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教学背景下,我国对教育行业的关注点不再集中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这使得学校也更加注重诸如美术、体育、音乐等陶冶人情操,明确体现素质教育的学科。美术教学作为初中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教学目标深入推进的有效手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美术 德育教育 有效渗透
“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灵魂部分,需要各位一线教育者引起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美术学科又具有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等特殊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树立德育渗透教育理念,创新各类途径利用美术课独有优势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将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丰富教学内容,在作品鉴赏中渗透德育教学
初中美术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从作品来历、艺术价值及地位的创作背景介绍到让学生去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等,在探究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在观察和探索中感知其中的艺术美,从而在审美教育中将情感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比如,在教学《喜庆吉祥的民间艺术》一课时,我改变了原来单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巧的教学方式,将我国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课堂中,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历史溯源及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背景知识外,我在教學中让学生在欣赏剪纸艺术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浓郁乡土气息及艺术特点,学生在观察鉴赏中对美术作品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将剪纸的特点总结归纳,在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树立了传承意识。
二、创新教学形式,在探究教法中渗透德育教学
美术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紧紧抓住美术课堂的教学契机,从备课到上课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及教法学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教学《美丽家园》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在播放典雅古筝曲的背景下循环播放我国各地园林图片,从视觉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效导入课程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以苏州园林为例,让学生结合语文知识谈一谈它的自然美、空间美及人文美,并小组讨论自己理想的家园是怎样的,有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特点,整体色调又是怎样的……在小组合作中将小组作品绘制出来,并在班级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水平,还在创作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在关注身边宜居环境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三、健全评价机制,在美术评比中渗透德育教学
在教学中多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在美术作品评比中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方法,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反思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建立合理评价机制的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理性意识,塑造学生严谨、谦虚的品格。比如,在教学《千姿百态的水》一课时,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水的各种形态进行了解,在学会用不同线条表现姿态各异的水之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幅描绘的形态的画作,在评讲课上,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画作让学生点评,其中有一位同学视角独特,画了一副工厂排污水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说画的一点都不美,这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发现画作中的优点,并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四、注重教学实践,在创造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
课外活动是学生将美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在集体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品格的形成,加强德育渗透教学。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较多的实践活动案例可以组织实施,比如,《灯饰的设计与制作》中,通过让学生设计灯饰,挖掘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特长,在小组合作中有的负责绘画设计,有的负责动手制作,有的负责色彩填充,有的负责解说设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各方面的想象力及设计意识,还锻炼了学生团队分工意识。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点滴中收获实效,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德育渗透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组织实践活动,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和感染。
参考文献
[1]崔鑫.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12):260.
[2]李丽.融德育于美术教学,让课堂更精彩[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96+98.
关键词:初中美术 德育教育 有效渗透
“教书必育人,育人先育德。”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灵魂部分,需要各位一线教育者引起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美术学科又具有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等特殊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树立德育渗透教育理念,创新各类途径利用美术课独有优势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将美育与德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丰富教学内容,在作品鉴赏中渗透德育教学
初中美术教材中选编了大量优秀艺术作品,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从作品来历、艺术价值及地位的创作背景介绍到让学生去分析鉴赏作品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等,在探究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在观察和探索中感知其中的艺术美,从而在审美教育中将情感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比如,在教学《喜庆吉祥的民间艺术》一课时,我改变了原来单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巧的教学方式,将我国传统文化因素融入到课堂中,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历史溯源及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背景知识外,我在教學中让学生在欣赏剪纸艺术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浓郁乡土气息及艺术特点,学生在观察鉴赏中对美术作品发挥想象,引导学生将剪纸的特点总结归纳,在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树立了传承意识。
二、创新教学形式,在探究教法中渗透德育教学
美术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紧紧抓住美术课堂的教学契机,从备课到上课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及教法学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起来。
比如,在教学《美丽家园》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在播放典雅古筝曲的背景下循环播放我国各地园林图片,从视觉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效导入课程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以苏州园林为例,让学生结合语文知识谈一谈它的自然美、空间美及人文美,并小组讨论自己理想的家园是怎样的,有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特点,整体色调又是怎样的……在小组合作中将小组作品绘制出来,并在班级中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欣赏水平,还在创作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在关注身边宜居环境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三、健全评价机制,在美术评比中渗透德育教学
在教学中多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在美术作品评比中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方法,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学习,反思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建立合理评价机制的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理性意识,塑造学生严谨、谦虚的品格。比如,在教学《千姿百态的水》一课时,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水的各种形态进行了解,在学会用不同线条表现姿态各异的水之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一幅描绘的形态的画作,在评讲课上,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画作让学生点评,其中有一位同学视角独特,画了一副工厂排污水的美术作品,有的学生说画的一点都不美,这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发现画作中的优点,并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四、注重教学实践,在创造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
课外活动是学生将美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在集体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还能促进学生其他品格的形成,加强德育渗透教学。
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较多的实践活动案例可以组织实施,比如,《灯饰的设计与制作》中,通过让学生设计灯饰,挖掘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特长,在小组合作中有的负责绘画设计,有的负责动手制作,有的负责色彩填充,有的负责解说设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各方面的想象力及设计意识,还锻炼了学生团队分工意识。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点滴中收获实效,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德育渗透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组织实践活动,从多个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和感染。
参考文献
[1]崔鑫.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12):260.
[2]李丽.融德育于美术教学,让课堂更精彩[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