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优质有效越来越成为各个学科共同追求的目标。找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难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初中思品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初中品德;有效教育;探究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课改关注的焦点。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如何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走向有效,对所有思想品德课任教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同时又是孜孜以求的目标。下面就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更新观念激发兴趣是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就愉快地探究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触动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老师和学生平等地探讨、交流、分析材料等,可以培养兴趣,更有助于孩子们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神贯注、理解得透彻、記得牢固,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时机也让他们明白不要轻易忽视某一学科,因为任何专业都能挖掘他们的潜质。我们应该非常严肃、正确、认真地对待自己、分析自己,从各个侧面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一点点积累,一天天成长,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掘,并发挥出作用,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教学环节要顺利进行,前提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就有可能,也就找到有效教学的途径。
教学的创新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即树立有效率、高质量课堂的观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本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不再是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学也不再是被动地学、机械地学,而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还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即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实践能力,张扬个性,培养品质。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关键
课堂要有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要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讲《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喜欢新事物、喜欢上网看新事物、做课件有兴趣很积极,把世界各地文化的特色展示留给学生去做,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合作探究,课堂上台展示并解说各地民俗风情。这样,改变了过去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诱惑力,又使学生充满了兴趣,锻炼了动手、表达能力。
三、发现问题提炼归纳是灵魂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节有效思品课堂的不竭动力。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无论是进行知识能力训练还是创新意识培养,都离不开设问这一教学艺术。教师能否熟练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从而真正焕发政治课堂的活力。这个环节需注意的是,学生要把预习自测中记录下来的问题提交到学习小组进行初步的提炼加工,使问题更具深度、广度、难度,更具有对基本知识的综合性、概括性,更具有可探讨价值和探究性。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正是培养责任意识和形成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创建有效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会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张芳.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江西教育,2014(09).
[2]冯冬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爱国教育[J].辅导员,2015(11).
关键词:初中品德;有效教育;探究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课改关注的焦点。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如何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走向有效,对所有思想品德课任教老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同时又是孜孜以求的目标。下面就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更新观念激发兴趣是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就愉快地探究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单调、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触动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老师和学生平等地探讨、交流、分析材料等,可以培养兴趣,更有助于孩子们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理解“差生”,关心“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神贯注、理解得透彻、記得牢固,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利用这样的教学时机也让他们明白不要轻易忽视某一学科,因为任何专业都能挖掘他们的潜质。我们应该非常严肃、正确、认真地对待自己、分析自己,从各个侧面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一点点积累,一天天成长,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掘,并发挥出作用,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教学环节要顺利进行,前提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调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就有可能,也就找到有效教学的途径。
教学的创新首先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即树立有效率、高质量课堂的观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本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不再是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学也不再是被动地学、机械地学,而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还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即多角度、多层次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实践能力,张扬个性,培养品质。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关键
课堂要有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要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讲《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时,结合学生的特点——喜欢新事物、喜欢上网看新事物、做课件有兴趣很积极,把世界各地文化的特色展示留给学生去做,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合作探究,课堂上台展示并解说各地民俗风情。这样,改变了过去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了思想品德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增强了政治课的吸引力、诱惑力,又使学生充满了兴趣,锻炼了动手、表达能力。
三、发现问题提炼归纳是灵魂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一节有效思品课堂的不竭动力。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无论是进行知识能力训练还是创新意识培养,都离不开设问这一教学艺术。教师能否熟练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从而真正焕发政治课堂的活力。这个环节需注意的是,学生要把预习自测中记录下来的问题提交到学习小组进行初步的提炼加工,使问题更具深度、广度、难度,更具有对基本知识的综合性、概括性,更具有可探讨价值和探究性。
总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步增强,正是培养责任意识和形成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创建有效平台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会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张芳.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江西教育,2014(09).
[2]冯冬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爱国教育[J].辅导员,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