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美术赏析课的开展,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作品题材、技法与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作灵感、拓展学生审美视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赏析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46-1
引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以直观的美术语言传达着创作者的感受,并以其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最终实现作品创作的价值。美术赏析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学习中,赏析不仅发挥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作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审美视野,是初中美术学习的垫脚石。
一、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大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有强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在初中教育中受到的重视度不足,加之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将美术理论知识与作品赏析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厌倦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二)培养学生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在一定文艺修养基础之上,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艺术素材,使学生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及启发时才出现的。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创造灵感的培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赏析,能够使学生汲取美术大家的创作思路,从中获得绘画技巧。
(三)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在深层次中蕴含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并饱含着创作者的情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渗透创作者、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创作者创作的过程及社会环境,形成知识的迁移,引导其在掌握绘画技巧、绘画语言等美术专业技术的知识上从理性层面领会和创作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也有利于增长学生知识,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大有裨益。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名画赏析,多角度解剖典型
名画赏析是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开展名画赏析时,教师应注意画作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选择合适的画作,同时注重对画作进行解剖典型。如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往往选择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名画赏析,这一作品是绘画名家中的典型,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引导学生对该作品进行赏析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每一个细节,如人物、房屋、小桥等进行剖析,从中体会画家的创作意图,了解画家使用的绘画技巧、手法等,还应对画面的整体布局进行剖析,从中领略这一宏大画面中的高深艺术布局,从多个角度解剖典型绘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二)运用比较赏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在美术作品赏析中,通过作品的对比分析,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细节。人类绘画作品题材丰富,在进行对比赏析时可对同一创作者不同时期的绘画进行比较,或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可选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两幅名画,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表现手法、构图要素、空间布局及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的异同,使学生能够发现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发挥主体作用,兼顾个性和审美情趣培养
个性是一切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说也不例外,在美术学习中,赏析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创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时,不仅要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包括学生的绘画功底、文化底蕴积累、美术天赋等,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观察,获得知识,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开展美术赏析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为课堂营造出优美的艺术感触,促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如可组织学生赏析明朝徐渭的《墨葡萄图》,通过多媒体播放缓和的潺潺流水声,并配以相关的葡萄的照片,利用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直观感触上形成对作品的感知。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勾勒、填充,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及创作切入点。
三、结语
赏析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艺术赏析活动,来感受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内在美,从而净化学生的性情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重视赏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2,(23).
[2]邢清辽.浅析美术赏析课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1,(19).
[3]王敏淑.初中美术赏析课教学反思[J].新课程(上),2011,(02).
作者简介:
汪媛,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学校。
关键词:初中美术;赏析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46-1
引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以直观的美术语言传达着创作者的感受,并以其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最终实现作品创作的价值。美术赏析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学习中,赏析不仅发挥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作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审美视野,是初中美术学习的垫脚石。
一、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大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有强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在初中教育中受到的重视度不足,加之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将美术理论知识与作品赏析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厌倦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二)培养学生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在一定文艺修养基础之上,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艺术素材,使学生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及启发时才出现的。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创造灵感的培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赏析,能够使学生汲取美术大家的创作思路,从中获得绘画技巧。
(三)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在深层次中蕴含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并饱含着创作者的情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渗透创作者、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创作者创作的过程及社会环境,形成知识的迁移,引导其在掌握绘画技巧、绘画语言等美术专业技术的知识上从理性层面领会和创作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也有利于增长学生知识,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大有裨益。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名画赏析,多角度解剖典型
名画赏析是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开展名画赏析时,教师应注意画作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选择合适的画作,同时注重对画作进行解剖典型。如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往往选择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名画赏析,这一作品是绘画名家中的典型,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引导学生对该作品进行赏析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每一个细节,如人物、房屋、小桥等进行剖析,从中体会画家的创作意图,了解画家使用的绘画技巧、手法等,还应对画面的整体布局进行剖析,从中领略这一宏大画面中的高深艺术布局,从多个角度解剖典型绘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二)运用比较赏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在美术作品赏析中,通过作品的对比分析,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细节。人类绘画作品题材丰富,在进行对比赏析时可对同一创作者不同时期的绘画进行比较,或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可选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两幅名画,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表现手法、构图要素、空间布局及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的异同,使学生能够发现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发挥主体作用,兼顾个性和审美情趣培养
个性是一切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说也不例外,在美术学习中,赏析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创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时,不仅要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包括学生的绘画功底、文化底蕴积累、美术天赋等,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观察,获得知识,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开展美术赏析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为课堂营造出优美的艺术感触,促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如可组织学生赏析明朝徐渭的《墨葡萄图》,通过多媒体播放缓和的潺潺流水声,并配以相关的葡萄的照片,利用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直观感触上形成对作品的感知。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勾勒、填充,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及创作切入点。
三、结语
赏析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艺术赏析活动,来感受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内在美,从而净化学生的性情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重视赏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2,(23).
[2]邢清辽.浅析美术赏析课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1,(19).
[3]王敏淑.初中美术赏析课教学反思[J].新课程(上),2011,(02).
作者简介:
汪媛,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