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可见数学教学无一例外地要从提问开始。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顾虑、诱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问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2011版新课标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即希望学生除了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科学探究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偏重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总是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解题能力很强而问题意识却很差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鼓励学生提问和诱导学生质疑。
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而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一是让学生形成你问我答的好习惯。二是不懂的知识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三是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故事讲到这,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情境设置的目的是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创设探究机会,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的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而且要善问。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例如在探索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上:
学生首先根据具体情境探索出解决问题两种算式:(205 95)×4和205×4 95×4,然后让不同做法的同学分别猜猜对方是怎么想的,再评价他猜对了吗。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两种做法的内在联系,再通过课件的演示,理解两个算式的相等关系。然后让学生列举出同样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大家口算验证,教师相应板书。当课堂中我问学生“你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这些等式全都包括进去呢?”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个等式“ Xx(X X) =XxX XxX ”,在她板书的过程中全班孩子疑惑不解地看着黑板上的一串小叉子。于是有的学生就开始提问了:“你写的是什么呀?怎么都是‘X’”“你都用‘X’表示,谁知道它是什么呀?”“怎樣才能表示得清楚一些呢?”。在其他学生一连串的追问中,板书的这位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用同一个字母表示的弊端,于是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方法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概括能力,感悟到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简洁美,体验了数学规律的价值所在。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
2011版新课标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即希望学生除了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能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科学探究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偏重问题的解决过程,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总是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解题能力很强而问题意识却很差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鼓励学生提问和诱导学生质疑。
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与他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而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基础差、胆子小,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肯定学生敢提出问题的勇气,而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中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此外,教师要采取措施,强化问题的环境:一是让学生形成你问我答的好习惯。二是不懂的知识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三是设立“问题卡”与“问题专栏”,及时地记载在大脑中闪现的问题与灵感,并通过问题的交流,使学生时时处于问题情境的氛围之中。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同学们故事讲到这,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情境设置的目的是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三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创设探究机会,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的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而且要善问。课堂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通过讨论,启迪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例如在探索乘法分配律这节课上:
学生首先根据具体情境探索出解决问题两种算式:(205 95)×4和205×4 95×4,然后让不同做法的同学分别猜猜对方是怎么想的,再评价他猜对了吗。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两种做法的内在联系,再通过课件的演示,理解两个算式的相等关系。然后让学生列举出同样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大家口算验证,教师相应板书。当课堂中我问学生“你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这些等式全都包括进去呢?”我们班的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板书了这样一个等式“ Xx(X X) =XxX XxX ”,在她板书的过程中全班孩子疑惑不解地看着黑板上的一串小叉子。于是有的学生就开始提问了:“你写的是什么呀?怎么都是‘X’”“你都用‘X’表示,谁知道它是什么呀?”“怎樣才能表示得清楚一些呢?”。在其他学生一连串的追问中,板书的这位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用同一个字母表示的弊端,于是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方法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概括能力,感悟到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简洁美,体验了数学规律的价值所在。
总之,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