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美术赏析课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美术赏析课的开展,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作品题材、技法与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作灵感、拓展学生审美视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赏析课;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46-1
  引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以直观的美术语言传达着创作者的感受,并以其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最终实现作品创作的价值。美术赏析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学习中,赏析不仅发挥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作用,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审美视野,是初中美术学习的垫脚石。
  一、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最大的学习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有强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在初中教育中受到的重视度不足,加之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将美术理论知识与作品赏析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美术理论知识的厌倦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
  (二)培养学生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在一定文艺修养基础之上,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艺术素材,使学生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及启发时才出现的。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创造灵感的培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赏析,能够使学生汲取美术大家的创作思路,从中获得绘画技巧。
  (三)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绘画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在深层次中蕴含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并饱含着创作者的情感,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渗透创作者、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创作者创作的过程及社会环境,形成知识的迁移,引导其在掌握绘画技巧、绘画语言等美术专业技术的知识上从理性层面领会和创作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也有利于增长学生知识,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大有裨益。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名画赏析,多角度解剖典型
  名画赏析是提高学生赏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绘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开展名画赏析时,教师应注意画作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等选择合适的画作,同时注重对画作进行解剖典型。如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往往选择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名画赏析,这一作品是绘画名家中的典型,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引导学生对该作品进行赏析时,除了要对作品中每一个细节,如人物、房屋、小桥等进行剖析,从中体会画家的创作意图,了解画家使用的绘画技巧、手法等,还应对画面的整体布局进行剖析,从中领略这一宏大画面中的高深艺术布局,从多个角度解剖典型绘画,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二)运用比较赏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在美术作品赏析中,通过作品的对比分析,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细节。人类绘画作品题材丰富,在进行对比赏析时可对同一创作者不同时期的绘画进行比较,或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可选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两幅名画,比较两部作品在创作表现手法、构图要素、空间布局及情感等各方面存在的异同,使学生能够发现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发挥主体作用,兼顾个性和审美情趣培养
  个性是一切艺术作品创作的源泉,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说也不例外,在美术学习中,赏析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创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时,不仅要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包括学生的绘画功底、文化底蕴积累、美术天赋等,兼顾学生的个性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观察,获得知识,从而塑造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开展美术赏析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为课堂营造出优美的艺术感触,促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如可组织学生赏析明朝徐渭的《墨葡萄图》,通过多媒体播放缓和的潺潺流水声,并配以相关的葡萄的照片,利用视觉听觉上的双重刺激,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直观感触上形成对作品的感知。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勾勒、填充,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及创作切入点。
  三、结语
  赏析在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艺术赏析活动,来感受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内在美,从而净化学生的性情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重视赏析的作用,培养学生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能力,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浅谈赏析在初中美术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学周刊,2012,(23).
  [2]邢清辽.浅析美术赏析课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1,(19).
  [3]王敏淑.初中美术赏析课教学反思[J].新课程(上),2011,(02).
  作者简介:
  汪媛,贵州省赤水市丙安学校。
其他文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专业教学不仅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还不能忽略舞蹈技巧与创编实践、理论学习与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摘要: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侨乡江门,其众多的文化元素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本文通过介绍以侨乡文化创作的舞蹈,反映出侨乡社会的文化形态。在梳理侨乡文化元素的同时,就加强舞蹈创作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努力探索其繁荣发展的途径,提出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侨乡文化;舞蹈;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35-2  一、引言  江门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然而,当前当前一些小学的音乐教学状况令人堪忧:教学内容单一,很多时候唱歌教学为主,很少涉及音乐欣赏和乐理知识;教学互动性差。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交流,“教”与“学”脱节。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舞蹈教育也在进行着一场由感性经验式教学向理性科学式教学的蜕变。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关系到每一次课的成败,运
目前我国儿童美术教育是基于人文主义背景,强调建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理论指导和“不教而教”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的美术教育体系,试图达到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本文从传
摘要:随着世界创意产业文化发展趋势不断上升,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地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学生做一个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是目前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也是满足创意市场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创新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47-1  一、前言  创意产业是指技能、才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提琴的正确演奏的持琴与握弓的基本姿势,希望对广大学琴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