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代女性穿着低领线裙服的“低胸装”是唐代女服的重要特征之一,强调其理想形象的表露。通过对唐代女性的“低胸装”探源分析可知一种服饰现象的形成因素有历史源头也有所处环境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是一段时期内人和社会的由于历史、环境、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当时人们对于服饰的设计情趣和现实需求,体现出人的内需、审美等意识情趣。
一、总述“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出现于初唐,盛唐时期风靡一时,中晚唐则夸张没落。所谓“低胸装”实则由襦或衫、半臂、裙和帔帛配伍而成的低领线裙服。包铭新据腰线变化,分出高腰掩乳、高腰乳下、自然腰线和低腰线4种。亦有学者将其称为“袒露装”。基于此依据领线、胸线的位置关系将“低胸装”分为两种:领胸线分离型和领胸线重合型。
领胸线分离型指领线、交领止口较低,接近于胸线处,腰线处于或紧贴于乳房下部的高腰线,常与襦裙、帔帛、半臂搭配。腰带宽而多饰品,上衣为紧而窄的小袖,露出乳房上部。此样式多“低胸装”为贵妇穿着,舞伎女乐也常有之,女侍丫鬟较少。[1]领胸线重合型指因唐代女性长裙特殊的款式和穿着方式使裙的胸线提至乳上,与领线的位置重合,露出乳房上部并遮盖了腰线,形成掩乳“低胸装”的造型。这种造型流行于整个唐代,由襦、裙和帔帛组合而成,且多大袖襦并束于裙内。裙上端细带系扎于胸前作蝴蝶结下垂。穿着者多为贵妇仕女,或者是身份较高的女侍。这两种样式会使胸部得到双重强调,低领线与胸线的相互重合、分离,效果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烈,受到当时诗人的赞美,如李群玉《赠歌姬诗》中“胸前瑞雪灯斜照”,欧阳询《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二、探源“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产生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接受度较高,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催生出不同种类的丝织品。提供了种类众多的服饰原材料,使服饰款式得以发展出独特风格样式和设计情趣表征,同时为“低胸装”诞生提供物质基础。
1继承发展前朝服飾
唐代与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明显的传承对比关系。魏晋时期的士族意识和外观追求自然、率真、风流的生活状态。如《晋书·五行志》记:“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 [2]其中服饰大多宽大,领口大开,袒胸露怀,赤足散发。这种“衫”为对襟,由蚕丝、细麻制成,以襟带相连接,衣身、衣袖飘逸。裙亦是如此,《周书·长孙俭传》载:“日晚,俭乃著裙襦纱帽,引客宴于别斋。”说明当时裙长至地,与衫相配,腰系宽丝带,男女通服。由此衫与裙打破了先秦以来汉装固定样式,被隋唐的女性继承和发展,成为影响后世的着装方式。另外宽裙到了唐代,质地仍以轻盈的丝织品为主,但形态、色彩、穿着方式更为多样化。女性将其穿于襦或衫外,并系扎在乳房上下形成低领线裙服成为“低胸装”的形式基础。
2 女性服饰逐渐固定
“低胸装”所出现时期,正值唐代即将进入全盛。经过魏晋南北朝、隋以及初唐时期的混乱、统一到稳定,统治者逐渐将社会带入稳健的良性轨道,政治开明宽松,方针得当,经济高速发展。表现在服饰上为初唐时期继承了魏晋服饰风采,还全盘接收隋代女服形制,加上民族融合大潮未落,出现男女皆穿胡服的现象,又恰逢武周执政,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使女性突破传统女服的限制,着男服、胡服成为时尚潮流。但随着李唐王室还朝,政权稳定,文化意识回归传统,这种女性着男装、胡装的“混乱”现象消失,着装方式和形态回归到女性本身,但女性社会地位依然不减,因此不必再刻意通过男装、胡装达到与男子一致,为“低胸装”的出现奠定制度基础。
3 文化多元思想包容
唐代有“华夷混合之国”之称。开放包容的心态使它与各民族之间的获得发展,如首都长安既是世界当时著名的都会又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随着大量外国人涌入和周边少数民族的融合,必然带来各种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催生思想和信仰自由的意识形态。崇尚人体且着装无忌的佛教因此取得了与儒道并立的地位。武周时期更刻意提高佛教和女性地位,体现出宗教中形成的女性崇拜,让整个社会表现出“回归母体”的情结。加之自魏晋时期礼乐崩塌使唐代女性能够生活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中,在服饰上就凸显出女性大胆展现身体曲线和特征。让女性崇拜成为唐代社会的集体潜意识,因此女性服饰得以成为表述自由包容的象征,是“低胸装”的思想基础。
三、“低胸装”中的设计情趣
从唐代女性“低胸装”的探源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环境、观念、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均在影响着所属时期的服饰设计,映射出服饰的设计情趣和人的服装行为动机,并存在着心理情趣、文化情趣和审美情趣三个方面。
1 心理情趣
心理情趣指人作为服饰的使用者,其外观、人格、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地位的内心需求的体现和表露,并希望获得社会和同伴的认同感。唐代女性在初唐至盛唐时期因社会地位提高和观念变化,拥有社会责任、刚强自信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其心理逐渐表露出希望展现自身体态美。因而在服饰的外观上形成以短襦、半臂、衫配及胸长裙,身披帔帛,袒露女性特征的“低胸装”,颜色上主调鲜明、浓烈,具有强烈的富丽、轩昂之气势。以此来迎合社会风尚,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标志,得到男性群体认同和赞许。
2 文化情趣
文化是知识、观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总体。[3]唐代女性“低胸装”中的文化情趣主要是对初唐至盛唐时期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普世规范的体现和满足。初唐至盛唐时期的文化环境处在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积极交流的过程,这让女性服饰吸收了西域的窄袖,天竺、波斯的帔帛,魏晋时期的大袖半臂等特征。文化观念的开放性和宗教推崇的本身意识,使女性逐渐摒弃了女着男装、着胡服的习惯,而保留了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帔帛。可见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奉通过“低胸装”的文化情趣映射进社会服饰习惯之中。
3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以服饰来表达人符合时代精神的理想形象的个人趣味。理想形象指不同时期、地域,关于个体、服装、外貌和气质等方面的完美标准及想望。[4] “低胸装”中的审美情趣便是唐代女性对其理想形象的具体表征。如穿着低领线半臂或对襟襦衫露出胸部就是唐代女性对女性意识和外貌的流露,来打破魏晋以来形成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又如“低胸装”整体造型偏向A、O型轮廓,线条虽纤长平直,但已呈现出丰腴浑厚,凝重瑞丽之势。这种理想形象强调了唐代女性体态的丰腴美、健康美、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为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女性和男性所偏爱,直至五代仍然存在。
四、小结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形成于初唐至盛唐时期,继承魏晋时期的“不羁”,发展出盛世的“不拘”。将裙穿于半臂或对襟襦衫外,通过裙带系扎于胸部上下所形成的服饰效果,让初唐时期的女性服饰“乱象”回归到女性本身,又体现出文化交汇、宗教并立的社会环境。在设计情趣上展现出唐代女性对于服饰的内心需求,社会服饰习惯的文化情趣映射和审美观。综上,唐代女性的“低胸装”不只是服饰穿着习惯的特殊现象,而是一段时期内人和社会的由于历史、环境、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服饰表征,这种表征又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于服饰的设计情趣和现实需求,对现代设计的灵感提取和意识表达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包铭新.唐代女装的腰线及其审美效果[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1(Z1):4.
[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6.
[3]玛里琳·霍恩.服饰:人的第二皮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5.
[4]卞向阳.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03):98.
一、总述“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出现于初唐,盛唐时期风靡一时,中晚唐则夸张没落。所谓“低胸装”实则由襦或衫、半臂、裙和帔帛配伍而成的低领线裙服。包铭新据腰线变化,分出高腰掩乳、高腰乳下、自然腰线和低腰线4种。亦有学者将其称为“袒露装”。基于此依据领线、胸线的位置关系将“低胸装”分为两种:领胸线分离型和领胸线重合型。
领胸线分离型指领线、交领止口较低,接近于胸线处,腰线处于或紧贴于乳房下部的高腰线,常与襦裙、帔帛、半臂搭配。腰带宽而多饰品,上衣为紧而窄的小袖,露出乳房上部。此样式多“低胸装”为贵妇穿着,舞伎女乐也常有之,女侍丫鬟较少。[1]领胸线重合型指因唐代女性长裙特殊的款式和穿着方式使裙的胸线提至乳上,与领线的位置重合,露出乳房上部并遮盖了腰线,形成掩乳“低胸装”的造型。这种造型流行于整个唐代,由襦、裙和帔帛组合而成,且多大袖襦并束于裙内。裙上端细带系扎于胸前作蝴蝶结下垂。穿着者多为贵妇仕女,或者是身份较高的女侍。这两种样式会使胸部得到双重强调,低领线与胸线的相互重合、分离,效果独特,视觉冲击力强烈,受到当时诗人的赞美,如李群玉《赠歌姬诗》中“胸前瑞雪灯斜照”,欧阳询《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
二、探源“低胸装”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产生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接受度较高,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催生出不同种类的丝织品。提供了种类众多的服饰原材料,使服饰款式得以发展出独特风格样式和设计情趣表征,同时为“低胸装”诞生提供物质基础。
1继承发展前朝服飾
唐代与隋、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明显的传承对比关系。魏晋时期的士族意识和外观追求自然、率真、风流的生活状态。如《晋书·五行志》记:“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 [2]其中服饰大多宽大,领口大开,袒胸露怀,赤足散发。这种“衫”为对襟,由蚕丝、细麻制成,以襟带相连接,衣身、衣袖飘逸。裙亦是如此,《周书·长孙俭传》载:“日晚,俭乃著裙襦纱帽,引客宴于别斋。”说明当时裙长至地,与衫相配,腰系宽丝带,男女通服。由此衫与裙打破了先秦以来汉装固定样式,被隋唐的女性继承和发展,成为影响后世的着装方式。另外宽裙到了唐代,质地仍以轻盈的丝织品为主,但形态、色彩、穿着方式更为多样化。女性将其穿于襦或衫外,并系扎在乳房上下形成低领线裙服成为“低胸装”的形式基础。
2 女性服饰逐渐固定
“低胸装”所出现时期,正值唐代即将进入全盛。经过魏晋南北朝、隋以及初唐时期的混乱、统一到稳定,统治者逐渐将社会带入稳健的良性轨道,政治开明宽松,方针得当,经济高速发展。表现在服饰上为初唐时期继承了魏晋服饰风采,还全盘接收隋代女服形制,加上民族融合大潮未落,出现男女皆穿胡服的现象,又恰逢武周执政,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使女性突破传统女服的限制,着男服、胡服成为时尚潮流。但随着李唐王室还朝,政权稳定,文化意识回归传统,这种女性着男装、胡装的“混乱”现象消失,着装方式和形态回归到女性本身,但女性社会地位依然不减,因此不必再刻意通过男装、胡装达到与男子一致,为“低胸装”的出现奠定制度基础。
3 文化多元思想包容
唐代有“华夷混合之国”之称。开放包容的心态使它与各民族之间的获得发展,如首都长安既是世界当时著名的都会又是东西文化交流中心。随着大量外国人涌入和周边少数民族的融合,必然带来各种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催生思想和信仰自由的意识形态。崇尚人体且着装无忌的佛教因此取得了与儒道并立的地位。武周时期更刻意提高佛教和女性地位,体现出宗教中形成的女性崇拜,让整个社会表现出“回归母体”的情结。加之自魏晋时期礼乐崩塌使唐代女性能够生活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中,在服饰上就凸显出女性大胆展现身体曲线和特征。让女性崇拜成为唐代社会的集体潜意识,因此女性服饰得以成为表述自由包容的象征,是“低胸装”的思想基础。
三、“低胸装”中的设计情趣
从唐代女性“低胸装”的探源分析中不难看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环境、观念、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均在影响着所属时期的服饰设计,映射出服饰的设计情趣和人的服装行为动机,并存在着心理情趣、文化情趣和审美情趣三个方面。
1 心理情趣
心理情趣指人作为服饰的使用者,其外观、人格、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地位的内心需求的体现和表露,并希望获得社会和同伴的认同感。唐代女性在初唐至盛唐时期因社会地位提高和观念变化,拥有社会责任、刚强自信心和开拓进取精神,其心理逐渐表露出希望展现自身体态美。因而在服饰的外观上形成以短襦、半臂、衫配及胸长裙,身披帔帛,袒露女性特征的“低胸装”,颜色上主调鲜明、浓烈,具有强烈的富丽、轩昂之气势。以此来迎合社会风尚,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标志,得到男性群体认同和赞许。
2 文化情趣
文化是知识、观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总体。[3]唐代女性“低胸装”中的文化情趣主要是对初唐至盛唐时期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普世规范的体现和满足。初唐至盛唐时期的文化环境处在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积极交流的过程,这让女性服饰吸收了西域的窄袖,天竺、波斯的帔帛,魏晋时期的大袖半臂等特征。文化观念的开放性和宗教推崇的本身意识,使女性逐渐摒弃了女着男装、着胡服的习惯,而保留了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帔帛。可见当时人们对佛教的信奉通过“低胸装”的文化情趣映射进社会服饰习惯之中。
3 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以服饰来表达人符合时代精神的理想形象的个人趣味。理想形象指不同时期、地域,关于个体、服装、外貌和气质等方面的完美标准及想望。[4] “低胸装”中的审美情趣便是唐代女性对其理想形象的具体表征。如穿着低领线半臂或对襟襦衫露出胸部就是唐代女性对女性意识和外貌的流露,来打破魏晋以来形成弱不禁风的病态美。又如“低胸装”整体造型偏向A、O型轮廓,线条虽纤长平直,但已呈现出丰腴浑厚,凝重瑞丽之势。这种理想形象强调了唐代女性体态的丰腴美、健康美、自然美的审美情趣,为初唐至盛唐时期的女性和男性所偏爱,直至五代仍然存在。
四、小结
唐代女性的“低胸装”形成于初唐至盛唐时期,继承魏晋时期的“不羁”,发展出盛世的“不拘”。将裙穿于半臂或对襟襦衫外,通过裙带系扎于胸部上下所形成的服饰效果,让初唐时期的女性服饰“乱象”回归到女性本身,又体现出文化交汇、宗教并立的社会环境。在设计情趣上展现出唐代女性对于服饰的内心需求,社会服饰习惯的文化情趣映射和审美观。综上,唐代女性的“低胸装”不只是服饰穿着习惯的特殊现象,而是一段时期内人和社会的由于历史、环境、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的服饰表征,这种表征又蕴含着当时人们对于服饰的设计情趣和现实需求,对现代设计的灵感提取和意识表达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包铭新.唐代女装的腰线及其审美效果[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1(Z1):4.
[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6.
[3]玛里琳·霍恩.服饰:人的第二皮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5.
[4]卞向阳.中国古代服装设计主题分析[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