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采访这些“名师”时,我们都要问一句,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靖江中专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土?答案各有角度。商联红说学校没有让老师坐班这一点最重要,这样老师想去钻研就有时间有精力;毛越峰觉得是学校舍得花钱在教师培训上;刘瞳同意商老师的看法,还笑着补充一点,“学校从上到下关系比较融洽,领导教师时不时地在一起吃吃饭打打牌,氛围轻松”;潘玉山说关键在于学校非常支持教师下企业,并为此提供各种便利;仇靖泰则认为学校在扶持个人成长方面竭尽所能,哪怕老师拿了一张培训的邀请函来,只要校方觉得对教师有用,都会在经济及时间上给予支持;徐刚则回顾了学校的优良传统:“我们学校老师搞技术一向出类拔萃,以前曾有老师兼任厂子里的技术总监,还有一位教务主任退休后被选为靖江市科协的秘书长——要是技术上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当选呢?”
  从管理层的视角又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呢?我们采访了靖江中专的戴建坤校长。
  问:您以前在普教当校长,现在转战职教战线,您对职教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何感想?
  答:用我长期在普教工作的眼光来看,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教科研和教学方面的管理差别很大。普通高中主要看学生的分数,老师分科教学,校长管理是比较轻松的;而我们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教师在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作用相应有所不同,普高教师对学生分数提高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而职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职业素养的引领方面。普教的师资建设要紧抓细节,甚至细到每一个教案;而职教的师资建设则要对教师放松,职教老师不仅要搞教科研,自己还需要到企业去学习研究专业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有相应的研究时间和成长空间。我们在抓常规、抓规范的同时放手让老师们去研究、去开创自己的天地,学校鼓励教师利用一技之长深度涉入行业、企业,教师做出成绩来成果归己,学校还加以奖励,我校不少教师都有自己的专利、实业。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天高任鸟飞,职教教师不能圈在校园里,只有在广阔天地中才能锻炼出最强劲的翅膀来。我们学校的精英教师层出不穷,也许就是得益于这种宽而不松的管理文化。
  问:靖江中专的师资队伍建设有什么特色?
  答:首先,别看靖江是个小小的苏中县级市,但一直以来都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中小企业遍布,这既给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研究氛围和社会基础,企业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提升也给教师施展本领创造了机会,这是靖江中专教师发展的一个大环境。
  第二,学校一贯在教师成长上有大宽容、大投入。比如一般职校里会存在不重视文化课教师的现象,靖江中专不仅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文化基础课的比重不少于三分之一,而且在课时计算上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一视同仁;在培训方面,文化课教师也按所占教师比例享有相应的份额。如果有派10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的机会,文化课教师占教师人数的一半,那就要分到文化课教师5个名额,我们就是这样来贯彻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学校非常重视师资培训,不仅省级、国家级培训的机会我们一个都不放过,还积极支持教师自我培训,前几年学校送4位老师去德国学习双元制,回来后建成一个双元制工作室。近几年来,学校每年投入达40多万元,共计选派29人到英美德加澳等国培训,92人参加了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而我们学校的专任教师一共才215人。
  如果学校教师上研究生,经费是全部报销的。如果考上全日制研究生,我们与教师签订合同,教师毕业后仍然回到学校就职,求学经费一律报销,学习期间工资照发。我们用这种方法鼓励教师读研,提高学校的师资学历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强化培养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我们学校的省级课题拿得比市里哪个普教高中都多。职业教育六大赛事——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创业大赛、职教论坛、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在还有一个“五课教研两课评比”,只要教师在这些大赛中获奖,学校配套给予奖励。学校每年花在教师奖励上的支出近20万。我们设立靖江市教育奖励基金,制定《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分配制度改革向高层次人才和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确保每年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不低于学校总收入的3%~4%,每年用于教学科研的专项经费占学校总收入的2%~3%。
  第三,学校充分发挥精英教师的辐射力量。通过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等,发挥优秀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青年教师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创造名师成长与展现才华的良好环境。
  每年世界经合组织都要出台一个关于教育的报告,2011年他们的报告里有一句话:任何一个教育系统的质量都不会超越其教师的质量,我的理解,教师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靖江中专将以“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升并行、师德教育与业务提高并进、专职与兼职并举的方针,让我们的校园里能走出更多的精英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学文本是富有层次的有意味的话语体系。教师整体设计框架式作业,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系统化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先做体验”,谓之第一次作业。教师根据课前作业反馈,创设情境,组织课堂对话交流,活化知识经验。然后,引导学生修订第一次作业,并对学习成果按知识类型自省评鉴,即第二次作业。这种以两次作业为学习任务和成果显现的教学模式或策略,称为二次作业法,具有“做学教评四合一”的功能,能使诗歌教学
【摘 要】大多数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将“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定为专业核心课程,并积极尝试和企业接轨,引入行业元素、新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然而,“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本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习得娴熟的专业技能。因此,探索实践“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将有助于该课程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摘要:高中是学生形成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理念贯彻其中,通过整合思政内容,掌握学科技能;构建活动课堂,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教师水平,转变思想观念这几个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了在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政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思
【摘 要】近年来,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职校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人才等问题日渐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以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为例,从三个方面分享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做的尝试:改随意设置为系统规划、改平面发展为立体推进、改单打独斗为协同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体系建设  【中图
统编本语文教材八(下)第五单元编排了多篇游记类型课文,这些游记都是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各自的特色,教出“与众不同的那一篇”,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话题。纵观四篇游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写作视角的差异。写作常用的视角一般有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游记写作一般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从人的视角叙写景观,表达情思,如《壶口瀑布》《在长
孔老夫子见学生宰予在大白天睡觉,发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感叹,认为宰予是块“烂木头”,不堪“雕琢”。但你若去根雕馆,你会发现,在那里“朽木”绝对比“良木”的价值要高,更值得雕琢。因此我的观点是“朽木”更可雕。  故事还得从一粒花生米开始说起……  一粒花生米  引发的谜案  “报告老师,我来报名,我叫王小飞。”一个剃着光头、衣衫不整、斜眉咧嘴的男孩松松垮垮地站在我面前。我微微皱了皱眉,翻看新生班级
目前我省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已取得哪些成果与经验?  答:2010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2011年5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部署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作,确定10个地区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先行试点,大胆创新,创先争优,努力于2015年前,率先达到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根据2015年对全省13个地级市18所五年制高职和高师21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低年级有近50%的学生参加了学生社团,到四年级最后一学期,参加学生社团的学生则下降到了30%。在访谈中发现,“跳槽”和社员流失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兴趣不稳定,甚至出现社员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活动单一、缺少目标引领、没有让学生真正建立起兴趣是主要原因之一。多样化活动与目标引领,是推进学生
摘要: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幼儿安全和园产安全是幼儿园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幼儿园保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齐龙幼儿园管理团队始终如一,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组织开展并强化了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安全工作措施及活动,效果明显。本文探究了打造平安和谐幼儿园的措施,希望能为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三防”建设 平安和谐  一、健全安全网格化,夯
【摘 要】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从“互联网 教育→网络课程”角度出发,论证校企合作建设高职网络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探索共建思路和途径,为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寻找可行的切入点,以期改变目前职业教育行业企业参与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职教“立交桥”;校企合作;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8-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