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西安市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献计献策,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相应建议,为今后西安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为西安市以及陕西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推动西安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西安 政府购买 公共体育服务 探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研究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西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归纳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在现阶段西安市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效。
2.为地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通过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服务中心”在为社区提供了专业化的体育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相关资源;同时,“服务中心” 又可以在与政府的合作互动中保持自己独立性,不成为政府的附属的机构,从而成长为真正的体育非营利组织。
3.实现了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提高了大众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益。
长期以来,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对社区体育进行管理,然而,行政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致使对社区体育管理效率较低且效果很差,而专业的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区体育的管理能够针对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且运作思维和方式比较灵活。事实上,对于“服务中心” 来说,服务质量和品牌是他们的生命线,它会积极运用比较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开放体育场地效用,这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益。
4.对政府职能转变有一定促进和资源预算效益的提高。
通过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政府由公共体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制定者、购买者和监督者,实现了社会权力的回归和政府角色的转换,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西安市目前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上述改革或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初步的,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多,结合前期研究人员的走访调查以及实地所看到的情况,现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对象有很大的限制。
由于体育公共服务由政府一家来提供,而政府包办式的供给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必然也会导致能够享受到政府公共体服务的供给对象也是有限的。据有关研究显示,西安市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口现象突出,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不足 1/3000,尽管公共体育部门一直在大量投入人、财、物来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然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要求“增加锻炼场地设施”、“开放体育场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加体育活动经费支持”等的声音日益强烈”,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不对称,使得地方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受到约束,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人们还很难获得体育公共服务的裨益,体育主管部门实际上更注重“金牌战略”,对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重视不够,用大量的竞技体育投入代替了实惠公众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
2.主导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单一。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基金会、民办非企业体育单位等)、企业、个人等都可以成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但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一直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绝对主体。在社会公共体育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政府包办”的单中心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已不能满足多样化与多层次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3.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失衡。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供给失衡以及经济性与公共性供给失衡等。国家和社会注重资金的投入,物质基础的建设,忽视人员队伍、信息宣传、制度建设等“软环境”在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例如,我国“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中,国有经济有 64.4 万多个,集体经济有 12.6 万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偏大,达到 95%以上,民间资本投入不足”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还体现在区域失衡上,即东部与西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失衡。例如,从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近 70 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 16.5%和人口的 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 79.8%,而占国土面积 83.5%并拥有 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 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场地设施的这一分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结合我省目前情形来看,只有我市碑林区、雁塔区等中心城区拥有高校较多的城区基本可以达到平均水平,但较为偏远的区以及西安城南地区紧挨秦岭的地形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基础体育设施的供给相对落后。越往乡村地区越匮乏。
4.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人群有限。
当前,由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部门存在的“错位”、“缺位”、“越位”等缺陷得不到有效控制与弥补,加之民间资本不能顺利介入到公共领域,导致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与公共体育需求严重脱离,使许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无效供给,在原有的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总量不足的新矛盾。根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达 85万多个,总面积达 13.2 亿 m2,但每万人仅拥有 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m2多一点,是美国的 1/16,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 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更无法相比,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结合西安市目前情况来看,甚至远没有达到我国的平均水平,更不能和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了
五、结论
1.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社区市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依旧不足,加大西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仍将是西安市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2.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有利于整合、优化社会体育资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和缓解政府公共财政压力,更有利于体现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性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3.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体现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转型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可以形成政府和体育非政府组织共赢的局面、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既为体育非政府组织提供了经济来源,也为体育非政府组织成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政府财政投入的后续成本。
参考文献:
[1]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2).
[2]陈静霜.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选择与供给主体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6).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5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L91。
【关键词】西安 政府购买 公共体育服务 探究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研究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西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归纳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在现阶段西安市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效。
2.为地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平台。
通过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服务中心”在为社区提供了专业化的体育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自身发展的相关资源;同时,“服务中心” 又可以在与政府的合作互动中保持自己独立性,不成为政府的附属的机构,从而成长为真正的体育非营利组织。
3.实现了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提高了大众享有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益。
长期以来,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对社区体育进行管理,然而,行政部门的力量毕竟有限,致使对社区体育管理效率较低且效果很差,而专业的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区体育的管理能够针对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并且运作思维和方式比较灵活。事实上,对于“服务中心” 来说,服务质量和品牌是他们的生命线,它会积极运用比较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开放体育场地效用,这就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益。
4.对政府职能转变有一定促进和资源预算效益的提高。
通过政府购买体育服务,政府由公共体育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制定者、购买者和监督者,实现了社会权力的回归和政府角色的转换,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西安市目前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上述改革或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初步的,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多,结合前期研究人员的走访调查以及实地所看到的情况,现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对象有很大的限制。
由于体育公共服务由政府一家来提供,而政府包办式的供给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必然也会导致能够享受到政府公共体服务的供给对象也是有限的。据有关研究显示,西安市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口现象突出,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不足 1/3000,尽管公共体育部门一直在大量投入人、财、物来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然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体育需求期望仍有较大差距,要求“增加锻炼场地设施”、“开放体育场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加体育活动经费支持”等的声音日益强烈”,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分配不对称,使得地方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受到约束,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人们还很难获得体育公共服务的裨益,体育主管部门实际上更注重“金牌战略”,对基本的体育公共服务重视不够,用大量的竞技体育投入代替了实惠公众的基本体育公共服务。
2.主导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单一。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体育社团、体育基金会、民办非企业体育单位等)、企业、个人等都可以成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但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一直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绝对主体。在社会公共体育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政府包办”的单中心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已不能满足多样化与多层次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3.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结构失衡。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供给失衡以及经济性与公共性供给失衡等。国家和社会注重资金的投入,物质基础的建设,忽视人员队伍、信息宣传、制度建设等“软环境”在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例如,我国“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中,国有经济有 64.4 万多个,集体经济有 12.6 万个,公有制经济成分偏大,达到 95%以上,民间资本投入不足”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还体现在区域失衡上,即东部与西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失衡。例如,从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近 70 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 16.5%和人口的 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 79.8%,而占国土面积 83.5%并拥有 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 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场地设施的这一分布结果导致“乡村缺乏甚至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结合我省目前情形来看,只有我市碑林区、雁塔区等中心城区拥有高校较多的城区基本可以达到平均水平,但较为偏远的区以及西安城南地区紧挨秦岭的地形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因素,基础体育设施的供给相对落后。越往乡村地区越匮乏。
4.能享受到体育公共服务的人群有限。
当前,由于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部门存在的“错位”、“缺位”、“越位”等缺陷得不到有效控制与弥补,加之民间资本不能顺利介入到公共领域,导致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与公共体育需求严重脱离,使许多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成为无效供给,在原有的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总量不足的新矛盾。根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场地达 85万多个,总面积达 13.2 亿 m2,但每万人仅拥有 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m2多一点,是美国的 1/16,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 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更无法相比,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简陋,质量普遍不高”。结合西安市目前情况来看,甚至远没有达到我国的平均水平,更不能和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了
五、结论
1.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社区市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和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依旧不足,加大西安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仍将是西安市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2.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有利于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有利于整合、优化社会体育资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和缓解政府公共财政压力,更有利于体现体育公共服务的特性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3.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可以体现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转型和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可以形成政府和体育非政府组织共赢的局面、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4.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既为体育非政府组织提供了经济来源,也为体育非政府组织成长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政府财政投入的后续成本。
参考文献:
[1]郇昌店,肖林鹏,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框架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02).
[2]陈静霜.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选择与供给主体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6).
【基金项目】西安市2015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L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