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礼”是孔荀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而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基础上,吸收各家之长。从礼的内涵、礼的起源和礼的价值来阐述孔荀之“礼”思想的异同。
关键词:孔子;荀子;礼;异同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11-02
作为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礼”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概念。《说文》中认为,“礼,履也。”“礼”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儒家是“礼”的极力推崇者,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礼”是孔荀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之一。他们对于“礼”思想的阐述都是相当的深刻且对后世具有很深远的影响。虽然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荀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他们在思想的侧重点上不同,但是对于“礼”的思想阐述具有继承和发展意义。
一、“礼”的内涵
1.孔子“礼”的内涵
孔子的“礼”思想是在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正如孔子在《八佾》中认为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论语》第十二篇的《颜渊》开头指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的“礼”是“克己”,即主张约束和限制自己的欲望,目的在于恢复周礼,更注重于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认为人一旦离开仁、没有仁心,就不会形成礼。也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仁内礼外,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匡亚明认为孔子的礼,“是封建社会把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亲疏等政治的宗法的关系加以规范化的准则与仪式”[1]。
2.荀子“礼”的内涵
“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荀子把“礼”看做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同时,荀子认为“礼”是表达爱戴恭敬的仪式,从而养成人们美好的德行。正如荀子所说的,“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还认为,“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圣人之所以德行深厚、伟大、崇高和英明都是因为圣人对于“礼”的不断积蓄、深广和尊崇。这启示我们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尊崇“礼”、积累“礼”和实践“礼”。荀子认为的“礼”不仅是指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和礼仪,而且还是指人与人的等级名分。正如荀子在《富国》中认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是高贵和低贱、年长和年幼、贫穷和富裕、地位低和权位高之间的等级差别。因此,荀子认为的“礼”是有三种内涵的,即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礼是一种礼仪;礼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名分和地位。
综上所述,就“禮”的内涵而言,虽然孔子和荀子阐述的“礼”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但是,孔子与荀子关于“礼”思想的最大之处就在于各自阐述的“礼”的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对于“礼”的思想的阐述也是建立在对“仁”的阐述基础之上的,主张仁内礼外。与孔子不同的是,荀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正如韦政通先生认为,“礼在荀子系统中,与各部分的理论都有关联,可以说,礼是各部分理论的终极标准”[2]。
二、“礼”的起源
1.孔子“礼”的起源
孔子在《八佾》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据《礼记·经解》中认为:“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周礼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在其《八佾》中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的礼,主要是指周礼,认为要继承和发展周礼的规范和准则。
2.荀子“礼”的起源
荀子在《礼论》中认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3]346荀子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人们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安定,因此必须建立礼义、制定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荀子在《王制》中认为,等级名分是封建社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规则,否则就是社会就会动乱。荀子提出,“分何以能行?曰:义”,“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陶师承认为,“荀子以人性本恶,无礼义不足以制其欲”、“今人性皆恶,故设礼义,所以禁其情欲也”[4]。
综上所述,孔子和荀子认为“礼”的起源都是与人性是相关的,与人性的善恶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从人之性是善还是恶的角度来阐述“礼”的起源的。但是,不同之处就在于,是主张人性善还是主张人性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认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于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从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孔子所阐述的“礼”的思想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相反,荀子在人性善恶方面,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在其《性恶》中认为,“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3]435
三、“礼”的价值
1.孔子“礼”的价值
一方面,孔子“礼”的价值在于政治价值,即他提出的“为国以礼”。《八佾》中认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孔子主张君臣之礼,以“礼”等观念维护君臣关系,“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同时,强调君臣是有差别的,“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孔子主张在坚持了仁道的基础上而冒犯君主的话,是可以允许并值得提倡的。“勿欺也,而犯之”(《宪问》)。同时,孔子在《先进》中提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即在仁、礼的面前,任何人都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如果君主不以仁和礼为基础治国的话,作为臣子的可以不事君。
另一方面,孔子“礼”的价值在于教化价值。在《为政》中,孔子主张对于庶民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礼”的面前,人们不该有贵贱尊卑之分,通过礼的教化既可以防止犯上作乱,又可以让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孔子通过教化可以进一步扩大礼乐的实施对象、辐射范围,进而使政治统御获得坚实而雄厚的群众基础。周礼原本仅施行于贵族阶层,只属于精英文化,而孔子则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把礼下放到普通的民众,使礼普及于庶人,这样更有利于人们遵循礼的规范和准则,又有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掌握政权从而稳固江山。
2.荀子“礼”的价值
“就礼的内容而言,无论是其衰落招致其价值崩溃,还是其价值体系的崩溃致使其自身的衰落,礼的存在意义,都必须通过价值证明。这些,恰好构成荀子礼学的逻辑起点。”[5]26
一方面,荀子“礼”的价值在于政治价值,即礼是先王之道和治国之道。荀子在《儒效》中认为,“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认为,先王之道即不是老庄的自然之道,也不是墨家的天志和法家的法,而是君王之道,是人间之礼。陆建华认为,这种先王之道以仁为内涵,以礼为本质和标准的构思,实是提升礼于古代圣王治世之道的绝对高度,又有以礼判定德、由降低德的地位来抬高礼的意味[5]80。荀子主张“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进而在《不苟》中认为,“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
另一方面,荀子“礼”的价值在于教化价值。礼的教化价值可表现为“养欲”与“明分”。一方面,荀子在《礼论》中提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在此,荀子具体阐述了礼是如何调养人之口、鼻、目、耳、体等感觉器官的感性欲求,说明了礼的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另一方面,礼的教化价值还在于通过明确人们在社会的地位与角色,规定人们行为的准则。所谓“明分”,就是指以礼为标准,明确人们的等级位置、家庭角色和社会分工。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点: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关系,君臣父子兄弟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农士工商的社会分工关系[6]。
综上所述,就“礼”的价值而言,孔子和荀子都主张礼具有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等級秩序的价值、具有教化百姓服从统治和遵守国家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价值。但是,荀子对于孔子关于“礼”的价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处就在于,荀子提出了礼是先王之道,是君王之道,主张通过“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明分”来明确人们的社会等级秩序。荀子关于礼的规定实际上要把人的地位分别出高低贵贱,从而直接导致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正如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指出:“他这些观点不用说是有所承继而来,而同时也就开启了此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所谓纲常名教”[9]。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177.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陶师承.荀子研究[M].大东书局,1926:103-110.
[5]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6]王颖.荀子伦理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65.
[7]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4.
关键词:孔子;荀子;礼;异同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11-02
作为素有“礼仪之邦”美称的中国,“礼”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概念。《说文》中认为,“礼,履也。”“礼”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儒家是“礼”的极力推崇者,孔子是先秦儒家的创始人,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礼”是孔荀思想中核心的概念之一。他们对于“礼”思想的阐述都是相当的深刻且对后世具有很深远的影响。虽然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荀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他们在思想的侧重点上不同,但是对于“礼”的思想阐述具有继承和发展意义。
一、“礼”的内涵
1.孔子“礼”的内涵
孔子的“礼”思想是在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来的,正如孔子在《八佾》中认为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论语》第十二篇的《颜渊》开头指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的“礼”是“克己”,即主张约束和限制自己的欲望,目的在于恢复周礼,更注重于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孔子认为人一旦离开仁、没有仁心,就不会形成礼。也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仁内礼外,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匡亚明认为孔子的礼,“是封建社会把等级森严的尊卑、贵贱、亲疏等政治的宗法的关系加以规范化的准则与仪式”[1]。
2.荀子“礼”的内涵
“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荀子把“礼”看做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同时,荀子认为“礼”是表达爱戴恭敬的仪式,从而养成人们美好的德行。正如荀子所说的,“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荀子还认为,“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圣人之所以德行深厚、伟大、崇高和英明都是因为圣人对于“礼”的不断积蓄、深广和尊崇。这启示我们要想成为圣人,就必须尊崇“礼”、积累“礼”和实践“礼”。荀子认为的“礼”不仅是指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和礼仪,而且还是指人与人的等级名分。正如荀子在《富国》中认为,“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礼是高贵和低贱、年长和年幼、贫穷和富裕、地位低和权位高之间的等级差别。因此,荀子认为的“礼”是有三种内涵的,即礼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标准;礼是一种礼仪;礼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名分和地位。
综上所述,就“禮”的内涵而言,虽然孔子和荀子阐述的“礼”都是为了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但是,孔子与荀子关于“礼”思想的最大之处就在于各自阐述的“礼”的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对于“礼”的思想的阐述也是建立在对“仁”的阐述基础之上的,主张仁内礼外。与孔子不同的是,荀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正如韦政通先生认为,“礼在荀子系统中,与各部分的理论都有关联,可以说,礼是各部分理论的终极标准”[2]。
二、“礼”的起源
1.孔子“礼”的起源
孔子在《八佾》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据《礼记·经解》中认为:“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周礼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在其《八佾》中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的礼,主要是指周礼,认为要继承和发展周礼的规范和准则。
2.荀子“礼”的起源
荀子在《礼论》中认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3]346荀子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人们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安定,因此必须建立礼义、制定法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荀子在《王制》中认为,等级名分是封建社会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规则,否则就是社会就会动乱。荀子提出,“分何以能行?曰:义”,“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陶师承认为,“荀子以人性本恶,无礼义不足以制其欲”、“今人性皆恶,故设礼义,所以禁其情欲也”[4]。
综上所述,孔子和荀子认为“礼”的起源都是与人性是相关的,与人性的善恶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从人之性是善还是恶的角度来阐述“礼”的起源的。但是,不同之处就在于,是主张人性善还是主张人性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认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对于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孔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但从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孔子所阐述的“礼”的思想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相反,荀子在人性善恶方面,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在其《性恶》中认为,“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3]435
三、“礼”的价值
1.孔子“礼”的价值
一方面,孔子“礼”的价值在于政治价值,即他提出的“为国以礼”。《八佾》中认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孔子主张君臣之礼,以“礼”等观念维护君臣关系,“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同时,强调君臣是有差别的,“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孔子主张在坚持了仁道的基础上而冒犯君主的话,是可以允许并值得提倡的。“勿欺也,而犯之”(《宪问》)。同时,孔子在《先进》中提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即在仁、礼的面前,任何人都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如果君主不以仁和礼为基础治国的话,作为臣子的可以不事君。
另一方面,孔子“礼”的价值在于教化价值。在《为政》中,孔子主张对于庶民应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礼”的面前,人们不该有贵贱尊卑之分,通过礼的教化既可以防止犯上作乱,又可以让百姓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孔子通过教化可以进一步扩大礼乐的实施对象、辐射范围,进而使政治统御获得坚实而雄厚的群众基础。周礼原本仅施行于贵族阶层,只属于精英文化,而孔子则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把礼下放到普通的民众,使礼普及于庶人,这样更有利于人们遵循礼的规范和准则,又有利于统治者进一步掌握政权从而稳固江山。
2.荀子“礼”的价值
“就礼的内容而言,无论是其衰落招致其价值崩溃,还是其价值体系的崩溃致使其自身的衰落,礼的存在意义,都必须通过价值证明。这些,恰好构成荀子礼学的逻辑起点。”[5]26
一方面,荀子“礼”的价值在于政治价值,即礼是先王之道和治国之道。荀子在《儒效》中认为,“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认为,先王之道即不是老庄的自然之道,也不是墨家的天志和法家的法,而是君王之道,是人间之礼。陆建华认为,这种先王之道以仁为内涵,以礼为本质和标准的构思,实是提升礼于古代圣王治世之道的绝对高度,又有以礼判定德、由降低德的地位来抬高礼的意味[5]80。荀子主张“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进而在《不苟》中认为,“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
另一方面,荀子“礼”的价值在于教化价值。礼的教化价值可表现为“养欲”与“明分”。一方面,荀子在《礼论》中提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在此,荀子具体阐述了礼是如何调养人之口、鼻、目、耳、体等感觉器官的感性欲求,说明了礼的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另一方面,礼的教化价值还在于通过明确人们在社会的地位与角色,规定人们行为的准则。所谓“明分”,就是指以礼为标准,明确人们的等级位置、家庭角色和社会分工。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点: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关系,君臣父子兄弟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农士工商的社会分工关系[6]。
综上所述,就“礼”的价值而言,孔子和荀子都主张礼具有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等級秩序的价值、具有教化百姓服从统治和遵守国家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价值。但是,荀子对于孔子关于“礼”的价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处就在于,荀子提出了礼是先王之道,是君王之道,主张通过“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明分”来明确人们的社会等级秩序。荀子关于礼的规定实际上要把人的地位分别出高低贵贱,从而直接导致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正如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指出:“他这些观点不用说是有所承继而来,而同时也就开启了此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所谓纲常名教”[9]。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177.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陶师承.荀子研究[M].大东书局,1926:103-110.
[5]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6]王颖.荀子伦理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65.
[7]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