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白南准(19 3 2一2 0 0 6),号称视频与媒体艺术的奠基人。与博伊斯,沃霍尔和杜尚并称为21 世纪现代艺术大师。在以西方白人为主导的艺术与社会氛围之下,白南准可以突出重围成为融入其中又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艺术大师,与他将多种艺术门类的创新融合创作分不开关系。多种门类艺术的跨界融合,在今日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装置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依然是主要的创作方式。艺术的跨界融合可以带给白南准的装置艺术作品怎么样的语言与形式,观者在欣赏白南准的融合了多种跨界艺术的装置艺术作品时又可以获得怎样的特殊体验,将在文章中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白南准;跨界融合
白南准1932年出生于韩国,幼年时随父母避难到香港,后又作为难民流落于日本。1956年于东京大学毕业,完成了音乐、艺术史和哲学专业的学习,并撰写了关于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学士论文。由于受到日本的崇尚西方化的教育,白南准对于西方古典音乐十分迷恋,于是于同年来到德国慕尼黑进修音乐史学和音乐创作,并于1958年遇到了美国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相遇。这是白南准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约翰·凱奇于1951年创作的作品《想象的风景,第四号》应用了十二个“活的”无线电收音机,这种声音上的蒙太奇式的全新创作手法使当时崇拜传统古典音乐的白南准无比震惊,此次经历成为了白南准从一名单纯研究音乐的学生到多元艺术跨界融合的艺术大师。白南准的跨界融合使他成为了“激浪派”的先锋人物,迪克·希金斯(Dick Higgins)用“互动媒介”(Intermedia)一词为激浪艺术做出了解释,即:“那些结构上具有互动媒介性质的作品称为激浪:视觉的诗歌与诗化的图像,行动音乐与音乐的行动,同时也包括偶发艺术和活动,只要音乐、文学与美术是其构思的必要组成。”
艺术的跨界融合是指多种门类艺术,在同一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而融合为一个全新整体的新形式,这种艺术创作形式运用了更多种类的艺术元素,从多纬度多元化的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悟,同时又是从多角度的给予观者与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更全方面的思维感受,更利于被大众欣赏接受,其艺术表现形式整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以及不同艺术类别和艺术表现方式的整合运用。由于艺术家的思维往往是深刻且多角度的,运用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跨界融合更可以细腻而准确的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有利于表现其艺术作品中特殊艺术情感。
1995白南准的创作的装置作品《电子公路:美国大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这幅作品由电视机、DVD播放器、电缆、霓虹灯管组成,可以说综合了声光电等多元华艺术感官,是将多纬度艺术跨界融合的典型之作。在这幅作品之中,白南准将电视机堆砌成美国的版图形状,并加有霓虹灯线和钢制脚手架制作而成,电视机屏幕里的图像不断变化闪烁,每一幅图片均是代表艺术家对美国各个州的印象,借此向那些来自各个州的艺术家朋友与合作者致敬,譬如:马萨诸塞州的约翰·凯奇、阿拉斯加的行为艺术家夏洛特·穆尔曼(Charlotte Moorman)、华盛顿的当代舞编导摩斯· 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等。该作品由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收藏。白南准在该作品中融合了对于西方艺术的思考,对美国艺术的感受与认知,不断闪烁的霓虹灯、电视画面以及其装置中不断出现的嘈杂声音,都在传达白南准对于现代生活的认知的缩影,是对现代生活的微缩表现,装置艺术已经超越了某种文化与民族的约束,创建了影像艺术的新形态,并被众多的艺术家继续诠释着、发展着,为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空间。
准于2001创作的作品《塔》,是将生活中的工业产物——电视进行改造堆砌,电视机显示的图像或是被扭曲、被旋转、被剥离。白南准在创作这件装置作品时,参考了古老文化中塔的原型,与同时代“激浪派”艺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凯尔特弥撒”观点息息相关——1970年,博伊斯曾在巴塞尔进行了一场以凯尔特人宗教文化为主题的表演,他希望以此表现对基督教、或是对欧洲萨满教起源的思考。这件名为《塔》的大型装置高度将近5米,仿佛要填满整个视野空间,由木制框架与老式电视柜组合堆叠而成,13与19寸老电视机镶嵌于其中,闪烁的屏幕呼应着通了电的彩色霓虹灯管。白南准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或成为话题的物品——电视机作为创作的主题或材料,他在创作时时常与工程师一起进行改造,借由一些工业技术手段,赋予“电视机”以不同的面目,让它成为现成品元素,即“电视”本身。于是 “电视机”这一工业社会下的产物,进入了“艺术品”的队伍中。虽然作品的结构由工业产品组成,它的造型却借鉴了古老的建筑样式——类似“史前时期的石柱群”。这座“塔”由后人评说之时,每每被认为是白南准艺术目标与方法论的一个浓缩,即,将大众电子消费品转化为艺术的载体,将多元的艺术形式跨界融结合,成为激发出人们内心产生时代共鸣的整体。这件作品中融合了宗教、工业现成品、新媒体等等元素,同时也融合了科技与艺术,以及艺术家对时代的思考。
白南准融合了多种跨界艺术的装置艺术作品是他艺术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对与现代社会人类思考的缩影与延伸,他的作品永远充满着多元化碰撞而带来的创新精神,勇于尝试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创新性的突破固化的原有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音乐、行为、中西化思想碰撞、现成品的使用以及广播电视和视像的等等科技手段的融合使他在探索中不断重塑和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装置艺术作品。白南准用独特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多元化艺术跨界融合,“打破艺术的边界”,延伸了艺术的概念,给上世纪的媒体文化乃至今日的装置艺术创作与思考带来了深刻和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常宁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顾铮.激浪者是艺术史的鹰隼[J].上海:上海美术馆通讯,2002年第3期.
[3]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M].李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
作者简介
辛玥(1994-),女,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单位(学校):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当代艺术。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白南准;跨界融合
白南准1932年出生于韩国,幼年时随父母避难到香港,后又作为难民流落于日本。1956年于东京大学毕业,完成了音乐、艺术史和哲学专业的学习,并撰写了关于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学士论文。由于受到日本的崇尚西方化的教育,白南准对于西方古典音乐十分迷恋,于是于同年来到德国慕尼黑进修音乐史学和音乐创作,并于1958年遇到了美国前卫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相遇。这是白南准艺术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约翰·凱奇于1951年创作的作品《想象的风景,第四号》应用了十二个“活的”无线电收音机,这种声音上的蒙太奇式的全新创作手法使当时崇拜传统古典音乐的白南准无比震惊,此次经历成为了白南准从一名单纯研究音乐的学生到多元艺术跨界融合的艺术大师。白南准的跨界融合使他成为了“激浪派”的先锋人物,迪克·希金斯(Dick Higgins)用“互动媒介”(Intermedia)一词为激浪艺术做出了解释,即:“那些结构上具有互动媒介性质的作品称为激浪:视觉的诗歌与诗化的图像,行动音乐与音乐的行动,同时也包括偶发艺术和活动,只要音乐、文学与美术是其构思的必要组成。”
艺术的跨界融合是指多种门类艺术,在同一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而融合为一个全新整体的新形式,这种艺术创作形式运用了更多种类的艺术元素,从多纬度多元化的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悟,同时又是从多角度的给予观者与感官刺激,从而达到更全方面的思维感受,更利于被大众欣赏接受,其艺术表现形式整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以及不同艺术类别和艺术表现方式的整合运用。由于艺术家的思维往往是深刻且多角度的,运用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进行跨界融合更可以细腻而准确的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有利于表现其艺术作品中特殊艺术情感。
1995白南准的创作的装置作品《电子公路:美国大陆,阿拉斯加和夏威夷》。这幅作品由电视机、DVD播放器、电缆、霓虹灯管组成,可以说综合了声光电等多元华艺术感官,是将多纬度艺术跨界融合的典型之作。在这幅作品之中,白南准将电视机堆砌成美国的版图形状,并加有霓虹灯线和钢制脚手架制作而成,电视机屏幕里的图像不断变化闪烁,每一幅图片均是代表艺术家对美国各个州的印象,借此向那些来自各个州的艺术家朋友与合作者致敬,譬如:马萨诸塞州的约翰·凯奇、阿拉斯加的行为艺术家夏洛特·穆尔曼(Charlotte Moorman)、华盛顿的当代舞编导摩斯· 肯宁汉(Merce Cunningham)等。该作品由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收藏。白南准在该作品中融合了对于西方艺术的思考,对美国艺术的感受与认知,不断闪烁的霓虹灯、电视画面以及其装置中不断出现的嘈杂声音,都在传达白南准对于现代生活的认知的缩影,是对现代生活的微缩表现,装置艺术已经超越了某种文化与民族的约束,创建了影像艺术的新形态,并被众多的艺术家继续诠释着、发展着,为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的空间。
准于2001创作的作品《塔》,是将生活中的工业产物——电视进行改造堆砌,电视机显示的图像或是被扭曲、被旋转、被剥离。白南准在创作这件装置作品时,参考了古老文化中塔的原型,与同时代“激浪派”艺术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凯尔特弥撒”观点息息相关——1970年,博伊斯曾在巴塞尔进行了一场以凯尔特人宗教文化为主题的表演,他希望以此表现对基督教、或是对欧洲萨满教起源的思考。这件名为《塔》的大型装置高度将近5米,仿佛要填满整个视野空间,由木制框架与老式电视柜组合堆叠而成,13与19寸老电视机镶嵌于其中,闪烁的屏幕呼应着通了电的彩色霓虹灯管。白南准将人们生活中最常见或成为话题的物品——电视机作为创作的主题或材料,他在创作时时常与工程师一起进行改造,借由一些工业技术手段,赋予“电视机”以不同的面目,让它成为现成品元素,即“电视”本身。于是 “电视机”这一工业社会下的产物,进入了“艺术品”的队伍中。虽然作品的结构由工业产品组成,它的造型却借鉴了古老的建筑样式——类似“史前时期的石柱群”。这座“塔”由后人评说之时,每每被认为是白南准艺术目标与方法论的一个浓缩,即,将大众电子消费品转化为艺术的载体,将多元的艺术形式跨界融结合,成为激发出人们内心产生时代共鸣的整体。这件作品中融合了宗教、工业现成品、新媒体等等元素,同时也融合了科技与艺术,以及艺术家对时代的思考。
白南准融合了多种跨界艺术的装置艺术作品是他艺术思想、文化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对与现代社会人类思考的缩影与延伸,他的作品永远充满着多元化碰撞而带来的创新精神,勇于尝试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创新性的突破固化的原有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音乐、行为、中西化思想碰撞、现成品的使用以及广播电视和视像的等等科技手段的融合使他在探索中不断重塑和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装置艺术作品。白南准用独特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多元化艺术跨界融合,“打破艺术的边界”,延伸了艺术的概念,给上世纪的媒体文化乃至今日的装置艺术创作与思考带来了深刻和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常宁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顾铮.激浪者是艺术史的鹰隼[J].上海:上海美术馆通讯,2002年第3期.
[3]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M].李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
作者简介
辛玥(1994-),女,籍贯:黑龙江哈尔滨,单位(学校):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当代艺术。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