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螺旋”理论下外语创新创业人才跨文化融合素养培育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y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借助“三螺旋”理论,探究新文科下外宣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及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三螺旋”理论和“创新创业”教育观照下的外宣外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可以实现“实践固专业”、“实践促创新”到其“专业+创新能力+价值观”融合型素养的“升合为一”。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创新创业教育;外语人才;跨文化融合素养
  一、引言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构成,关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与话语权。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但世界传播话语体系中仍存恶意丑化中国形象或与中国客观发展实际不符的话语,面对西方霸权话语体系,通过跨文化外宣,解决“文化折扣”和文化适应难等问题,实现话语的通约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滞后于中国综合国力发展,破除困境关键在于构建中国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布局,需基于文化身份、叙事方式、传播渠道、评估体系等多维度进行重构与优化,建立起目标定位、内容定位、叙事定位、渠道定位、效果定位“五位一体”的战略传播体系。
  二、新文科下外语人才核心素养定位
  蒋洪新(2014)指出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知识与技能”转变为“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黄国文(2020)指出:“新文科的交叉和融合也可以是在文科内部,以及外语学科中的语言学、文学、翻译、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等之间。”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在设计专业课程时,强调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在外语类专业核心课程和传统方向课程基础上,设置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国别与区域等方面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外语人才核心素养之一。那么,如今高校外语人才是否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呢?能否进行有效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呢?习近平及吴岩均在报告中强调,高等教育外语教育站位之高,肩负责任之重。在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下,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外语人才是站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与冲突前沿的主力军,能否担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赋予的时代历史使命,做好文化外宣工作呢?这些问题指出了外语人才核心素养的定位,也为教育者提出了切实的要求。
  三、“三螺旋”理论下跨文化外宣外语人才融合素养培育
  3.1 “三螺旋”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三螺旋”理论指出,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高校已不仅是提供教育和研究的场所,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其在科技、经济、教育、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而创新的主体高校、企业和政府被经济发展需求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力量交叉影响、抱团上升的“三螺旋”。
  三螺旋要素流动示意图(余潇潇、刘源浩,2016)
  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教育,需汇聚三要素(高校、政府、企业)的资源,据其间流动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体系,建成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协同机制。在其微观循环中,每一个要素均可将另外两个要素的功能和力量融合,形成合作紧密体。高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形成教学育人成果、政府政绩;项目成长后也能为企业吸收或形成新的企业。需要指出,并非所有创新创业项目最终就能成功企业化;过程中培育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才应被视为高校人才输出之核心素养,符合企业和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有机螺旋共生群。由“三螺旋”要素关系可见: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孵化教育科研创新人才的中坚阵地,其人才培养的内涵不能仅以满足教学大纲知识要点为核心,应将人才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价值观、社会责任等融为一体,培育融合素养人才。
  3.2 高校外语人才践行语言文化外宣的创新创业思考
  高校外语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政府、企业融合的困境,融合点往往比较单一,多数校企合作存留在教育培训、翻译服务等层面。师生对外语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实践也缺乏思路,在教学培养实践中融合无力。全球化趋势下,结合中国发展的前景,高校外语人才一定会站在跨文化交际的前线,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文化外宣使者的时代职责。21世纪以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已崭露头角,然而也存在阻碍,与世界文化强国相比,文化产业和文化宣传还存在一定不足,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培养能承担起語言文化外宣任务,能搭建多模态外语传播平台,加强国别区域文化传播的外语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新文科和国家政策导向解读,犹如云中一道光亮,为外语类人才创新创业实践指明了方向。
  华北理工大学王晓阳教授(2015)在文章《国外文化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中提出:“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中独特地位和作用,纷纷从战略高度发展本国文化产业,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家政策来实施。在注重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各国也意识到了塑造和传播本国文化形象、扩大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欧美国家以强大的资本实力为后盾,其文化输出主要通过市场占有而进行的扩张过程。任成金(2018):“以美英德法日为代表的西方五国占据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2/3, 美国电影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10, 但是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的2/3以上。”可见,外语人才可推动文化传播,而文化传播能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三螺旋”的可持续发展。
  3.3 高校外语人才语言文化外宣的创新创业实践
  2020新冠疫情爆发中,语言问题凸显出严峻形势,跨国跨地区的通用语障碍阻碍了紧急医疗援助行动的进程。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应急语言服务问题展开讨论。一要建立国家应急语言服务机制体制,由国家应急管理部把应急语言服务工作纳入本部门职能。二要做好语言应急服务能力建设的法治保障。已启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修改中将纳入应急语言服务内容。   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在此背景下孵化而生。2020年组织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危急时刻 “语”你同行——“燕千鸟”多模态公共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以解决现实实际问题为指引,响应后新冠疫情时期中央政府号召,依托高校发挥高校学生职能,以高校所在地为例,打造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平行语料库,为应急语言服务团队提供支持,进而为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做好语言服务准备。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语言服务、地方方言应急语言服务建设、当地语言文化应急时刻的传播和保护等。
  (1)语言服务困境及对策
  语言服务存在以下问题:应急语言人才匮乏,语言志愿者学科背景知识不足,影响工作进度。高校目前没有开设应急语言服务相关的学科。学生在应急语言相关方面的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在公共事件中的语言服务工作进度。宣传标语及日常交际存在语言歧视、语言暴力。如,一些乡村地区的宣传标语让人不寒而栗,“今年上门,明年上坟”“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等。这些口号式标语简单、直接、粗暴,字里行间充满恫吓、威胁之戾气。疫情信息翻译与发布滞后,个别谣言谎言频现社交媒体。方言问题存在于医患交流中,患者使用方言的频率较高,医疗人员存在理解障碍。特殊人群在疫情中存在一定沟通需求障碍。
  项目充分发挥所在高校多语种的语言优势,为语言服务团队提供专业支持,打造多学科应急语言知识库,加快应急语言服务工作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转发官方正面报道及反映中国文化底蕴的宣传标语,凝聚正能量;针对学校周边社区、公共场所的宣传标语,对其语言特征进行研究,开展居民教育活动。开通微博、抖音等平台账号,采集分析信息,掌握舆情动态,了解民众关切点与心理变化。向大众普及随意散布谣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呼吁大众向公安及有关部门举报,切断谣言传播途径。发布科普知识,提高民众生活常识。建设开放性通用方言医疗服务语料库,减少医患间语言障碍,流畅化问诊流程,提高医疗效率。针对特殊人群的沟通需求障碍,制作可视化可听化语言服务资源。
  (2)地方文化传播困境及对策
  在当地文化传播中,存在以下问题:地方文化语言外译词汇无权威译名。地方文化语言外译曲解化,即在地方文化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了对本土语言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出现了文不达意的现象。地方文化静态化、空洞化。静态化即地方文化静置摆放,无流动性,缺乏主动性。空洞化即地方文化仅作为标签性质的外壳,实际内容为纯商业形式,文化内涵表现为镂空状。地方传统文化的主流媒体误读。
  项目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发挥地方语言高校的语言权威性,提供词汇“定名”的有效可行方案,使地方文化语言词汇成为真正契合文化实体,具有高吸引度高质量的地方文化符号,宣传地方文化。利用高校资源协助政府制定翻译规范,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理论,为主流媒体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内涵支撑,使地方传统文化在媒体传播中去空洞化。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探访,向地方管理部门提供可行建议,协助做好街区商业模式文化监管工作,塑造一个有紧密关联性,具文化沉浸氛围的地方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3)“三螺旋”交融的项目成果
  目前已完成全部预期成果:建设可延续性通用语料库;同步发送至公众号。制作基础方言与普通话英语对照指南、简明汉语双语对照手册。建成模态语言服务平台——“燕千鸟语言服务平台”,为语服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团队另发表国际期刊论文《语言服务中的多类型效能分析》、《公共应急语言服务中的现存问题和地方应对措施分析》等。负责人借助自身英语专业优势和语言文化外宣服务意识参与制作舟山首档英文节目《Hello Zhoushan》。其为官方传媒电视节目,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地方风土人情等多重方面,是官方主导的媒体类多模态语言服务。自2021年3月开播以来受到多方赞誉,并投放舟山市公交系统屏幕。
  (4)“专业+创新能力+价值观”融合型素养培育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探索了一条将专业学习、职业能力与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的路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立足自身外语专业,实现了通过实践夯实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培育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有了文化外宣、语言服务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时代责任,增强对中国文化的思考,提升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实现其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四、总结
  尽管平台英语使用者未达预期受众数目,但语服不受限于此,而是探寻了语服的跨文化外宣途径,传播地方文化,为对外文化传播搭建坚实桥梁,达到教育、“定名”、营造城市舒适度等多重社会功能,为城市未来国际化建设提供长久双语语料库。项目成员全程参与当地电视台外宣节目策划、采访、翻译及后期配音,是项目参与社会语服的延续性实现。故而,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本研究将“三螺旋”理论下的高校、企业、政府三元素功能和作用有机统一,实现其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探索出一条语言文化外宣中高校外语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专业+创新能力+价值观”融合型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蒋洪新.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56-462.
  [2]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語,2020(05).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新文科视域下高校英语人才 ICC“专业+ 思政”助推培养模式探究(Y202043911)。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危急时刻 “语”你同行——“燕千鸟”多模态公共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202012792004)。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区域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策划、布局,形成“全区—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特色村”完备的规划体系,为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遵循。文章通过探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内容,从完成的编制项目中总结技术要点,因地制宜更新完善规划编制内容,为区域提供更科学和完善的全域旅游规划指导,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技术要
期刊
作者简介;丁阅斌(2000.2—),男,汉族,籍贯:湖南长沙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學院,2018级在读本科生,专业:美术学(师范)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
蓝色、白色、粉色,这便是昆明的春天,一个美如画卷的春天。  昆明蓝  昆明早春的蓝天,蓝得不可丈量,如同蓝宝石般澄澈,蓝得有层次感,那渐变的蓝色,就像一副油画似的。暖暖的阳光给人带来的惬意,让人在早春的下午觉得有些慵懒。几抹白云爬上了蓝天,变成了这“昆明蓝”的点缀,天空在云的映衬下显得更蓝,云在天空的反衬下显得更白,蓝白相衬相得益彰。昆明蓝、几抹白、暖暖的春日、慵懒的人构成了昆明温暖的早春。  海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要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必须要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与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更多的学生实习基地,建设专业素质更强的师资队伍,与专业的技术研发平台进行合作,共建、共享更先进的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升级上,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要大力推进网络技术的升级,让网络技术更好地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服务。这些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提升专业能
期刊
摘要:随着目前现代化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闻媒体作为一种传统媒介面临的内外形式也逐渐严峻。在内,新闻媒体在引导大众舆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在外,由于各种新媒介的出现发展,新闻媒介也急需增强自身的创新力与竞争力。本文以此探析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如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新闻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  引言:  就新闻媒介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言,各种新媒介的出现与发展给新闻媒
期刊
摘要:舞蹈的情感表达是舞蹈的核心,是舞蹈艺术所要呈现的关键和目的,论述舞蹈情感的表达方式和具体呈现对于我们认识舞蹈和了解舞蹈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锦瑟》是古典舞题材的舞蹈作品,同时也是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是以古典诗词《锦瑟》为主题编创的一部舞蹈作品,在题材选择、内容、动作、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具有典型的特征。所以本文结合舞蹈作品《锦瑟》,对舞蹈中情感表达的内容呈现以及《锦瑟》情感表达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部分教学工作者也一直在尝试适应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微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如今的教学工作当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本文将对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探讨,并不
期刊
摘要:为应对传统院系架构在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出现的一系列弊端,以解答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而带来的质量问题,不少国内高校走上了书院制探索的道路。由于书院的教学仍需依托专业院系的教师,书院和学院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协同机制,书院和学院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态是制约书院制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要素,本文试图从书院制下对双元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书院制;双元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
期刊
摘要: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乃近代启蒙维新之先驱,政治活动家与学术大师。《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任公意达中西,批阅典籍所成的史学理论著作。该书是一本关于读史的思想指导著作,详细阐述了读史的思路,对于历史的学习不仅仅要知道何时何地发生过何事,而是从社会发展、政治需求等方面来进行思考研究,从而理解实践历史事件。  关键词:梁启超;历史观;演变;历史研究法  一、梁启超与《中国历史研究法
期刊
摘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而党员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引导者和践行者,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果。鉴于此,要想全面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就要对党员队伍进行优化调整,通过多样性、有效的实践方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便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高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因此,针对提升党员队伍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