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关键所在。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成功的“问题教学课”。科学、合理、艺术的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无度、低效”的现象。
(一)量高质低的提问充塞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把一篇很好的文章大卸八块,提一些零零碎碎的毫无意义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将军的信》一文时,有个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了第5-10自然段后提出了8个问题,其中三个是:(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且不说劈头盖脸的8个问题学生如何招架得住,单说这三个看似严密实则肤浅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第二三个问题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时候已涉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这样反复提问价值何在?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教师教得七零八乱,学生学得糊里糊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没有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升华,一堂课下来,学生就像被牵着鼻子的牛,虽然也吃到了草,但草质的好坏不容选择,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多少提升的空间?
(二)重教轻学的提问普遍存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关注的更多的往往是教学形式,在备课时对“教师如何教”想得特别多,而对“学生如何学”则思考得比较少。课堂上看上去教师问学生,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因为这种提问应答实际上只是为教师的讲做铺垫,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听,根本谈不上质疑问难。这样重教轻学的缺乏艺术性的提问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造成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种种随意、无序和低效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同。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投出具有艺术魅力的问题之石,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特级教师魂书生在教学《故乡》时,请学生讲:“假设水生的儿子长大后回到了故乡,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家乡的人们又如何评论当年的闰土、杨二嫂和‘我’?”这样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所以说,教师的提问艺术对引发学生的思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并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意义重大。
二、怎样做到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化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提出问题的性质和方法。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精心设计提挈全篇的问题
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往往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使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假如一节课中,教师能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则可以收到“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李镇西老师教学《孔乙己》一课,用关键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很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都顺势牵了出来。
在《芦花荡》一文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
的老头子,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这样在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时就可以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和环境的侧面烘托来着手,阅读教学自然就重点突出、不蔓不枝了。
教师提挈全篇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再是“咀嚼教师阅读之后贩卖的残渣”,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使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全局的。
(二)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的问题,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把握。
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教师提了这样二三个问题:(1)______的济南的冬天(从哪些事物表现…来):(2)我从_____句子(词语)休验到了老舍对济南冬天的_____之情;(3)品一品老舍散文浯言的特点。教师从济南冬天的特点入手,接着揣摩语言表现的特色,进而领略老舍散文语言的特色,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体现了思维的梯度性,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沉浸到了文章中去,一层一层地挖掘出文字的美丽。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也使学生有话说、愿意说。
再如,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I)用“我读到了父亲的_______,他在信中这样说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阅读感受;(2)根据“我从课文中看到一个______的傅雷;我从书中看到一个______的傅雷;我从资料中了解到一个_____的傅雷”这个句式,阐述自己的阅读观点,评价自己心目中的傅雷。两个问题从文本的理解、感悟到语句欣赏,再到个性评价,由浅入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递增。
(三)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因此,从这点出发,笔者以为课堂要巧妙施问,做到“不愤不肩,不悱不发”(孔子语)。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且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思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没汁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一学生回答得非常好,他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理由是“皆”是“都”的意思,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由此可见,这类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动脑探究。学生思考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学生的深层次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也能得以提高,而这又无形中给了他们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也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问”是门艺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富有艺术性的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无度、低效”的现象。
(一)量高质低的提问充塞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经常把一篇很好的文章大卸八块,提一些零零碎碎的毫无意义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将军的信》一文时,有个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了第5-10自然段后提出了8个问题,其中三个是:(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且不说劈头盖脸的8个问题学生如何招架得住,单说这三个看似严密实则肤浅的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第二三个问题在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的时候已涉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这样反复提问价值何在?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教师教得七零八乱,学生学得糊里糊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没有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升华,一堂课下来,学生就像被牵着鼻子的牛,虽然也吃到了草,但草质的好坏不容选择,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多少提升的空间?
(二)重教轻学的提问普遍存在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关注的更多的往往是教学形式,在备课时对“教师如何教”想得特别多,而对“学生如何学”则思考得比较少。课堂上看上去教师问学生,但实际上却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因为这种提问应答实际上只是为教师的讲做铺垫,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听,根本谈不上质疑问难。这样重教轻学的缺乏艺术性的提问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造成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种种随意、无序和低效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同。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投出具有艺术魅力的问题之石,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特级教师魂书生在教学《故乡》时,请学生讲:“假设水生的儿子长大后回到了故乡,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家乡的人们又如何评论当年的闰土、杨二嫂和‘我’?”这样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所以说,教师的提问艺术对引发学生的思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研读的兴趣并最终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意义重大。
二、怎样做到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化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提出问题的性质和方法。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教学艺术。
(一)精心设计提挈全篇的问题
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往往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使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假如一节课中,教师能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则可以收到“一问抵多问”的教学效果,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李镇西老师教学《孔乙己》一课,用关键的提问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究。李老师用“孔乙己究竟死没死”引出课文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然后抓住“大约”“的确”大做文章,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个“牛鼻子”牵得很好,全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人物命运及性格特征、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都顺势牵了出来。
在《芦花荡》一文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
的老头子,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这样在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征时就可以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和环境的侧面烘托来着手,阅读教学自然就重点突出、不蔓不枝了。
教师提挈全篇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再是“咀嚼教师阅读之后贩卖的残渣”,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使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而是全局的。
(二)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
阅读教学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的问题,能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把握。
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教师提了这样二三个问题:(1)______的济南的冬天(从哪些事物表现…来):(2)我从_____句子(词语)休验到了老舍对济南冬天的_____之情;(3)品一品老舍散文浯言的特点。教师从济南冬天的特点入手,接着揣摩语言表现的特色,进而领略老舍散文语言的特色,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体现了思维的梯度性,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沉浸到了文章中去,一层一层地挖掘出文字的美丽。这样的开放性问题也使学生有话说、愿意说。
再如,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I)用“我读到了父亲的_______,他在信中这样说______”的句式表述自己的阅读感受;(2)根据“我从课文中看到一个______的傅雷;我从书中看到一个______的傅雷;我从资料中了解到一个_____的傅雷”这个句式,阐述自己的阅读观点,评价自己心目中的傅雷。两个问题从文本的理解、感悟到语句欣赏,再到个性评价,由浅入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递增。
(三)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因此,从这点出发,笔者以为课堂要巧妙施问,做到“不愤不肩,不悱不发”(孔子语)。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且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思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没汁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一学生回答得非常好,他认为应该是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理由是“皆”是“都”的意思,说明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由此可见,这类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动脑探究。学生思考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越读越会读、越读越有味,学生的深层次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也能得以提高,而这又无形中给了他们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也说过:“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有趣且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问”是门艺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富有艺术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