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快速进步智能化成为常态,当代学生处于这个因互联网和智能化带来的信息爆炸时代,传统的一些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可能并不适用当下的社会。传统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含学习、家庭和个体;而在智能化时代,网络多样化信息及生活智能化会成为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有很大的相关性,从学习动机在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55
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学生的注意焦点很难聚焦在学习本身,使用智能化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另外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讲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动机一般包含外动机和内动机两个部分,一般来讲外动机将学习作为实现个体目标的工具,而外动机更强调学习是个体本身的职分或以自己的价值兴趣为取向且不因外界而转移的一个过程。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学习动机解释的倾向性也各不一样,比如:精神分析强调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行为主义强调刺激的强化作用在学习动机中的影响;人本主义更强调个人价值和潜能实现是学习的主要动机,三大流派相比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更倾向于内动机,而行为主义更倾向于外动机。国外已有很多研究显示,内动机比外动机更能引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外动机虽然在一定的时段会使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会使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下降。
1、我国大学生学习积性现状
而我国的学生自小就被家长、学校或社会灌输考大学的目标,或者说考大学是他们自小学到高三这十多年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他们学习动机更多来源于高考,而且多年来,很多高中教师会给学生灌输“考上大学就解放了”的思想,这些会使考上大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而且在高校中,大部分的学生目标直接指向考试,于考试有益的事情就做,反之则不会重视。学习为了考试本身就属于一种外部动机,当外在的刺激不存在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下降,这可能是我国大学生学习状态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目前大学生学习驱动力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功利主义、地位声誉、升学、专业兴趣、国家或民族有用之才[1],前三种为外部动机,而后两种则属于内部动机。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弱,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差异;只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2],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对中小学时期重大学习压力的释放;而少部分学习动机较强学生大多有继续深造的计划,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学生本身的热爱。另外一方面,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都是被学校或家庭监督的[3],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就主要靠自律,许多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很难适应这种巨大差异,而且大学的教学内容多而广,学生如果还是完全按照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很难跟上学习进度。
2、智能化时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智能化的今天,很难将学生从社会繁杂信息和手机网络中剥离开来,因此怎样借助于这些信息或工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当个体学习倦怠感和手机依赖成正比[4];而学习的难易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倦怠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难易程度各异的题目,并借助手机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自由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个体化学习氛围;将手机从学生休闲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信息化爆炸的现代,教师们也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预测学生关注的媒体信息,设计从学生关注话题或相关信息为入手点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拉近师生间距离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由外动机导向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外动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策略将学生的外动机转化为内动机。大学的学习将对任务繁重,专业性强,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对寻求枯燥的知识本身很感兴趣,外部的激励也是很重要的[5]。但由于高校教育于学生而言缺乏监管机制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升学压力,仅靠外部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不会长久保持;这需要教师能够明细自己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如果能够从自己专业角度来阐释学生关注话题,可能会是学生逐步产生对专业学习本身的兴趣。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的关注点已从单纯的学习拓展到各个方面,因此教学活动如果仅注角于学习本身,对学生而言事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师需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将其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重点高校新生“空心病”成为令人比较关注的名词,“空心病”一定程度上反应是大学生找不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暗示大学生对大学之前学习目标的一种反思和质疑。这一点决定了如果我们高校教育如果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已经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应该给学生在目标及生命价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而且这中引导应该更侧重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当然这里的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说让学生去成为管理者,而是让学生拥有改变的勇气和意愿,进而发出改变的行为,这些只想的改变指向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关系更趋于和谐。总之网络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不容易离开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需要具有时代性,用学生的外部动机引起他们对学习关注,进而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
参考文献
[1]唐琳.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2-54.
[2]王练.本科生学习动机现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9):46-47.志,2010,18(02):204-206.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贵州商学院
关键词:智能化,学习积极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1-155
智能化时代的今天,学生的注意焦点很难聚焦在学习本身,使用智能化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另外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一般来讲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动机一般包含外动机和内动机两个部分,一般来讲外动机将学习作为实现个体目标的工具,而外动机更强调学习是个体本身的职分或以自己的价值兴趣为取向且不因外界而转移的一个过程。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学习动机解释的倾向性也各不一样,比如:精神分析强调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驱力;行为主义强调刺激的强化作用在学习动机中的影响;人本主义更强调个人价值和潜能实现是学习的主要动机,三大流派相比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更倾向于内动机,而行为主义更倾向于外动机。国外已有很多研究显示,内动机比外动机更能引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外动机虽然在一定的时段会使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会使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下降。
1、我国大学生学习积性现状
而我国的学生自小就被家长、学校或社会灌输考大学的目标,或者说考大学是他们自小学到高三这十多年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他们学习动机更多来源于高考,而且多年来,很多高中教师会给学生灌输“考上大学就解放了”的思想,这些会使考上大学的学生们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而且在高校中,大部分的学生目标直接指向考试,于考试有益的事情就做,反之则不会重视。学习为了考试本身就属于一种外部动机,当外在的刺激不存在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下降,这可能是我国大学生学习状态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目前大学生学习驱动力大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功利主义、地位声誉、升学、专业兴趣、国家或民族有用之才[1],前三种为外部动机,而后两种则属于内部动机。有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弱,而且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差异;只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2],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对中小学时期重大学习压力的释放;而少部分学习动机较强学生大多有继续深造的计划,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学生对学生本身的热爱。另外一方面,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都是被学校或家庭监督的[3],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就主要靠自律,许多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很难适应这种巨大差异,而且大学的教学内容多而广,学生如果还是完全按照中学时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很难跟上学习进度。
2、智能化时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智能化的今天,很难将学生从社会繁杂信息和手机网络中剥离开来,因此怎样借助于这些信息或工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当个体学习倦怠感和手机依赖成正比[4];而学习的难易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倦怠感,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难易程度各异的题目,并借助手机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自由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进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个体化学习氛围;将手机从学生休闲工具,转化为学习工具,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信息化爆炸的现代,教师们也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预测学生关注的媒体信息,设计从学生关注话题或相关信息为入手点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拉近师生间距离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由外动机导向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外动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策略将学生的外动机转化为内动机。大学的学习将对任务繁重,专业性强,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对寻求枯燥的知识本身很感兴趣,外部的激励也是很重要的[5]。但由于高校教育于学生而言缺乏监管机制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升学压力,仅靠外部激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不会长久保持;这需要教师能够明细自己学生所关注的话题,如果能够从自己专业角度来阐释学生关注话题,可能会是学生逐步产生对专业学习本身的兴趣。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的关注点已从单纯的学习拓展到各个方面,因此教学活动如果仅注角于学习本身,对学生而言事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师需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将其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重点高校新生“空心病”成为令人比较关注的名词,“空心病”一定程度上反应是大学生找不到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暗示大学生对大学之前学习目标的一种反思和质疑。这一点决定了如果我们高校教育如果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已经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应该给学生在目标及生命价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而且这中引导应该更侧重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当然这里的主人翁意识并不是说让学生去成为管理者,而是让学生拥有改变的勇气和意愿,进而发出改变的行为,这些只想的改变指向的目标是让我们的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关系更趋于和谐。总之网络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不容易离开的工具,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需要具有时代性,用学生的外部动机引起他们对学习关注,进而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
参考文献
[1]唐琳.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2-54.
[2]王练.本科生学习动机现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9):46-47.志,2010,18(02):204-206.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贵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