插图的含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插图时,可以采用老师指图设问,学生先进行讨论,再表达自己看图的所得,思路清晰、有条理,这样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技能训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加深了学生对插图的理解。图像分析认识之后,为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插图中的真正含义,体现思维的逻辑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图文信息转变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理论知识。
四、通过绘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难理解、不易识记的易混淆知识插图,如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物质变化,学生常常反映课堂上能够听懂,但过后容易混淆。血液循环过程的物质的变化混乱不清。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让学生对这些过程有更清楚的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动手绘制血液循环过程的物质的交换过程图,用不同的彩纸剪出不同的血管,用彩笔绘出动脉血和静脉血,进行动态变化的模拟;通过比较分析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图,将有关核心知识点都表达在简图上,再进行重复识记。这样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也能训练学生迅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突破教学的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插图教学不仅能够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是教学语言的简化,用好课本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较好的注释和补充作用,,作为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和吃透教材,充分合理的利用好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