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僵化现象的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广泛交流语言之一,在各国大学教育体制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是目前我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语言僵化现象具有普遍性。本文主要从语言僵化现象的定义,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的成因,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改进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的措施等几个方面简单论述。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僵化;现象分析
  【作者简介】尼格尔·买买提依明,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
  一、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概述
  1.语言僵化的定义。语言僵化现象就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非母语过程中,出现了进步不明显,语言表达水平提高很小的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无论语言学习者多么努力,第二语言的学习水平都无法达到与母语同等水平。
  2.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相关问题是目前众多教育研究者研究的课题,经过一系列试验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僵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表达形式等方面,严重的阻碍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推广,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较之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着显著差距。这种较大的英语学习能力差距,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大院校当中。
  二、语言僵化现象的成因
  1.内在原因分析。有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是2岁至青春期。这也证明了我们会出现母语学习和非母语学习能力的差别。但是对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的巨大差距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学习者因为文化的差异,会生理和心理方面对英语产生一定的距离,甚至有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因此而对英语学习持消极甚至抵制态度,失去英语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受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容易形成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将汉语的语法规则或者某个词语的用法错误的代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这样更加容易形成英语的语言僵化现象。
  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情感和认知态度。学习情感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焦虑和其他个性因素。认知态度包括语言潜能和认知风格。如果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学习过程中其活动规律遭到破坏,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及时受到关注和解决,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就会出现情绪紊乱,更加容易犯各种错误,严重影响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同时树立足够的信心,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有效的化解语言僵化现象。在英语学习认知方面,要使学习者明白学习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非英語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有限,与之交流的对象英语能力有限,反馈信息很少,这更易造成语言僵化现象。
  2.外因说。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学习交流者导致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再加之如果学习者在交流中使用不正确的英语,却得到肯定的情感反馈和肯定的认知反馈,这样学习者将在以后的学习和交流中会继续使用不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从而形成错误的语言学习方式,这同样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僵化现象的一种。但是,就算在学习者使用错误的英语交流时给予错误的情感反馈和认知反馈,并使学习者及时纠正了错误,但是这样做一方面容易打击学习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将减弱,同样会引起学习者的语言僵化现象。另外英语教育工作者或者英语教材中存在一些不专业现象,不准确的语言形同样会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形成一种错误的理解和记忆。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相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环境来说更加不可靠和不专业。有些大学在英语教学方面将所有有利资源用于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学中,这显然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不利,同时也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不公平。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之间,缺乏固定的英语交流环境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这也进一步导致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产生语言僵化的现象。
  三、语言僵化的表现
  1.词汇。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接触到一个新的词语时,会自然的联想到汉语中与这个词汇对应的某个词语,很快将两者等同起来,然后通过频繁的使用该错误的表达方式,使学习者形成错误的学习方法。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掌握词汇的多层意思、语法特征和搭配形式等,同时对词汇等其他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不懂得对意义相近或词形相近的词汇进行比较,而且由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在选择词汇时不得不依赖汉语的理解,加深了语言僵化现象。
  2.语法。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中,语法的错误也导致了语言僵化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非英语专业对英语语言规则不熟悉。具体的表现在:(1)对英语语法规则的限制及套用规则类型了解不全面;(2)片面的应用英语语法规则;(3)过度的使用某项英语语法规则。非英语专业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高,如果这些错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学习者就会按照自己的错误理解使用英语,进一步导致英语语言僵化现象。
  3.表达形式。在非英语专业学生有限的英语资源面前,英语学习具有较大难度。因为相对较少的英语语言交流机会,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形成错误的表达方式后,很难及时得到纠正。同时非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更多的英语运用机会,使得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不能得到显著提高。在英语表达方面与英语专业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语言僵化的现象。
  四、改进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的措施
  1.纯净的英语学习空间。纯净的英语学习空间,需要排除一切可能干扰到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因素,其中母语的影响是最大的干扰因素。一般在大学中聘请外国教师和接收外国留学生,通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和教师交流能有效促进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良好学习空间的取得无疑能有效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僵化现象,因为在与外教和留学生的交流中会逼迫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加强。
  2.充分的英语知识输入。根据语言的输入假说理论,英语的习得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而产生的,即通过理解性输入而产生。只要提供足够的英语语言输入,英语的水平就会随之提高。输入的英语知识应该具有可理解性、真实性、趣味性、足够性、相关性、略高性、情境性和信息差等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激起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改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僵化现象有极大帮助。
  3.积极的英语学习情绪。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有从内在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非英语专业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英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他们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得到更大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只有在积极的学习情绪下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率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英语情绪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热情,从而有助于改善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的现象。
  五、结语
  总而言之,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原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语言僵化现象。完全避免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在目前大学教育中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研究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的特征,探究语言僵化现象的成因,并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为非英语专业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比较有利的坏境,能有效改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僵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会勒.探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途径[J].武汉大学学报, 2011(23).
  [2]章兼中.浅析英语学习中语言僵化问题的原因[J].新课程研究, 2013(7).
  [3]朱曲平.论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1(14).
  [4]许金泉.非英语专业语言僵化现象改进设计初探[J].英语之友, 2010(10).
  [5]李前进.论加强非英语专业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性[J].湖北大学学报,2011(1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英语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教学也不单单是简单的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本文就结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来分析如何创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让教育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传统知识的传授也越来越展现其瑕疵与不足,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日渐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领域予以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单纯的知识传授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无味和枯燥,更加难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加上其语言特点,更加需要融合多元化的文化要素,从而让学生的学识更加丰富,让学生文化底蕴更为深厚,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文化知识背景烘托下予以不断攀
【摘要】随着近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核心素养也作为教学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英语思维、思想品格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更符合打造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张红英,熊良木,重庆市潼南中
【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自我思维以及语言储备,高中英语的教学也已经不在是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子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我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旨在从注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开展、善于结合阅读文章开展教学、突出语言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Abstract】Based on analysis of some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ranslation of names in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specifically, three-dim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最关键的是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损害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降低,学习效率自然提不上去。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教学理念逐渐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在这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广大教育人士不断进行教学探究实
【摘要】戏剧教学是通过戏剧的形式来传递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参与者和观摩者从中受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运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甚至拟声等来进行表达。因此,这也决定了戏剧教学能够“寓教于乐”,较之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效果和收获会更为明显。  【关键词】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戏剧配音;戏剧分享与创编;戏剧表演  【作者简介】毛西霞,马玲玲,刘伟,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育
【摘要】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博物馆的文物文本的英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博物馆展品在展示过程中文化精髓传播效率效果的好坏。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博物馆文物文本英译的时代背景进行概述,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博物馆的特点,提出一些有利于博物馆文物文本英译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文物;文本;翻译  【作者简介】郑鹰,女,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仅在词汇上有不同,句子层面上也有很多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语学习与英汉互译的困难。因此,本文以主谓结构与“的”字结构为例,旨在分析和探索汉译英中,英语学习者对这两个主语不对等结构的翻译和处理策略。  【关键词】英汉对比 非对等结构 主谓结构 “的”字结构 汉译英  一、引言  国内关于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层出不群,如何善芬老师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英语专业的本科学习中,英语作为学习的重点,更应该体现在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  【关键词】旅游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郭亚赛(1985.1-),女,汉族,哈尔滨人,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