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通过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实现从“读文”到“写文”的真正还原。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加强朗读要领指导,使学生逐步提高;读中想象,培养语感;读中求异,培养创新精神几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
  朗读,是一种运用规范的普通话,对各种体裁的书面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变成有声语言的活动。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全面教学息息相通。崔峦先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语文不读课文,犹如数学不讲例题,物理不讲定理一样不可思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明确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虽然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认识,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不是“未闻读书声琅琅”,但是很少听见朗读声,却是实情。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挤占了讲解的时间,多读不如多讲。这与教师对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以读为主的观念,把朗读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对文章内涵產生感悟;通过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实现从“读文”到“写文”的真正还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学生的朗读指导呢?
  1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首先,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朗读示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因为“儿童的一切学习活动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适时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并影响他们良好朗读习惯的形成。例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中“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句写出了草原美在野花的种类繁多,色彩鲜艳。教学时我采用舒缓平静的语气范读,同时,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和重点词的重音,形成高低起伏的语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黄亢美老师在执教《雷雨》一课时,能用一句比一句声音小,逐渐减弱的声音范读“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以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有
  图文并茂,内容有趣,体材多样,语言活泼等特点。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材,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例如教学《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把收集到的图片,结合文中的插图,制成动态的画面,让声、像、形、感同步的“动态”画面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不同的情绪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化“要我读”为“我要读”。
  2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
  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等语言单位多层次组合而形成的整体,在内容、结构、语法各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要让学生从一篇课文或一个片断中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紧扣词句,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点拔,使学生细细品味。
  2.1 抓住重点词语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在一个段落或句子里,往往有的关键字或重点词语,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读懂这些字或词语,就有利于读懂课文。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第八自然段有这样的描写:“在这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提示学生:这里为什么用上“昂首挺胸”、“挺着”、“坚毅”等词语?在朗读时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通过提示,学生体会到了这些词语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董存瑞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这些词语应加强语气,读出激昂、响亮、坚韧有力的语调。除此之外,我还抓住“站”、“托”、“顶”、“拉”等动词,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把董存瑞英勇、高大的英雄形象表达出来。这样抓住重点词语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2 抓住重点句子朗读,领会文章表达的中心。
  一篇文章总有一些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抓住这些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就为体会文章的中心铺平了道路。如读《白杨》这篇课文,我抓住“爸爸”介绍白杨的关键句子:“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让学生在朗读第一句时,音量要控制低一些,以表现出白杨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特点;第二句应该读得高亢、稳重些,以突出白杨树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同时,还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字与字之间的停顿和语气的轻重缓急。“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是画龙点睛的句子,“也”字后面的意思是这篇课文叙述的重点。爸爸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心愿?我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前一句应读出疑问的语气,语速放得慢些;后一句读出否定而又充满坚定的语气,语速先快后慢。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爸爸借物喻人,他介绍白杨,实际是赞美具有白杨品格的人,表明自己想做这样的人,希望子女和他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这样抓住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比教师在课堂上“串讲”理解课文内容要深刻得多,透彻得多。
  3 加强朗读要领指导,使学生逐步提高。   3.1 强化读音、发音训练。
  首先要严格正音正字。教师要注意把学生读错的字、发音不准的字,随时严格地加以纠正。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和一些变调、轻声、儿化音、语气助词等。
  其次要不读破词句。从一年级教学开始,就要给学生形成“词”的感性认识,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读的时候要紧密地连在一起,要从实际例句中使学生知道朗读的时候,不读破句。
  最后不唱读。过多的集体朗读是造成唱读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多用指名读的方法,以便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指导。
  3.2 强化朗读的技巧指导。
  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节奏,这些都是朗读的技巧。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耐心地指导,这些技巧的指导,教师的范读最有说服力,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以及随时的朗读指导,会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达到“如情”,也就是能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4 读中想象,培养语感。
  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人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中去的直觉感知和顿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语言以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形式同时刺激着他们的大脑,需要他們即时破译这些符号,使之还原为思想、形象和画面,这有利于学生的大脑对语言产生灵敏的感受力,形成一种快速的直觉,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培养语感。郭沫若先生也曾经说过“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期的教育很要紧。”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齐读、自由读、竞赛朗读等形式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活动,与理解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训练和培养语感。如《可爱的草塘》的第四段有这样的描写:“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我指导学生朗读时,先让学生分组读,理解“清澈”与“清凌”的区别,接着指名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造句的生动。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并充分发挥想象,依据课文内容,勾勒出一幅色彩明快、格调和谐的画面:宛如明镜的河水倒映着绿草、蓝天、白云,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最后竞赛读,此时学生也和作者一样,已飘飘然陶醉于这美景中,达到了“文我合一”的境界,使学生在读中既训练了语感,又加强了语感。
  5 读中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朗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不会完全一样。比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有这样一段话:“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光芒,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同的学生说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应该读得快些,大声些;有的说应该读得慢些,稳重些。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前者说:“这一段话写出了董存瑞叔叔对敌人的憎恨,想快点炸毁敌人暗堡的急切心情,因而应该读得快些,大声些。”后者说:“这一段话体现了董存瑞叔叔在战斗中坚定、沉着,而且对炸掉敌人的暗堡充满信心,应该读得慢些,稳重些。”我鼓励他们在朗读中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读了《丰碑》这一篇课文,有的学生就挑战教材,对“将军”有不同的见解:军需处长冻死了,将军为什么不认识他,还要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有人冻死了,难道将军没有责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新的见解,尽管他们的见解不一定正确,但敢于求异求新,这是“串讲”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注重朗读指导,促使学生口、眼、脑、心等多种器官来摄取感性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接受课文内容的信息,感悟和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地发挥朗读对积累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性情的独特作用。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育评价,构建新型的课堂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评价实施过程的变革。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所谓多角度评价,就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语文素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为主,如知识目标的
期刊
【摘 要】对于处学写作的学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比别人差,自己好能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篇作文从篇、段、句、词逐一找出学生作文中的的闪光点。就是字写得工工整整好算优点,这样就不会使学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作文;自由表达;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开始写作文,就好像面对一道难关,心里忐忑不安,无从下手,无言可写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平时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
期刊
初中思品课往往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的教学模式,所以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其实不管是什么科目,师生课堂互动都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佳途径。与“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的模式相比,“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的模式更有效,也更科学一些,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堂课就很重要 。首先,要让学习完全信任老师,让他们觉得这名老师是
期刊
【摘 要】人都有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求。尊重和信任是扶正倾斜的心灵的天平。  【关键字】尊重;信任;扶正;心灵;天平  1 让学生坐下说话  初三上学期,从外校转入我班一名叫孙阳的男生,人称“打架大王”,同学怕,老师忍,批评处分软硬不吃,家长和学校为此伤透了脑筋,母亲无奈只好将其不断转学,来我班之时,已是第三次了 。  心里打着小鼓,将他领到班里,在大家热烈的掌声里,一丝喜悦,一丝羞涩飞上了这个
期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自我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认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是数学发展与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空间与时间.下面是我对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
期刊
1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期刊
我一九二七年十月从日本回国,参与了当时的革命文学运动。现在,时常有同志来访问或来信,也有些同志拿过去别人发表过的有关创造社的文章来,要我讲述当时的情况。我讲过不少次数,也有不少访问记录流布在外。有的我看到了,也有的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从已看到的来看,其中不免有些小的出入,也有是误记了我的原意的,这大概是由于我的口音不大好懂而发生的。同时,也有因为别的同志提供的资料和我所说的不尽一致,引起了疑问。  
期刊
旱季的清晨,人们多半还躺在床上,虔诚的菲律宾妇女,一早梳洗,穿上整洁衣裙,一本小小的《圣经》捧在胸前,向教堂走去。  马尼拉的黎萨大街,阿斯卡拉卡大街虽然响起了清晨的有轨电车铃声,但乘客稀疏;妇人们拖着沙龙长裙,头上顶了盛满蔬菜、鱼类的大篮子正走向契阿波大菜市准备摆卖,商肆繁盛,各国大公司林立的厄斯柯达大街的商店还没打开大门。华侨区的王彬街刚刚沉睡初醒,广播台突然播出:  “珍珠港被偷袭……”  
期刊
一  为着一个愚蠢的守卫兵被暗算,也许是再微小些的原因吧,以致梅冷在防御上偶然失手的事,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保卫队有着克服一切骚乱的能力,经过了一场恶战之后,暴徒们趁着夜里来,又趁着夜里走了。  但是,保卫队还有着不能不严重地加以研办的事。  保卫队宣布了一连三天的戒严令,把梅冷的四关口都封锁住了。人们只可以从外面走进城里,却不准从城里放出一个,——这唯一的任务,是搜捕在城里作着潜伏工作的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