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家庭几乎都重才智而轻德育,使实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陷入了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通识
当前,我国社会正积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学校普遍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是一门文化课,忽略了其德育功能,教育教学实行灌输说教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德育功能。在此种形势下,应积极探索通识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通识教育概念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健全、自由的个人,强调关注人道德、情感、生活、理智的和谐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理智、负责任、合格的公民。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涉及范围很宽广,理论上任何课程都可成为通识教育课程。
二、通识视野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的途径
德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德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内固有的功能,所以针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政治教师,提出以下建议,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上实现德育教育功能
1.拓宽课堂学习形式
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的你讲我听”,内容较空洞,学生很难理解,而教师不顾学生的不理解,不与学生沟通交流,是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大学思想政治课,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就不来上课。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单靠课本上进行教学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教师应拓宽课堂活动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上思想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开展“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或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辩论会,提前一周将题目、辩论的内容、形式告诉同学,让其做好相关准备,学生辩论时,灵活引用大量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异常活跃,基于此,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和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有了深刻的印象、理解。教师此时应把握好辩论的方向,听取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学生的亮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辩论后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以及思想觉悟。
2.理论联系社会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些比较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学生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學习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不听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与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和社会的親身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学以致用。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上减少学习的枯燥性,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录像、图表等使内容具体化,更显真实,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参观革命馆,亲身感受。体验坚不可摧的红色革命精神、坚定地信念和冲奥的理想。
3.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具有文化知识性,还有教育性,其与德育有着非常大的共性和联系,思想政治课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德育功能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可的教育功能,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进而为以后的做人、做事、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现代思想政课德育功能被淡化,只会死记硬背,其教育功能止于形式,只为应付考试,不能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例如: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的“爱劳动、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爱祖国”教育,单纯地讲课,小学生未必会明白,所以,教师应用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故事去震憾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用饱满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讲“刘玲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明白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为班级争光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可见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要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向各阶段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常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也离不开其文化知识性,必须两者相互统一,同时由始至终的突出其教育性,才能强化德育功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实现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除了靠真理的力量,就是靠人格的力量。而思想政治课老师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具有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需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去感染、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德。比如教师上课时讲到遵纪守法、大公无私,自己却上课迟到早退,不遵守交通规则,拾金却昧;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自己却在课堂上体罚、甚至辱骂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会质疑教育教学的真理性,质疑教师的品德和修养,对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和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基础上,提升其思想道德涵养,重视其身教的责任感,从而落实教师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表率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识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必须拓宽课堂学习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才能不断增强其德育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超.“思政课”考试的“德育”功能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24-26.
[2]王宝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刘庆炬.通识视野下思政理论课德育功能的实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6:124-12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通识
当前,我国社会正积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学校普遍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看成是一门文化课,忽略了其德育功能,教育教学实行灌输说教方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德育功能。在此种形势下,应积极探索通识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一、通识教育概念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健全、自由的个人,强调关注人道德、情感、生活、理智的和谐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理智、负责任、合格的公民。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涉及范围很宽广,理论上任何课程都可成为通识教育课程。
二、通识视野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的途径
德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德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政治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首要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内固有的功能,所以针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政治教师,提出以下建议,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上实现德育教育功能
1.拓宽课堂学习形式
思想政治课传统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式的你讲我听”,内容较空洞,学生很难理解,而教师不顾学生的不理解,不与学生沟通交流,是学生逐渐丧失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大学思想政治课,有些学生不感兴趣就不来上课。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单靠课本上进行教学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教师应拓宽课堂活动方式,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上思想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开展“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或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辩论会,提前一周将题目、辩论的内容、形式告诉同学,让其做好相关准备,学生辩论时,灵活引用大量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思维异常活跃,基于此,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和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有了深刻的印象、理解。教师此时应把握好辩论的方向,听取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学生的亮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辩论后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把握问题的实质,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应变能力以及思想觉悟。
2.理论联系社会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些比较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学生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學习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不听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与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和社会的親身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学以致用。例如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上减少学习的枯燥性,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录像、图表等使内容具体化,更显真实,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参观革命馆,亲身感受。体验坚不可摧的红色革命精神、坚定地信念和冲奥的理想。
3.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具有文化知识性,还有教育性,其与德育有着非常大的共性和联系,思想政治课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实现德育功能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可的教育功能,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观念,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品德,进而为以后的做人、做事、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现代思想政课德育功能被淡化,只会死记硬背,其教育功能止于形式,只为应付考试,不能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例如: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的“爱劳动、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爱祖国”教育,单纯地讲课,小学生未必会明白,所以,教师应用生活中真实感人的故事去震憾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用饱满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讲“刘玲的故事”、“海伦凯勒的故事”,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明白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为班级争光等一些美好的品德。
可见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要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向各阶段学生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常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也离不开其文化知识性,必须两者相互统一,同时由始至终的突出其教育性,才能强化德育功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实现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除了靠真理的力量,就是靠人格的力量。而思想政治课老师是最直接、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具有示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需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去感染、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德。比如教师上课时讲到遵纪守法、大公无私,自己却上课迟到早退,不遵守交通规则,拾金却昧;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自己却在课堂上体罚、甚至辱骂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会质疑教育教学的真理性,质疑教师的品德和修养,对思想政治课实现德育功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和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基础上,提升其思想道德涵养,重视其身教的责任感,从而落实教师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表率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识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的实现必须拓宽课堂学习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突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才能不断增强其德育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超.“思政课”考试的“德育”功能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24-26.
[2]王宝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3]刘庆炬.通识视野下思政理论课德育功能的实现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