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自元朝以来的政治、战争等因素导致的蒙古族与汉族等民族的大融合,引发了明清时期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发展状态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了题材、内容、形式、材料等各个方面。当今时代,在民族交流、融合大背景下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境遇与其在明清时期的境遇十分相似。对比之下进行剖析,当代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该走向何方?
【关键词】蒙古族;立体造型 ;雕塑
在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由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所构成的时代背景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时代背景是处于上层建筑领域的艺术所不能主动选择而只能被动接受的。
时代背景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尤其是民族艺术特色(或称:独立性)的保持、维系与提升。
“变化”是一个中性词,可以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得更糟。那么,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动所带来的新秩序下,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状态所产生的变化或者方向,何为好?何为坏?该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进行判定,进而深入研究、分析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思路呢?
元朝建立前后,由于战争产生的人口大范围流动、迁徙,在更大程度上开启了蒙古民族与汉族、满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历程。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民族间生活的融合所影响到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风貌已经清晰地呈现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开始更多出现了汉族、满族等文化背景下的题材、内容;第二,作品的造型方面,蒙古族艺术的民族特色有所减弱;第三,伴随制作工艺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提供了更大的选材空间,而与此同时,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方面的特质与汉族、满族等艺术中运用的材料在更大程度上趋同,于是也在一定意义上减弱了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与汉族、满族等的立体造型艺术的差异性。
当今时代,在民族交流、融合大背景下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境遇与其在明清时期的境遇十分相似。
我们正处在较明清时期更加强烈的、前所未有的民族间文化广泛交流与融合的信息时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空前发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为艺术创作者拓宽了艺术眼界,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当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关照、撞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持何种发展态度?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特质该如何挖掘、定位、保持、发展?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该走向何方?
在面对关乎民族艺术发展的这样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同时,首要问题是对待民族艺术的发展,我们该秉持什么样的艺术发展原则?1956年4月毛泽东在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的同时,提出:要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至今仍然适用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艺术领域,一枝独秀的鼎盛无法营造一个时代艺术的繁荣。
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首要的是符合蒙古族人民特定的文化审美需求和民族背景与民族文化。也就是说,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路线,所谓的民族路线指的是要基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生发、生长,以蒙古族文化、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民族的审美体系为评价标准,并不断有所提升。以蒙古族人民为主要接受群体。例如,草原游牧民族对于有关马的艺术形象的钟爱,和对于有关马的艺术抽象形式的品评水准与热衷程度,是十分强烈的。
艺术创作以什么作为源泉?艺术创作之初,艺术家把哪一群体设定为其艺术接受的主体,也就是说艺术是为谁服务的?这两点对于民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数民族艺术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两点决定了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将走向何方。
在当前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随时可以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新闻、资讯。各种思想、主题、艺术形式充斥着艺术家的头脑。于是,从事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更加需要清醒、冷静的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警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思想与认识方面的转变与同化,进而给艺术创作带来的趋同。同时,又要借助现有的信息资讯力量提升民族艺术的纯粹性。这种少数民族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主动、自律是相当艰难的,是需要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民族艺术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的。
信息时代对于民族艺术本体语言(或称民族艺术语言的独立性)的冲击,是不可抵制,也无法抵制的,只能利用。可是,又该如何利用呢?
首先,对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的题材的坚守(即表现什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繁荣时代,尊重和保持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在审美主体进行审美过程中,首先看到的是作品呈现的形象、内容。对于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来说,需注重选取这一地域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受众群体熟悉、喜爱的内容、题材。观众对这些题材的现实性与现实状态十分熟悉,有较深厚的情感、品评能力与兴趣。例如,很多蒙古族家庭供奉的圣祖成吉思汗雕像,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中的博克手雕塑,着蒙古族服饰的少女雕像,以蒙古族男儿三项为创作表现题材的雕塑作品,等等。这一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群体在审美过程中会饶有兴味的悄声谈论博克手的身形是否符合艺术与现实规律,等等。
其次,对民族特色艺术造型形式的秉承与发展。
在蒙古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心理、审美特性,通常会对一定的艺术造型形式产生独特的心理认知。其群体所能够产生独特心理认知的立体造型艺术的构成规律即为我们所主张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中所要秉承与发展的民族特色艺术造型形式。这一造型形式包含能够产生民族独特心理认知的色彩、图案、形体构造以及各元素之间一般性的内在组合规律等。
再者,对民族立体造型艺术成型材料的审慎。
对于立体造型艺术来说,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品来传达给受众群体的。而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又必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材料的物理属性而得以存在和展现。
然而,在对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进行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材料在一定意义上讲,出于一定民族文化语境的积淀,其是具有民族属性的。例如,我们提问:木质建筑与石材建筑,哪种更能代表东方?哪种更能够代表西方?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于是,在这样的比较与辨别过程中,木质材料就具有了东方民族的文化属性,而石材建筑具有的是西方世界的文化属性。
对于一国之内、不同民族之间,很多材料也是具有民族特点与文化属性的。比如,皮子这种材料所代表的多是游牧文明特征。而红木(家具)材料却几乎无法让人联想和感受到这与游牧民族之间会有什么内在关联。
于是,在当今时代蒙古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过程中,要警惕与明清时期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在材料与工艺手段上的趋同所造成的民族韵味的损失。如今在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过程中更需要艺术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入解读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材料背后的文化深度与民族特性(甚至是民族情感)。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创作题材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对于蒙古民族文化根基、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形式上,传承先民们积累下来的造型艺术形式的同时,提炼、升华。在材料方面注重材料的文化内涵与符号指向。以史为鉴,在坚持蒙古族立体的造型艺术、独立的民族性的同时,在深厚的蒙古民族文化背景下,以严谨、认真和极度负责的态度,创新、发展蒙古民族的立体造型艺术。
注释: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内蒙古草原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的项目研究成果论文,项目编号:NJSY12026
参考文献:
[1]宋生贵著.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人民出版社,2007(8).
[2]苏伊乐,赵志生编著.“动物风格”装饰艺术的形式语义解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3).
【陆 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蒙古族;立体造型 ;雕塑
在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由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所构成的时代背景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时代背景是处于上层建筑领域的艺术所不能主动选择而只能被动接受的。
时代背景对于少数民族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似乎更为重要,尤其是民族艺术特色(或称:独立性)的保持、维系与提升。
“变化”是一个中性词,可以变得更好,也可以变得更糟。那么,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动所带来的新秩序下,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状态所产生的变化或者方向,何为好?何为坏?该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进行判定,进而深入研究、分析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思路呢?
元朝建立前后,由于战争产生的人口大范围流动、迁徙,在更大程度上开启了蒙古民族与汉族、满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历程。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民族间生活的融合所影响到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风貌已经清晰地呈现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开始更多出现了汉族、满族等文化背景下的题材、内容;第二,作品的造型方面,蒙古族艺术的民族特色有所减弱;第三,伴随制作工艺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提供了更大的选材空间,而与此同时,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方面的特质与汉族、满族等艺术中运用的材料在更大程度上趋同,于是也在一定意义上减弱了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与汉族、满族等的立体造型艺术的差异性。
当今时代,在民族交流、融合大背景下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境遇与其在明清时期的境遇十分相似。
我们正处在较明清时期更加强烈的、前所未有的民族间文化广泛交流与融合的信息时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空前发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为艺术创作者拓宽了艺术眼界,也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当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关照、撞击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持何种发展态度?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特质该如何挖掘、定位、保持、发展?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该走向何方?
在面对关乎民族艺术发展的这样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同时,首要问题是对待民族艺术的发展,我们该秉持什么样的艺术发展原则?1956年4月毛泽东在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的同时,提出:要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至今仍然适用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艺术领域,一枝独秀的鼎盛无法营造一个时代艺术的繁荣。
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首要的是符合蒙古族人民特定的文化审美需求和民族背景与民族文化。也就是说,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路线,所谓的民族路线指的是要基于民族文化的土壤生发、生长,以蒙古族文化、环境、背景下的整体民族的审美体系为评价标准,并不断有所提升。以蒙古族人民为主要接受群体。例如,草原游牧民族对于有关马的艺术形象的钟爱,和对于有关马的艺术抽象形式的品评水准与热衷程度,是十分强烈的。
艺术创作以什么作为源泉?艺术创作之初,艺术家把哪一群体设定为其艺术接受的主体,也就是说艺术是为谁服务的?这两点对于民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数民族艺术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这两点决定了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将走向何方。
在当前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随时可以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新闻、资讯。各种思想、主题、艺术形式充斥着艺术家的头脑。于是,从事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更加需要清醒、冷静的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警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的信息给自己带来的思想与认识方面的转变与同化,进而给艺术创作带来的趋同。同时,又要借助现有的信息资讯力量提升民族艺术的纯粹性。这种少数民族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主动、自律是相当艰难的,是需要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民族艺术事业的热爱与献身精神的。
信息时代对于民族艺术本体语言(或称民族艺术语言的独立性)的冲击,是不可抵制,也无法抵制的,只能利用。可是,又该如何利用呢?
首先,对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关联的题材的坚守(即表现什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繁荣时代,尊重和保持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在审美主体进行审美过程中,首先看到的是作品呈现的形象、内容。对于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来说,需注重选取这一地域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受众群体熟悉、喜爱的内容、题材。观众对这些题材的现实性与现实状态十分熟悉,有较深厚的情感、品评能力与兴趣。例如,很多蒙古族家庭供奉的圣祖成吉思汗雕像,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中的博克手雕塑,着蒙古族服饰的少女雕像,以蒙古族男儿三项为创作表现题材的雕塑作品,等等。这一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群体在审美过程中会饶有兴味的悄声谈论博克手的身形是否符合艺术与现实规律,等等。
其次,对民族特色艺术造型形式的秉承与发展。
在蒙古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心理、审美特性,通常会对一定的艺术造型形式产生独特的心理认知。其群体所能够产生独特心理认知的立体造型艺术的构成规律即为我们所主张的,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中所要秉承与发展的民族特色艺术造型形式。这一造型形式包含能够产生民族独特心理认知的色彩、图案、形体构造以及各元素之间一般性的内在组合规律等。
再者,对民族立体造型艺术成型材料的审慎。
对于立体造型艺术来说,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品来传达给受众群体的。而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又必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材料的物理属性而得以存在和展现。
然而,在对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进行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材料在一定意义上讲,出于一定民族文化语境的积淀,其是具有民族属性的。例如,我们提问:木质建筑与石材建筑,哪种更能代表东方?哪种更能够代表西方?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于是,在这样的比较与辨别过程中,木质材料就具有了东方民族的文化属性,而石材建筑具有的是西方世界的文化属性。
对于一国之内、不同民族之间,很多材料也是具有民族特点与文化属性的。比如,皮子这种材料所代表的多是游牧文明特征。而红木(家具)材料却几乎无法让人联想和感受到这与游牧民族之间会有什么内在关联。
于是,在当今时代蒙古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过程中,要警惕与明清时期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在材料与工艺手段上的趋同所造成的民族韵味的损失。如今在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创作过程中更需要艺术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入解读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材料背后的文化深度与民族特性(甚至是民族情感)。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蒙古族立体造型艺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创作题材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对于蒙古民族文化根基、文化背景与文化底蕴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形式上,传承先民们积累下来的造型艺术形式的同时,提炼、升华。在材料方面注重材料的文化内涵与符号指向。以史为鉴,在坚持蒙古族立体的造型艺术、独立的民族性的同时,在深厚的蒙古民族文化背景下,以严谨、认真和极度负责的态度,创新、发展蒙古民族的立体造型艺术。
注释: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内蒙古草原民族立体造型艺术发展脉络研究》的项目研究成果论文,项目编号:NJSY12026
参考文献:
[1]宋生贵著.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M].人民出版社,2007(8).
[2]苏伊乐,赵志生编著.“动物风格”装饰艺术的形式语义解读[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3).
【陆 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