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大历史”与“朝鲜小人物”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政纬的著作《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以朝鲜使者为叙述视角,追寻自壬辰倭乱(1592)至康乾盛世(1780)近二百年历史过程中,东北亚秩序如何由动荡转向稳定的历史轨迹,并表明朝鲜对于封贡关系下宗主国中国和邦交关系下平等国日本的情感与认知的变化。全书13.1万字,除导言、结语和后记外,主体共分六章,还有一章名为“同场加映”和两个附录。该作品是海峡两岸首部关于朝鲜《燕行录》的历史科普书籍。严谨的学术思维、独特的论述视角、对朝鲜燕行文献和通信使文献融合研究的前瞻意识等因素使该书已经超越了历史类科普书籍的定位。
   关键词:朝鲜王朝;东亚;《燕行录》;朝鲜使臣;华夷之辨
   中图分类号:D8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5-0018-05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吴政纬的著作《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是他的著作《眷眷明朝》的姊妹篇,于2017年在台湾地区出版。之后,又两次印刷发行,足见读者对该书喜爱程度之深。2020年5月,大陆版《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大陆版的内容除后记与台湾版不同之外,其它内容基本一致。该书是海峡两岸首部关于朝鲜《燕行录》①的历史科普书籍,而严谨的学术思维、独特的论述视角、对朝鲜燕行文献和通信使文献融合研究的前瞻意识等因素使该书已经超越了历史类科普书籍的定位。
   一、内容介绍
   对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朝鲜关系,一般是定格于封贡关系或宗藩关系。譬如著名学者张存武、葛兆光、陈尚胜、孙卫国、徐东日等,就是在封贡关系或宗藩关系之下,立足于国家的宏观层面,对中国与朝鲜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然而,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小人物的努力和贡献。因此,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也决不仅仅是几个知名人物所能左右的。所以,朝贡使团中的子弟军官、通译,甚至地位低下的马夫,都应该成为还原中朝关系历史真相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吴政纬的著作正是以这类小人物为契入点。追寻自壬辰倭乱(1592)至康乾盛世(1780)近二百年历史过程中,东北亚秩序如何由动荡转向稳定的历史轨迹,并特别向读者表明朝鲜对于封贡关系下宗主国中国和邦交关系下平等国日本的情感与认知的变化。全书13.1万字,第一部分是导言,第二部分是第一至六章,第三部分是结语,第四部分是名为“同场加映”的一章,第五部分是两个附录。
   第一部分即导言,作者引用两幅18世纪朝鲜人所绘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总图”解读当时朝鲜人的世界观。同时,介绍书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概述该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讲述16世纪末至18世纪,朝鲜使臣出使明清的经历与故事,阐释朝鲜知识阶层对自我与中国这个他者认知的变化等问题。
   第一章,作者从1592年朝鲜王朝和日本之间壬辰倭乱的爆发写起。在概述战争经过之后,着重讲述“被遗忘的功臣”朝鲜官员郑昆寿被派往北京,成功说服明朝政府向朝鲜援兵的经历。作者认为,这些不断被派往北京的朝鲜使臣们是壬辰倭乱这场战争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封封递交大明官员的书信,今日看来可能细微小,却承载着不可轻视之重。”[1]
   第二章讲述的是,朝鲜人鲁认和姜沆在壬辰倭乱之中被迫流亡到日本,最终在使行日本明代官员的帮助下返回朝鲜半岛的“意外”经历。由此,作者指出正史中所记载的关于壬辰倭乱的历史是受到不同程度挤压的面貌,非典型战争的人物经历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第三章围绕着在万历年间使行中国的赵宪和许筠,崇祯年间朝鲜最后的朝天使金堉和李晚容的见闻而展开。他们既记述了晚明的黑暗面,又记述了真正做到廉洁奉公的官员等正面的晚明形象。作者指出他们是明清鼎革的目击人,他们的记录是在场的真实,我们要正视史料,不能为了凸显已有历史的结局而忽略史料所呈现的原貌。
   第四章是从清初朝鲜使臣们相信枯树若盛开会有真人出世,而清朝灭亡的传说写起。在清朝前期,朝鲜使臣们怀着对明朝“再造之恩”的感激和“小中华”意识相信清朝“胡无百年之运”,表现出对清朝仇视的情感。朝鲜孝宗甚至有北伐清朝的雄心。伴随着清朝鼎盛时期的到来,朝鲜使臣们见证了大清的伟业,也改变了对清朝的评价。
   第五章主要聚焦的是使团中两类人物的燕行见闻与活动。其一,那些不太受朝鲜社会“思明贬清”的主流意识形态束缚,以期实现从行使贸易中获利的马夫、仆役等使团下人。在作者看来,他们是被今人遗忘的“使者”。他们的身上体现了燕行还存在着巨大的商贸利益,而且“18世纪,中国制造的货物宛如潮水,席卷朝鲜上下。”[2]其二,出身朝鲜知识阶层,使行中国之后提出“北学中国”观点的朴趾源。作者通过他的燕行之旅,表明18世纪的朝鲜使者逐渐改变了对自身与清朝的定位与认知。
   第六章讲述朝鲜使臣洪大容与清代文人成为天涯知己造就中韩文人交流的佳话,朝鲜文人李万运在所编纂的童蒙读物《纪年儿览》中正视清朝历史等,阐释朝鲜王朝思明時代的终结。
   第三部分是结论。作者对全书进行深入的总结,指出通过来往于朝鲜汉城与明清北京的燕行之旅,朝鲜使臣们不只是更新了对自我与中国的认知,他们还接触到了西洋的知识与文化。他们又将这些西洋的知识和文化输入朝鲜半岛,不断地拓展朝鲜人对世界的认知。
   第四部分是名为“同场加映”的一章,主要围绕着18世纪初被派往日本使行的朝鲜通信使②“制述官”申维瀚的使行经历和他的通信使文献《海游录》等内容展开,聚焦的是此时期朝日两国的外交与互动,从侧面反映东亚秩序和朝日“华夷观”的变化。
   第五部分是由两个附录构成的。其一是按书中登场顺序如使者、将领等和书中首次出现的称呼,对主要登场的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其二是按古籍史料和近人研究这两个类别,列举了征引的书目。    二、著作的创新性
   《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一书,无论是对宏观问题的阐释,还是对微观问题的考察,都有独到之处。概括讲,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微观叙事与宏观叙事相结合的分析视角。作者努力摆脱“全知全能”“预言式”的叙述视角,每一章节都回归到朝鲜燕行使团个体人员的经历,揭示他们对壬辰倭乱、北学思想兴起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走向的影响,以及燕行文献本身所蕴含的朝鲜王朝立场上的实像与虚像。
   例如,作者列举了燕行使臣李基圣在琉璃厂满足了亲人对眼镜需求的经过,意外地促成了洪大容与清朝文人严诚、潘庭筠等人结交为“天涯知己”的中朝佳话。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不仅记载了辽东地区生产的毛帽垄断了朝鲜社会帽子交易的情况,作者在文中也表达了对清朝砖生产的工艺与使用、粪便的处理等生产生活方式的敬佩与推崇。从相关朝鲜王朝的官方禁令可以看出,清朝的布匹深得朝鲜王朝上流人士和普通百姓的喜爱。燕行使臣们从衣食住行、书籍、技术等直观的视角呈现了清朝的先进。朴趾源和洪大容是被后世人敬仰的北学派核心人物,他们对清朝的肯定代表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北学思想的兴起和由鄙视向仰慕清朝的华夷观的变化。从直观的物品贸易到打破禁忌的人物交往,作者揭示了18世纪的清朝之于朝鲜王朝而言,“燕行即世界……借由出使北京,朝鲜贡使不断地扩充对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理解自身的样貌。”③
   作品中提到晚明战事连连,但社会经济繁荣,百姓们依旧安居乐业、拥有相信战争很快会过去的乐观心态。即使明朝后期政府腐败、苛捐杂税繁重,也有不受贿赂、清廉为民的官员,明朝京城内的军队训练毫不松懈。通过作者微观和宏观的叙事,我们透过朝鲜使臣的眼睛了解到《明实录》等后来清代官修史中未曾记录的明朝模样。这既是他者眼中的中国形象,也是真实的中国形象。
   第二,趣味性故事和专业性知识的结合。作者对朝鲜古代历史故事信手拈来。本书的主体共六个章节,篇幅适中、取材精湛。每一章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对比性或关联性的故事构成。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作者不仅加入了当前相关的热点问题、学术新知识,也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例如,关于郑昆寿、郑澈等使臣向明朝请求援助的经历,作者认为这些在正史文献中被遗忘的朝鲜使臣们同样是功臣,是战场英雄。名门出身的朝鲜人鲁认与姜沆被掳到日本后,在大明官员的协助下历劫归乡的故事,生动呈现了无辜的生命被卷入壬辰倭乱后命运被改写的悲惨经历。作者在文中指出和修正了2016年中韩合拍的电视剧《壬辰倭乱》中的谬误。在此基础上提醒我们,今日所见的壬辰倭乱等朝鲜历史事件已经是被改造和被挤压后的面貌。我们需要回归到历史文献本身,结合与其相关的其它史实,综合地考量这些历史事件的经过、产生的原因与影响。
   书中还插入了丰臣秀吉的《高山国招谕文书》、宋时烈肖像及其笔迹、古代朝鲜的手绘《中国地图》等大量珍贵史料的图片,图文并茂使得作者的阐释力透纸背。他不仅详细地标注这些插图史料的出处,在书的最后列出了征引书目,而且将作品中主要涉及的中朝日三国历史人物的简介按在书中的登场顺序和君王、俘虏等分类作成附录,方便读者们进一步地了解和查阅。这是作者吴政纬对读者们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第三,显而不浅的语言特点。“显”指的是通俗易懂,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16至18世纪朝鲜王朝和中国、日本的关联,着重从华夷观的角度生动呈现此时期朝鲜王朝在摆脱危机的过程中,对明清两代认识的变化和自我定位的变化轨迹。浅显的语言并没有影响作者论述的深度,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驾驭史料的能力。关于朝鲜统治阶层“思明”情怀持久的原因和朝鲜主体意识变化的问题,作者还从朝鲜王朝民间和官方修撰明史的举动、历史科教书等书籍内容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视角是非常新颖而独特的。例如,作者指出朝鲜王朝经典的幼儿历史读物《蒙童先习》,就是对朝鲜民众“思明”情怀的培养影响深远的典型书籍。作者又通过在不同时期朝鲜启蒙历史读物中明朝地位的下降、清朝历史叙述被加入其中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朝鲜主体意识的增强、朝鲜知识阶层对清朝鄙视意识的松动和“思明”情怀变得衰微的历史特点。
   作者在解读《燕行录》等域外汉籍文献时,不仅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而且把文言文原文写在旁边的括号里,以满足不同语言水平读者的阅读需要。行文中,作者还引用了大量日本和韩国等地的相关学术资源。这从另一方面提醒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士,要提高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这也充分表明了吴政纬考虑到该書的读者群,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将严谨、苦涩的学术论文融入到人人可读的故事之中。
   第四,朝鲜燕行文献和通信使文献结合研究的前瞻意识。作者以18世纪初朝鲜通信使申维瀚的经历,展现了日本江户时代从上流人士到底层百姓对朝鲜通信使、汉文诗歌和汉文文章的喜爱,而朝鲜通信使承担的已经不只是“亲善友邦”“交邻以信”的外交任务,其汉文化的造诣极大满足了朝鲜王朝“宣扬国威”的使行目的。而在日本看来,朝鲜王朝的派修信使是朝贡之意。在外交的博弈中,双方努力在各自的立场将利益最大化。日本希望朝鲜王朝改称新就职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的举动,暗示着其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册封体系”、提高自身之于朝鲜王朝地位的意图。朝鲜通信使申维瀚拒绝日本儒学家雨森芳洲将“倭人”的称呼改为“日本人”的请求等事件,表明朝鲜王朝无论是在与中国还是与日本的外交活动中,还存在着涉及到政治、礼仪、思想意识等方面角力的灰色地带。
   实际上,赴中国的朝鲜朝天使、燕行使和赴日本的朝鲜通信使、修信使的使行时间大部分是重叠的。笔者也有注意到,一些朝鲜文人(如南龙翼等人)有燕行使和通信使均担任的特殊经历。当前,国内外学界将朝鲜燕行文献和朝鲜通信使文献结合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两种文献结合研究是有待挖掘的宝藏,也是未来史学、文学等学科及相关跨学科研究的生发点之一。
   第五,以科普为目的的创作是学者担当精神的体现。中国与朝鲜半岛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朝鲜人是最熟悉中华的外邦人,也是昔日东亚汉文化圈里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时至今日,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不过,我们是否真的非常了解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他者?或言之,我们能讲述多少关于这个自古以来与中华民族休戚相关的他者的历史与文化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朝鲜半岛历史方面的科普性读物,在市面上寥寥无几。“普及工作与撰写学术专书应为一事,而非两途。”④从学理意义的层面来讲,吴政纬的创作回应了近代知识分子所提出的关于启蒙的问题,以及当下如何进行经典的阐释、评介等关于经典传承与阅读的问题。不只是史学,哲学等其它人文学科都面临着“普及与提高”的难题。落实“普及与提高”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在这项任重而路远的事业里,学者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三、著作的不足
   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相比于中日的文献,该书对韩国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述较少。相关学者对本民族历史的阐释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也是理解其民族特性和特定时期民族心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强作者观点的信服力,而且结合日本与中国学界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相近或相悖的观点进行论述,能够为作品提供更大的阐释空间,呈现三国之间在学术层面上的相互认知与分歧。
   其次,书的序言写得十分精彩,也是本书内容很好的一篇前傳。它从高丽使臣郑梦周和高丽名将李成桂写起,不仅介绍了高丽王朝末期与明代的关系、朝鲜王朝成立的过程,而且从文化的角度介绍了儒教立国对朝鲜王朝“思明”情怀及其华夷观的影响。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长达3000多年,该书聚焦的只是16至18世纪200年间的中朝关系。朝鲜使者是特定时代中朝历史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在场”人物,《燕行录》是源自于现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真实的记录还是带有偏见的内容,它们都是朝鲜使者们选择的结果,也体现着某一时代的真实。作者有必要增加介绍古代中朝关系史的内容,在更大的历史时空中,进一步凸显朝鲜使者和《燕行录》之于中国古代史、中朝关系史乃至东亚关系史研究中特殊的意义,更好地达到科普古代中朝历史知识的目的。
   再次,朝鲜王朝历来奉行的是“事大交邻”的外交政策。“事大”指的是对明清的外交。“交邻”指的是与琉球、日本等国的交往。在该书的东亚立场上,琉球、安南、南掌等王国的活动是缺席的状态。作者所聚焦的时段里,朝鲜使臣在北京停留期间与琉球、安南等使臣是有交往活动的。单就琉球而言,1596年至1638年“朝鲜使臣和琉球使臣在北京期间交往达到15次。”[3]根据《光海君日记》的记载,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琉球国王致朝鲜国王咨文,答谢厚礼,并宣布两国永结睦邻友好[4]。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下,朝鲜王朝和琉球就处理漂风难民等问题以咨文和国书交往、互赠礼物。琉球也一度对朝鲜王朝起着传递日本情报信息的作用等等。如果进一步分析和阐释朝鲜使臣与其他王国使节的相互认知、朝鲜王朝与其他藩属国的交往情况,就能够更好地呈现当时朝鲜士大夫们“思明”情怀的独特性、东亚秩序的变动与稳定、朝鲜使臣乃至朝鲜王朝之于明清、之于东亚地区的独特地位和意义,在更大的东亚历史背景中呈现朝鲜王朝的分量。
   朝鲜《燕行录》的研究是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海内外汉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曾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它不仅揭示了历史与思想史的关系,也表明历史的研究和阐释深受过去和现在双向互动影响的事实。当下正处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过程中,朝鲜《燕行录》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相关研究能够提供给我们认识他者和把握自我的以史为鉴的意义。如果抛开学术经典的意义而言,朝鲜《燕行录》本身也是典型的个人创作的纪行作品,之于每一位读者,它都能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总之,作者用显而不浅的语言把专业性知识融合进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的讲述中,以朝鲜使者为中心,对16至18世纪的东亚进行了趣味性地解读,这正是该书的魅力所在。《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一书可以被视为《大明衣冠何处寻》(葛兆光)、《从尊明到奉清——朝鲜王朝对清意识之嬗变1627-1910》(孙卫国)等权威学术著作的通俗版。该书内容旁征博引彰显了作者敏锐的思维、深厚而扎实的知识底蕴。关于古代朝鲜人的使行路线,作者未亲身考察和体验,却能够如此深刻地领悟和解读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不仅得益于作者本人对中国明清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认识,而且其韩国留学的背景增加了作者对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认识的深度。期待作者持续、深化该领域的研究,在未来取得更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注 释:
  ①广义《燕行录》是明代朝鲜使臣使行中国著述的《朝天录》和清代朝鲜使臣使行中国著述的《燕行录》的总称。明代赴中国的朝鲜使臣被称作朝天使,清代赴中国的朝鲜使臣被称作燕行使。《朝天录》和《燕行录》也并不具体指代某一具体著述,也是总称性的词汇。因《从汉城到燕京》一书既涉及《朝天录》又涉及《燕行录》,所以本文行文只选广义《燕行录》一词进行论述。
  ②朝鲜通信使一词,往往指的是朝鲜王朝在1607年至1811年间派往日本江户幕府的朝鲜使臣,这期间一共有12次使行。朝鲜修信使是指在1875年朝日《江华条约》签订之后,朝鲜王朝延续通信使的惯例而被派往日本的朝鲜使臣。例如,朴泳孝曾率领朝鲜修信使团于1882年赴日。
  ③④观点出自https://www.douban.com/note/765 888175/,该文是吴政纬为大陆版著作写的另一篇后记。虽然未能随书发表,但作者于2020年6月3日将其分享至个人豆瓣主页。
  参考文献:
  〔1〕〔2〕吴政纬.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56,27.
  〔3〕〔4〕赖正维,李郭俊浩.宗藩体制下明代琉球与朝鲜交往之研究[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16(00):157-158,161.
   (责任编辑 曹彩霞)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本期推出两篇秦汉时期北方民族关系的学术论文,第一篇来自内蒙古昭君博物院的包苏那嘎、何丽娟撰写的《从考古资料探索汉匈关系——以和亲与文化交流为例》,第二篇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徐桐撰写的《内蒙古东南部东汉长城建置考》,两篇文章分别以交流往来和对抗对峙为主题,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关系的历史進程中的重要特征。在两汉与匈奴等北方民族的关系中,既有和亲、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也有战争和冲突,因此产生了昭
期刊
摘 要:随着扬琴演奏形式多样化发展,扬琴重奏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扬琴重奏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陈芸芸创作的扬琴二重奏《雪花与回忆》近年来被广泛认可,是具有时代性的重奏作品之一。本文以该作品为例,阐述了重奏中的二度创作及合作,希望能给演奏者在实践中提供帮助。   关键词:扬琴重奏;二度创作;合作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6-006
期刊
韩长寿,笔名:亚·查干木林,男,蒙古族,1972年4月生,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蒙文系,毕业后分配到通辽市科左中旗任教,2005年考入内蒙古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后到内蒙古文联《花的原野》杂志社工作。2009年至2012年在内蒙古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赤峰学院蒙古学学院任教。   现任赤峰学院蒙古学学院副院长、
期刊
摘 要: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址等文化遗存。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汉匈和亲政策及诸多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蒙古国匈奴贵族墓葬出土的汉代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文献史料,将汉匈和亲关系及北方草原游牧文
期刊
摘 要: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提高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海阔天空,而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既定的审美原则,要启发、鼓励、支持和肯定儿童的想象与创造,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画;价值;意义和作用;教学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3-00
期刊
摘 要:乡村聚落承载着地理人文、农耕进化、乡愁乡思,给民宿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物质环境、文化民俗及情感基础。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具有加强主客交流、承载乡愁乡思、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等优势的民宿,并在保护特色乡土聚落和地方建筑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振兴乡村、建设新型乡村文化的目标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民宿开发;民宿设计;乡土聚落;空间功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智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持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它的发展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盛行时期。在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戏曲,不断融合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的精髓,逐渐成为一项包容广泛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阐述了戏曲音乐起源、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戏曲音乐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戏剧文化;戏曲音乐;戏曲起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语言、文字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石和加强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学研究工作自然也是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对蒙古民族语言历史文化,国内外诸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时至今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使蒙古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专门学科,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蒙古文作为蒙古族语言文字,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
期刊
摘 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是民族地區高校的重要使命。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的开发重在教与学,核心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本次调查报告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通过对师生问卷的剖析,探究课件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此来优化本课程的课程建设,为最终的教材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调查问卷;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
期刊
摘 要:仪式性礼物交换本是表达情感、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维系关系的一种文化行为。但近些年来,仪式性的风俗礼逐渐演变成了人情礼,人情礼变成工具性的金钱礼,超出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助的界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项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为了了解蒙古族农户仪式性人情消费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及其原因,本人对科左后旗某嘎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实地调查中发现,人情伦理、互惠原则、功利主义和社会舆论是蒙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