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血脉·泥言·土语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106706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立柱一再声称自己是“从泥地里挤进城”,“感悟了大跨度的人生差距”,却至今不能排除对城市的异己感,不能消解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乡间情怀。张立柱这种魂牵梦绕的乡土情结使他在心理上对都市这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不适应和“断裂感”,但也正是这种“大跨度的人生差距”成为他思考和构建自己艺术的起点。
  张立柱心中这种挥之不去的乡间情怀和乡土情结,使他与都市化的生存方式以及由此而延伸出的流行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拒与对抗。当他在艺术上还没有自觉进入精神层面上的自我探索以前,他的艺术还处在流行的官方话语的阶段,虽然这一阶段他在艺术上成绩显赫(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初出茅庐的张立柱就连连获奖),但这些作品还未能触及他作为一个画家个体的精神内质。他真正艺术上的独立思索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他在自觉意识到必须把他的画笔回转到真正能触动他内心的隐痛与精神的自救上来。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立柱彻底从学院的流行话语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在艺术上自我选择,走上一条符合他自己意愿的特立独行的路。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条“艰生”的路,因为前人不曾这样做过,在同时代的画家中也找不到另例。他想让自己的艺术彻底回归到乡土状态,但又不是那种写实的乡土风情画,而是想让高雅的文人水墨画在他的乡间泥土中摸爬滚打,用他制作的农民式的“泥言土语”取代古代文人的“花言巧语”,其目的就是要在身心分离(身在城市心在田园)的都市生活中获得一种“家园感”,让漂泊的心灵在艺术中得到一种“在家”的感觉。
  在西安,像张立柱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意识影响自己创作的画家并不少见,张立柱只是其中更加自觉、更具代表性的一位。如同作家中的贾平凹,就始终以“进了城的农民”自居。西安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得太深太厚太重的城市,甚至是一个有着太多的“农村移民”,并被农村紧紧包围着的城市,在这样的文化气氛中,他们没有觉得作为一个“城市人”就有多骄傲(很多城市人正是以“城市人”的身份蔑视着农民),更没有因为“挤进”城里而想隐瞒自己的农民身份,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份,不怕因为自己曾经身为农民而被人瞧不起,他们公开声言自己的农民身份不只是出于一种淳朴的乡土情感,更是出于一种价值观的支撑,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正是建立在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之上。
  然而,都市文化的兴起,却是以乡村文化的衰落为前提。张立柱心中强烈的怀旧情绪和归乡意识,正是发生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的变迁和转型之中,他使传统的价值观面临空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敏感的艺术家都会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隐痛而不得不在熙熙嚷嚷嘈杂喧嚣的都市空间中痛苦挣扎。
  福柯曾说,在现代都市中生活的人所经历的和感觉的世界,是一个由人工构建的网络空间,在这样的一个非人格化的陌生的都市空间里,人们的交往已经丧失了传统社会的地缘与血缘纽带,而按照一种新的规则运行。这种新规则,不再是寻找共同的历史根源感,而是取决于多元复杂的公共空间,这更使多数在观念上无法逃离传统社会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以乡村文化为标志,以时间为脉络的传统社会。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是历史延续中呈现出来的,因此,个人的自我认同是在寻找历史的脉络感中实现的。相比之下,以都市文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则更多地是一个以空间(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为核心的社会。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都市化的过程。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而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所构成的都市社会,却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如原先那样在文化上的自然延续已不存在,必须摆脱自然的血缘、地缘的关系,才能进入都市这个陌生的公共空间。也正是这种文化环境的巨大落差迫使着每个来自农耕时代的人作出选择。对于张立柱而言,要摆脱这种血缘、地缘纽带的痛苦,曾经的农民身份和原有的生活秩序成为他的一个无法剥离的精神阴影,同时也成为他艺术中首要的精神资源,从而深刻地影响他的艺术取向。张立柱清楚地认识到,他在画中力图表现的是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一种已经被取代了的生活方式。但这些残存在记忆中的生活碎片却总是招之即来挥之不去。这也正好为他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最为充足的理由。正是这些非画不可的内容,构成了张立柱作品的灵魂。张立柱在家园系列中不厌其烦地画他的“男耕女织”图,画那些极为简朴的乡间生活,是因为只有在这里,他的精神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为了表达萦绕在他心中的那些生存记忆,他不得不放弃学院的造型观念和现成的笔墨系统,因为原有的画面格局根本无法表达他的乡间情怀,表达他对泥土的亲和感。他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更接近他的情感生活的语言方式,也就是他现在摸索到的那样一种拙拙的、笨笨的、黏黏的无法和这个特定主题相分离的泥言土语。如干柴乱草般的皴擦,不拘章法的人物分布,打破常规的图式结构,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特有的一种叙事方式,表达了一个身心分离的“乡间都市人”的特有情怀。
  在张立柱的家园系列中,除了那些日常化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外,在他画中反复出现的就是那棵根深叶茂的老槐树。它一而再地据守在画面的主题位置,其象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与其说画家是在画一棵树,不如说他是在画历史。这棵阅尽人间悲凉与沧桑的老树就是农耕文明的见证。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沿革,岁月的新旧交替,全在它的视野之中。初生的喜悦,离世的悲痛,它都历历可数。然而,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社会转型,它都依然如故,真是关中几度秋,“老槐尚茂密”。它就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也是张立柱无法割断的地缘与血缘。
  在上千年的农耕文明中,乡村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基盘,它产生文化,也保存文化,它是文化精英的最后归宿和精神家园。那时的乡村,其凝聚力远远大于城市,进入城市为官为商为文的人,从不打算切断源于乡村的这条根脉,最后都要归根返本,回到家乡,因为乡村的生活是农耕文明时代人的理想的生存方式。但城市的兴起使乡村文化日益贫瘠,乡村愈来愈变成“文化沙漠”,再难滋生文化精英也留不住文化精英。今天的乡村,是文化失落的乡村;今天的乡村,已成为都市的牺牲品;今天的乡村,再也呼唤不回农耕文明时代的辉煌。也许,这也正是张立柱在他对已逝文明的缅怀中处处流露出的、无法掩饰的悲情。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从未停止探索未知的步伐,人类的视野逐渐从陆地转移到神秘的星空与浩瀚的海洋中,科技的进步成为人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精神的助力。中国与非洲虽然在陆地上并不接壤,然而人类探索与求知的渴望却从未止步于波涛汹涌的海洋。化重洋为通衢的是一条古老的航道——“海上丝绸之路”,它源起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并在公元13世纪前后极大繁荣。这条伟大的航路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大陆的东岸
期刊
2014年初舂,一批显示来源于梅松诺维家族的著名汉学家伯希和旧藏在巴黎现身,引起古董界的好奇和惊诧。藏品放在两只积满尘土的木箱中。木箱一高一矮,长度都在70厘米左右,高的一只68厘米,矮的一只26厘米,由简单的原木木板钉在一起,暗黄色的木材透露出箱子的岁月。箱子盖上用蓝色粗体笔写的几个字依稀可辨:一只箱子上写着“54”,另外一只箱子上写着“57”和一个大大的“M”,即法语简写的“先生”,在“M”的
期刊
2014年伦敦中国艺术的盛事,莫过于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明代展:皇朝盛世五十年”(Ming:50 years thatchanged China,以下简称“明展”)。此展览由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柯律格(Graig Clunas)和大英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联合策划,可谓是中国艺术界的顶级盛宴。展览位于大英博物馆新装修的展厅之中,吸引了全世界的中国艺术
期刊
毛笔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  毛笔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写、画主要工具。从考古发现的资料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从有些陶器绘制的纹饰中,可以看出使用毛笔特有的笔锋。自有文字以来,毛笔更成为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孔子作《春秋》载:“笔则笔,削则削。”《国语·晋语》记士茁与赵襄子的
期刊
台北宇珍国际艺术春季拍卖隆重呈献“重要中国瓷杂工艺精品”及“臻雅荟萃-中国书画及当代艺术-紫砂清赏·翡翠首饰暨陈设器”二场质量俱佳专场。拍卖为4月19日,预展4月11-18日,地点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二段15号中华文化总会大楼。本次春拍项目囊括瓷器、玉器、铜鎏金佛、景泰蓝、铜器、翡翠、寿山石及文房类器物外,更汇集沉香、紫砂壶、字画及当代书画等各类品项,共计282件拍品,丰富多元,精彩可期。  重要中国
期刊
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敞口束颈,溜肩敛腹,胫部外撇,颈部、肩部与胫部突现对称的四道戟状棱柱,故名。圈足较浅,足端旋修工整。其造型为仿古青铜尊,初见于雍正朝,为乾隆朝所沿袭,品种多见单色釉。整件器物通体施茶叶末釉,其釉面平整光润,质地细腻匀净,肩部装饰如意为耳,更见精巧,为乾隆早期官窑单色釉精品。足底阳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方款。此瓶典雅隽秀的器型与
期刊
天津: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绘画作品联展  2月10日,“江南双盛——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绘画作品联展”在天津博物馆开幕。有清一代,清初的绘画艺术成就更为辉煌。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同时产生于清初之际,是清初画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天津博物馆将这两个画派的作品首次做全面、系统的展示,将使观众对这两个绘画流派的艺术面貌与成就有所认识。展期至12月10日。  杭州:明清书画作品展  3月12日,“神韵明清——四
期刊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凌家滩遗址是近年考古发现、发掘的最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该区域史前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遗址规模庞大、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墓葬内随葬的大量玉器尤为令人瞩目,无论是玉器的数量还是玉器的种类,在长江下游地区都属于突破性的发现。编号07M23的墓葬是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对含山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时发现的,出土文物330件,包括玉器200件、石器97件、陶器31件,另有碎骨和绿
期刊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代刘禹锡《赏牡丹》诗中的名句,我想以此来形容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老舍、胡絜青藏画展”所取得的成功。  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人雅兴”,第二部分“夫子千秋”,第三部分“积萃藏珍”。整个展览共展出作品二百多件,“真”“精”“奇”“特”俱备,是一场文化饕餮盛宴和精神大餐,不仅能直接观赏到中国书画大家的高超技艺,享受书画艺术的丰富美感,还让我们在无限愉悦中感受
期刊
三、清官铜器制造的特点  如前所述,为了满足内廷、苑囿、坛庙的各种需求,更因为皇帝的爱好与志趣,内廷的炉作与铜作,在雍乾二朝,尤其是乾隆朝制造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与前代相比,在诸多方面有很大发展,并形成了独有的时代特点,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工艺齐备,技艺精湛  打造金属器,成型工艺是前提。“清档”记录和实物显示,清官铜器制造的成型工艺分为两大类,即黄铜铸造和红铜打造。黄铜铸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