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符合化学学习理论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实施,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具体分析了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学习理论在教材中的体现与应用,期望能够帮助初中化学教师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学习理论;教材;酸碱盐
化学学习理论的正确应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化学学习理论有着更好地理解,更有利于其在教学中将学习理论融合在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当前教学中由于学业压力、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由此可以发现化学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教材编写中涉及到的化学学习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挖掘更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化学学习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因此,本文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2],从皮亚杰、布鲁纳及奥苏贝尔相关学习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1.皮亚杰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强调化学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习经过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是呈现螺旋上升趋势的[1],在有关物质分类的内容,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平衡,但在呈现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其会将这部分内容同化到原有图式中,形成有关物质分类的系统认识。皮亚杰对于认知阶段的划分对化学学习内容有一定启示,初中化学应选取与生活相关的内容,酸性溶液的探究、pH测定及化肥的介绍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强调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第七章呈现的无论是具体的酸、碱、盐对应的物质,还是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在之前六章都有铺垫,都有一定的旧知的经验,利于学生将新旧经验相联系,呈现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符,无超前内容,有利于实现结构重组。
2.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倡导“结构性”知识,强调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规律和联系,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2]。对于置换反应,教材中先安排了稀盐酸、稀硫酸与镁条、锌粒的实验,实验发现其现象都是放出气体,生成盐溶液,这是知识的获得,之后,通过归纳总结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生产盐和氢气是置换反应,这是知识的转化,最后,通过铝与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这是知识的评价。布鲁纳通过归类理论提出化学学习过程包括复习、设疑、激疑、析疑、归纳和迁移六个环节[2],教材中酸性溶液的认识就是符合这一理论。布鲁纳提出化学概念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感知背景材料、分析和剖析阶段、运用深化阶段。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都符合这一规律,并不是直接给出定义,而是先通过一定是实验感知事实,然后总结概括反应特点,归纳关键点,最终得出结论,进行其他物质的方程式书写。
布鲁纳认为在认知结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种表征,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2],比如中和反应,先安排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实验,学生通过做实验学习知识,然后会安排中和反应的实质内容,最后运用化学方程式即符号表示中和反应。认知结构也强调新的认知结构建立如何取决于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均具有可利用的观念,因此,教材在第七章先安排了溶液的酸碱性,后安排了常见的酸和碱,并在前六章为这部分内容做了很多的铺垫,尽可能使其原有認知结构在心底学习中能产生正向迁移的作用。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与直觉思维,教材注重知识发现过程的安排,比如,在酸碱性检测、酸雨金属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内容中都有安排实验,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倡导其通过实验归纳总结相关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这也有利于其今后对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上的关系,这也是先行组织者[2]。先行组织者分为7类,其综合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第七章应用到了叙述式、图形式组织者、实验式组织者、化学模型组织者、设疑提问组织者、生活体验组织者共6类,不同内容使用的先行组织者不同,有利于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其中表征学习强调三重表征,比如宏观上做实验,观察现象,然后配上文字表述或表达式给其语义感知,最后通过符号写出反应方程式,这也是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命题学习包括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教材先安排了复分解反应、后呈现中和反应,这就是下位学习,其比上位学习更容易些,之前已经学过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现在再学习复分解反应,这就是组合学习。
综上,可以得出,第七章的教材设计体现了较多的化学学习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与恰当安排教学活动,也利于学生的学习。希望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对教材中的学习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亓玉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6):131-132.
[2]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20-23.
[3] 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化学学习理论;教材;酸碱盐
化学学习理论的正确应用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化学学习理论有着更好地理解,更有利于其在教学中将学习理论融合在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这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1]。当前教学中由于学业压力、课时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由此可以发现化学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教材编写中涉及到的化学学习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挖掘更利于教师深刻理解化学学习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因此,本文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为例[2],从皮亚杰、布鲁纳及奥苏贝尔相关学习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1.皮亚杰的学习理论
皮亚杰强调化学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习经过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是呈现螺旋上升趋势的[1],在有关物质分类的内容,之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平衡,但在呈现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其会将这部分内容同化到原有图式中,形成有关物质分类的系统认识。皮亚杰对于认知阶段的划分对化学学习内容有一定启示,初中化学应选取与生活相关的内容,酸性溶液的探究、pH测定及化肥的介绍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强调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第七章呈现的无论是具体的酸、碱、盐对应的物质,还是有关化学反应的认识,在之前六章都有铺垫,都有一定的旧知的经验,利于学生将新旧经验相联系,呈现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符,无超前内容,有利于实现结构重组。
2.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倡导“结构性”知识,强调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规律和联系,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2]。对于置换反应,教材中先安排了稀盐酸、稀硫酸与镁条、锌粒的实验,实验发现其现象都是放出气体,生成盐溶液,这是知识的获得,之后,通过归纳总结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生产盐和氢气是置换反应,这是知识的转化,最后,通过铝与盐酸的反应来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这是知识的评价。布鲁纳通过归类理论提出化学学习过程包括复习、设疑、激疑、析疑、归纳和迁移六个环节[2],教材中酸性溶液的认识就是符合这一理论。布鲁纳提出化学概念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感知背景材料、分析和剖析阶段、运用深化阶段。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都符合这一规律,并不是直接给出定义,而是先通过一定是实验感知事实,然后总结概括反应特点,归纳关键点,最终得出结论,进行其他物质的方程式书写。
布鲁纳认为在认知结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种表征,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2],比如中和反应,先安排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实验,学生通过做实验学习知识,然后会安排中和反应的实质内容,最后运用化学方程式即符号表示中和反应。认知结构也强调新的认知结构建立如何取决于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均具有可利用的观念,因此,教材在第七章先安排了溶液的酸碱性,后安排了常见的酸和碱,并在前六章为这部分内容做了很多的铺垫,尽可能使其原有認知结构在心底学习中能产生正向迁移的作用。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与直觉思维,教材注重知识发现过程的安排,比如,在酸碱性检测、酸雨金属的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内容中都有安排实验,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倡导其通过实验归纳总结相关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这也有利于其今后对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3.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即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上的关系,这也是先行组织者[2]。先行组织者分为7类,其综合使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第七章应用到了叙述式、图形式组织者、实验式组织者、化学模型组织者、设疑提问组织者、生活体验组织者共6类,不同内容使用的先行组织者不同,有利于实现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其中表征学习强调三重表征,比如宏观上做实验,观察现象,然后配上文字表述或表达式给其语义感知,最后通过符号写出反应方程式,这也是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命题学习包括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教材先安排了复分解反应、后呈现中和反应,这就是下位学习,其比上位学习更容易些,之前已经学过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现在再学习复分解反应,这就是组合学习。
综上,可以得出,第七章的教材设计体现了较多的化学学习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教师顺利推进教学与恰当安排教学活动,也利于学生的学习。希望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对教材中的学习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与利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亓玉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6):131-132.
[2] 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20-23.
[3] 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