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二者之间关系是必须是明确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是根本,当今时代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技术 人才强国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时,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刻阐述了与科学发展观相联系的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运用和发展,抓住了执政兴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认真实施这一战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从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之后提出的又一项新的国策,又一个“新的觉醒”和观念理论上的升华,首次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人才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党中央依靠人才执政兴国、治国强国的坚定信念。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实践基础,蕴含着卓越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它不仅体现了人才在资源中的特殊重要位置,体现了人才与强国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了兴国的一般规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论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
  第二,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只有通过人才能起作用。人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没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第三,在人才国战略的丰富内涵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人才资源战略思想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施人才战略设规划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以此为逻辑起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作势,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可见,“人才资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最突出贡献,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社會生产力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新世纪新阶段我兴国们党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靠科学、靠法制与靠人才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国家战略更为完善和全面。“大力施人才强国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把大批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人才能够发现和总结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指南和理论依据。只有充分认识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并且尊重客观规律,才会避免诸如过度垦伐等环境资源问题,才能正确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得到最合理、最大化的满足。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才会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全体社会成员才会各得其所,人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3—12—21
  [2]《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社论,《人民日报》2002年6月12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4]包心鉴.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齐鲁学刊.2005.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容器量词作为现代汉语量词的一个子类存在的年代已很久远,但是在众多关于量词的研究中将其细化出来单独考查的很少。本文从容器量词的分类,表量方式及语法修辞特点等三方面简单总结出容器量词的特征。  关键词 容器量词 表量方式 语法特征 修辞特点  量词是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类词。不仅使用频率高,数量丰富,而且不同的名词与量词的搭配也不同。这些使得量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量词掌握的程
期刊
三角函数是一类基本的、重要的函数,在数学、其他科学以及生产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三角函數的学习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在数学1中,我们学习了函数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与这些函数比较,三角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某些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数学模型。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体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第一,探索基本概念的形成。学习三角
期刊
摘 要 现在的高中化学课堂,其教学模式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 化学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
期刊
摘 要 二战结束后全球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现代主义特别是解构主义日渐兴起,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反对传统成为时代主题,服装也呈现出与以往很大不同的完全的个体多样化趋势。从设计理念、材料范围、风格元素、服装流派等,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关于服装的理解,丰富了人类的服饰文化。  关键字 后工业社会 后现代主义 服装 多元化  几乎从服装诞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典型的注塑零件为例,介绍SolidWorks的建模分模与MasterCAM加工編程的综合使用,并介绍了两个软件的数据转换,以达到两个软件使用的优势互补,解决设计者(使用SolidWorks)与生产人员(使用MasterCAM编程)的矛盾。
期刊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管理分权体制催生的新领域,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策略。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的教育民主化运动,80年代末期,受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我国学者也开始对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更多的关注度。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入。  关键字 校本课程 开发依据 理论研究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一)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管理体制,是
期刊
当枯木又逢新春,高考也将悄然而至。在为数不多的时光里,以教室为家,以课桌为床的学子似乎也感受到了高考之风来袭,于是从冬眠中苏醒,某些平日里只知逞口舌之勇,唾沫如悬河的同学们一改往日懈怠的形象,手不释卷,奋笔疾书,望能抓住临考前最后一根稻草。而那些早已成竹在胸,企盼已久的学子则希望在将来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在做着最后的冲刺,在此仅就个人一家之言,奉上若根稻草,望有效用。  第一根,“小别胜新婚”。古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把语文知识和写作技巧相结合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为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发展水平,正确理解其发展水平与作文教学的关系,作文教学必须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拓宽学生的视野,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为主。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方法
期刊
动能定理中所述的做功过程,是指所有外力所做的总功,因此搞清過程中各个力的功是关键,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功,也不能把任何一个功的正、负搞错。是指物体所有外力做功的累积,不是某个力独立行为,也不是对应过程中某一做功片段。不能把全过程所有力做功的累积以个别力或过程中的某一片段替代。即某个过程只能对应这个过程中所有外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二、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在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中,数学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但在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与困惑的解决,关系着数学新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新课改 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为高中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