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来马蹄香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授小说《祝福》时,正值冬季,记得那晚窗外下着雪,突然间就想起清人沈佩“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的诗句。借着朦胧的月色,看到雪花像仙子一样纤腰束素,飘忽而至。她轻轻地落到凉亭顶端,仿佛给它戴上了一顶白绒绒的帽子;她翩翩地落到杉树上,那杉树转瞬就由一个守护的卫士装扮成一个娉婷的舞者。放下书卷,不禁浮想联翩,或许鲁迅先生当年在创作小说《祝福》时,也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季夜晚,只是那时的雪不似今日的雪这般轻盈唯美。
  在小说《祝福》里,鲁迅先生写“我”初到鲁镇时“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渲染出鲁镇阴森惨淡的气氛。在听闻祥林嫂死讯后,深夜黯然神伤,“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以此衬托了“我”当时孤寂悲愤的心情。在祝福前夕,柳妈寻祥林嫂开心时,文中插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这暗示着柳妈的话即将带给祥林嫂巨大的心理阴影,为情节发展起到了暗示的作用。在小说的结尾,“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再次描写雪的大而猛,这其实是寄托作者对亡灵的最沉重的哀悼。将其最大的哀痛显示于读者面前,这种感情与祝福时家家户户的欢乐喜庆,如此格格不入。强烈的反差带给了读者强烈的艺术震憾,深化了文章的悲剧主题。在这样的寂静深夜,体味着祥林嫂的悲剧,深彻地感受到,文中有关“雪”的描写,给全文抹上了浓烈的悲剧色彩,也在读者心上投下了沉重的悲剧阴影。
  看着看着,不禁思考,小说这样深入人心,其中的环境描写功不可没,那么现在的高中生笔下的文章,怎么就那么枯涩?高一的学生延续着初中习作的习惯,一篇记叙文仅能围绕着中心写人记事,文章内容干瘪,缺乏生活气息。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中的“交流与表达”部分,对高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或大或小的场面描写。这样,不仅能展示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使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有助于衬托人物行为,刻画人物性格。
  即便是较为优秀的学生,也忽略了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状,在讲授《祝福》时,让学生认真体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在作文训练中,给出了一些自然环境描写给文章添彩的例子。如,“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氛围;又如,“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随着人群中一阵低低的欢呼,随着最后几滴雨丝上方彩虹的浮现,公车来了。每个人都满怀笑容地上了车。我整理一下思绪,准备给等待我回家的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希望我的笑容,能带给她最好的心情”,这段先写细雨,后写彩虹,既衬托了人物的心情,也推动了文章情节的发展。总之,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为文章主题服务。善于运用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创设优美诗化的意境。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之后,给出话题作文“雪中的故事”。有一位学生写自己的祖母,详写了儿时雪天祖母为自己烤地瓜,如今立在雪中追思已故的祖母;有一位学生写放假回家,母亲为自己做的火锅,窗外下着雪,窗子上氤氲了一层寒雾,屋内火锅的热气馨香缭绕在母女之间;有一位学生编创了一则童话故事,由于环境恶化突变,南方出现了雪灾,湖上的鸳鸯、天鹅依偎着无处躲藏冻成了冰雕,林中的麋鹿、松鼠、野兔都无处觅食无家可归;还有两位学生写到了冬雪中的小狗,其中一位学生,观察到学校附近拆迁区被遗弃的流浪狗,在风雪中小狗守候着已经拆毁的家园;等等。由于环境的描写,作文马上就发生了变化,不少学生通过这次的作文练习,开始喜欢上写作文。最后,展示了教师自己的下水文《雪人》。
  这次习作,使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有了进一步的体悟。通过阅读相关的习作,学生感受到了环境的描写在文章当中的重要性,而写作练习让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受。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在记叙文习作中融入环境的描写,值得尝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高考对作文文体的要求越来越明显,虽然在作文要求中提到不限文体,但却要求考生写作时必须写什么像什么,不能写成“四不像”的文章。所谓“四不像”,就是指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还不像说明文和抒情散文。在教学中,经常训练学生的主要是前三种,即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一、目前现状及学习文体的意义  (一)目前现状。  学生方面:1.对文体认识不够,每次写作稀里糊涂的,不知所云,能够凑够字数都很
期刊
在课堂上,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课前备课分明是这样设计的,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相去甚远——有时是学生漫无边际的谈,远离了重点;有时是有人打破沙锅问到底,消耗了时间;有时是有人心不在焉,闹出个小事件扰乱了你的教学思路……凡此种种,它几乎不可能让你称心如意。它似乎总以一种美丽且傲慢的姿态站立在你的面前,在那灯火阑珊处,或者与你的美好期望擦肩而过,或者与你的美妙设想激烈碰撞……它就是课堂教学中的“
期刊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那么,“洗马”为何职?教材给出的注释为:“官名,太子属官,掌管图书。”此注虽然不错,但过于简略。如果不弄清“洗马”的来历,尤其它在百官中的位置,就无法明白晋武帝为拉拢李密的处心积虑,也就无法理解作为“亡国贱俘”的李密对晋朝非能“陨首所能上报”的感恩戴德。  先来看一则笑话。  清代褚人获在其《坚瓠集》中记了这样一则故事:杨文懿公(守陈)以洗马乞假,行次
期刊
2010年9月,学校语文组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下面是对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所做的调查的内容要点:  第一,几乎没读过名著。对于“你选择什么类型的课外书”这个问题,竟有高达81.8%的学生选择了杂志,而其它类型合起来也仅占18.2%。这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喜好单一,阅读范围很窄,几乎没接触名著,只会选择一些通俗浅显的刊物。  第二,被动进行课外阅读。在学校图书馆主动借过书且认真阅读过的学生
期刊
《诗经》中的《氓》,叙述了一名女子从恋爱、结婚到失婚的生活经历。其中的女主人公大胆,有主见,自己选择配偶;她忠贞,勤劳,夙兴夜寐,操持家务;她刚烈,决绝,在丈夫变心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除了氓的变心之外,在这场婚姻中,导致悲剧产生的原因还有什么?  婚前的识人不清是首要原因。在恋爱伊始,氓便暴露了他暴躁、易怒的性格特征。婚前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婚后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在婚前和婚后
期刊
阅读是什么?阅读本该是个体面对文本以自我感悟为主的思维过程,教师怎可越俎代庖,好为人师?一切都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这些需求并非时刻显性地表现在外,面对具体的文本,这些需求是不自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以文本为媒介,激发他们处于不自觉状态的需求。从学生的发展来讲,需求不能总是停留在低层次,教师又应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发展,深化学生的需求,教育的终极关怀是
期刊
课堂上,师生畅谈理想,学生说,我用信念把明天绘成一幅画;家庭中,父母关爱孩子,孩子说,长大后我给爸妈奉献一朵最鲜的花儿;社会生活中,朋友宴聚而坐,举杯吟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岁月如斯,它雕饰着你我的容颜,诗化着我们的记忆,让人裹满岁月的风尘欣然追寻。  驾着岁月的帆船,怀一颗崇尊之心,漫溯于历史的文河,整个身心被诗情与敬意染透。携手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春雷惊天,大气磅礴,喊出
期刊
笔者从各类语文教育刊物上收集了很多关于“问题教学”的文章,在各类教参、教辅刊物上也看了很多的问题教学设计。有疑答疑,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关键,这也正好诠释了“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中的“解惑”。组织有效亦或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有“解惑”的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  实行“问题教学”法,教师必须理顺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是学生的问题与学生真正有效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其二,是破解学生提
期刊
一、缘起  (1)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师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形式也越来越灵活丰富。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综合性设计异军突起,并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以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特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即是其中的一种,它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今年的高一学生接触的是新教材,又是教改后的第一批学生,因此,要借助课前五分钟的形式,激活语文课堂
期刊
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严重问题,新课程改革把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进了新课标,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形式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文尝试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略作探讨,以期为语文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首先,要树立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有效性意识。  有效教学理念的树立,是达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