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进一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样化教学法;应用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62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有限,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语文学习过于枯燥、无趣,因此无法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及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入情境,融入学习氛围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有限,他们对于一些陌生的知识往往无法实现透彻的理解,因此会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获取和吸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走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融入到真实的学习氛围中,产生自主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的时候,学生并没有亲自看到过黄河的景象,因此。涉及到的内容缺乏想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当时的情景进行观察,我为学生从网络上搜取了黄河的景象,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听的两个角度对黄河的壮观景象进行了解。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黄河的浪涛滚滚和惊涛骇浪,对于课文中的内容实现了感受,仿佛自己也站在了黄河岸边,深深地感受着黄河的精神。通过引入情境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學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中充满着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组织讨论,抒发心中情感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体会、不断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沟通,对作者的态度产生认同,才能够进一步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讨论,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感和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的时候,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史铁生对于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也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地爱,因此非常感动。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回想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自己对于母亲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的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非常想要吃一种早餐,但是那家早餐人非常多,经常很早就卖完了。为了能够让他吃到自己喜欢的早餐,母亲五点多就起床,来到早餐店门口排队。当他看到母亲因为早起而非常疲惫的双眼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心疼,因此他告诉母亲,非常感谢她的付出,但是他更希望母亲能够睡一个好觉。这位同学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了他们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因此觉得非常感动。通过组织讨论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实现与课文更加紧密的连接。
三、使用微课,展现教学重点
当前,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微课能够通过视频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展示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理解,并且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因此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微课的方法,使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更快的突破。
例如,在学习《关雎》的时候,这首古诗涉及到很多生字,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重难点,我将这首古诗中的核心知识点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看8分钟左右的视频,整理出清晰的学习思路,并对其中比较难的知识点进行掌握。我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能够将凌乱、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古诗教学的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对《关雎》中的知识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能够很快进行掌握,达到了对古诗的深刻理解。通过使用微课视频的方法,能够让教学中的难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突破,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反复朗读,体会文字美感
学生接触到的每篇课文,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不仅能够对事物进行清晰、简洁的展示,还能够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趣味化、直观化的文字世界,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对文字的魅力进行进一步的感受。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教学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摘取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且进行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美感,使学生能够将这种感受留在自己心里,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的时候,在讲解了字词之后,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意思进行大体了解,能够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翻译。我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对句子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个句子,因此他对这个句子进行了熟练朗读,对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掌握。当学生真正在生活中看到莲花的时候,他就会将自己在课文中学习到的句子与实际的莲花进行对比,认识到作者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感受到了莲花高洁质朴,纯真自然的品质,因此对莲花更加喜爱。通过反复朗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感,对语言文字对世界的“塑造”作用产生更加透彻的认识,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情况,对语言文字进行应用,使文字中的美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课程教学的逐步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点燃课堂,使教学更加高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在发展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语文知识能够内化成学生的养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8(16):4-10.
[2]朱海燕. 运用教学凭借,盘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苏州大学,2018.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外国语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样化教学法;应用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62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有限,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觉得语文学习过于枯燥、无趣,因此无法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了能够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及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入情境,融入学习氛围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有限,他们对于一些陌生的知识往往无法实现透彻的理解,因此会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获取和吸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走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融入到真实的学习氛围中,产生自主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黄河颂》的时候,学生并没有亲自看到过黄河的景象,因此。涉及到的内容缺乏想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当时的情景进行观察,我为学生从网络上搜取了黄河的景象,为学生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能够从视听的两个角度对黄河的壮观景象进行了解。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黄河的浪涛滚滚和惊涛骇浪,对于课文中的内容实现了感受,仿佛自己也站在了黄河岸边,深深地感受着黄河的精神。通过引入情境的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學生在丰富的情境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使课堂中充满着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组织讨论,抒发心中情感
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体会、不断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沟通,对作者的态度产生认同,才能够进一步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了解。为了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来进行讨论,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感和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的时候,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史铁生对于母亲的深深的怀念,也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地爱,因此非常感动。我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回想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谈一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爱自己的,自己对于母亲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的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非常想要吃一种早餐,但是那家早餐人非常多,经常很早就卖完了。为了能够让他吃到自己喜欢的早餐,母亲五点多就起床,来到早餐店门口排队。当他看到母亲因为早起而非常疲惫的双眼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心疼,因此他告诉母亲,非常感谢她的付出,但是他更希望母亲能够睡一个好觉。这位同学的分享让大家看到了他们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因此觉得非常感动。通过组织讨论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实现与课文更加紧密的连接。
三、使用微课,展现教学重点
当前,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微课能够通过视频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展示其中,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理解,并且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因此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微课的方法,使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更快的突破。
例如,在学习《关雎》的时候,这首古诗涉及到很多生字,学生在理解起来有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重难点,我将这首古诗中的核心知识点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看8分钟左右的视频,整理出清晰的学习思路,并对其中比较难的知识点进行掌握。我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能够将凌乱、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古诗教学的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对《关雎》中的知识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能够很快进行掌握,达到了对古诗的深刻理解。通过使用微课视频的方法,能够让教学中的难点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突破,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反复朗读,体会文字美感
学生接触到的每篇课文,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不仅能够对事物进行清晰、简洁的展示,还能够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趣味化、直观化的文字世界,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对文字的魅力进行进一步的感受。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教学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摘取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且进行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美感,使学生能够将这种感受留在自己心里,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的时候,在讲解了字词之后,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意思进行大体了解,能够对课文进行简单的翻译。我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对句子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有的学生非常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个句子,因此他对这个句子进行了熟练朗读,对莲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掌握。当学生真正在生活中看到莲花的时候,他就会将自己在课文中学习到的句子与实际的莲花进行对比,认识到作者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感受到了莲花高洁质朴,纯真自然的品质,因此对莲花更加喜爱。通过反复朗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感,对语言文字对世界的“塑造”作用产生更加透彻的认识,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情况,对语言文字进行应用,使文字中的美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课程教学的逐步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点燃课堂,使教学更加高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使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在发展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语文知识能够内化成学生的养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8(16):4-10.
[2]朱海燕. 运用教学凭借,盘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D].苏州大学,2018.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外国语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