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重要意义,并浅析了高中历史复习中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策略,强调构建完整历史概念在迎战高考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策略;历史核心素养
作为历史学习的基础——历史概念,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组成。文章所说的“构建完整概念”强调的是在复习中,从外延和内涵两个维度完善历史概念,扫除学生认识的盲区,突破临近概念间的易错点,同时,践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现实意义
首先何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由此,外延更多时候体现在和其他概念的划分上。同样,历史概念的内涵往往包含时间、地点、内容或过程、意义等。外延涉及背景、影响的部分内容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相对而言,日常教学,概念的外延更容易被忽视。如“分封制”和“宗法制”,概念内容学生把握不错,但,当两者同时作为选项时,学生容易出错。因为两者都是血缘政治、等级森严。关键在范围的划分。分封制是地方制度,宗法制解决继承问题,这样便划分清楚两个临近概念。
而现行的高考,既重视内涵的考核,亦重视外延的考核。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中子目“1.1 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中提到“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次为切入口,揭示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此题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涉及的核心概念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在审题、提取信息和选项的甄别过程中要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属于上文提及的概念的外延部分。由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体现在历史核心概念的教学中,不少高考题都是对核心概念的考核,而且涉及容易被忽视的概念的外延。
从教育实践中可发现,学生做题的易错点往往就是在概念中被忽略掉的部分,由此,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二、 高考复习中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策略。
(一)课堂上扫除的概念盲区
无论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我们都要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概念,掃除概念盲区。
1. 以主观题形式,进行材料的补充
材料解析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必备能力之一,针对学生概念盲区或易错点补充的材料,体现高考中应对“新情境、新材料”的能力需要。
如,课本中对行省制影响的描述主要是行省制对大一统的影响方面的描述。行省的重要内涵是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保留地方足够的权力。但行省制如何做到这点,教材中说明不充分。由此,对行省制,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材料的补充。
材料一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形成分权制衡之势。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行省拥有经济、军事等大权,没有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反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原因。
分析材料,材料分别从权力的设置、行省长官的性质和行省决策体制三方面阐述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原因。答案如下: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势力平衡。
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一署多员、长官节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强化官员间互相制约。
2. 通史重在“通”
我们可以通过补充材料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补充,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发掘概念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呢?这就回到高考复习的主题——通。所谓的“通”即掌握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从本阶段的阶段特征出发,贯穿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正是我们需要补充的地方。
下面以秦汉时期作为例子。秦汉时期总的阶段特征就是“大一统”。
毫无疑问,秦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一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都是围绕大一统展开的。最能体现“大一统”的史实有郡县制、统一法家思想、“车同轨,书同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但秦和汉,作为两个不同的朝代,必然对“大一统”的贡献不同。那么,只有政治方面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吗?其实不然,是我们对秦汉“大一统”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一起看看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暴力手段拒绝百家合流,致其走向了灭亡。西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
——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材料一的主题:汉武帝时期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统一。也就是说,秦大一统的建立更多是体现在地理和政治制度上,虽然,秦有统一法家思想,但正如材料二提到的,焚书坑儒既残暴又违背了百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同时,秦的时间也较为短暂,由此,文化向心力的建立,主要是在汉。由此,不难理解,今天我们的民族语言为何称汉语,文字称汉字。那么,汉代对“大一统”的巩固作用,也就明确了。 2018年的广州一模题也就这个知识点进行了考查:
【例1】 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B)
A. 齐地方文化传播B. “独尊儒术”实行
C. 城市经济繁荣发展D. 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
此题学生开始不能理解题干和B之间的关系。其实,材料描绘的正反映了秦未完成精神空间的一统,这种一统正是在“独尊儒术”下完成的。
(二)用经典选择题构建完整历史概念
一个概念,包含它的外延和内涵,要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必须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错误选项暴露了我们对概念理解的空缺。由此,经典的例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经典例题,可以帮助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
【例2】 (2019·广州一模·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
关键词: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策略;历史核心素养
作为历史学习的基础——历史概念,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组成。文章所说的“构建完整概念”强调的是在复习中,从外延和内涵两个维度完善历史概念,扫除学生认识的盲区,突破临近概念间的易错点,同时,践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现实意义
首先何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由此,外延更多时候体现在和其他概念的划分上。同样,历史概念的内涵往往包含时间、地点、内容或过程、意义等。外延涉及背景、影响的部分内容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相对而言,日常教学,概念的外延更容易被忽视。如“分封制”和“宗法制”,概念内容学生把握不错,但,当两者同时作为选项时,学生容易出错。因为两者都是血缘政治、等级森严。关键在范围的划分。分封制是地方制度,宗法制解决继承问题,这样便划分清楚两个临近概念。
而现行的高考,既重视内涵的考核,亦重视外延的考核。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9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中子目“1.1 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下功夫”中提到“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中出现的频次为切入口,揭示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此题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涉及的核心概念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在审题、提取信息和选项的甄别过程中要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属于上文提及的概念的外延部分。由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体现在历史核心概念的教学中,不少高考题都是对核心概念的考核,而且涉及容易被忽视的概念的外延。
从教育实践中可发现,学生做题的易错点往往就是在概念中被忽略掉的部分,由此,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二、 高考复习中构建完整历史概念的策略。
(一)课堂上扫除的概念盲区
无论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我们都要通过课堂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概念,掃除概念盲区。
1. 以主观题形式,进行材料的补充
材料解析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必备能力之一,针对学生概念盲区或易错点补充的材料,体现高考中应对“新情境、新材料”的能力需要。
如,课本中对行省制影响的描述主要是行省制对大一统的影响方面的描述。行省的重要内涵是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保留地方足够的权力。但行省制如何做到这点,教材中说明不充分。由此,对行省制,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材料的补充。
材料一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形成分权制衡之势。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行省拥有经济、军事等大权,没有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反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原因。
分析材料,材料分别从权力的设置、行省长官的性质和行省决策体制三方面阐述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原因。答案如下: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达到势力平衡。
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一署多员、长官节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强化官员间互相制约。
2. 通史重在“通”
我们可以通过补充材料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补充,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发掘概念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呢?这就回到高考复习的主题——通。所谓的“通”即掌握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从本阶段的阶段特征出发,贯穿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过程中,出现的漏洞正是我们需要补充的地方。
下面以秦汉时期作为例子。秦汉时期总的阶段特征就是“大一统”。
毫无疑问,秦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一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征都是围绕大一统展开的。最能体现“大一统”的史实有郡县制、统一法家思想、“车同轨,书同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但秦和汉,作为两个不同的朝代,必然对“大一统”的贡献不同。那么,只有政治方面能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吗?其实不然,是我们对秦汉“大一统”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一起看看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秦之所以没能最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并结束百家争鸣,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暴力手段拒绝百家合流,致其走向了灭亡。西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结合实际进行百家合流。”
——孙景坛:《百家争鸣新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材料一的主题:汉武帝时期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统一。也就是说,秦大一统的建立更多是体现在地理和政治制度上,虽然,秦有统一法家思想,但正如材料二提到的,焚书坑儒既残暴又违背了百家合流的历史趋势,同时,秦的时间也较为短暂,由此,文化向心力的建立,主要是在汉。由此,不难理解,今天我们的民族语言为何称汉语,文字称汉字。那么,汉代对“大一统”的巩固作用,也就明确了。 2018年的广州一模题也就这个知识点进行了考查:
【例1】 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B)
A. 齐地方文化传播B. “独尊儒术”实行
C. 城市经济繁荣发展D. 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
此题学生开始不能理解题干和B之间的关系。其实,材料描绘的正反映了秦未完成精神空间的一统,这种一统正是在“独尊儒术”下完成的。
(二)用经典选择题构建完整历史概念
一个概念,包含它的外延和内涵,要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必须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错误选项暴露了我们对概念理解的空缺。由此,经典的例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经典例题,可以帮助构建完整的历史概念。
【例2】 (2019·广州一模·33)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下议院可以通过提出弹劾等办法,追究政府国内外政策失败的责任。这一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