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克服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不利因素,迅速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跟上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步伐,已经刻不容缓。面对困境,可以在"针对留学生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内培外引,夯实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加大硬件投入,做实留学生教育的条件保障"、"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等方面寻求解困之道,采取应对之策。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质量;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227-03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纲要里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如下表述:“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同时在保证措施中提到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其实,现阶段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应该把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作为重要抓手,只有质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其规模也才能做大。地方高校对此更应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为数众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基础薄弱、地域环境欠佳的情况下更是应该把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作为吸引更多留学生和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浙东T学院为个案研究,该校地处滨海城市,是一所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其实,该校留学生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可能正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性问题。和其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样,T学院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办学层次和外事工作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还处于摸索阶段。T学院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留学生以来,已累计招收来自韩国、越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来华留学生共计七十多人次。在培养层次上,主要以普通语言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为主,学历生为零;在招生渠道上,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吸引留学生。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述评
1.留学生规模小,人数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尽管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积极拓展,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外国留学生人数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飞速增长,但相对于一些重点院校和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院校来讲,其来华留学生规模小,人数少。以2009年浙江省的来华留学生为例,2009年全省共有31所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学校招收留学生,共计招收留学生8 217名,按留学生总数排名,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位居前列;按学历生总人数排名,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位列三甲。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中国美术学院的留学生人数也名列前五名。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台州学院的留学生数量与其学校总规模相比,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很低[1]。据笔者调查,T学院的留学生大部分由其国际合作学校派送而来,另一小部分留学生因为其父母在该校所处的城市工作或经商,故而就读该校。总体来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2.留学生学习专业面窄,学习层次低,学习时间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学科基础薄弱,学科专业涵盖面低,特色专业稀少,因此在吸引学历生上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收的留学生基本上以语言进修生为主,学习期限大都为一学年。笔者了解到T学院在2008年招收的13名留学生中,有1名留学生在获得HSK六级证书,有2名获得五级证书后,原打算进入T学院的经贸管理专业和体育专业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但这三位学生最终选择离开该校,到上海、杭州的高校读本科专业。在2009年招收的22名留学生中,有2名留学生进校时的签证留学期限是一年,但读了半年后,他们或中途辍学,或转到国内的其他高校就读,都提前离开了该校。
二、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要素分析
1.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笔者在T学院了解到,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的互派留学生,这类留学生在其国内读大一或大二汉语言专业,到中国语言进修一年后又返回其国内继续完成学业,双方互认学分。第二类为留学生父母在学校所在的地级城市工作或经商,家长为方便照顾,选择附近的高校进修汉语,以备将来经商所需。那些到国内重点大学或知名院校就读的留学生,或者为了研习学术,或者为了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或者为了获得相应学位,留学目的都比较明确。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留学生因其留学目的和留学动机不够明确,缺乏来自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外在压力,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中,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2]。
2.师资力量薄弱
从理论上讲,对外汉语教师既应该有较高的中国语言文学水平,又应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简言之,对外汉语教师既要懂得中国的文化历史,又要懂得留学生所在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整合学校最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但普遍的现象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少外语师资,特别是缺少双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受语言限制,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是单向式教学,而不能在对比教学的基础上对留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錯误进行预测,也无法在教学中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让汉语基础薄弱的留学生尽快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硬件投入有待增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设施和相关条件保障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由于留学生总体数量不多,学校从经费和师资配比情况考虑,常常是把同一年进来的留学生放在同一个班教学,这样就导致了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或者干脆不去上课,在宿舍里睡大觉;而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又感觉进度太快了,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另一个原因是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上课,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如在讲解语法时,来自英美国家的留学生比来自韩国、日本的留学生理解得更快。原因是英语语法结构与汉语的语法结果是一致的,句子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组合,而韩国语和日语的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谓语放在句子最后。而在汉字书写上,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又大大优于来自英美国家的留学生,原因是韩语和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他们在阅读和书写上学得更快。除教学设施简陋外,学校的硬件建设,如运动场地和休闲设备也无法满足留学生的要求。由于很多留学生来自发达国家或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在生活需求和运动休闲设施上要求较高,而就读学校教学设施和相关条件保障的不足,常常让他们有一种较强的失落感。
4.校园软文化建设缺乏
学校的软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和学校拥有的声誉和知名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对学生社会化影响很大的亚文化。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校内的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第一课堂之外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活动[3]。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状况可能有了较大改善,但软环境建设上尚未跟上。其实,学校的软环境对留学生教育质量颇有影响,比如地方高校的方言使用习气,就会对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1.针对留学生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留学目的、留学动机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如有的留学生想在短期内获得HSK等级证书,为将来早点进入学历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抓好这些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强化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HSK应试技能。有的留学生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师就不能要求此类学生在语法上下工夫,或者和其他同学实行“趋同教学”,老师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表达。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分类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插班教学形式,实行分层次教学。插班教学主要是适当安排一些课时,让具有中级水平或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跟随普通的中文专业本科生一起学习。通过插班听课,留学生能感受到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虽然跟班上课有一定的困难,但也有一定的成效,留学生在真实的汉语课堂环境中和中国同学讨论,可以较快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培养他们的汉语思维能力。
2.内培外引,夯实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
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还要知晓留学生的母语特点。为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養的培训:一是定期选派对外汉语教师赴国外进行访学和考察,了解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到国内其他知名院校就留学生教学进行观摩、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在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三是引进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引进既熟悉留学生母语特点又精通汉语的的外籍教师,实现对汉语言基础较差的留学生无语言障碍的平稳衔接,从而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学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
3.加大硬件投入,做实留学生教育的条件保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硬件投入上量大面广,但在涉及留学生教育的教室环境、教学设施、图书馆设置、留学生公寓等条件保障上,还是应当优先考虑。笔者曾询问几位留学生是否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其中有两位表示从未去过,另一名说刚来时去过一次,但里面的书虽多却看不懂,没有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后来就再也没去过了。笔者认为,在图书馆设置上,学校应为留学生开设一间专用阅览室,陈设留学生学习用的各种参考书、音像材料以及课外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大大方便留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研究。在留学生宿舍、公寓建设上,应适当增加和扩大留学生活动室的活动空间,让留学生在课外之余能丰富自己的留学生活。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应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上做文章、下工夫。如在校园内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创办的校刊、墙报和黑板报等校园文化媒介上,设立留学生专刊或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中文诗歌朗诵、中文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既让留学生们感觉到他们在学校中被重视,又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同时要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留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要积极开展地方文化活动,以文化助推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强化留学生的语言实践环节,加强留学生和地方相应外资企业的联系,做好留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让留学生学习舒心、生活开心。
参考文献:
[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Z],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09.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218.
[3]苟敏.建设一流大学校园文化与吸引外国留学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质量;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硬件投入;软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227-03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纲要里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如下表述:“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同时在保证措施中提到要“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其实,现阶段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应该把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作为重要抓手,只有质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其规模也才能做大。地方高校对此更应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为数众多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基础薄弱、地域环境欠佳的情况下更是应该把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作为吸引更多留学生和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浙东T学院为个案研究,该校地处滨海城市,是一所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其实,该校留学生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可能正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性问题。和其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样,T学院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办学层次和外事工作起步较晚等因素的制约,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还处于摸索阶段。T学院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留学生以来,已累计招收来自韩国、越南、伊朗、巴基斯坦等国来华留学生共计七十多人次。在培养层次上,主要以普通语言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为主,学历生为零;在招生渠道上,主要是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吸引留学生。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述评
1.留学生规模小,人数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尽管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留学生教育上积极拓展,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外国留学生人数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飞速增长,但相对于一些重点院校和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院校来讲,其来华留学生规模小,人数少。以2009年浙江省的来华留学生为例,2009年全省共有31所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学校招收留学生,共计招收留学生8 217名,按留学生总数排名,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位居前列;按学历生总人数排名,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位列三甲。具有较强专业特色的中国美术学院的留学生人数也名列前五名。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台州学院的留学生数量与其学校总规模相比,留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很低[1]。据笔者调查,T学院的留学生大部分由其国际合作学校派送而来,另一小部分留学生因为其父母在该校所处的城市工作或经商,故而就读该校。总体来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小,来源渠道单一。
2.留学生学习专业面窄,学习层次低,学习时间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学科基础薄弱,学科专业涵盖面低,特色专业稀少,因此在吸引学历生上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收的留学生基本上以语言进修生为主,学习期限大都为一学年。笔者了解到T学院在2008年招收的13名留学生中,有1名留学生在获得HSK六级证书,有2名获得五级证书后,原打算进入T学院的经贸管理专业和体育专业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但这三位学生最终选择离开该校,到上海、杭州的高校读本科专业。在2009年招收的22名留学生中,有2名留学生进校时的签证留学期限是一年,但读了半年后,他们或中途辍学,或转到国内的其他高校就读,都提前离开了该校。
二、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要素分析
1.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笔者在T学院了解到,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的互派留学生,这类留学生在其国内读大一或大二汉语言专业,到中国语言进修一年后又返回其国内继续完成学业,双方互认学分。第二类为留学生父母在学校所在的地级城市工作或经商,家长为方便照顾,选择附近的高校进修汉语,以备将来经商所需。那些到国内重点大学或知名院校就读的留学生,或者为了研习学术,或者为了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或者为了获得相应学位,留学目的都比较明确。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留学生因其留学目的和留学动机不够明确,缺乏来自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外在压力,学习的主动性有待加强。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研究中,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发现,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诸因素中,动机占33%,学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2]。
2.师资力量薄弱
从理论上讲,对外汉语教师既应该有较高的中国语言文学水平,又应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简言之,对外汉语教师既要懂得中国的文化历史,又要懂得留学生所在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整合学校最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但普遍的现象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少外语师资,特别是缺少双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受语言限制,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是单向式教学,而不能在对比教学的基础上对留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錯误进行预测,也无法在教学中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让汉语基础薄弱的留学生尽快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硬件投入有待增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设施和相关条件保障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留学生的教育质量。由于留学生总体数量不多,学校从经费和师资配比情况考虑,常常是把同一年进来的留学生放在同一个班教学,这样就导致了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或者干脆不去上课,在宿舍里睡大觉;而汉语水平低的学生又感觉进度太快了,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另一个原因是把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上课,也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如在讲解语法时,来自英美国家的留学生比来自韩国、日本的留学生理解得更快。原因是英语语法结构与汉语的语法结果是一致的,句子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组合,而韩国语和日语的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谓语放在句子最后。而在汉字书写上,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又大大优于来自英美国家的留学生,原因是韩语和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他们在阅读和书写上学得更快。除教学设施简陋外,学校的硬件建设,如运动场地和休闲设备也无法满足留学生的要求。由于很多留学生来自发达国家或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在生活需求和运动休闲设施上要求较高,而就读学校教学设施和相关条件保障的不足,常常让他们有一种较强的失落感。
4.校园软文化建设缺乏
学校的软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和学校拥有的声誉和知名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对学生社会化影响很大的亚文化。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校内的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校园文化是指第一课堂之外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活动[3]。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状况可能有了较大改善,但软环境建设上尚未跟上。其实,学校的软环境对留学生教育质量颇有影响,比如地方高校的方言使用习气,就会对留学生的语言学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
1.针对留学生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在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留学目的、留学动机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如有的留学生想在短期内获得HSK等级证书,为将来早点进入学历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抓好这些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强化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HSK应试技能。有的留学生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师就不能要求此类学生在语法上下工夫,或者和其他同学实行“趋同教学”,老师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表达。对外汉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分类教学,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插班教学形式,实行分层次教学。插班教学主要是适当安排一些课时,让具有中级水平或汉语基础较好的留学生,跟随普通的中文专业本科生一起学习。通过插班听课,留学生能感受到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的乐趣和动力,虽然跟班上课有一定的困难,但也有一定的成效,留学生在真实的汉语课堂环境中和中国同学讨论,可以较快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培养他们的汉语思维能力。
2.内培外引,夯实留学生教育师资力量
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对外汉语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还要知晓留学生的母语特点。为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養的培训:一是定期选派对外汉语教师赴国外进行访学和考察,了解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到国内其他知名院校就留学生教学进行观摩、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在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三是引进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引进既熟悉留学生母语特点又精通汉语的的外籍教师,实现对汉语言基础较差的留学生无语言障碍的平稳衔接,从而提高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升学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
3.加大硬件投入,做实留学生教育的条件保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硬件投入上量大面广,但在涉及留学生教育的教室环境、教学设施、图书馆设置、留学生公寓等条件保障上,还是应当优先考虑。笔者曾询问几位留学生是否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其中有两位表示从未去过,另一名说刚来时去过一次,但里面的书虽多却看不懂,没有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后来就再也没去过了。笔者认为,在图书馆设置上,学校应为留学生开设一间专用阅览室,陈设留学生学习用的各种参考书、音像材料以及课外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大大方便留学生查阅资料、学习研究。在留学生宿舍、公寓建设上,应适当增加和扩大留学生活动室的活动空间,让留学生在课外之余能丰富自己的留学生活。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应在校园软环境建设上做文章、下工夫。如在校园内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在学校创办的校刊、墙报和黑板报等校园文化媒介上,设立留学生专刊或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中文诗歌朗诵、中文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既让留学生们感觉到他们在学校中被重视,又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同时要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留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失落感和孤独感;要积极开展地方文化活动,以文化助推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强化留学生的语言实践环节,加强留学生和地方相应外资企业的联系,做好留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让留学生学习舒心、生活开心。
参考文献:
[1]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Z],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09.
[2]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218.
[3]苟敏.建设一流大学校园文化与吸引外国留学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