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城乡接合部小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说话写话启蒙训练,引导学生迈好成功作文第一步,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探索。
关键词:兴趣;引路;训练;拓宽;提高
作文的写作质量,是学生经过长期学习积累,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结构既不同于城区,也有别于乡村。他们或者是外地农民工子弟,或者是经济上不够宽裕的本地农家子女(有经济能力的大多已择校进城就读了)。其家长往往是工作繁忙且无正常休假,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因此,“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孩子惯用方言,表达能力欠佳;家长忙,主动配合少”成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难題。据此,我从实际出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说话写话启蒙训练,引导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迈好成功作文第一步。
一、 激发兴趣,培养乐说乐写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叫作“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年龄较小的学生对于与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语文素材总是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作文素材和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一) 典范引路
有关研究发现,所有知识的讲述和技能的传授都是从专家以身示范开始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首先做好让学生模仿的样子和示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示范例子的选择,需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示例的难度要适中。例如,教学《跟妈妈去买菜》(《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5”)一课时,有的学生介绍活动时,能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等要素,叙述得完整并具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当然,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认真倾听,无论是学生提出的意见还是表达自身的观点,教师都要适时做出反馈,让学生知道教师对自己说话表达的重视。这时的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会很浓。
(二) 游戏激情
游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喜欢的接受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融入课堂中来,用最大的激情投入到游戏和写作中。例如,教师可以和几个学生亲自示范你画我猜的游戏,猜对的学生可以根据对方的演示,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种游戏环节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 榜样激励
农村孩子在学习作文和表达中的一大障碍就是方言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克服这一阻碍,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笔者除了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讲课外,课间与学生交谈也坚持用普通话,并与学生共同当好“翻译官”,把学生说漏嘴的方言一起“翻译”成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学生对教师有了亲近与崇拜,教学的效果会趋向最佳。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把学习普通话的激情带到家中,即使在家里也要随时随地练习普通话。例如,在对父母讲话的过程中,要纠正对方的发音;和伙伴玩耍的时候也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这对于促进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很多小学生听教师的话胜过听家长的话。反过来,教师的形象和地位,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人生的追求,甚至也影响学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试想如果教师能够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进行讲课;无论是课余还是校外,同样用优美动听的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坚持不用方言。那么,学生就会在心底里产生对教师的崇拜和向往,因此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听,认真记,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蠢蠢欲说的念头。
二、 以人为本,立足课堂进行训练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先思考,再提笔,最后再思考的原理。因此,在低年级阶段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对于作文起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 媒体吸引
听是说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学生刚开学时,笔者经常会为他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激发他们对于表达和写作的兴趣。例如,指导他们认真看学校的《新苗电视台》节目,培养他们专心听,仔细想的习惯。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让其听到流畅的语言,欣赏到丰富的感情。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情感的波动。例如,上《乌鸦与狐狸》这一课时,笔者就会尝试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方式,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童话故事,然后提出疑问: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以前的积累和学习,找找还有没有类似的童话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课堂结束之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找找家里的故事书,第二天再来班级分享。这种分享和表达的形式也可以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巩固能力。
(二) 情景训练
小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细胞,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语言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教学“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识字2”)这个字,教师可先让孩子们组词。他们可能组成:电灯、灯光、红灯、绿灯等。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扩词成句的训练。问:多少盏什么样的电灯?生: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问: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看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生:春节里,外婆家办喜酒。我在她家的大门顶上看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扩展并写下来,课后鼓励学生将上述扩词任选一个,按照课堂训练的方法写几句话。
(三) 语句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是让小学生在积累语文素材的同时,能够将所积累的内容引用到日常的会话和写作中,通过开展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和语文素养。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时,总会读到华章美文、点睛之笔。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有关内容,我都要让学生逐个过关后,要求学生自选一两个最喜欢的自然段抄录在“语言仓库”本里。另外,要求学生每周从课外读物上摘抄一两条美词佳句,不断充实“语言仓库”内容。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积累,厚积薄发,就不愁写作的时候语言贫乏了。除此之外,朗读也是一种不错的积累形式,定期组织学生朗读并背诵经典的散文和美文,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感,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 拓宽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生活,指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 指导观察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以书本教材为出发点,使学生养成积极观察生活的情趣。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园的树林中搜集叶子,看每一片叶子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来讲一讲自己的心得,最终形成文字内容。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发现农村的细微变化、留意家庭中生活设施的添置、参观村镇街道的重大建设;观察学习生活、校园情景、成长趣事;欣赏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观察前,教师可设计文字填空题或者表格,让学生记下观察到的形状、大小、颜色、数量及活动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积累了说话写话的素材。
(二) 拓宽平台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积极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资源平台,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语文学科与其他理性科学不一样的是,它是各门学科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总结。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除了教导学生理论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之外,还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的精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和数学、自然等学科结合的例子,改良其思维结构。例如,教学《2008,北京》(《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时,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看插图,引导他们体会申奥成功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情景。然后与艺术课结合,把课后习题“你打算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改成“先画一画,再写下来”。学生的兴致极高,无论作画还是写话都完成得十分出色。黄艳同学画了一幅关于公园的彩图,题目是《我为奥运做设计》。介绍这幅画时是这样写的: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三百天了。我为奥运设计了一座公园。大门口,摆着几百盆美丽的鲜花,它们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远远望去,像节日的礼花一样好看。走近欣赏,觉得更加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公园的西边有一个小湖里,一片片荷叶丛中冒出一朵朵粉色的荷花。荷叶间,一群群小鱼在游动。湖边是一个果实累累的果园。红红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大柿子把樹枝压弯了腰。好一派迷人的景色!果园后面有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一段弯弯曲曲的城墙。如果登上城墙,新城区的美景就尽收眼底。明年北京奥运时,我要在公园大门口竖一块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来常熟”的字样。我将站在牌子边欢迎外国朋友。
总之,想要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在充分结合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说乐写的习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写作发展和语文学习提供更为宽阔的舞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从而为成功作文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陶丽萍,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新区小学。
关键词:兴趣;引路;训练;拓宽;提高
作文的写作质量,是学生经过长期学习积累,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系统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结构既不同于城区,也有别于乡村。他们或者是外地农民工子弟,或者是经济上不够宽裕的本地农家子女(有经济能力的大多已择校进城就读了)。其家长往往是工作繁忙且无正常休假,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因此,“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孩子惯用方言,表达能力欠佳;家长忙,主动配合少”成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难題。据此,我从实际出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说话写话启蒙训练,引导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迈好成功作文第一步。
一、 激发兴趣,培养乐说乐写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叫作“写话”,其重点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年龄较小的学生对于与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语文素材总是充满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作文素材和内容,做到寓教于乐。
(一) 典范引路
有关研究发现,所有知识的讲述和技能的传授都是从专家以身示范开始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首先做好让学生模仿的样子和示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示范例子的选择,需要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示例的难度要适中。例如,教学《跟妈妈去买菜》(《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练习5”)一课时,有的学生介绍活动时,能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经过等要素,叙述得完整并具体。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当然,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认真倾听,无论是学生提出的意见还是表达自身的观点,教师都要适时做出反馈,让学生知道教师对自己说话表达的重视。这时的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会很浓。
(二) 游戏激情
游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喜欢的接受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充分融入课堂中来,用最大的激情投入到游戏和写作中。例如,教师可以和几个学生亲自示范你画我猜的游戏,猜对的学生可以根据对方的演示,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种游戏环节中,既能培养学生的肢体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作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 榜样激励
农村孩子在学习作文和表达中的一大障碍就是方言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克服这一阻碍,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笔者除了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讲课外,课间与学生交谈也坚持用普通话,并与学生共同当好“翻译官”,把学生说漏嘴的方言一起“翻译”成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学生对教师有了亲近与崇拜,教学的效果会趋向最佳。除此之外,笔者还让学生把学习普通话的激情带到家中,即使在家里也要随时随地练习普通话。例如,在对父母讲话的过程中,要纠正对方的发音;和伙伴玩耍的时候也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这对于促进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非常高,甚至很多小学生听教师的话胜过听家长的话。反过来,教师的形象和地位,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人生的追求,甚至也影响学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试想如果教师能够用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进行讲课;无论是课余还是校外,同样用优美动听的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即使是严厉的批评也坚持不用方言。那么,学生就会在心底里产生对教师的崇拜和向往,因此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听,认真记,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蠢蠢欲说的念头。
二、 以人为本,立足课堂进行训练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先思考,再提笔,最后再思考的原理。因此,在低年级阶段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对于作文起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 媒体吸引
听是说的基础。因此,一年级学生刚开学时,笔者经常会为他们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激发他们对于表达和写作的兴趣。例如,指导他们认真看学校的《新苗电视台》节目,培养他们专心听,仔细想的习惯。媒体播放课文录音,让其听到流畅的语言,欣赏到丰富的感情。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情感的波动。例如,上《乌鸦与狐狸》这一课时,笔者就会尝试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方式,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童话故事,然后提出疑问: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以前的积累和学习,找找还有没有类似的童话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课堂结束之后,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找找家里的故事书,第二天再来班级分享。这种分享和表达的形式也可以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巩固能力。
(二) 情景训练
小学时代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细胞,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语言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更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教学“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识字2”)这个字,教师可先让孩子们组词。他们可能组成:电灯、灯光、红灯、绿灯等。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进行扩词成句的训练。问:多少盏什么样的电灯?生: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问: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看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生:春节里,外婆家办喜酒。我在她家的大门顶上看到了一排五颜六色的小电灯。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扩展并写下来,课后鼓励学生将上述扩词任选一个,按照课堂训练的方法写几句话。
(三) 语句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是让小学生在积累语文素材的同时,能够将所积累的内容引用到日常的会话和写作中,通过开展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和语文素养。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时,总会读到华章美文、点睛之笔。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有关内容,我都要让学生逐个过关后,要求学生自选一两个最喜欢的自然段抄录在“语言仓库”本里。另外,要求学生每周从课外读物上摘抄一两条美词佳句,不断充实“语言仓库”内容。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积累,厚积薄发,就不愁写作的时候语言贫乏了。除此之外,朗读也是一种不错的积累形式,定期组织学生朗读并背诵经典的散文和美文,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感,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三、 拓宽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引向生活,指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 指导观察
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极为丰富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以书本教材为出发点,使学生养成积极观察生活的情趣。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园的树林中搜集叶子,看每一片叶子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来讲一讲自己的心得,最终形成文字内容。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发现农村的细微变化、留意家庭中生活设施的添置、参观村镇街道的重大建设;观察学习生活、校园情景、成长趣事;欣赏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等。观察前,教师可设计文字填空题或者表格,让学生记下观察到的形状、大小、颜色、数量及活动等。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积累了说话写话的素材。
(二) 拓宽平台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要积极和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资源平台,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语文学科与其他理性科学不一样的是,它是各门学科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不同学科之间的总结。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除了教导学生理论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技能之外,还应该结合其他学科的精华,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和数学、自然等学科结合的例子,改良其思维结构。例如,教学《2008,北京》(《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时,要求学生边读课文边看插图,引导他们体会申奥成功后举国上下欢欣鼓舞的情景。然后与艺术课结合,把课后习题“你打算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改成“先画一画,再写下来”。学生的兴致极高,无论作画还是写话都完成得十分出色。黄艳同学画了一幅关于公园的彩图,题目是《我为奥运做设计》。介绍这幅画时是这样写的: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三百天了。我为奥运设计了一座公园。大门口,摆着几百盆美丽的鲜花,它们五颜六色,千姿百态。远远望去,像节日的礼花一样好看。走近欣赏,觉得更加美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公园的西边有一个小湖里,一片片荷叶丛中冒出一朵朵粉色的荷花。荷叶间,一群群小鱼在游动。湖边是一个果实累累的果园。红红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大柿子把樹枝压弯了腰。好一派迷人的景色!果园后面有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一段弯弯曲曲的城墙。如果登上城墙,新城区的美景就尽收眼底。明年北京奥运时,我要在公园大门口竖一块牌子,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来常熟”的字样。我将站在牌子边欢迎外国朋友。
总之,想要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在充分结合学生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说乐写的习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写作发展和语文学习提供更为宽阔的舞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化发展,从而为成功作文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陶丽萍,江苏省常熟市,常熟市新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