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之前还在做学生,不管自己口袋有没有钞票,一到星期天就奔上海福州路古籍书店过书瘾。幸好那年月图书很便宜,待到积累的零钱凑足了,就赶紧出手购下钟情多时的线装本旧书。捧回家中便闭门开卷,欣然与古人相会于昏灯之下,一时忘却时空之隔,仿佛颜回其乐融融,竟不觉东窗天色已白。当然,凭借古书与古人相会不过是神交。只是神交而居然接到了古人呈献与我的名帖,却是千真万确发生过,并且还不止一次。奥秘就在古书中。
说到名帖,那本是古人官场拜谒时所持的名片。今人流行在名片的名字顶头挂满一串一串的头衔。古人的名帖不一样,多是依照亲笔楷书姓名雕成木版印在红纸片上,名声越大越简洁,往往仅有两三个大字而已。有时名帖又被古怪地称为名刺,则是因为更加古老的通名之物原是直接手写衔名于其上的竹签,切削如圭而细尖类刺,所以才有名刺之谓。自从东汉纸张发明后,竹签渐被淘汰。但是名刺这个旧称依然相沿,与名帖通用,一直延续到明代和清代。
这两张清代名帖乃是笔者当年从所买几部古人旧书中发现的意外之喜。其中大张名帖被夹藏在清乾隆刻本《昭明文选集评》中,品红色竹纸,长19.2厘米,宽9.5厘米,正面木版印刷楷书姓名“程和”,背面左下角印有小字“寓大吴桥东陆进士第”。小张名帖被夹藏在清道光刻本《苏诗纪评》中,大红色竹纸,长17 厘米,宽7.8厘米,正面木版印刷楷书姓名“方锡麟”,左旁手写小字“恭速”,表示投呈名帖的客人恭候主人及早接见。最有意思的便是这张方氏名帖,事后公然被接受名帖的主人当作身边现成的便签,挥笔在其背面记下如此一段备忘录:“娄卅七保二区十九图李字圩九十三号中田,贰亩四分六厘四毛、贰亩四分六厘三毛,正租五石五斗,佃蒋如松。”想是怕风吹飞了,写完后又顺手夹进正在翻阅的《苏诗纪评》中。名帖于是有幸附书而传世,随缘流转到笔者手上。
考证史籍,清代曾在松江府辖地分割华亭增置娄县,县下如明制编保。方氏名帖背面所记的娄卅七保之李字圩大致应在松江府西北今昆山市娄江一带。根据记录推算,农民蒋如松佃得水田两块,合计不足五亩,约定须交租谷五石五斗,则平均每亩年租超过一石一斗。此笔清代社会的原始地租史料令我意外所得之古人名帖再添更意外的价值。
至今另眼关爱那几部古人的旧书。
说到名帖,那本是古人官场拜谒时所持的名片。今人流行在名片的名字顶头挂满一串一串的头衔。古人的名帖不一样,多是依照亲笔楷书姓名雕成木版印在红纸片上,名声越大越简洁,往往仅有两三个大字而已。有时名帖又被古怪地称为名刺,则是因为更加古老的通名之物原是直接手写衔名于其上的竹签,切削如圭而细尖类刺,所以才有名刺之谓。自从东汉纸张发明后,竹签渐被淘汰。但是名刺这个旧称依然相沿,与名帖通用,一直延续到明代和清代。
这两张清代名帖乃是笔者当年从所买几部古人旧书中发现的意外之喜。其中大张名帖被夹藏在清乾隆刻本《昭明文选集评》中,品红色竹纸,长19.2厘米,宽9.5厘米,正面木版印刷楷书姓名“程和”,背面左下角印有小字“寓大吴桥东陆进士第”。小张名帖被夹藏在清道光刻本《苏诗纪评》中,大红色竹纸,长17 厘米,宽7.8厘米,正面木版印刷楷书姓名“方锡麟”,左旁手写小字“恭速”,表示投呈名帖的客人恭候主人及早接见。最有意思的便是这张方氏名帖,事后公然被接受名帖的主人当作身边现成的便签,挥笔在其背面记下如此一段备忘录:“娄卅七保二区十九图李字圩九十三号中田,贰亩四分六厘四毛、贰亩四分六厘三毛,正租五石五斗,佃蒋如松。”想是怕风吹飞了,写完后又顺手夹进正在翻阅的《苏诗纪评》中。名帖于是有幸附书而传世,随缘流转到笔者手上。
考证史籍,清代曾在松江府辖地分割华亭增置娄县,县下如明制编保。方氏名帖背面所记的娄卅七保之李字圩大致应在松江府西北今昆山市娄江一带。根据记录推算,农民蒋如松佃得水田两块,合计不足五亩,约定须交租谷五石五斗,则平均每亩年租超过一石一斗。此笔清代社会的原始地租史料令我意外所得之古人名帖再添更意外的价值。
至今另眼关爱那几部古人的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