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川茶看变脸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戏台茶馆看“变脸”
  
  武侯祠大戏台茶馆是成都最具特色的茶馆之一,在此坐茶馆可以一边品尝四川名茶,一边欣赏川剧大戏。古戏台坐落在结义楼中。为近年来重建的建筑群落。雕梁画栋,古意浓浓,完全按照古时皇帝看戏的古戏台修建。游客来此无不被这里浓郁的古蜀环境和悠闲的品茗氛围所感染,皆忍不住坐下来要一杯川茶,闻闻香、歇歇脚、看看戏,体验一下成都人的生活。
  川戏之前,是茶艺功夫表演。一支长逾三尺的内装滚烫开水的铜壶在表演者手中上下翻飞,以各种高难造型准确地朝茶碗续水,不禁让人大开眼界,啧啧称奇。随后表演的是川戏绝技吐火,戏子口喷烈火,气势磅礴。让人拍案叫绝之处还在于多人同时吐出熊熊烈火。吐火者还以口接力,以火龙之势变幻出不同的烈火造型,让人震憾。
  招牌节目“变脸”上演了。演出的是代表剧目《白蛇传》中的一段“饶钵变脸”。“饶钵”本是如来佛祖赐给法海收服青白二蛇的两件法器之一(另一件是青龙禅杖),川剧大胆创造,将本为道具的“饶钵”人性化,由一名角色扮演。饶钵通过变幻脸谱来展现诡异的性格。瞬息之间,演员不露痕迹地变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10余张脸谱,赢得满堂喝彩。
  我一边品茶,一边品一首写变脸的诗:“戏到深时技愈彰,悲欢喜怒隙间光。须臾满面忠贞意,转瞬一袭诡诈妆。眉眼高低因势变,口舌长短视情藏。赤橙黄绿青蓝紫,处世为人用几张。”
  
  看“变脸”去茶馆
  
  看川剧变脸有两大去处。每一处都是品茶休闲的好地方。
  第一当数武侯祠大戏台。《变脸》、《吐火》每天固定演出。每天下午2:30文艺演出(含变脸),品茗观戏,不另售戏票,一茶一座,实惠舒服。每日20:00开始四川特色演出,售演出票(不另收武侯祠门票),接受订座,赠送茶水、瓜子、花生。
  第二个地方当推顺兴老茶馆。老茶馆古色古香、典雅舒适,在此可以喝盖碗茶,吃巴蜀名特小吃和风味川菜,赏川剧变脸吐火和茶道表演。顺兴梨园,《变脸》、《吐火》、《滚灯》等川剧绝技均为其保留节目。
其他文献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上,人们往往会经过一个叫白水台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  “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指的是巫师和祭司。东巴多才多艺,集写、画、唱、舞于一身,他们是纳西族古老东巴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  当我们来到白水台的时候,天也快要黑了。白水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富含碳酸氢钙的山泉水经光合作用,历时万年沉积形成了仙境般的自然奇观。这里是纳西人的聚居地,早在
期刊
常常幻想着能拥有一间足够大的茶室,给我那些四处搜罗来的各色茶具一个舒适的安身之地,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顺应不同的心情和不同茶品,以不同的茶具和配饰来呼应。  泡绿茶时,喜欢用简单透明的玻璃壶和玻璃品茗杯,让心绪和那些灵芽一起在壶中纷飞起舞,用一身的纤毫,在壶里下一场“毛毛雨”,把世界蕴染成一个春天。而桌边,一定要配上同样透明的开片玻璃花瓶,插几支淡雅的黄色橘梗花。常把绿茶比作容易受伤的女人,这套茶席
期刊
有人说,茶是造物者赐给中华民族的。的确,中华民族从发现茶到认识茶,从认识茶到利用茶,再到完善茶、发展茶,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内涵深遂,人文丰富,堪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民族史诗。   中国人对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人类利用茶叶的最早记录。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医合一的
期刊
今年9月26日至30日,浙江临安市举办第二届中国名茶点评选展示会。展会期间同时举行“茶与茶点论坛”。就我个人而言,参加专题研讨茶点的会还是头一次。这次论坛的规模虽然不大,却传达了一个信息:茶点的选配与开发将成为当今茶艺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喝茶品茗不仅要茶精、水甘、具美、沏泡见功夫,还要茶点到位。  古今茶人对佐茶食品的选配有过很多经验与论述。明人钱椿年说:“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这已成为茶家普
期刊
宋徽宗赵佶工书画,精于茶道,是历史上唯一著文论茶的皇帝。  宋徽宗的茶文原名《茶论》,因为著于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公元1110年),后人又称《大观茶论》,全文约3000字,言简意赅,论述全面,见解精到,内容有绪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个名目,是北宋专业的茶文化专著,同时也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权威的和影响最深远的
期刊
随着岁月的流逝,传世的紫砂名壶成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为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所悉心搜求。可是明代的名家名壶,到清初已极为珍贵,不易获得,即使是清初名家陈鸣远等的作品,在清末也已十分稀少、难觅。于是,为了满足某种搜求,也就出现了作伪、赝品。  紫砂壶艺历史上的仿古作伪问题,早在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一度也曾出现过摹仿名家名壶的热潮,其复制作伪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按照名人的传世名壶进行摹仿复制
期刊
一台完备的茶席,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周详:选器、备具、摆设、焚香、插花、挂画、点茶、桌饰……再好的心意,都要通过这一席茶来传达。构思和摆布茶席时,虽然要讲究一定的方位和顺序,但如果拘泥于其中,岂不是不能抒发心意了?因此我个人提倡抛弃模式化的条条框框,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表达,把“茶席”当作是一种抒发和挥洒的途径。  今天要呈现给大家的这几幅茶席,是云南设计师阿保的倾心之作,他擅长于民族元素的把握和运用
期刊
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旅游节的盛大举行,不仅搭构了两岸茶业界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茶人与参会来客搭起了品茶问茶、访友交友的桥梁。  不论是茶业展览展销、闽台旅游合作茶话会,还是茶业高峰论坛,都以茶为媒,以茶为题。人们因茶而相聚,因茶而相交。茶,给了人们无限商机,也给了人们无穷乐趣。  武夷山的山水之间流淌着文化之韵、自然之韵。以茶会友,以茶雅志,以茶行道。武夷山,因茶而韵味无限,因茶而风情
期刊
近年以来,随着西南边陲的普洱茶高调点燃了茶叶消费这把大火,中国八大名茶中的其它七家便开始磨刀霍霍,欲图一展抱负,开疆拓土了。由于环境不同、历史不同、产品不同、经营理念不同,截止到目前为止茶行业出现了两种市场发展模式。一种由茶企直接经营管理,拥有所有权的直营制,流传久远,基础深厚,为大多数茶企所青睐;一种是近年兴起的由茶企组织发起并提供品牌、产品等,由各区域零售力量全权投资开店的连锁加盟制,西方流入
期刊
“禅”、“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量,儒、道、佛的相激相荡,相辅相成,充实了茶文化的内容,使茶文化成为东方文化的精华部分。茶文化的形式凝聚表现在茶艺的外在上;茶文化内涵的禅、道、儒,则以艺作为载体发扬开来。  在茶文化结构中,品茶悟禅即是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述,如果要详细地说明,博大精深的禅茶文化是很难以言语、文字完满地表述出来的。所以,赵州从谂禅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