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有云:“亲其师、信其道”。 当人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时候,当人们呼吁教师不能采用任何行为“体罚”学生的时候,当有人提出教师要无条件地保护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时,作为在一线的教师,我们应如何做呢?
“问题学生”是我们教师所教的所有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学生,以致于多少年后走在路上能先和你打招呼的就是这些当年的“问题学生”了。当我们教师忙着提高成绩、忙着教研出课、忙着理论学习时,能否空出点时间关注一下班里的问题学生呢?
课堂上,学生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迫于家长、老师以及考试的压力,会对自己的“无知”越来越难以启齿。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们要么逃避学习,要么寻找借口,要么通过“小动作”引起他人注意,以期获得另外一种满足。因此,教师需要创造能够保障学生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课堂气氛就会和谐、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课堂氛围就会形成,自主学习才能开展起来。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油条”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被撵出教室。到了办公室后依旧很嚣张,言语辱骂其班主任。旁边一位男教师气不过,愤怒之下打了这个学生一耳光。学生不依不饶,告到教委,要求严惩男教师……面对这样的案例,我们应如何做呢?当我遇到那些特殊的学生,比如不爱学习,不做作业的学生,即便我们“软硬兼施”,也依旧不见明显的效果;比如心理存在问题,与老师对敌的学生,即便我们怎样苦口婆心,他也仍然我行我素,扰乱教学秩序,再加之家长的不配合和误解,也会让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倍感迷茫和委屈。发脾气的人大都尝过发脾气的苦头,大都有控制控制愤怒情绪的愿望,平心静气时充满战胜自己的信心;一旦情绪的怒涛翻卷,薄弱的意志大坝便被冲垮。怎样在冲垮前便请人帮助堵住?不妨向学生讲了自己内心的冲突,请同学们帮忙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魏书生老师的做法。魏老师这一大优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就是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无论是来自于自身、还是班级、学生之间的,只要是自己觉得没有好办法了,他都会拿到学生中间,坦诚地与学生商量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大家常说的民主,其实也不难做道啊。
问题学生每个班级都有,如果你放弃一个学生,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是千百分之一,但是对于家庭,你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啊!如果你自己有这样一个孩子,舍得放弃吗?孺子是可教的,不可救药的孩子是没有的。教学数年来,每一位教师遇到多少让自己困惑、恼火的学生,心中一定不会忘怀。有一位教师曾这样感慨:“我本着一份真挚,走近“问题学生”的心灵,带领学生们观看“感动万人的演讲”,一同感动落泪,一样激动不已。我构建起师生的畅通交流,学生看到的是老师真挚的帮助,我看到的是学生历经风雨后的拔节抽穗般的成长。”
关注“问题学生”,关心“问题学生”。老师心中的“刺头”,学生心中的“大哥”,也会有脆弱的一面。现在回想一下,谁当年没有点格格不入的想法呢。问题学生要的只是一份尊重!教师不妨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就好了。还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教师发现班里的“刺头”精神低落,心事重重,从其他同学口中,他了解到该同学家中父母吵架、打架,一个温暖的家岌岌可危。这个同学几天都没怎么吃饭,老师拿来几个苹果,送给他,他不要,硬要塞回来,老师说自己这几天胃疼,也吃不下饭,是女儿带给自己的,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最后孩子和老师一起由苹要谈到了家庭,从眼前谈到了未来,谈到了挽救这个家的重要性……以至多年后,老师当初小小的举动,却让学生心灵久久涤荡,念念不忘当初那一瞬间的感动。这便说明我们教师的爱已形成了接力。一位教师的言行影响了学生一代以至于学生的下一代人,功劳无限。
老师的任务是教,教的基础是爱。再淘气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只要你在学生身上找到了爱的亮点,就会找到帮助他转变的契机。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改变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和管理的智慧,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还有为什么一定要把铁变成钢呢,我们只要去爱这块铁,让他成为最好的铁,依然是成功的啊!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我们做为教育者,宁愿相信这些问题学生会“大器晚成”。
所以,当我们努力工作时,也要格外分给“问题学生”一点“阳光”,有时可以与他们一同成长,做点幼稚的举动也无伤大雅。多照顾一下孩子们那小小的自尊心,让孩子们拥有一段美好的童年时代,因为这时光是不可复制的,影响到的必定是他的人生。我们不愿意学生在多少年之后见到我们时怀着怨恨的情绪,现在,抛弃我们居高临下的爱吧!爱是平等的,因为尊严与它同在!
“问题学生”是我们教师所教的所有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学生,以致于多少年后走在路上能先和你打招呼的就是这些当年的“问题学生”了。当我们教师忙着提高成绩、忙着教研出课、忙着理论学习时,能否空出点时间关注一下班里的问题学生呢?
课堂上,学生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无知”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迫于家长、老师以及考试的压力,会对自己的“无知”越来越难以启齿。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们要么逃避学习,要么寻找借口,要么通过“小动作”引起他人注意,以期获得另外一种满足。因此,教师需要创造能够保障学生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让他们认识到: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课堂气氛就会和谐、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课堂氛围就会形成,自主学习才能开展起来。
以前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油条”学生破坏课堂纪律,被撵出教室。到了办公室后依旧很嚣张,言语辱骂其班主任。旁边一位男教师气不过,愤怒之下打了这个学生一耳光。学生不依不饶,告到教委,要求严惩男教师……面对这样的案例,我们应如何做呢?当我遇到那些特殊的学生,比如不爱学习,不做作业的学生,即便我们“软硬兼施”,也依旧不见明显的效果;比如心理存在问题,与老师对敌的学生,即便我们怎样苦口婆心,他也仍然我行我素,扰乱教学秩序,再加之家长的不配合和误解,也会让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倍感迷茫和委屈。发脾气的人大都尝过发脾气的苦头,大都有控制控制愤怒情绪的愿望,平心静气时充满战胜自己的信心;一旦情绪的怒涛翻卷,薄弱的意志大坝便被冲垮。怎样在冲垮前便请人帮助堵住?不妨向学生讲了自己内心的冲突,请同学们帮忙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魏书生老师的做法。魏老师这一大优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就是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无论是来自于自身、还是班级、学生之间的,只要是自己觉得没有好办法了,他都会拿到学生中间,坦诚地与学生商量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大家常说的民主,其实也不难做道啊。
问题学生每个班级都有,如果你放弃一个学生,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是千百分之一,但是对于家庭,你放弃的却是百分之百啊!如果你自己有这样一个孩子,舍得放弃吗?孺子是可教的,不可救药的孩子是没有的。教学数年来,每一位教师遇到多少让自己困惑、恼火的学生,心中一定不会忘怀。有一位教师曾这样感慨:“我本着一份真挚,走近“问题学生”的心灵,带领学生们观看“感动万人的演讲”,一同感动落泪,一样激动不已。我构建起师生的畅通交流,学生看到的是老师真挚的帮助,我看到的是学生历经风雨后的拔节抽穗般的成长。”
关注“问题学生”,关心“问题学生”。老师心中的“刺头”,学生心中的“大哥”,也会有脆弱的一面。现在回想一下,谁当年没有点格格不入的想法呢。问题学生要的只是一份尊重!教师不妨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就好了。还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教师发现班里的“刺头”精神低落,心事重重,从其他同学口中,他了解到该同学家中父母吵架、打架,一个温暖的家岌岌可危。这个同学几天都没怎么吃饭,老师拿来几个苹果,送给他,他不要,硬要塞回来,老师说自己这几天胃疼,也吃不下饭,是女儿带给自己的,这是一种爱的表达。最后孩子和老师一起由苹要谈到了家庭,从眼前谈到了未来,谈到了挽救这个家的重要性……以至多年后,老师当初小小的举动,却让学生心灵久久涤荡,念念不忘当初那一瞬间的感动。这便说明我们教师的爱已形成了接力。一位教师的言行影响了学生一代以至于学生的下一代人,功劳无限。
老师的任务是教,教的基础是爱。再淘气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只要你在学生身上找到了爱的亮点,就会找到帮助他转变的契机。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我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改变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个老师心里都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和管理的智慧,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成钢,还有为什么一定要把铁变成钢呢,我们只要去爱这块铁,让他成为最好的铁,依然是成功的啊!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我们做为教育者,宁愿相信这些问题学生会“大器晚成”。
所以,当我们努力工作时,也要格外分给“问题学生”一点“阳光”,有时可以与他们一同成长,做点幼稚的举动也无伤大雅。多照顾一下孩子们那小小的自尊心,让孩子们拥有一段美好的童年时代,因为这时光是不可复制的,影响到的必定是他的人生。我们不愿意学生在多少年之后见到我们时怀着怨恨的情绪,现在,抛弃我们居高临下的爱吧!爱是平等的,因为尊严与它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