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未来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漫长历史中,从未停止探索未知的步伐,人类的视野逐渐从陆地转移到神秘的星空与浩瀚的海洋中,科技的进步成为人们“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精神的助力。中国与非洲虽然在陆地上并不接壤,然而人类探索与求知的渴望却从未止步于波涛汹涌的海洋。化重洋为通衢的是一条古老的航道——“海上丝绸之路”,它源起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并在公元13世纪前后极大繁荣。这条伟大的航路向西一直延伸到非洲大陆的东岸,它不仅带来了几个世纪以来奇珍异宝的大流通,更是在现代科技诞生之前,成为了推动大洋两极科技、宗教、文化交流的人文大动脉。在策划“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被解构成抽象的关键词:人类与海洋;科技与星空。“海上丝路”的开辟是人类智慧与自然馈赠的结晶,她的价值由漫长的时光所赋予。展览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魅力,让人们得以重温那段悠久绵长的历史。
  展览源起
  牵星术是中国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观察导航技术,用牵星板来测量星体高度,进而确定船的位置。六百多年前,郑和船队下西洋,以“过洋牵星图”为依据,“唯观日月升坠,以辨东西,星斗高低、度量远近”,应用牵星术率船队到达非洲东部沿海一带,为中非友好交往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坦友谊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历史时代,考古学家在坦桑尼亚已经发现了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的中国瓷器,这表明中国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两百多年就与坦桑尼亚有了贸易和文化往来,成为中非友谊的见证。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建交五十周年,作为庆祝中坦建交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于2014年12月15日在达累斯萨拉姆拉开帷幕,这是坦桑尼亚历史上举办过的最顶级的展览,为坦桑尼亚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此次展览的重要意义会如同中坦友谊一样日久长存。展览筹备历时一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题材,回顾中国与坦桑尼亚乃至非洲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史。来自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博物馆的41件(组)展品与24件(组)坦桑尼亚博物馆馆藏文物同台展出,用艺术品将古代“海上丝路”的两端再次联结在一起。虽然中国与坦桑尼亚在地理位置上远隔千山万水,漫漫海路曲折漫长,但是古代中国的航海科技及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拉近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距离。将中国的展览带给坦桑尼亚人民,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交流,将延续中坦两国千年的友好往来。
  策展理念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由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ichthofen)在《中国旅行记》中提出。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不同文明的接触,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里程碑。文明的相遇和交流通常通过一定的交通渠道,而“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的先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不同文化的贸易通路,“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通好的使命,中国与沿线国家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往来,彼此交流对话,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展览创意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通过海路,以商贸为依托,承载文化、艺术交流的和平之路,在各大洋之间的港口网点组成国际贸易网,东西方各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经贸交往,丰富彼此间的经济生活,分享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福建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主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此次展览特别选取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藏品,实至名归,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并且打破过去以文物为主的展览模式,整个展览贯通古今,既有瓷器、陶器、香料、石刻、古钱币、拓片等文物,也有“80后”中国新生代艺术家贺勋的10幅色彩艳丽的油画作品的参展,为展览增添不少亮点。
  展览强调人类大无畏的探索精神和海纳百川的中华民族精神。考虑到“海上丝绸之路”的蔓延不断,既要表现出古老的“海上丝路”文化,又要体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以创新地通过古今艺术双线并行的对比讲述形式,用中国的语境构成展览创意,选择能够体现出古今交融的展品。展览选取古代艺术(文物)作为历史根基,中国文化的底蕴在文物中得以诠释,增强了展览的历史感和文化的积淀感。用当代艺术(油画)表达“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反差,但是两者在主题精神上的共鸣,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象征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从未停止。
  展览内容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由多组脉络贯穿其间,历史的记载与作为实物证据的文物,亦或是今人对海和星空的遐想,都在展览中得以体现。其一是以船舶为载体——各种船类模型,特别是泉州宋船、郑和船队的展示,是徜徉在“海上丝绸之路展”的主题线索;其二是以陶瓷为实物的中国元素的象征,又是贸易往来的物化证明,这些又对“海上丝路”沿线地区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影响,陶瓷成为展览展示的重要物质符号之一;其三是福建泉州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城市,汇聚着各个国家、民族的多种宗教和文化,在泉州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各种碑刻和寺庙都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痕迹;其四是现代油画呈现出人的梦和起点,用画笔描绘出人们对历史、时空、神秘领域以及未知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第一部分“千帆争渡——海路上的船与人”聚焦中国古代的造船、航海技术,以及著名的古代航海家郑和。展览首先用大型布面船帆模型,表达站在陆地望向海洋,千帆争渡,展现的是古代中国人探索未知的无畏精神,以及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渴望。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6支木制船桨及1支“夹炭黑陶舟”证实了中国人的海洋活动可以上溯至至少7000年以前。而妈祖木雕印证着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妈祖信仰,随着海上航线的扩展而被广泛传播,南洋、东瀛均能见到妈祖崇拜的影子。这位幻化为“中国慈母”般眉目的古代女神,无形中也将中国人的形象远播四海。   指南针的发明也为中国古代人民海上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基础。用不同时期及类型的船模、牵星板、过洋牵星图以及带有仪式感的现代布面油画《牵星板》,表现出造船术、航海术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使得古代中国人通过海路与其他文明相互交流成为可能。船舶作为在“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唯一载体,不仅将中国文化传播至遥远的阿拉伯海以西,同时也让古代中国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天下”以外的世界。根据中国历史记载,早于南宋时期,中国已经对桑给巴尔岛有所认知。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岛夷志》,明确记述了中国人登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证明距今至少700多年前,古代中国人就已经跨越海洋,与非洲人民有了往来。
  15世纪中国皇帝派遣郑和率领浩大的宝船队七下西洋,并最终登上了非洲大陆的东海岸,郑和以“造大船、驰骋海洋、协和万邦、天下太平”的泱泱大国雄风,成就了大明王朝史诗般的皇家探险梦,同时播撒下了中国人和平好客的世界观。展出的郑和锡兰布施碑(拓片),石碑上刻着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大部分已模糊难辨。汉文部分主要是礼赞释迦牟尼佛对船队远航的庇护。泰米尔文是颂扬印度教大神湿婆,波斯文则是赞美真主安拉和伊斯兰教先贤圣人。郑和对三种宗教都给予了同等奉祀,这显示出郑和对各种宗教的尊重。同时辅助以郑和船队模型和动态的郑和下西洋纪录片影像。
  第二部分“百花齐放一岸上的文化交融”则立足海洋回望陆地,海纳百川,展现的是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可以远渡重洋之后,广泛的海上交往所带来的陆上经济繁荣与多元文明融合。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誉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自秦汉时起,中国人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货物运至印度。自此2000多年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印度、非洲等地,同时也将那里的香料、象牙、宝石等传入中国。展示的南宋沉船出土的香料木、胡椒籽、宋代货贝、宋元时期的青瓷、明清的青花瓷、德化窑白瓷等等作为最好的物证,见证着海路贸易的繁盛。
  波澜壮阔的海上贸易往来,带来的是几个世纪以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泉州(刺桐),这座被称作“光明之城”的古城,在12、13世纪曾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元代基督教飞天十字石、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挡垛石、明朝保护穆斯林及清真寺《敕谕》(拓片)、基督教尖拱形四翼天使石碑、景教巴斯巴文墓碑石、印度教大象与林迦石刻等展品以及泉州清真寺的图片,说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从此地的文化遗存中可以窥见当时不同宗教、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烙印。
  第三部分“薪火相传——航海时代的回响”将目光投向当代,通过青年艺术家贺勋的一组油画作品,展现伟大的航海时代给今天的人类留下的珍贵精神遗产。
  今天的人类,已经利用现代科技征服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宽广的地域空间。然而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与决心仍在代代相传,古老航路的传奇故事不断激励着年轻的人们怀着梦想起航。生于1984年的中国新生代诗人、艺术家贺勋,接过祖先的火把,如同无数远渡重洋的无名先人一样,在想象的维度中自由翱翔。
  在2011至2013年之间,贺勋创作了一些列有关古代科技与伟大旅程的主题作品。其中,2011年的系列布面油画作品《星辰和火把》,更是通过神秘主义的表现手法刻画了人类在茫茫天地之间寻找自我的伟大征程。这一系列当代油画作品能够同大航海时代留下的文物一起,再渡重洋,重访非洲,是梦想照进现实,是对古代航海家们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最好的阐释与致敬。
  展览的内容动静相宜,在展览相应部分设置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和模型,丰富了参观者的体验。在展览的最后部分,还专门设计了一组体感互动游戏装置,使得观众在“眼观”文物之后还可以“身临”海洋主题的游戏打擂之中,在观赏过古代航海技术之后也会体验到现代科技的奇妙。展览不仅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在与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社会影响
  “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展览通过由中方和坦方两国提供的文物的同台展示,回顾了中非人民的友好和交流合作历史,揭示了广泛的海上交往所带来的中非经济繁荣与多元文明的融合。此类“中非合璧”的文物展在非洲大陆也是首次举办。为了今后能够长期合作、友好往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将此次展览中所使用的展柜、安防设备、灯具等展陈设备捐赠给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提高该馆的硬件水平,并且希望通过展览学习前人友好交流合作的精神,团结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海上交通、海洋贸易的通道,不仅给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带去了丝绸、陶器、茶叶等物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是传播各个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民族和睦邻邦、文化和谐共存理念的输出,是东西方和平交往、增进友谊的精神纽带。从中国到非洲的海上旅途虽然漫长,但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与雄心千百年来始终未有减弱。从郑和浩浩荡荡的宝船舰队,到坦赞铁路上挥汗如雨的专家与技工,历史已经在千百年中证明,中国人远渡重洋的动力与决心始终在促进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和平交流与均衡发展。在未来几年,我们将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迹,陆续与其沿线国家共同策划举办展览,将悠久的文化继续传递。千帆争渡的场面虽然已经成为过往,波涛依旧的海面上也没有留下先人的足迹,然而人类文明交流所擦出的火花,将永伴这片和平友谊之海。
其他文献
先父王书庭老人在世时交游甚广,尤其与各地藏界友人互动频繁,远及海外,彼此探讨学术,分享鉴赏心得,始终致力于中华文化遗产的弘传事业。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华大地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凌,家父那一代士人阅尽世事沧桑,亲历了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九·一八倭寇侵略东北,仅三个月,关外大部沦陷,各界对当时北方主政者已无奢望,马君武先生一首“哀沈阳”诗作道尽民众心声。是时,家父在南方的多位故旧或致函或来电问候,
期刊
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本道光年间的日记残卷,装订形式为线状,残存十四页,约两千字。宽26厘米,长22.5厘米,厚约2毫米。质地为宣纸,纸质老化,多处破损、残缺。有关作者姓名及住址的记载均不见,写作的时间易见,为道光四年到道光九年之间。书写时间不等,并不是每日都记,有隔几日记一次的,也有隔几个月记一次的。内容记录多是作者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零碎的思想,尤其是关于治学、修身的思想居多,虽系只字片言、未
期刊
从2012年8月到2015年6月,“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自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展之后,先后走进厦门陈嘉庚纪念馆、贵州民族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邯郸博物馆、唐山博物馆进行巡展。近3年的时间,9000多公里的行程,20余万人次的观众,展览用全新的视角将古老而神秘的傩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以展览首站国家大剧院展为例,从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形
期刊
广西博物馆收藏有广西宁明县明江镇一座明代土司合葬墓出土的一批金饰品。这批金饰品种类丰富,款式多样,题材各异,工艺精湛,代表了明代金器加工的较高水平,是研究明代手工业和壮族土司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奢华:精美饰品与高超技艺  广西宁明县明代土司合葬墓出土的金饰品主要有金戒指、金手镯、金簪、金花、金饰件等,计有45件(组)。  金簪2件(图一),三级文物,一件长12.3厘米,一件长3.6厘米,总重3
期刊
2013年4月,在陈策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海南省档案局联合制作“陈策将军文物图片展”,该展览共分三个部分:“追随中山,义胆忠心”“英勇抗日,誉满海内外…‘重主广州,不幸辞世”,全景式地介绍了独腿将军——陈策先生的传奇一生。展览中,2件陈策先生后人提供的文物格外引人注目:“受伤纪念”子弹项链和K.B.E.勋章。这2件文物见证了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香港沦陷时陈策将军
期刊
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画家心灵创造的产物,是艺术家人生、学养、际遇的体现,也是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之种种境况变异发展所留给画家的印记。画家陈冬至艺术风格的演变发展和完成,体现着社会变化与画家际遇的影响,体现着他四十余年不断探索艺术创造的朴实的心灵。  陈冬至先生是当今画界成名较早的画家之一。1962年,年仅20岁的陈冬至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后更名为天津美术学院),并以品学兼优而留校任教。作为一位青年画家,
期刊
元至清六百余年间,景德镇制瓷业一直有官、民窑之分。官窑拥有制瓷最好的原料、工匠、设备、技艺,不计工本的生产及严格的筛选以供皇宫贵族专用及外销。官窑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最终以国家形式的制度得以确定。官窑的制作生产一直以来都有严格的把关,清代“臧窑”“郎窑”“年窑”“唐窑”均是在皇帝的直接授意下,朝廷派员亲自督烧的结果。1911年清帝逊位,皇权专制落下帷幕,失去皇家专司的支
期刊
轺车,是古代驾驶的轻便车。在我国古代史书中多有记载。《墨子》载:“杂守以轺车,轮轱广十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载:“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汉书·平帝纪》载:“亲迎立轺并马。”“立轺”,立乘小车也,“并马”,俪驾也。《晋书-舆服志》也载:“轺车,古之时军车也。一马日轺车,二马日轺传。汉世贵辎而贱轺车,魏晋重轺车而贱辎。三品将军以上尚书令,轺车黑耳有后户,仆射但有后户无耳,并皂轮。
期刊
鲵鱼纹彩陶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是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晚期器物(庙底沟类型的年代据碳14测定为公元前3900~前2780年。1958年出土于甘谷县西坪遗址。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馆藏一级文物专家确认组将其定为国宝。  鲵鱼纹彩陶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工艺美术价值。希腊陶瓶的制作技术和其上所绘的神话故事,中东和原苏联地区出土的彩陶及其上所绘动植物纹饰,长期以来是西方考古学、美术史、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课
期刊
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主要珍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民族文化宫和雍和宫。礼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仅民族文化官就珍藏有各类礼品800余件(套),其中清代礼品有40余件,它们既有反映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宗教器物,也有反映雪域高原丰富物产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生产生活用品。今天,这些礼品已成为见证历史的文物精品。  藏传佛教兴起于公元10世纪。在我国主要流传于藏、蒙古、门巴、裕固、土、纳西、普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