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卷发、严肃的面孔、无框眼镜,再加上一身唐装,这就是伍继延给人的第一印象。
伍继延有过很多种身份,大学教师、公务员、房地产商人,每一个身份都“小有所成”,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在事业上的成功。
2003年,伍继延“不需要再为生计而发愁,可以干些自已想干的事了。”他毅然离开了日进斗金的房地产行业,开始了短暂的国外考查之路,之后创立了第一家异地湖南商会,成为中国湘商文化的首倡者和践行者。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但伍继延觉得,他只是在实现心中的“中国梦”。
毅然下海
伍继延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5岁时就凭借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闻名乡里的“神童”。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实现了他“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时准备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理想。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让伍继延感到“无尚光荣与自豪”,但他仍然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1986年,年轻的伍继延考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毕业那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海南要建特区。那一年,邓小平一句“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就是海南经济特区。”的号令,让伍继延这样 “真理在手,豪情满怀”的有志青年,倍感欢欣鼓舞。
1988年,伍继延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广州,再乘船来到了海南。“当我们早晨醒来,在甲板上,阳光灿烂,沙滩、椰树,还有新鲜的空气,感觉真好。”他回忆说。
伍继延顺利地进入了海南省体改所上班,也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成为了一名推动体制改革的官员。
然而,“希望推动制度的变革,来造福更多的民众。”的伍继延很快面临了人生中第一次彷徨:“待我们刚刚适应海南的种种特色,渴望大干一番伟业的时候,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紧箍咒’”。“特区不特,我要回家”的口号在曾经的热血青年中悄然流传。
但这些并没有困扰伍继延很久,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彻底转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伍继延决定要把握“海南特区蕴藏的巨大商机”,下海经商。
伍继延的第一个身份是房地产商人,在那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代,不到三十岁,他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之一”。
伍继延笑着回忆说,“与我一起在海南搞房地产的那些人,很多现在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房产大鳄。”他说,“做房地产,说伟大点就是搞城市建设,说难听点就是炒地皮。”他喜欢时不时地自嘲一下。他将这一次的选择,称之为一个男人的转变。“最基本的转变,就是所谓三十而立。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东西。”
爆出黑幕
有了安生立命的资本后,知识分子出身的伍继延开始“反省自己”,这让他在商人圈中显得特立独行。
他笑称,这是被“湘商文化熏陶的”。伍继延不甘心只做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从商以来,我透过钱看到了扭曲的人,而别人透过钱看到的还是钱。当商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我不清楚这究竟意味着进步还是堕落。”他说。
“反省”并没有让伍继延想清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伍继延仍然没有离开房产领域,这就有了后来重庆的“五黄路现象”。
1997年,由100多名商人组成的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考察团”抵达重庆进行投资考察,伍继延也在此列。
大多数投资者看了一眼就走了,他们对重庆的形象比喻是“天空中到处都是飞机,但就是找不到着陆的跑道”。
伍继延却留下了。站在到处堵车的重庆街头,他得出一个结论:重庆的基础设施太差,与直辖市的身份极不相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大有可为。
1998年,伍继延的公司在重庆投资建设北部新城第一条五黄路,54米的宽度使它成为重庆市区最宽的马路,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央居住区。
在新的环境中从事房地产业的成就所带来的兴奋并没有延续多久,相反,伍继延开始厌倦,尤其是对行业的黑幕“咬牙切齿”。
2005年,他做了一件让房地产行业惊震的事情。他以业内从业者的身份接受南方某知名媒体采访,透露了该行业的诸多黑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之大超乎他想象,相关部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规范这个行业。
但这同时也把他带进了“漩涡”,“原本计划不公布我名字的,但最后写稿记者可能觉得有个地方非得用真名不可,把我名字打了上去。”
《民生周刊》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向众人简要地说了这个“故事”,采访时,旧事重提,尽管口头上他觉得这事没什么,但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这得罪了行业里的一些人。”
商会情结
也许正是这个“意外的契机”, 2002年,伍继延退出了房地产行业。他决定转做一些既能推动社会进步又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事情。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将房地产等产业投资转移到文化媒体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将个人兴趣更多转到各种NGO上来,参与更多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和同伴们共同创造的平台上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自由的市场和集权的政治之间,存在一种空白,必须要有一个中间物将其连接起来,而这个中介最有效的就是商会组织。”在不断地摸索中,伍继延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2002年底,伍继延牵头在重庆开始筹建注册重庆湖南商会。“这是重庆当时第二家异地商会,当时找挂靠单位特别难,刚好重庆搞改革和实验,最后挂靠在重庆总商会旗下。”从伍继延的只言片语中仍能感觉到当年的艰辛。
如今,他已经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商会组织事业上面,并因此成立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他希望通过自己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锐,在大湖之南,凝聚起天下湘商,并使湘商崛起影响天下。
伍继延有过很多种身份,大学教师、公务员、房地产商人,每一个身份都“小有所成”,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在事业上的成功。
2003年,伍继延“不需要再为生计而发愁,可以干些自已想干的事了。”他毅然离开了日进斗金的房地产行业,开始了短暂的国外考查之路,之后创立了第一家异地湖南商会,成为中国湘商文化的首倡者和践行者。
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但伍继延觉得,他只是在实现心中的“中国梦”。
毅然下海
伍继延1964年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5岁时就凭借极其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是闻名乡里的“神童”。198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实现了他“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随时准备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理想。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让伍继延感到“无尚光荣与自豪”,但他仍然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1986年,年轻的伍继延考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毕业那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海南要建特区。那一年,邓小平一句“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就是海南经济特区。”的号令,让伍继延这样 “真理在手,豪情满怀”的有志青年,倍感欢欣鼓舞。
1988年,伍继延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到广州,再乘船来到了海南。“当我们早晨醒来,在甲板上,阳光灿烂,沙滩、椰树,还有新鲜的空气,感觉真好。”他回忆说。
伍继延顺利地进入了海南省体改所上班,也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成为了一名推动体制改革的官员。
然而,“希望推动制度的变革,来造福更多的民众。”的伍继延很快面临了人生中第一次彷徨:“待我们刚刚适应海南的种种特色,渴望大干一番伟业的时候,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紧箍咒’”。“特区不特,我要回家”的口号在曾经的热血青年中悄然流传。
但这些并没有困扰伍继延很久,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彻底转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伍继延决定要把握“海南特区蕴藏的巨大商机”,下海经商。
伍继延的第一个身份是房地产商人,在那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代,不到三十岁,他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之一”。
伍继延笑着回忆说,“与我一起在海南搞房地产的那些人,很多现在成了中国赫赫有名的房产大鳄。”他说,“做房地产,说伟大点就是搞城市建设,说难听点就是炒地皮。”他喜欢时不时地自嘲一下。他将这一次的选择,称之为一个男人的转变。“最基本的转变,就是所谓三十而立。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一些基本东西。”
爆出黑幕
有了安生立命的资本后,知识分子出身的伍继延开始“反省自己”,这让他在商人圈中显得特立独行。
他笑称,这是被“湘商文化熏陶的”。伍继延不甘心只做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从商以来,我透过钱看到了扭曲的人,而别人透过钱看到的还是钱。当商人成为社会主流的时候,我不清楚这究竟意味着进步还是堕落。”他说。
“反省”并没有让伍继延想清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伍继延仍然没有离开房产领域,这就有了后来重庆的“五黄路现象”。
1997年,由100多名商人组成的全国工商联“光彩事业考察团”抵达重庆进行投资考察,伍继延也在此列。
大多数投资者看了一眼就走了,他们对重庆的形象比喻是“天空中到处都是飞机,但就是找不到着陆的跑道”。
伍继延却留下了。站在到处堵车的重庆街头,他得出一个结论:重庆的基础设施太差,与直辖市的身份极不相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大有可为。
1998年,伍继延的公司在重庆投资建设北部新城第一条五黄路,54米的宽度使它成为重庆市区最宽的马路,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央居住区。
在新的环境中从事房地产业的成就所带来的兴奋并没有延续多久,相反,伍继延开始厌倦,尤其是对行业的黑幕“咬牙切齿”。
2005年,他做了一件让房地产行业惊震的事情。他以业内从业者的身份接受南方某知名媒体采访,透露了该行业的诸多黑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之大超乎他想象,相关部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规范这个行业。
但这同时也把他带进了“漩涡”,“原本计划不公布我名字的,但最后写稿记者可能觉得有个地方非得用真名不可,把我名字打了上去。”
《民生周刊》记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向众人简要地说了这个“故事”,采访时,旧事重提,尽管口头上他觉得这事没什么,但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这得罪了行业里的一些人。”
商会情结
也许正是这个“意外的契机”, 2002年,伍继延退出了房地产行业。他决定转做一些既能推动社会进步又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事情。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将房地产等产业投资转移到文化媒体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将个人兴趣更多转到各种NGO上来,参与更多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和同伴们共同创造的平台上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自由的市场和集权的政治之间,存在一种空白,必须要有一个中间物将其连接起来,而这个中介最有效的就是商会组织。”在不断地摸索中,伍继延觉得自己找对了方向。
2002年底,伍继延牵头在重庆开始筹建注册重庆湖南商会。“这是重庆当时第二家异地商会,当时找挂靠单位特别难,刚好重庆搞改革和实验,最后挂靠在重庆总商会旗下。”从伍继延的只言片语中仍能感觉到当年的艰辛。
如今,他已经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商会组织事业上面,并因此成立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他希望通过自己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锐,在大湖之南,凝聚起天下湘商,并使湘商崛起影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